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區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焦豐富雙創要素、打造優越雙創生態,將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作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全面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加快發展新經濟,打造發展新引擎,取得了顯著成績。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雙創工作,堅持「有為政府」,重視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以政府「看得見的手」來推動雙創示範基地建設。2017年,江岸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87.54億元,服務業增加值862.79億元,現代服務業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7%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6%。2018年,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江岸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一季度繼續以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6%的速度領跑。大城市老城區轉型創新發展,是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江岸區建設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就是要探索一條老城區有機更新、產業轉型升級與雙創融合發展的雙創基地建設「江岸模式」。
一、開展「老房子+雙創」,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蘊
江岸區緊緊抓住了老房子改造升級、專業第三方運營、高端化招財引智三個環節,開創了「老房子+雙創」新格局。一是高標準改造老房子,通過招投標,優中選優,聘請有實力、有創意的公司來設計改造老房子。二是選擇專業第三方運營老房子雙創載體,引入杭州多牛資本、上海飛馬旅集團、中新文創投資有限公司等運營老房子。三是出臺激勵政策支持平臺運營方開展招商引智,引入了神州數碼、小碼聯城、牛班音樂、木德木作等一批科技型、創意型企業,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依託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打造「漢口文創谷」、依託老廠房打造「臺北院子」、改造老廠區建設「大智無界——空中小鎮」文化創意產業園。
二、開展「城中村改造+雙創」,為城中村轉型發展插上雙創翅膀
城中村改造開發過程中建立的工業園區,面臨著管理落後、產業落伍、經濟社會效益不高的困境,為引導和推動村集體工業園轉型升級,將雙創基因注入村集體工業園,推動轉型升級,增強集體經濟實力。一是以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為契機,建設新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雙創平臺,打造全鏈條眾創空間,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等,建設新型綜合型科創園,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二是引入第三方專業園區運營公司,利用專業化人才提供專業化服務,建設新型科技型新園區,如石橋工業園引入銀江孵化器打造「黃浦創立方」。岱家山科技創業城打造全鏈條眾創空間、石橋工業園轉型為「黃浦創立方」產業園。
三、開展「社區+雙創」,激活和豐富社區活力、創造力
江岸區積極推進「社區+雙創」,一是發揮社區的積極性,利用現有的黨員群眾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資源打造雙創空間,如百步亭社區在社區服務中心開闢出一塊場地,打造了「百步亭•愛社區眾創空間」。二是結合社區的特色資源,開展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的雙創,如三陽路片區是創意設計集聚區,聚集了長江規劃院、中信建築設計院等眾多設計機構,江岸區就規劃設計了長江左岸創意設計城。三是開展社區+雙創,江岸重視利用社區的人力資源和滿足社區的服務需求,將社區雙創與居民就業、居民增收和社區服務提升等融合發展,取得了多重經濟社會效益。百步亭社區打造「百步亭•愛社區眾創空間」、三陽路片區打造長江左岸創意設計城、藝苑社區打造以舞臺藝術相關產業為核心的「雙創」基地。
四、開展「樓宇+雙創」,助力樓宇經濟提質增效
武漢依託江岸區的商務樓宇和特色大樓,將雙創活動引入大樓,豐富樓宇經濟內涵,加強樓宇經濟治理。一是實施「創新樓」工程。推動雙創活動進商務樓宇,依託鉑仕匯、中信泰富大廈、浙商大廈、華潤萬象城、國華人壽等商務樓宇,建設小而專的眾創空間,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新商業模式創新、高端商務服務,推動服務經濟高端化。二是開展「一樓宇一產業」行動,對特色大樓進行改造升級,聚焦一個產業,培育特色產業樓,如在特色大樓的基礎上建設「銘十九」和「5號車間」特色創意文化空間。中信泰富大廈建設海外高端人才創新生態服務社區、一棟樓一個創客空間——「5號車間」特色創意文化空間。
五、開展「院校+雙創」,推動雙創與就業融合發展
江岸區有武漢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長江勘測設計研究院、中信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國內一流院所以及市財貿學校等中職中專類學校。同時江岸區還是基礎教育強區,擁有武漢六中、二中、七一中學等一批名校,校友遍布全球。一是為充分發揮江岸的院所和科教優勢,引導研發人員、科教人員及廣大江岸校友參與到雙創中來,江岸區積極為院所開展雙創創造條件,支持工科院、市財貿學校等建設眾創空間,鼓勵和扶持科研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在校生)創業,二是挖掘校友資源,吸引廣大校友回江岸創業,將創業與就業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江岸特色的院校+雙創模式。其中武漢六中校友尹鋼、付法煜創辦的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工科院科技園孵化器、武漢市財貿學校「創新創業園」相繼落成。
按照互聯互通互動、共建共享共用的理念,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全面推進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人才集聚效應凸顯,尤其是青年雙創人才迅速會聚,新動能加速孕育形成,眾創生態網絡在轄區內部有層次地布局,為青年人才施展才華、成就夢想創造了廣闊的舞臺。江岸區出臺一流政策、搭建一流平臺、做好一流服務,通過「老房子+雙創」「社區+雙創」「城中村改造+雙創」等活動,為全區各類企業和人才提供最高效、便捷、全面、優質的服務保障,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推動地區經濟再上新臺階。積極布局「樓宇+雙創」特色改革,率先在全市成立樓宇經濟服務局、科技成果轉化局、新民營經濟促進局、招才局、招商局和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招商服務中心,形成「五局兩中心」聯動服務體系。江岸區聯合轄區內多家人力資源、金融服務、創投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以「院校+雙創」為契機,共同發起成立「長江金岸人才創投聯盟」,加快集聚科技產業人才、金融等核心要素,打造服務區域、輻射全國的產業資源對接優質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