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號灣」打造上海科創樣本:怎樣的扶持是有效扶持?

2020-12-23 十字財經

文|陳智

編輯|李意安

隨著時間推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戰略任務正在逐步深入。

近日,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的主題活動上,2015年迄今閔行區重點部署科創樣本「零號灣」的運營實況得以披露。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零號灣一期入駐項目超過560個、設立企業超過400家、在孵企業超過420家。而大零號灣劍川路滄源片區的26個轉型升級地塊中,目前已基本明確轉型方向的有20個地塊,到2018年底已釋放10萬空間。

早在2015年4月11日,為響應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號召,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全力投入三方優勢資源,共建「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打造創新創業培育生態體系。「零號灣」成為了上海閔行區重點部署打造的科創中心樣本。

從運營策略來看,「零號灣」與經典的「矽谷模式」有一定的類似之處,同樣聚集了高等院校的研發成果和創新資源,並積極對接商業力量,大幅提升了商業轉化的周期。高新產業也因此落地生根,形成了一定的發展格局。

政策層面的高度支持與引導是零號灣取得眼下發展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從具體運營策略而言,「零號灣」的經驗也有相當值得借鑑之處。

1

轉化成果

在多方聚力積極推動下,「零號灣」經營三年,可謂成果頗豐。

會議期間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零號灣一期入駐項目超過560個、設立企業超過400家,而其中約60%為校友主創企業,約30%為交大師生主創企業,在孵企業超過420家。此外,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團隊95家,落戶智慧財產權數量達280多個,42家創業團隊獲得市級以上各類大賽殊榮。

在零號灣中,亦建立了包括接力空間、晨暉創投、塞舍空間、先進位造、智慧醫療、軍民融合、信息安全等不同領域超過10家專業孵化機構,這些機構的在孵項目獲得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獎項近百項,成功融資千萬元以上企業40餘家,可披露總融資額近10億元。

2015年迄今,零號灣培育的創業企業中有不少做出了較為亮眼的成績。例如校友創業項目天壤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於2017年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全國總決賽冠軍,2018年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迅速,成為國內較有代表性的人工智慧小獨角獸企業。

與此同時,大零號灣劍川路滄源片區以提升區域科創顯示度、集聚度和貢獻度為主要目標,通過資源整合、零星轉型、老廠房改建、城市空間改造等方式,以劍川路和橫涇港為軸界,形成了劍川路以北沿線、滄源科技園和北橫涇以西三大板塊,共26個轉型升級地塊和5大城市空間改造項目,目前已基本明確轉型方向的有20個地塊,到2018年底已釋放10萬空間。到2019年底,還將啟動20餘萬方的空間改造建設。根據規劃,三至五年內,總計將新建和釋放百萬平方米的空間載體。

除此之外,科技型創業企業是零號灣重點培育和孵化的對象,通過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建設,吸引和凝聚國內外創新創業資源及力量,以幫助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6年4月,「零號灣」入選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立起了完整的高校服務產業與地方經濟的新體系。

零號灣的轉化成果仍在不斷推進。

近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飛馬旅康養創新產業園陸續揭牌開園;上海智能醫療創新示範基地,華誼大中華正泰橡膠廠改造項目,閔行顓橋黃二村雙創基地項目,佳通、宏潤科創中心項目等亦即將建設。

2

優勢

一定程度上,「零號灣」的運營策略對標了「矽谷模式」。區位優勢而言,有如斯坦福之於矽谷,「零號灣」的附近匯聚了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兩所985高校,以及航天、航空、船舶系統10多所專業院所,通過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快速聚集創新資源,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以上海交大為例,近10年來,產生了近萬項科研成果,形成百億、千億、上萬億的產業規模,為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提供了部分基礎條件。

科技創新的同時,還通過吸引企業入駐大幅提升商業轉化的效率。一方面,吸引了知名企業的研發中心先後入駐,另一方面,依託研發成果的商業主體也逐步在此落地生根。

閔行的科研實力也為「零號灣」的建設沉澱了基礎。

2018年,閔行區全社會研發費用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1.3%,比全市高7.5個百分點;全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7.82件,高於全市水平42.8%;閔行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上海市平均水平。

圍繞交大建設的紫竹國家高新區吸引了微軟、英特爾、GE、可口可樂等世界500強公司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入駐。此外,通過打造國際化特色突出,國際高端人才、資本和企業集聚,擁有外資企業6801家。通過創新資源快速集聚,閔行形成了獨有的創新體系。

閔行把先進位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和支撐,製造業發展成果出色;2018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14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6.5%。同時,形成了「4+4」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即以軍民融合為引領的先進位造業,如高端裝備、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佐以四新經濟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如國際商貿、現代金融、文化創意和科技服務。

在此基礎上,高新產業逐漸形成了產業布局合理、產業能級迅速提升的發展格局,閔行區被確定為新能源、民用航天航空、重大裝備及先進位造、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五大高新技術產業的重點區,在上海新一輪產業布局中佔據了有利位置。

與此同時,2016年3月,閔行區區委區政府制定出臺《關於建設上海南部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框架方案》(以下簡稱《框架方案》),設定了總體目標及2020年、2030年階段目標,形成了「一個核心區,兩個著力點,三區融合發展,四大功能定位,五大重點區域」的「1+2+3+4+5」總體思路。

隨後,為進一步加強政府服務,政策又相繼制定出臺創新創業人才、眾創空間、成果轉化、引導資金、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金融產業、文創產業、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等10個專項政策。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為招攬賢才,閔行在劍川路建設了首個以人才命名的公園,根據最新制定的「春申人才計劃」,在閔行優秀人才可獲得「春申人才服務卡」享受政務快捷、配偶就業協助、住房保障、醫療保健和子女入學等服務。

相關焦點

  • 科創板面世改變雙創園區生態樣本調查:閔行零號灣助力科研成果轉化...
    科創板日益臨近,正悄然改變各地高新產業園區的生態。近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在建立零號灣國家雙創基地的基礎上,以滄源路、劍川路為主軸的「T字形」地帶為核心,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
  • 閔行加快打造「大零號灣」全球雙創集聚區新名片
    近年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閔行區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三方定期會商、通力合作,在閔行南濱江區域大力推動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在此過程中,誕生了一批集聚創新活力的科創載體,「零號灣」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便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載體之一。
  • 上海交大等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中心—新聞—科學網
    上海創業接力集團、晨暉創投等創投服務機構相繼入駐,上海零號灣園區和遼寧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一校一帶」園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表明上海南部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和生態土壤將得到顯著提升。 「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政府和上海地產集團三方合作共建的新業態眾創空間。這個創新創業園區目前正以跨越式的步伐成長壯大。
  • 直達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招行上海分行攜手零號灣上線首張零售...
    6月18日,國家雙創示範基地——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聚集區(簡稱為「零號灣」)召開5周年慶祝大會。作為其重要合作夥伴,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在會上舉行了「零號灣-招商銀行零售信貸特色聯名卡」發布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地產閔虹集團總經理馮曉明、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總經理張雲峰、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主任陳江平等多位領導的共同見證下,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助理佔京平先生為園區內創新企業家現場頒發首批零號灣定製聯名卡並送上招行定製版金融服務方案。
  • 上海金山科創園:打造科創生態運營模式
    上海金山科創園:打造科創生態運營模式 2016年07月20日 08:47: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7月9日電(記者李榮)上海金山科創園近日開園,同時推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對接會。
  • 交大零號灣與遼寧創業機構等合作 打造大學生創業園區
    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的「火源智能硬體」創業團隊的喬哲(右)和儲程在進行產品功能演示。  上海交通大學的眾創空間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昨天迎來了3家知名創投機構入駐,並與遼寧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一校一帶」園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打造輻射全國的大學生創業園區。  成立半年多的零號灣,已經吸引了63家創業企業入駐,創業企業的從業人數超過350人。
  • 上海金山再添一座科創園區
    中國經濟網上海7月11日訊(記者李治國)上海遠郊的金山區再添一座科創園區,上海金山科創園日前正式開園。  金山科創園坐落於杭州灣北岸先進位造業基地——金山工業區,由眾創空間、孵化加速基地、文創大樓、科創總部四大板塊組成,總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國自然」項目連續11年全國第一】  問: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中,在已形成的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中,大學扮演怎樣的角色,處於怎樣的地位?  【「大零號灣」建構環交大雙創升級版】  問:從臨港新片區到張江科學城,上海交大如何服務地方需求,支撐上海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 | 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在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中,大學扮演怎樣的角色,處於怎樣的地位?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的目標、需求與任務,對標上海產業發展與產業升級,立足優勢學科,上海交大瞄準關鍵問題、集中優勢力量,積極打造服務區域創新的重要基地,主動布局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為地方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上海交大創新源頭支撐。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有委員建議,上海可成立針對實體書店的相關基金扶持,鼓勵實體書店多元經營,品牌經營,增加文化附加值或將現有的特色實體書店,作為文化旅遊景點,向外界予以推薦。    自2008年始,一股倒閉潮開始席捲復旦周邊的校園書店。那一年,左岸書店率先倒閉。此後半年,另有3家倒閉。而在今年,即復旦知名的「慶雲書店」離場後,華師大的「心中書社」也早已揮手作別。
  • 上海閔行團區委打造青閔君工作坊、雙創俱樂部匯聚各類人才
    今年團區委準備孵化50家工作坊  閔行團區委將打造「青年議事會」、「青閔君工作坊」、「青年中心」等品牌項目,編織一條從青年需求到項目實效的完整工作鏈條。他們將打造「青年議事會」、「青閔君工作坊」、「青年中心」等品牌項目,編織一條從青年需求到項目實效的完整工作鏈條,有效激發社區共青團工作活力。「其實青閔君就是閔行的青年達人,也像一個軍團,圍繞群團改革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吳敏華說道。
  • 半年從零到過「半百」,「零號灣」的創業速度為什麼這麼快?
    僅半年時間,「零號灣」從零到過「半百」,創業速度讓人驚豔。  速度,來自模式機制的創新。據悉,「零號灣」由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政府和上海地產集團三方合作共建,既整合了政府政策資源、高校人才和創新優勢,也富集企業的資金、管理、和市場資源。「各方資源和力量在這裡得到匯聚融合,發揮化學效應,將從量變到質變,產生非一般的變化。」
  • 盤點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依託上海交大,成為科技創業創新基地
    2020年,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發展依然很快,甚至於已經有了「大零號灣」的說法。這個地方原本是上海交通大學周圍的工業邊角地,目前已經變成高科技的中心。按照原本的計劃,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依託上海交大,將成為科技創業創新基地。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這個地方也已經成為閔行區南部發展的動力。上海市閔行區的零號灣的位置如下所示。
  • 上海文創典型案例:上海科房打造融合科創與文創的園區平臺
    上海「文創50條」剛剛發布,上海科房就有了新的孵化計劃———結合各園區特點,在相應的重點領域助推文化創意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打造融合科創與文創的園區平臺,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新的發展作出貢獻。  老車站變身「網紅」創客聚集地  一臺1988年生產的老式蒸汽機車及列車車廂被運回江灣鎮站原址,按照當年車站原貌重新仿造了站臺。
  • 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丨...
    崛起於上海閔行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獨享黃浦江第一灣和杭州灣江海「兩灣」優勢,比鄰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等國內知名高校,無疑是這種成功模式的後起之秀。坐擁灣區,自然就得地利之便,各類要素因此而匯聚;背靠名校,有的是人才富礦,科研成果源源不斷。不得不說,零號灣確實是一塊創新創業的寶地。
  •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調研上海交大零號灣雙創產業園區
    5月23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調研上海交大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產業園建設情況。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春雷,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區委常委、副區長沈軍,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王偉明參加調研。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 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國自然」項目連續11年全國第一 問: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中,在已形成的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中,大學扮演怎樣的角色,處於怎樣的地位?在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進程中,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儘快搶抓機遇、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前沿科技創新研發和關鍵技術的全球影響力,為科創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戰略支撐。
  • 政府扶持下的千億產業:供應鏈上的寧波樣本
    園區管委會宣傳科科長沈輝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依託上海大眾、吉利兩大整車平臺,圍繞「年產整車100萬輛,汽車工業總產值超千億」的目標,寧波汽車產業園將被打造成國內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按照計劃,到2015年基本完成10平方公裡汽車產業園布局,汽車產業產值達到600億元;到2020年,汽車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累計引進各類汽車產業(含服務業)項目120個以上。
  • 2017全國雙創周「上海交大—閔行」分會場活動正式啟動
    9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海交大—閔行」專場活動啟動儀式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隆重舉行。 儀式前,觀眾觀看了為本次全國雙創周特別製作的「閔行建設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專題沙畫視頻。
  • 上海南科創核心區5大項目今天開工啟動!閔行南部新中心來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對上海成為「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要求,我們將在這裡努力打造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核心策源地,將劍川路、滄源路交叉所形成的「T」型區域,打造成「硬科技」創新創業大街,加速資源釋放,加快產業轉型,用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