文/伊人尋
01
我們要怎樣才能過好這一生?
要怎樣的生命才算有意義?今天腳下走著的道路,等到年邁之時,會否悔不當初?
這次疫情,讓眾多的明星暫時退出了大眾的視線,替代的是鍾南山、李蘭娟、王辰、張伯禮四位老人、院士以及國士。
該有多久沒有聽見過「國士」這個詞了?
的確,「國士」這個詞,對於和平年代的你我來說,都只是IP電視劇裡的臺詞罷了。因為這個詞,十分鄭重,十分嚴肅,必經得起百姓的推敲,必受得起時代的褒獎,必有名垂青史的價值和意義。不遇時艱,「國士」無處發揮其價值,更無機會走進14億人的視線,得到眾人的尊重。
猛然間從渾渾噩噩的生活裡驚覺,原來兒時想要活得有意義的願望,竟真的有人實現:生前被人所愛,死後被人銘記!
原來鍾南山便是年少時的「偶像」啊!
而我卻在兜兜轉轉的歲月裡,在柴米油鹽的瑣碎裡,在追名逐利的世俗裡,忘卻了當年的自己。
02
作為最早的90後,我在努力讀書的過程中度過了漫長的小學、初中和高中。那時候「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腦子裡從沒有明星的概念,更不知道「偶像」為何物。
我想當初的我,大概是一個閉塞的少年。
上初中才知道小說為何物,看過的第一本小說《幻城》是從別的同學那裡借的,惜如珍寶。
後來出了很多歌星和歌碟,同桌嫌棄我,「你連蔡依林都不知道?她擺個POSE能迷死你!」我才知道,原來除了電視劇的主題曲以外,還有「專輯」這回事。
我在郭敬明的小說裡讀到溫文爾雅的男主,多半都有自己喜歡的樂曲風格和我叫不出名字的歌手,隨身攜帶著圓形CD機,戴著耳機,背著背包,一臉或雲淡風輕或沉默憂鬱地走在校園裡,年少的自己第一次有了想像中的情人。
後來從同學口中,知道了越來越多的歌手和明星,一代人熱切追逐著的蔡依林、周杰倫、阿杜、SHE、林俊傑等等,儼然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偶像」。那時候班裡有一個戴著眼鏡梳著齊劉海的女生,課桌底下一直珍藏著一個精緻的筆記本,上面滿滿的都是蔡依林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帶給小女生的感動與堅持。
那時小小的我,看在眼裡,卻始終無感。
我喜歡聽那些歌,卻對歌手本人的事情毫無興趣,也無心去追逐他們代言的產品和在聚光燈下走過的痕跡。喜歡聽歌,僅僅只是喜歡歌詞和樂曲本身而已,心無雜念。
也曾冷眼看著那些追星追到臉紅心跳、浮想聯翩、異想天開的人,覺得他們正浪費著年少美好的時光,做著毫無意義的蠢事。甚至不乏追星追到跳樓自殺的人,更是萬分無奈與不解。
小小的我,已經會用理智冷靜的眼光,看待周圍人的「從眾行為」了。
03
「懂事」的我,將幾乎全部的時光,都投入到了書本裡。
那時候郭敬明和安妮寶貝的文字對我的吸引力,遠比蔡依林對我的吸引力來得更加深刻。甚至書本教材裡的李白、蘇軾,也比明星更能牽動我的思緒與淚腺。更遑論歷史課上,偉人們的遺憾與成就,更是每每令我熱淚盈眶。
我想,我曾是一個愛國的好孩子。
高中時,在別的同學都為了追逐明星代言的產品,與家長鬥智鬥勇之時,我卻沉浸在教科書裡。
我喜歡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帶給人對生命與親情的思考;也喜歡魯迅對民國時代的中國人,冷靜精闢、恨鐵不成鋼的諷刺與指點;也被《滕王閣序》的文採與豪邁驚嘆折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感慨於年少的王勃卻已心懷天下,壯志於心。
那時的我,曾對許多的歷史名人及其著名事跡,信手拈來。牛頓、伽利略、阿基米德、愛因斯坦,門捷列夫、居裡夫人,蘇軾、杜甫、朱元璋,胡適、康有為、毛澤東、周恩來,還有好多好多,都時時刻刻記在心裡,真心誠意地奉為「偶像」。
有一句牛頓的名言,我記了許多年,「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那時浮想聯翩,覺得竟然有人的名字能夠流傳千古,被世世代代的人敬仰,真是了不起。然而回望現實,卻發現99.9%的人,一生都過得普通平凡,既不會為世人創造值得留下的價值,也不會在死後被任何人銘記,悲悲戚戚地在這世上糾纏一生,卻最終一無所獲,像風一樣流逝,無影無蹤。
有一把懸著的刀,從那時起時時刻刻地掛在頭頂,提醒著「生而平凡,平白痛苦了一生」。
所以,我想要過有意義的一生,想要活著有人深愛,死去有人記得,為此,我願付出一切。
04
我努力考大學,也看了許多別人的故事。
又過了十來年,再審視今天的自己,才發現原來無論願意不願意,我都已經是99.9%以內的普通人的一員,並且有極大的可能性,我的出生和死亡都會渺如煙塵,一去無蹤。
那些曾經亮麗在漆黑的夜裡,如明燈般指引我前行的一切,不知不覺地消失在漫長而瑣碎的生命裡,我們終於妥協,明白了像愛因斯坦般的天才人物,大概是上天的恩賜,並不是靠後天的努力便可成長至斯的。
慢慢地,我開始將心思轉移到「快樂」這件事上,因為既然永恆難尋,活在當下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我開始研究外貌打扮,在意體重和皮膚狀態,時常出去旅遊,見識渺如微塵的地球的絢麗多姿,也開始追逐薪資和房車,慢慢地忘記了當年想要成為的自己。
整夜整夜地追著網絡小說和瑪麗蘇電視劇,在別人的甜蜜裡安然入睡。甚至不知何時,多出些五味雜陳的惡趣味,喜歡上了兩個舉止溫柔、眼神曖昧的男主角,即便對於迷戀他們的理由百思不得其解,但仍舊沒日沒夜一遍又一遍地刷著他們的視頻,樂在其中。
喜歡肖戰便是這樣的無可奈何。
後來,無聊至極的我竟然開始刷起各種與肖戰有關的視頻,越刷越起勁,越刷越心中溫柔,眼中放光。我竟然在這樣心如死灰的年紀裡,重燃了初中生的追星熱情,心甘情願又堂而皇之地將他奉為了「偶像」。
跳出當局者的我,看著這樣的自己,只剩哭笑不得。
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句話,「願你走出經年,歸來仍是少年」,卻不知這樣的「年少」,究竟會將我引向何方?
感激這次疫情,讓我們重新看見了「國士」,也重新看見了自己的來處。願未來有明燈指引,人生不再迷茫無助。
與君共勉。
【感謝閱讀!】
【我是@小伊,想要第一時間閱讀我的原創好文章,歡迎關注我。】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