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丨...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零 魔都小哨兵SH

觀察矽谷、筑波科學城等全球著名科創中心,不難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是坐擁灣區、背靠校區。崛起於上海閔行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獨享黃浦江第一灣和杭州灣江海「兩灣」優勢,比鄰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等國內知名高校,無疑是這種成功模式的後起之秀。

坐擁灣區,自然就得地利之便,各類要素因此而匯聚;背靠名校,有的是人才富礦,科研成果源源不斷。不得不說,零號灣確實是一塊創新創業的寶地。

在這裡,人財物加快集聚,產學研一體發展,創新項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這裡,技術成果轉化更快,產品服務迭代更快,高新技術讓人讚不絕口;

在這裡,科技讓投資實現循環增益,市場為人才提供創業舞臺,到處都是匆匆而堅定的腳步,所見不乏專注和自信的神情。

「零號灣」這個名字可謂別具創意,既象徵著創新創業「從零開始」,也意味著園區校區真正「零距離」。

零號灣公司總經理張志剛,是上海交大第一個離崗創業的教師,也是最早來零號灣從事創業服務的人,他的名片和微信名標註的都是「1號服務員」。張志剛感慨地說,2015年6月零號灣正式啟動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涼,連一盞路燈也沒有,晚上散步望著漆黑的園區,最大的願望就是「讓這裡燈火通明」。

轉眼5年時間過去了,如今的零號灣每晚都是燈火通明、一片火熱,變成了張志剛當年想像的模樣。

如今的零號灣已成為上海南部的科創明珠,在閔行區的牽頭下,產業園區、高校院所、市屬國企強強聯手,零號灣整體規劃已達17平方公裡,比張志剛想像的更具規模、更具實力,醫學創新和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核心產業蓬勃發展。

單以張志剛起步的「小零號灣」特色園區來說,就孵化了超過630個企業,有很多已經成長為各領域潛力無限的「隱形冠軍」和「小巨人」企業。

完備的創新服務、活躍的創業生態是零號灣成功的秘訣。

一個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未必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更何況,從零開始的創業往往是「九死一生」,再好的思路和點子,如果不能闖過產品化、市場化的層層阻礙,也只能「束之高閣」「養在深閨」。

創新和創業要齊頭並進、融為一體,就需要熟悉市場的機構「扶上馬、送一程」。與高校零距離的特殊地理優勢、相對成熟的孵化體系,讓零號灣成為許多科技成果衝出「象牙塔」、成功實現轉化的首站。

上海交大生物醫藥工程學院研究員顧力栩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較早把影像分析技術引入國內,並實驗於臨床的學者。通過零號灣,顧力栩在崗創立了精勱醫療,把醫學影像分析和醫用機器人結合起來,用於引導臨床手術,把創新成果變成了真正為市場所接受的產品,使手術過程更加智能、精準、安全。

這樣的例子在零號灣比比皆是,很多像顧力栩這樣原來有技術、沒渠道的高校教師找到了成果轉化、「紙變錢」的路徑,實現了保留學者身份和創業的兼得。正如張志剛所說,自己就是要「用一個人的離崗創業,換來更多老師不用離崗也能創業」。

除了噴薄而出的「近悅」,更有絡繹不絕的「遠來」。

零號灣的崛起吸引了包括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等很多世界知名學者團隊入駐,也讓很多人的創業夢想有了新的安放之地。颯智智能科技的創始人張建政,2017年從上市公司離職來零號灣創業,從事機器人製造。張建政說,臨近校園帶來充分的人才,高校實驗室的開放,孵化器團隊的國際視野、專業水平,幫助企業實現了快速成長。

張建政感受最深的是,在零號灣公司的強烈建議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在疫情之前拿到了一筆貸款,正是這一極富前瞻性的決策,為疫情發生後公司研發市場急需的新型機器人、保證供貨充足奠定了基礎,目前公司的巡視巡點、消殺、送餐送藥、測溫等機器人暢銷國內外,實現了化危為機、逆勢發展。

5年間,零號灣成為了許多高校師生創業夢想的始發地,成為了許多初創企業揚帆起航的母港。5年間,與許多高校師生、初創企業一樣,零號灣也實現了從「0」到「1」的完美突破,正朝著「1「到「100」的方向大步邁進。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丨創業港灣 從「零」開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大創智創新發展示範區」丨有一種...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大創智創新發展示範區」丨有一種創新社區叫大創智 2020-12-18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生命藍灣」丨產業藍海,生命港灣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生命藍灣」丨產業藍海,生命港灣 2020-12-13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閔行加快打造「大零號灣」全球雙創集聚區新名片
    在此過程中,誕生了一批集聚創新活力的科創載體,「零號灣」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便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載體之一。據悉,在協力完善規劃布局、全力推進載體建設、努力提升創新生態、大力改善周邊配套和著力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等一攬子舉措後,「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這一全球領先科技創業園正加快成型。
  •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北鬥西虹橋產業基地」丨夜空中最亮...
    這26個園區星羅棋布,猶如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勢引領帶動高端產業發展壯大,助力上海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近期,魔都小哨兵推出「滬上特色產業園區」系列,精選十大特色園區,深入挖掘背後故事,聚焦特色、分析潛力、彰顯機遇,描繪出一幅「上海製造」群星閃耀的生動圖景。今年5月27日,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首次全程採用國產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進行測量。
  • 上海交大等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中心—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0月25日(記者黃辛)今天,「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科技大樓啟用暨首批機構入駐儀式舉行。
  •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調研上海交大零號灣雙創產業園區
    5月23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調研上海交大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產業園建設情況。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春雷,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區委常委、副區長沈軍,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王偉明參加調研。
  • 交大零號灣與遼寧創業機構等合作 打造大學生創業園區
    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的「火源智能硬體」創業團隊的喬哲(右)和儲程在進行產品功能演示。  上海交通大學的眾創空間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昨天迎來了3家知名創投機構入駐,並與遼寧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一校一帶」園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打造輻射全國的大學生創業園區。  成立半年多的零號灣,已經吸引了63家創業企業入駐,創業企業的從業人數超過350人。
  • 直達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招行上海分行攜手零號灣上線首張零售...
    6月18日,國家雙創示範基地——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聚集區(簡稱為「零號灣」)召開5周年慶祝大會。作為其重要合作夥伴,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在會上舉行了「零號灣-招商銀行零售信貸特色聯名卡」發布儀式。這場看似跨界的緣分背後,是招行上海分行零售信貸普惠金融線上更輕、線下更近路徑的踐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銀行深切體會到小微企業在艱難時期對「更輕、更易、更近」融資服務的渴望。春節後,招行上海分行前往零號灣實地探訪了小微企業的融資等多方面需求,了解到園區已集聚超470家創業者多為交大校友的創新企業、630支左右創業項目。
  • 科創板面世改變雙創園區生態樣本調查:閔行零號灣助力科研成果轉化...
    科創板日益臨近,正悄然改變各地高新產業園區的生態。近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在建立零號灣國家雙創基地的基礎上,以滄源路、劍川路為主軸的「T字形」地帶為核心,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
  • 「零號灣」打造上海科創樣本:怎樣的扶持是有效扶持?
    文|陳智編輯|李意安隨著時間推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戰略任務正在逐步深入。近日,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的主題活動上,2015年迄今閔行區重點部署科創樣本「零號灣」的運營實況得以披露。
  • 上海文創園區集聚效應顯現,未來將推動產業集聚、產城融合
    這個佔地面積230畝的地方一面緊挨著南北高架,不時有集卡呼嘯而過,離1號線呼蘭路地鐵站不過五六百米之遙;一面緊鄰薀藻浜,這是上海為數不多可以通航百噸級貨船的河道之一。2016年9月,轉型改造後的智慧灣正式亮相。
  • 半年從零到過「半百」,「零號灣」的創業速度為什麼這麼快?
    【每日科技網】   2015年4月籤署合作備忘錄;6月18日,首期苗圃空間推出,29支創業團隊入駐;再到10月25日記者出席「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聚集區」科技大樓啟用儀式時,入駐創業團隊已達63支,創業者人數超過350人。
  • 滬將與大豐市共建產業集聚區 開發12平方公裡
    為更好地服務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服務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充分發揮上海農場、大豐市及蘇滬兩地多方優勢資源,培育上海市與江蘇省產業合作的新「亮點」,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江蘇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在江蘇大豐上海農場境內合作共建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
  • 校、區、企平臺聯動打造區域創新「核心孵化園」
    2015年,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合作的「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應運而生。經過5年的發展,「大零號灣」建設已漸趨成熟。「大零號灣」布局四大主導高科技產業,涵蓋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海洋裝備、新材料領域,建設全球科研創新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現代商業與文創教育服務區、高品質國際生活社區4個功能區,打造「零號灣」、「創想600」、「中法創新園」等標杆性的雙創空間品牌,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業孵化體系。
  • 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戶閔行開發區
    人民網上海6月18日電(龔莎)6月18日上午,零號灣全球創新產業集聚區建立五周年暨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戶閔行開發區啟動儀式在位於閔行開發區文井路217號的基地建築內成功舉行。
  • 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來了 哪些重點領域有行動
    一是以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要方向  二是以國際貿易、國際科技和國際文化為主要方向  三是吸引以高等院校畢業生為主體的年輕人才集聚  四是集聚一批有創新創業項目或意向的雙創人士  營造宜居文化名城  」魅力港城」戰略是指寧波應以維護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體為基礎,通過「文化
  • 盤點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依託上海交大,成為科技創業創新基地
    2020年,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發展依然很快,甚至於已經有了「大零號灣」的說法。這個地方原本是上海交通大學周圍的工業邊角地,目前已經變成高科技的中心。按照原本的計劃,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依託上海交大,將成為科技創業創新基地。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這個地方也已經成為閔行區南部發展的動力。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的位置如下所示。
  • 南昌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獲2019年「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認定
    南昌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獲2019年「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認定 2020-03-16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競、演藝、時尚、手工藝……上海認定137家市級文創園區
    在重大項目和品牌活動方面,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節、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等重大節展的規模、參與人數屢創新高;上海書展、上海旅遊節、設計之都活動周、上海時裝周等高水平特色節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首屆文化裝備博覽會、上海國際廣告節、全球電競大會等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