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加快打造「大零號灣」全球雙創集聚區新名片

2020-12-23 中國財富網

近年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閔行區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三方定期會商、通力合作,在閔行南濱江區域大力推動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在此過程中,誕生了一批集聚創新活力的科創載體,「零號灣」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便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載體之一。據悉,在協力完善規劃布局、全力推進載體建設、努力提升創新生態、大力改善周邊配套和著力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等一攬子舉措後,「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這一全球領先科技創業園正加快成型。

按「CTO」布局梯次展開

「零號灣」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最初於2015年由上海交大、閔行區政府、上海地產集團三方合作建立。自誕生至今,零號灣持續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截至2019年底,累計孵化項目620個,在孵企業460家,項目融資總額超過12億元,大部分是上海交大校友、師生創業企業。可以說,零號灣成功開闢了一條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成果轉化通道。如今的零號灣已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也是閔行科創的一張名片。

為了放大「零號灣」品牌效應,加快區域整體轉型,引領上海雙創升級,上海市科委、閔行區和上海交大聯手,在以滄源路、劍川路為主軸的「T字形」地帶打造零號灣升級版「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目標是打造國際科技成果的轉化地、「硬科技」創業的優選地、高品質生活的示範地。

閔行區濱江管委辦主任、上海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建源告訴記者,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將堅持國際化、高品質,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優化科技創新基礎,提升協同創新水平,建設優勢明顯、特色突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創新策源新高地。面向全球、面向未來,聚焦醫學創新及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先進產業,構建功能全面、技術領先的創新產業生態體系,勇當上海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排頭兵。未來的大零號灣,將成為黃浦江上的新外灘、上海城市的新中心、全球創新創業的新港灣。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表示,將來「T」型區域的雙創集聚效應還將進一步放大。按照上海市黃浦江兩岸規劃,閔行南段的濱江岸線將以科創和高科技為主題,以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為核心的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將進一步集聚,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航母。

據悉,整個大零號灣將按照「CTO」的布局展開。「C區」:以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為支撐,兩所高校將作為區域創新策源的硬核,著力增強創新策源與成果溢出能力。「T區」:沿劍川路-滄源路1.3平方公裡的「T字形」街區緊鄰交大,是建設大學科技園的優選。重點布局高校溢出的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新材料等具有國際化水平的研發和轉化平臺,集聚高水平、專業化的科技服務機構,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O區」:即整個集聚區的17平方公裡,重點承接「T區」成長壯大的企業和產業溢出,著力完善產業配套和城市配套功能。依託劍川路、濱江兩條創新發展帶,為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化項目落地提供空間載體。

下一步, 閔行區還將按照「CTO」的整體布局,進一步整合空間資源,聚焦五大重點區域加快載體拓展。除了「T區」外,還將加快建設智能醫療產業基地,有效承接健康醫療項目;加快轉型常青工業園,在園區內專設交大、華東師大區塊;推動紫竹研發二期基地建設;推動江川濱江區域轉型,以歷史及工業遺產再生、老閔行歷史記憶重塑和南部濱江新風貌為主體,打造創新產業、科創休閒、文化創新「三創」融合的黃浦江「新外灘」。

科創資源加快落地生根

如今,在這個環交大、華東師大、紫竹高新區的「T」型區域內,一個開放式的雙創街區已逐漸成型。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飛馬旅康養創新產業園陸續揭牌開園;上海智能醫療創新示範基地、華誼智慧天地項目、交大科技園創想600、龍湖藍海引擎等項目即將建設。

交大科技園創想600是這批科創載體中的典型項目。2019年7月,由上海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交大科技園有限公司、上海閔行房地(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區域內成立上海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閔行園區。上海閔行交大科技園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史傑告訴記者,目前交大科技園公司在「T」型區域運營管理的面積已達6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以小零號灣科創園為高校師生創新創業基地、以劍川路600號為學生低成本創業專屬平臺、以劍川路950號為高校教師成果轉化基地、以龍湖黃二村園區為中試基地的格局,已有效承接交大師生創新創業項目30餘個。

據悉,上海市科委、閔行區和上海交大三方共同組成課題研究組,成立了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聯席會議,組建了工作推進組,形成了「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方案。目前整個地區的產業空間載體已逐步騰挪出來,產業資源也逐漸集聚,地區形象得到較大提升,整個地區呈現出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我區專門成立國資平臺公司南濱江公司,全面對接區域內高校、院所、企業,重點落實載體建設、功能完善、環境提升任務。截至目前,重點推進了五個方面的工作。」閔行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說。具體來看,這五個方面的工作主要為:協力完善規劃布局,全力推進載體建設,努力提升創新生態,大力改善周邊配套和著力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

升級集聚區配套政策

事實上,為建設成科技成果轉化高地,閔行區在政策上對零號灣的「服務」不可謂不大。據了解,2016年以來,閔行區相繼制定出臺創新創業人才、眾創空間、成果轉化、引導資金、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金融產業、文創產業、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等10個專項政策。此外,閔行區科技服務中心已入駐零號灣區域,零距離開展科創服務;閔行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也將於年內建成,通過改造劍川路940號,新增2萬平方米空間,統籌行政服務、人才服務、金融服務等各類功能入駐。

上海祥耀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由國家千人計劃團隊創立的創新型生物醫藥研發公司,團隊來自華東師大,可以高通量研發高活性的抗體候選藥物。公司總經理趙文祥表示,園區為企業提供了工商註冊、政策對接、融資渠道拓展的一站式服務,他切實感受到閔行區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也對今後的發展充滿信心。

在閔行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看來,「大零號灣」資源稟賦獨特,創新要素齊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和產業輻射力較強,優勢明顯、特色突出,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作為上海創新策源高地,為加快提升集聚區的集中度、顯示度和貢獻度,「大零號灣」還需在工作架構、國資參與、用地、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升級。

「『大零號灣』的區域目標是打造科技成果的轉化地、『硬科技』創業的優選地、高品質生活的示範地和產城融合的新高地。此外,還包括輿論環境等軟環境的培育。」閔行區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據悉, 各種主題活動正在持續推升大零號灣的品牌影響力。

相關焦點

  • 科創板面世改變雙創園區生態樣本調查:閔行零號灣助力科研成果轉化...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在建立零號灣國家雙創基地的基礎上,以滄源路、劍川路為主軸的「T字形」地帶為核心,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上海市閔行區委書記朱芝松表示,當地政府將儘快實現打造百萬平方級雙創集聚區目標,努力把零號灣建設成為國際科技成果轉化高地、「硬科技」創業首選地、高品質生活示範地。
  •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調研上海交大零號灣雙創產業園區
    5月23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調研上海交大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產業園建設情況。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春雷,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區委常委、副區長沈軍,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王偉明參加調研。
  • 「零號灣」打造上海科創樣本:怎樣的扶持是有效扶持?
    文|陳智編輯|李意安隨著時間推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戰略任務正在逐步深入。近日,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的主題活動上,2015年迄今閔行區重點部署科創樣本「零號灣」的運營實況得以披露。
  •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丨...
    崛起於上海閔行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獨享黃浦江第一灣和杭州灣江海「兩灣」優勢,比鄰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等國內知名高校,無疑是這種成功模式的後起之秀。坐擁灣區,自然就得地利之便,各類要素因此而匯聚;背靠名校,有的是人才富礦,科研成果源源不斷。不得不說,零號灣確實是一塊創新創業的寶地。
  • 上海交大等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中心—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0月25日(記者黃辛)今天,「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科技大樓啟用暨首批機構入駐儀式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戶閔行開發區
    人民網上海6月18日電(龔莎)6月18日上午,零號灣全球創新產業集聚區建立五周年暨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戶閔行開發區啟動儀式在位於閔行開發區文井路217號的基地建築內成功舉行。
  • 直達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招行上海分行攜手零號灣上線首張零售...
    6月18日,國家雙創示範基地——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聚集區(簡稱為「零號灣」)召開5周年慶祝大會。作為其重要合作夥伴,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在會上舉行了「零號灣-招商銀行零售信貸特色聯名卡」發布儀式。零號灣緊鄰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是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上海交通大學三方於2015年合作成立的創新創業培育平臺,也是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建設中的一顆耀眼新星。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在普惠金融業務方面深耕數載,零售信貸部下設三家普惠金融服務中心,通過機制優化、隊伍建設、資源支持與產品創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助力數萬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 上海交大「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地閔行
    2020年6月18日,「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創立五周年紀念暨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戶閔行開發區啟動儀式舉行。活動中,上海交大和閔行開發區籤約共建產學研創新合作中心;上海交大、閔行區、地產集團三方籤約。
  • 上海南科創核心區5大項目今天開工啟動!閔行南部新中心來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對上海成為「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要求,我們將在這裡努力打造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核心策源地,將劍川路、滄源路交叉所形成的「T」型區域,打造成「硬科技」創新創業大街,加速資源釋放,加快產業轉型,用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校、區、企平臺聯動打造區域創新「核心孵化園」
    2015年,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合作的「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應運而生。經過5年的發展,「大零號灣」建設已漸趨成熟。「大零號灣」布局四大主導高科技產業,涵蓋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海洋裝備、新材料領域,建設全球科研創新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現代商業與文創教育服務區、高品質國際生活社區4個功能區,打造「零號灣」、「創想600」、「中法創新園」等標杆性的雙創空間品牌,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業孵化體系。
  • 2017全國雙創周「上海交大—閔行」分會場活動正式啟動
    9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海交大—閔行」專場活動啟動儀式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隆重舉行。 儀式上,上海交大林忠欽校長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交大在雙創建設上的投入,表達了對零號灣發展績效的肯定及對本次雙創周「上海交大-閔行」分會場的期待。
  • 閔行區委書記逐一道來!
    近年來,隨著閔行不斷發展,眾多高新技術產業紛至沓來,閔行對於先進位造業也非常重視。我們未來將圍繞先進位造業,重點發展高端裝備、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四大主導產業,力爭打造多個千億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 「規劃」閔行:虹橋主城前灣地區將有這些新變化!
    要完善虹橋商務區裡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國際學校國際教育資源配置,建設國際藝文中心、國際社區、前灣公園等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軌道交通13號線和機場聯絡線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完善虹橋商務區裡的一些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通過加強國際學校國際教育資源配置,建設國際藝文中心、國際社區、前灣公園等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軌道交通13號線和機場聯絡線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虹橋商務區的國際化居住品質。
  • 交大零號灣與遼寧創業機構等合作 打造大學生創業園區
    上海交通大學的眾創空間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昨天迎來了3家知名創投機構入駐,並與遼寧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一校一帶」園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打造輻射全國的大學生創業園區。  成立半年多的零號灣,已經吸引了63家創業企業入駐,創業企業的從業人數超過350人。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浙委辦發〔2018〕25號)文件要求,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十五屆八次全會暨市政府十五屆八次全會會議精神,加快展現七方面更大作為,
  • 閔行:營造創新氛圍,激勵更多科創人才發揮潛能
    閔行區為加快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科創企業成長迅速。日前,在上海航天創新創業中心,舉行了主題為「科技戰疫 智慧生活」的2020年閔行科技節開幕式。
  • 半年從零到過「半百」,「零號灣」的創業速度為什麼這麼快?
    【每日科技網】   2015年4月籤署合作備忘錄;6月18日,首期苗圃空間推出,29支創業團隊入駐;再到10月25日記者出席「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聚集區」科技大樓啟用儀式時,入駐創業團隊已達63支,創業者人數超過350人。
  • 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成立
    作為對產業趨勢和社會需求的響應,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於2019年6月29日在閔行區劍川路930號零號灣產業園區正式啟動成立。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幹頻,上海市藥監局局長聞大翔,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院士,閔行區委書記朱芝松,區委副書記、區長倪耀明出席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儀式。
  • 上海閔行團區委打造青閔君工作坊、雙創俱樂部匯聚各類人才
    自從推出「雛鷹計劃」後,在閔行創業的優秀青年猶如找到了組織。  群團改革之後,閔行團區委更注重對各類人才的凝聚,參與社區治理的青年有了青閔君、青年議事會等平臺。優秀的創新創業青年還可加入區青年創新創業人才俱樂部,一系列的項目、活動更接地氣,讓不同的青年人才「遇見」共青團。
  • 中共閔行區委關於制定閔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依託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等高校,航空、航天、船舶、核電等科研院所以及「零號灣」、大學科技園等,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技術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互促發展,發展高端裝備、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產業集群,建設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和智造基地。北部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包括華漕鎮、七寶鎮、莘莊鎮、虹橋鎮、梅隴鎮、新虹街道、古美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