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機器人「醫生」社區「坐診」 居民看病用上黑科技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合肥12月19日消息(記者張秋實 通訊員葉玉庭 李磊)3年前,科大訊飛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機器人「智醫助理」參加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取得了456分的優異成績,大幅超過臨床執業醫師合格線(360分),在全國53萬名考生中位於前5%的水平,超過了96.3%人類考生。「智醫助理」也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個通過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如今,這一看似遙遠的「黑科技」,已經在合肥市包河區廣泛應用,成為該區眾多社區醫生臨床工作中的智能助手。

輔助診斷 基層醫生的智能助理

在合肥包河區淝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尤守衛在詢問完患者的病情後,將患者的症狀輸入診療系統,經過「智醫助理」分析後,隨即得出「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疑似診斷,這和尤守衛醫生自己的判斷不謀而合。很快,他便給出了處方意見,系統也自動生成了門診病歷。

「對我們來說,這個智醫助理用起來很好很方便,如果我們對某個診斷有疑慮,不知道朝哪方面想,它還會告訴我們下一步還要詢問病人哪些問題,怎麼去檢查,怎麼去用藥等等。」尤守衛醫生對這位「助理」的表現給出了好評。

得益於「智醫助理」,在像淝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的基層門診,居民健康檔案系統、電子病歷系統可以與「智醫助理」系統對接與集成,「智醫助理」系統可根據醫生書寫的病歷自動提取病情,通過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為基層醫生提供智能輔助診斷、輔助建議、醫學知識檢索、疾病圖譜分析、歷史病歷與相似病歷推薦、指南文獻推送等人工智慧核心功能。

「智醫助理的輔助診斷系統目前主要作用是提升基層醫生的醫療服務能力,減少錯診、降低漏診率。目前,該系統已經可以支持95%以上的基層病種診斷。」科大訊飛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12月初,包河區「智醫助理」系統中常態化使用「輔助診斷系統」的醫務人員已達190餘人,累計協助基層醫生完成門診電子病歷近7萬份,提供輔診16.4萬次,病曆書寫規範率從起初的79.84%提升到95.01%以上。

 智能管理 AI醫療普惠居民

作為基層醫生的智能「助理」,「智醫助理」還能幫助基層醫生完成慢病隨訪、體檢預約、通知和健康教育、考核與滿意度調查等日常隨訪工作。

「您好,您可以來淝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加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嗎?記得帶上身份證或者醫保卡……」在淝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工智慧機器人正在給居民打電話,通知參加體檢。「如果用人工一個個電話通知,需要花費很多天時間才能通知完,現在『智醫助理』系統每天可自動完成數千個電話通知和隨訪工作,還能夠自動記錄通話內容和居民的反饋結果。」公衛科主治醫師王慧介紹說。

基於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智能語音交互技術與智能外呼服務平臺,「智醫助理」中的這個慢病智能管理系統可為不同人群制定外呼方案,幫助醫生完成慢病隨訪、體檢預約、通知和健康教育、考核與滿意度調查等日常隨訪工作。

截至12月初,該系統在包河區共提供服務14.3萬人次,平均接通率70.1%,應用期間,系統通過語音智能化手段共與慢病患者通話5.1萬人次,採集了居民血壓異常、血糖異常等重要隨訪記錄,高效完成慢病患者的健康檔案記錄。

此外,「智醫助理」系統還包括移動醫生助手,它將電腦端的「智醫助理」系統功能放到了平板電腦或手機上,讓基層醫生在移動診療的場景下也可獲得智能輔助建議、遠程視頻技術援助、醫學知識檢索、居民健康檔案查詢等服務。

201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正式文件,將「智醫助理」確定為全省民生工程項目之一。今年,包河區也將「智醫助理」納入17項民生工程之一。目前,包河區全區已有4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應用了「智醫助理」項目。「我們希望利用這項技術,面向基層打造人機協同的診療模式,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包河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相關焦點

  • 合肥包河區:機器人「醫生」社區「坐診」
    3年前,科大訊飛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機器人「智醫助理」參加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取得了456分的優異成績,大幅超過臨床執業醫師合格線(360分),在全國53萬名考生中位於前5%的水平,超過了96.3%人類考生。 如今,這一看似遙遠的「黑科技」已經在合肥包河區廣泛應用,成為該區眾多社區醫生臨床工作中的智能助手。
  • ■蘭州市衛生健康主題宣傳活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居民告別「看病...
    ,看病方便多了,這裡條件好,服務態度也不錯。」家住九州陽光家園的陳女士這幾天因感冒來到家門口的城關區靖遠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吊瓶。她說,以前頭疼腦熱去私人診所不放心,去大醫院又怕人多排隊。現在好了,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真正做到了讓居民告別「看病難,看病貴」。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走進蘭州市城關區靖遠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內科、兒科、婦科、口腔科、中醫康復科、檢驗科等科室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 甘肅社區醫生基層坐診二十載:兒時願望成一生堅守
    圖為周國慶正在坐診。 高康迪 攝中新網蘭州11月25日電 (高康迪)從小在農村長大的甘肅省嘉峪關市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周國慶生目睹了由於「缺醫少藥」很多人的痛苦、不幸,從小就有一個願望「成為一名醫生」。
  • 長興醫共體用上黑科技,成全國樣板
    醫保刷臉這樣的「黑科技」,讓當地人看病能輕裝上陣,比如沒有隨身攜帶醫保卡、病曆本,也能在縣裡任何一家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  「這是我上周在縣人民醫院體檢做的B超單。」  看完病,需要結算的時候,同樣在機器上刷臉也能進行醫保扣費,如果忘了刷臉,回家拿著手機點一點也能完成繳費,在這裡,看病再也不是一件興師動眾的事情了。  在長興縣人民醫院,看病甚至不需要掛號,錢報記者見到了因為腳疼前來就診的51歲費先生。「你想看哪個醫生,只要在醫生診間門口的電子屏幕上,刷卡取票就可以了。」分診護士這樣告訴他。
  • 免費大腸癌篩查、專家坐診!沙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多項服務恢復
    ,並有新聘請的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每周前來看病問診,令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更加完備。,滿足居民就近就醫的需求,2020年7月起,沙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聘請了廣東省中醫院心血管科劉淑娟副主任醫師定期坐診。坐診時間:逢周二上午坐診地點:沙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樓全科診室5(高血壓慢病門診)
  • 社區衛生站不給看病開藥 居民疑惑
    近日,永寧縣勝利鄉勝利小鎮的部分居民反映,位於小區門口的勝利小鎮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突然不能看病開藥了,居民們反映不方便。 門口衛生站不能開藥 居民反映不方便 12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勝利小鎮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一位醫護人員正在門口進行測溫和登記,站內有老年人在測血壓,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接種疫苗。
  • 和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東醫院)婦產科付小燕醫師開始坐診
    婦產科付小燕醫師由土右旗醫院婦產科轉回薩拉齊鎮和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東醫院)坐診!開展各類婦科產科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 馬鞍山1.6萬餘名居民「配備」家庭醫生
    記者從馬鞍山市市立醫療集團了解到,截至目前,集團所屬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籤約16048名居民,籤約服務覆蓋率達22.45%,其中有償籤約5630位居民。  家庭醫生是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由社區護士、健康管理師、公共衛生人員等組成的服務團隊,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5月19日,金家莊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劉穎春帶著護士、公衛人員,來到文衛村,上門給兩位老人量血壓。
  • 醫療「黑科技」閃耀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普通觀眾在這裡感受將來如何看病,專業觀眾在這裡尋找大健康領域未來的商機。門急診量超多怎麼破?「您好,根據您的情況,推薦胸痛科就診。是否需要立即掛號?」在「AI應用場景」展區裡的兩臺蛋型機器人,吸引了眾多觀眾。
  • 青島市北建22所公益社區門診 居民電話尋醫隨叫隨到
    在延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的李大爺聽完醫生的叮囑,放心地對記者說:「現在可方便了,醫生就守在家門口,態度還特別好,有問題時打個電話,社區醫生隨叫隨到。」李大爺說,自從家門口有了社區衛生服務站,家裡人平時患個傷風感冒,或是打個針輸液什麼的,再也沒去過醫院。
  • 在上海可找臺灣醫生看病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
    今後,不僅臺灣地區居民可以找到熟悉的臺灣醫生看病,上海本地居民也能找臺灣醫生看病了!今天上午,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儀式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舉行。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帶領四十餘位上海臺商參加了開業儀式。
  • 香港聯合醫務集團中山三鄉雅居樂工作室成立,居民可享港式家庭醫生...
    2月21日上午,香港聯合醫務集團中山三鄉雅居樂工作室正式成立,開啟我市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培訓合作的新模式,這也是全市首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與香港聯合醫務集團實現公私營合作。昨日,香港聯合醫務集團派出的龔敬樂、陳慶奇兩位醫生,在三鄉雅居樂社區衛生服務站坐診,以後他們將定期在該站坐診,為當地居民帶來港式全科醫生服務。
  • 天津市河東區:碩博生服務團坐診社區「國醫堂」
    人民網天津7月14日電 日前,天津中醫藥大學的10位博士、碩士研究生來到天津市河東區東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傷推拿治療中心坐診。與在大醫院裡跟著資深醫生「打下手」不同,這些學生能在社區醫院獨當一面,為患者開方抓藥。目前,第一批來骨傷推拿治療中心的5名碩士生已經全部開始輪轉。
  • 醫生集團+社區醫療 長沙人可在家門口看名醫
    長沙市嶽麓區觀沙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名醫在給孩子檢查身體。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長沙分站記者 賀衛玲)12月24日,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名醫民情·聯體基層」系列公益活動在長沙市嶽麓區觀沙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名醫看病服務。   「易教授,您下次在這裡坐診是什麼時候?」一位年輕奶爸把手中的電瓶車丟下,還未上鎖就急忙跑進著名兒科專家易著文義診工作室。
  • 實地集團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 用智慧物業構建社區和諧
    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實地集團旗下多個社區,在6月23日-25日開展「送艾草 迎端午」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實地物業在小區扎紅結,掛艾草、菖蒲,邀約業主參加包粽子比賽。管家們還免費向業主送上艾草、菖蒲、紅繩和祝福卡片等應節之物。不在家的業主,愛心同樣不會缺失——管家們仍把艾草和菖蒲掛在門上。
  • 椰視頻 | 海口這位「很火」的社區醫生:問診幽默 開藥便宜 還是一名歸僑
    ,是大家的福氣」「別說排隊久,阿公能幫寶寶把病看好就是值」……12月2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報導了海口市這位「很火」的72歲社區醫生餘有機,為了找他看病,市民早早排隊取號。報導刊發後,引起網友和讀者廣泛關注,紛紛詢問老醫生的坐診時間及位置。【此前報導】12月4日,記者再次探訪海口市秀英區金環衛生站(以下簡稱「金環衛生站」),現場見證了餘醫生看病全過程:問診幽默、和藹可親,看完病的人都說阿公開藥便宜、很少打針。經了解,餘醫生還是一名歸國華僑。
  • 看病更方便!虹口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長開放時間啦
    作為一家中午有全科門診的社區醫院,四川北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配有一位全科醫生值班坐診,此外,掛號、輸液、藥房一應開放。以附近的居民和商務樓的白領為主。對上班族來說,趁著一個午休時間,就可以解決看病配藥的問題,再也不用為請假而苦惱了。
  • 疫情防控中的「黑科技」
    「千裡眼」識別有無佩戴口罩安徽防控「黑科技」13秒完成診斷近日,在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應對疫情科技攻關聯合指揮部(以下簡稱「中科院科技攻關指揮部」)協調下,科大訊飛攻關團隊在3天內便快速實現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現場部署落地應用,並通過數據迭代與算法優化保證系統每日升級。
  • 就在你小區裡的社區醫生 你真的了解嗎?|社區|小區|醫生|張醫生|...
    如果讓社區醫生用一個詞來形容他一天的工作,那就是繁瑣。除了日常的坐診,下社區,做回訪,辦義診,建立健康檔案… 社區醫生的一天是什麼樣的呢?早上八點半,長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張醫生開始他一天的工作。來診所的病人都是住在附近小區的居民,因為服務站的便利,日常中的感冒發燒等一些小病都可以在服務站得到解決。
  • 大型CT設施進駐合肥基層醫院
    科大訊飛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機器人「智醫助理」曾是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個通過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今年10月,這一「黑科技」在淝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幫助基層醫生輔助診斷病情。「對我們來說,這個智醫助理用起來很好很方便,如果我們對某個診斷有疑慮,不知道朝哪方面想,它還會告訴我們下一步還要詢問病人哪些問題,怎麼去檢查,怎麼去用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