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乾貨!中藥綜合一句話考點速度收藏!

2021-02-12 藥考醫考消防考試

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

自己想要的,自己爭取

中藥綜合一共180個考點,上次分享到100個必考點,今天繼續學習打卡。

63. 藏藥(部分):

二十五味珊瑚丸:開竅,通絡,止痛;用於「白脈病」。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導滯消積,活血止痛。

仁青芒覺:清熱解毒,益肝養胃,明目醒神,愈瘡,滋補強身。

 

 

 

 

 

 

 

 

 

病最佳。

 

仁青常覺:清熱解毒,調和滋補;用於「隆、赤巴、培根」各病,「木布」病。七味紅花殊勝丸:清熱消炎,保肝退黃;用於肝病,鞏膜染黃等。

潔白丸: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濁。 大月晶丸: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

薩熱十三味鵬鳥丸:消炎止痛,通經活絡,醒腦開竅。用於中風,「白脈病」。三十五味沉香丸:清瘟瀉熱,寬胸益肺,祛風通痺。

二十九味能消散:祛寒化痞,消食,調肝益腎。十一味金色丸:清熱解毒,化瘀;黃疸型肝病。

十味黑冰片丸:溫脾消食,破積利膽,用於膽囊痞腫,鞏膜黃染,消化不良,中毒症;黃疸性肝

 

八味沉香散:清心熱,養心,安神,開竅。

64. 蒙醫三根:赫依、希日、巴達幹

65. 蒙醫三穢:稠、稀、汗

66. 維藥藥性級別:1、2、3、4 級。1 級為藥性最弱,4 級為藥性最強

67. 產地類:懷山藥、田三七、東阿膠、杭白芍、江枳殼。

品質類:明天麻、子黃芩、左牡蠣、左秦艽、金毛狗脊、鵝枳實、馬蹄決明、九孔石決明。   採時、新陳類:綿茵陳、陳香櫞、陳皮、嫩桂枝、鮮蘆根、鮮茅根、霜桑葉

68. 飲片的正名、別名:

千金子:續隨子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

:七葉一枝花、蚤休、草河山豆根:廣豆根、南豆根

馬錢子:番木鱉、馬前、馬前子:海南子、大腹子

首烏藤:夜交藤

牽牛子:黑醜、白醜、二醜、黑白醜香附:香附子、莎草根

淫羊藿仙靈脾

甘草:皮草、國老山茱萸:棗皮

茜草:地血、活血丹、血見愁肉豆蔻:肉果、玉果

北沙參:遼沙參、東沙參、萊陽沙參

南沙參:泡沙參、空沙參、白沙參、白參(與 人參區分)

69. 中藥飲片的並開藥名

腹皮子大腹皮、生檳榔

焦三仙: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

焦四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麥芽、焦檳榔二決明:生石決明、決明子

龍牡:煅龍骨、煅牡蠣

天冬:天門冬、明門冬

百部:野天門冬(與天冬區別開)

艾葉:灸草、冰臺(與炙甘草區別開) 龍眼肉益智(與益智仁區別)

紫參(與紫丹參區別開) 丹參:紫丹參、赤參

木蝴蝶:玉蝴蝶、千張紙、雲故紙、白故紙補骨脂:破故紙(補破)

蒺藜:刺蒺藜、白蒺藜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西紅花:藏紅花、番紅花 紅花:草紅花、紅藍花

瓜蔞:全瓜蔞、栝樓、藥瓜 天花粉:栝樓根、瓜蔞根、花粉決明子:草決明、馬蹄決明

香加皮:北五加皮、槓柳皮、臭五加皮大血藤:紅藤、血藤、活血藤

 

 

全紫蘇:紫蘇子、紫蘇梗、紫蘇葉二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

稜 術:三稜、莪朮砂 蔻:砂仁、蔻仁荊 防:荊芥、防風

二蒺藜:刺蒺藜、沙苑子忍冬花藤:金銀花、金銀藤

70. 飲片處方藥味的生品與製品:

黃芪:生品--玉屏風散;蜜炙--補中益氣湯

當歸:生品--當歸補血湯;酒炙--桃紅四物湯

大黃:生大黃--大承氣湯;熟大黃--大黃䗪蟲丸

黃連:生品--瀉心湯;茱萸制--香連丸

知母:生品--白虎湯;鹽炙--大補陰丸、知柏地黃丸

半夏:姜制--香砂六君丸、溫膽湯、小陷胸湯;法半夏--小青龍湯

71. 服藥時間:

飯後服:一般藥、健胃藥、胃腸刺激性較大的

飯前服:滋補藥

空腹服:驅蟲藥、瀉下藥

睡前服:安眠藥

發作前 1-2 小時:抗瘧藥

72. 十八反: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73. 十九畏: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荊三稜。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濫炙煿莫相依。

74. 妊娠禁用中藥:丁公藤、三稜、乾漆、土鱉蟲、千金子、千金子霜、川烏、馬錢子、馬錢子粉、馬兜鈴、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硃砂、全蠍、紅粉、芫花、兩頭尖、阿魏、京大戟、鬧羊花、草烏、牽牛子、輕粉、洋金花、莪朮、豬牙皂、商陸、斑蝥、雄黃、黑種草子、蜈蚣、罌粟殼、麝香。

75. 證候禁忌:

體虛多汗者——忌用麻黃虛喘、高血壓及失眠患者——慎用麻溼盛脹滿、水腫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陰虛火旺者——忌用升麻 有肝功能障礙者——忌用黃藥子腎病患者——忌用馬兜鈴

授乳期婦女不宜大量使用麥芽

76. 質地較輕且用量較少的藥物,應放在鬥架的高層。質地沉重的礦石、化石、貝殼類藥物和易於造成汙染的藥物,多放在鬥架的較下層。質地松泡且用量較大的藥物,多放在鬥架最低層的大藥鬥內。

77. 同一處方中「相須」「相使」配伍的飲片、處方常用的「藥對」藥物可同放於一個鬥中。麻黃、桂枝;酸棗仁、遠志;射幹、北豆根;黨參、黃芪;桃仁、紅花;杜仲、續斷;陳皮、青皮;澤瀉、豬苓;山藥、   薏苡仁;板藍根、大青葉;辛夷、蒼耳子;火麻仁、鬱李仁;羌活、獨活;蒼朮、白朮;麥冬、天冬;川烏、草烏;知母、浙貝母;蒲公英、紫花地丁;萹蓄、瞿麥;三稜、莪朮;乳香、沒藥;小茴香、橘核。116.外觀性狀相似的飲片,但功效不同或藥名相近但功效不同的飲片,不宜排列在一起。

外觀形狀相似:蒲黃與海金沙,紫蘇子與菟絲子,山藥與天花粉,杏仁與桃仁,厚樸與海桐皮,荊芥與紫蘇葉,大薊與小薊,炙甘草與炙黃芪,當歸與獨活,制南星與象貝(浙貝),菟絲子與蘇子,熟地與黃精,

知母與玉竹,蛇床子與地膚子,玫瑰花與月季花,血餘炭與乾漆炭,韭菜子與蔥子等。

117. 同一植物來源但不同部位入藥的並且功效不相同的飲片:麻黃和麻黃根

118. 宜放在加蓋的瓷罐中:熟地黃、龍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黃、乳香、沒藥、兒茶、   血竭

119. 貴細藥品專櫃存放、專人管理、每天清點帳物:牛黃、麝香、西紅花、人參、西洋參、羚羊角、鹿茸、   珍珠、冬蟲夏草、海龍、海馬。

120. 毒、麻藥品必須專櫃、專鎖、專帳、專人管理。

121. 常見處方應付實例:

清炒:蔓荊子、蒼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谷芽、麥芽、王不留行、酸棗仁

麩炒白朮、僵蠶、枳殼

☺炮製:天南星、何首烏、草烏、川烏、附子、吳茱萸、遠志、厚樸

☺燙制:龜甲、鱉甲、穿山甲

☺炭制:乾漆、炮姜、地榆、側柏葉、蒲黃

☺蜜制:枇杷葉,馬兜鈴

☺醋制:延胡索

☺鹽制:補骨脂、益智仁

122. 毒性中藥及按麻醉藥管理的飲片調配:

☺ 毒性中藥品種有 28 種:砒石(紅砒,白砒)、砒霜、水銀、雄黃、輕粉、紅粉、紅升丹、白降丹、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甘遂、生藤黃、洋金花、鬧羊花、雪上一枝蒿、斑蝥、青娘蟲、紅娘蟲、蟾酥、生馬錢子、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

☺不可內服:水銀、紅粉、白降丹、生雪上一支蒿;

☺內服慎用:雄黃、輕粉、生川烏、生草烏、斑蝥、生白附子、生藤黃;

青光眼、高血壓及心動過速者禁用:洋金花、天仙子

☺忌食生冷、豆類及牛羊肉:雪上一支蒿;

☺炮製後使用:生川烏、生草烏、生天南星、生白附子;

☺炮製後入丸散:斑蝥、生馬錢子、生甘遂。

123. 罌粟殼用量一般 3~6g處方保存三年備查處方用名罌粟殼時給付蜜罌粟殼

124. 礦物、動物骨甲類飲片、有毒飲片宜先煎。水牛角宜先煎 3 小時以上。

125. 氣味芳香類、久煎後有效成份易被破壞的飲片宜後下

126. 含粘液質較多的、富含絨毛的飲片、花粉等微小飲片宜包煎

127. 貴重中藥飲片宜另煎。人參、西洋參、西紅花(0.5~1 小時);羚羊角(2 小時以上)。

128. 葫蘆殼、灶心土宜煎湯代水。

129. 中藥飲片貯存中常見的變質現象:蟲蛀、發黴、泛油、變色、氣味散失、風化、潮解、粘連、腐爛

130. 環境因素對中藥質量變異的影響:溫度、溼度(溼度應控制在 35%~75%)、日光、空氣、黴菌、害蟲(8℃~

10℃停止活動)、包裝容器、貯存時間(先產先出,近效期先出)。

131.貯藏:陰涼處:不超過 20涼暗處:避光並不超過 20℃;冷處:210常溫:1030,未規定貯存溫度的一般係指常溫。

132.對抗同貯:蛤蚧——花椒、吳茱萸或蓽澄茄同貯

【畫個魚香茄子】

蘄蛇或白花蛇——花椒或大蒜瓣同貯

【椒蒜烤蛇】

土鱉蟲——大蒜同貯

【大土鱉】

人參——細辛同貯

【人心】

冰片——燈心草同貯

【冰心】

硼砂——綠豆同貯

【豆沙】

藏紅花——冬蟲夏草同貯【花草魚蟲】

牡丹皮——澤瀉、山藥同貯【折藥皮】

133. 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是藥物治療的前提,用藥安全應放在首位。

134. 功能相似增強療效:附子理中丸+四神丸治療脾腎陽虛之五更洩瀉;歸脾丸+人參養榮丸治療心悸失眠、眩暈健忘;腦立清+六味地黃丸治療高血壓(肝腎陰虛、風陽上擾)。

135. 功能不同互補,輔藥能夠提高主藥功效:二陳丸(主)+平胃散(輔增強二陳丸燥溼化痰;烏雞白鳳   丸(主)+香砂六君丸(輔)增強烏雞白鳳丸養血調經之功。

136. 消除偏性或副作用:舟車丸+四君子丸,防止舟車丸峻下而不傷正氣;金匱腎氣丸+麥味地黃丸/生脈散

/參蛤散防止金匱腎氣丸燥烈傷陰

137. 內外聯用:內服艾附曖宮丸+外貼十香暖臍膏治療宮冷不孕;內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治療咽喉腫痛

138. 含毒藥物中成藥的不宜聯用:附子--大活絡丹、天麻丸;硃砂--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冰片--複方丹   參丸、速效救心丸。

139. 生薑、大棗--外感風寒,脾胃虛寒之嘔吐瀉洩;黃酒、白酒--對於跌打損傷、風寒溼痺等證,以行藥勢, 直達病所;淡鹽水--六味地黃丸:以取其引藥入腎;鮮蘆根煎湯--銀翹解毒丸:取其清熱透表生津。

140. 中西藥聯用協同增效:①黃連、黃柏+四環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異唑;②金銀花+青黴素;③丙谷胺+甘草、白芍、冰片;④甘草+氫化可的松;⑤丹參、黃芪、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劑;

⑥丹參注射液+間羥胺、多巴胺;⑦生脈散、丹參注射液+莨菪鹼;⑧枳實+慶大黴素;⑨茵陳蒿湯、大柴胡   湯+西藥利膽藥;⑩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方+西藥三聯或四聯療法;⑪小青龍湯+激素;⑫複方丹參注射液

+門冬氨酸鉀注射液。

141. 中西藥聯用降低毒副反應:①甘草+呋喃唑酮;②氯氮平+石麥湯;③碳酸鋰+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復   方中藥;④化療藥+滋陰潤燥清熱、益氣養陰藥;⑤艾迪注射液+順鉑艾迪注射液。

142. 中西藥聯用降低用藥劑量:①珍菊降壓片+可樂定;②地西泮+苓桂術甘湯;③五酯膠囊+他克莫司。

143. 中西藥聯用影響透過生物膜:含鞣質的中藥+紅黴素、士的寧、利福平;②藥物炭+生物鹼、酶製劑;

③果膠類+林可黴素;④槲皮素+碳酸鈣、氫氧化鋁、四環素、大環內酯類抗菌藥;⑤含炭類的中成藥+磺胺   類抗生素;⑥含硃砂中藥+溴化物西藥;⑦含雄黃中藥+亞硝酸鹽類;⑧山楂、烏梅+氨茶鹼、碳酸氫鈉;⑨   硼砂、煅牡蠣+阿司匹林。

144. 含生物鹼的中藥+紅黴素、洋地黃類強心苷,影響在胃腸道的穩定。

145. 鹼性中藥+氨基糖苷類,使腦組織藥物濃度增加,耳毒性增加。

146. 丹參製劑+氯沙坦,酶促反應,降低作用。

147. 丹參製劑+華法林,酶抑反應,增強後者療效。

148. 山楂製劑+紅黴素,增加排洩

149. 含有機酸中藥+磺胺類、利福平、阿司匹林、大環內酯類,減少排洩。

150. 協同作用:婦科千金片、雲南白藥、六味地黃丸、桂枝茯苓丸+甲硝唑。

151. 相加產生毒副作用:六神丸、救心丹(含有蟾酥、羅布麻、夾竹桃等強心苷成分)+洋地黃、地高辛、毒毛旋花苷 X 等強心苷類。

152. 拮抗作用:含有甘草、鹿茸的中成藥+磺醯脲類降糖藥(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胰島素。中藥麻黃及含麻黃鹼的中成藥+與複方降壓片、帕吉林等降壓藥、與鎮靜催眠藥氯丙嗪、苯巴比妥。

153. 木防己湯、茯苓杏仁甘草湯、四逆湯+強心藥地高辛——協同增效。

154. 木防己湯、真武湯、越婢加術湯、分消湯+利尿藥——協同增效。

155. 甘草+氫化可的松——協同增效

156. 桂枝湯類、人參類方劑+皮質激素類藥——減少激素類用量和副作用。

157. 逍遙散+西藥抗結核藥——減輕西藥抗結核藥對肝臟的損害。

158. 含氫氯噻嗪的中成藥:脈君安片、珍菊降壓片、潰瘍寧片。

159. 含吲哚美辛的中成藥:盆炎清栓、新癀片。

160. 含安乃近的中成藥:重感冒靈片、小兒解熱栓。

161. 含鹽酸麻黃鹼的中成藥:安嗽糖漿、蘇菲咳糖漿、舒肺糖漿、散痰寧糖漿、天一止咳糖漿、咳痰清片、   鎮咳寧糖漿、消咳寧片、複方鼻炎膏。

162. 抗感冒藥中多數含有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個別藥中含有安乃近乙醯水楊酸維生素 C

163. 含氫氯噻嗪的中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鉀

164. 甘草小量調和藥性、益氣養心,大量可出現水腫、低血鉀、血壓升高

165. 增加毒性:麝香保心丸(蟾酥)與地高辛等強心類藥物聯合用藥,擬似效應,強心苷中毒。

166. 降低療效,必要時間隔服用:抗酸類(胃潰瘍藥)西藥避免與含黃酮類的中藥如複方丹參片、複方丹參滴丸、銀杏葉片等同時,以間隔 1 小時為宜,避免產生絡合效應,影響療效。

167. 拮抗作用,降低療效:培元通腦膠囊、益心通脈顆粒、活血通脈片等含有甘草、人參、鹿茸等成分與降糖藥二甲雙胍、消渴丸、阿卡波糖和胰島素產生拮抗,若必須並用,加大降糖藥的作用。

168. 防止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傷:含有糖皮質激素樣物質的中藥甘草、鹿茸應避免與阿司匹林合用。

169. 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補藥:辨證論治按需行補不需不補

170. 嬰幼兒患者合理應用中藥的原則:用藥及時,用量宜;宜用輕清之品;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山藥、山楂、陳皮、六神曲、麥芽、雞內金、白朮;宜佐涼肝定驚之品:鉤藤、蟬蛻、僵蠶、地龍;不宜濫用滋補之品

171. 對功能有影響的植物類中藥:①生物鹼類:雷公藤、益母草、草烏、蓖麻子、麻黃、北豆根;②馬兜鈴酸:馬兜鈴、天仙藤、尋骨風;③含揮髮油類:土荊芥、藿香、茵陳、艾葉;④含蒽醌類:大黃、番瀉葉、蘆薈;⑤含苷類:蒼耳子、柴胡、番瀉葉、杏仁。

172. 對功能有影響的植物類中藥:①生物鹼類:千裡光。②苷類:三七、商陸、黃藥子、何首烏、蒼耳子。③毒蛋白類:如蒼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④多肽類:毒蕈傘和毒肽。⑤萜與內酯類:有川楝子、黃藥子、艾葉。⑥鞣質類:五倍子、石榴皮、訶子。

173. 烏頭類藥物中毒表現:神經系統--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頭痛、頭暈、精神恍惚、語言不清或小便失   禁,繼而四肢抽搐、牙關緊閉、呼吸衰竭。肌注阿託品解救。

174. 馬錢子中毒表現:發生典型的士的寧驚厥、痙攣。靜注苯巴比妥鈉解救。

175. 口中金屬味是雄黃、硃砂、輕粉、紅粉的中毒表現。

176. 罌粟殼中毒表現:瞳孔極度縮小呈針尖樣。

177. 蜈蚣中毒表現:溶血性貧血,醬油尿、黑便

178. 雷公藤有生殖系統毒性

179. 苦杏仁中毒,最後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180. 自願承報系統的優點:監測覆蓋面大,監測範圍廣,時間長,簡單易行

2020年執業藥師提分班火熱報名中

包含突破班,模考班,考前點睛班

前1000名同學送白皮書或習題集一套

一科320元,全科優惠價960元

同學,確定不來嗎?

長按識別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老師微信



相關焦點

  • 超乾貨!中藥一 一句話考點速度收藏!
    為了不碌碌無為我們需要終生奮鬥需要列印紙質版一句話考點加老師微信 :掃描長按識別二維碼加老師好友
  • 【中藥】藥學綜合知識考點總結
    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考點:辨證論治(一)病、證、症的概念症疾病的外在表現。症狀和體徵。如發熱、惡寒病疾病。是對疾病發展全過程中特點與規律的概括。如感冒。反映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二)辨證與論治概念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的過程論治又稱施治,就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論治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中醫學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過程,辨證論治又稱為辨證施治。
  • 《中藥綜合》黃金考點:150個核心考點(十)
    《中藥綜合》黃金考點《150個核心考點》(十)1.中西藥聯用能降低毒副反應的是(氯氮平與石麥湯;甘草與呋喃唑酮)2.地西泮與(苓桂術甘湯)聯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應也能消除6.增加排洩的藥組是(紅黴素與大山楂丸;煅龍骨與呋喃妥因)7.減少排洩的藥組是(阿司匹林與烏梅;大環內酯類與陳皮;利福平與川芎)8.屬於藥效學上協同作用的是(香連丸與甲氧苄啶)9.與氨茶鹼合用會產生酸鹼中和反應而降低或失去藥效的中藥是
  • 《中藥綜合》黃金考點:150個核心考點(七)
    《中藥綜合》黃金考點《150個核心考點》(七)1.某男,39歲。肛緣腫物隆起,排便時可增大,有異物感和脹痛感,局部可觸及硬性結節。舌暗紅,苔淡黃,脈弦澀。
  • 《中藥綜合》黃金考點:150個核心考點(五)
    《中藥綜合》黃金考點《150個核心考點》(五)1.某男,58歲。
  • 2020中藥綜合考試高頻重點:「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考點總結
    今天潤德教育歡歡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執業藥師高頻考點,三種生活中常見的疾病辯證論治。同學們一定要收藏起來喔!!!  胃痛(考頻:★★★★★)​  標黃部分為往年的考點,2015-2018年都有考到,
  • 《中藥一》黃金考點:94個核心考點(五)
    《中藥一》黃金考點《94個核心考點》(五)1.宜採用煅法進行炮製的藥物:①宜採用(明煅法)進行炮製的藥物有(白礬、牡蠣、石決明、石膏)②宜採用(煅淬法)進行炮製的藥物有⑨具有(「金井玉欄」)特徵的藥是(黃芪、板藍根、桔梗)5.不同劑型、不同給藥方式藥物的起效時間快慢順序為(靜脈注射>吸入給藥>肌內注射>皮下注射>直腸或舌下給藥>口服液體製劑>口服固體製劑> 皮膚給藥)6.口服製劑藥物吸收速度快慢的順序為
  • 2021年執業藥師《中藥綜》考點細化
    考點18.常見中藥飲片的變質現象,以易泛油和變色的中藥飲片為重點,需要重點關注的具體中藥飲片有:天冬、當歸、牛膝、麻黃。考點19.中成藥劑型的貯藏要求。中藥飲片不同炮製品的正確應用舉例,重點關注大黃、白芍。考點5.中藥注射劑的合理應用:①中藥注射劑合理應用的基本原則;②中藥注射劑不合理使用例舉,重點關注清開靈注射液不能與硫酸慶大黴素配伍使用。考點6.
  • 執業藥師中藥綜合100分考點
    100分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高頻考點。堅持努力學習必過!第一節中醫學的基本特點圈藥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症、證、病的概念藥圈藥圈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現,即症狀。病:即疾病的簡稱,具有特定的症狀和體徵。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 [中藥綜合]拿下30分:常見病辨證論治-表格總結
    2015、16年,中藥綜合知識與技能第三章的《常見病辨證論治》
  • 中藥綜合考點重點,記住這些,輕鬆及格!
    Q藥網考點總結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中新鮮出爐了,列印版更清晰明了,一共才幾頁紙,列印出來看更方便哦,想要獲得PDF列印版的同學,請關注「Q藥網」微信公眾號
  • 2020中醫執考—中藥考點梳理解析
    第二單元中藥的作用一般不設考點,需要區分副作用和毒性反應。助理無此單元。第三單元中藥的配伍是必考點,一般出題會出1-2分,有時候考B1型題會有2分,相畏相殺和相惡相反是重要考點,注意十八反十九畏(都是相反)與相畏的不同,有時候會設陷阱。
  • 2019中醫執業—03中藥考點預測解析
    第二單元中藥的作用一般不設考點,需要區分副作用和毒性反應。第三單元中藥的配伍是必考點,一般出題會挖一分,有時候考B1型題會有2分,相畏相殺和相惡相反是重要考點,注意十八反十九畏(都是相反)與相畏的不同,有時候會設陷阱。十八反十九畏要會背。
  • 【中藥綜合】10周搞定80分重要考點第六周
    前期重要考點內容複習【中藥綜合】10周搞定80分重要考點第五周第七章 中醫外科常見病的辨證論治考點01 熱毒蘊結證型症狀治法方劑中成藥熱毒蘊結好發於項後髮際、背部、臀部。清熱解毒託裡透膿五味消毒飲 合透膿散牛黃化毒丸 九一散 【牛黃化毒九一散】考點06 肝鬱痰凝證型症狀治法方劑中成藥肝鬱痰凝多見於青壯年婦女。
  • 劃考點 | 2020執業藥師中藥核心考點匯總(二)
    考點10:巴戟天巴戟天:茜草科(巴西,茜字有個西。)。特徵: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考點11:菊科菊科根及根莖類中藥:木香、白朮、蒼朮、紫菀。考點20:果實及種子類中藥1.未成熟果實入藥:枳殼。種仁:薏苡仁果肉:山茱萸2.近成熟的果實入藥:木瓜、烏梅、吳茱萸。
  • 《中藥綜合》核心考點一
    (麻黃)屬於含生物鹼類對腎功能有影響的中藥9.眼窩下陷多是(津液虧損)72.含馬錢子的中成藥是(舒筋丸)73.肝功能不全者應慎用的中藥是
  • 收藏系列 |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考級曲目列表、綜合考點來了
    二級考點觸鍵一定要有力度,速度可稍慢,演奏小樂曲要有音樂表達能力;六級考點A組、B組和自選曲目中的練習曲在演奏技巧上的要求:乾淨、流暢,速度比較快。「基本練習」和練習曲的演奏速度要比較快,聲音效果要有顆粒性。
  • 最全丨《中藥一》考點匯總,建議收藏背誦!
    中藥學專業知識(一)▷ 考點1: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神農本草經》:漢代,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屬於集體創作,載藥數365種。▷ 考點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甘:能補、能緩、能和,能補益、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和中。酸(澀):能收、能澀,即有收斂固澀作用。
  • 中藥綜合考前一天預測(絕對有原題)
    中藥 學 綜合知識與技能★
  • 執業藥師(中藥)考試學習方法和老師推薦
    執業藥師考試我考的是中藥,只介紹中藥老師,同樣機構不重要,關鍵是老師。現在網絡上學習資源很廣泛,做到利益最大化,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穫。一、藥事管理與法規這一科沒什麼難度,聽課只是幫助記憶。最快的學習方法就是準備五年的真題,每一題在教材上找出相應的知識點,三年以上都重複的考點是高頻考點,也就是當年考試的重點。五年真題包含的內容背過,做過相應的題,考90多分沒問題。這一科初學者用來入門,開始學一遍,真題能考及格分就轉下一個科目。臨近考試前10天左右再學一遍,加深記憶。學習時間比例佔得最少,與其他科目比,一半的時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