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在上海交大科技園閔行園區,一場特殊的分享正在進行。霖鼎光學的創始人任明俊介紹,在民品市場,中國手機的炫彩背板一直依賴進口,國外公司提供的高精度製作模具售價幾十萬美金,而在交大科技園入駐的霖鼎光學使用更加先進的製造技術和工藝,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品質已經超過日韓水平。納米尺度的光學元件和金屬模具被不斷銷往世界各地。
霖鼎光學是上海交大科技園閔行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中頗具代表的一家。任明俊在園區2020年年會上介紹了公司的經營業務和現狀,作為園區科技成果轉化型企業,任明俊表示,企業在入駐園區的前期,得到了學校、政府、園區的高度支持。霖鼎目前也是交大的超精密製造研究中心。作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首站」,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是區域創新創業當之無愧的「核心孵化園」。作為第一批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上海交大科技園閔行園區截至目前已入駐企業181家,師生和校友創業107家,虛擬註冊74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5家,交大成果轉化項目20家,獲得市區政府資助7項,為提升技術轉移、創業孵化服務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10月在閔行成功落地的創想600基地啟用揭牌,標誌著交大科技園作為校、區、企三區聯動平臺更好地發揮平臺優勢,更緊貼學校聚焦基礎理論突破和創新成果轉化的落地。
今年10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的上海市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市委副書記於紹良在會上強調,大學科技園是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載地,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牢大學科技園發展目標定位,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科技人才培養、集聚輻射帶動等核心功能,堅持塑造品牌、形成特色、提升能級,助力上海更好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
2015年,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地產集團合作的「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應運而生。經過5年的發展,「大零號灣」建設已漸趨成熟。「大零號灣」布局四大主導高科技產業,涵蓋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海洋裝備、新材料領域,建設全球科研創新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現代商業與文創教育服務區、高品質國際生活社區4個功能區,打造「零號灣」、「創想600」、「中法創新園」等標杆性的雙創空間品牌,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業孵化體系。「大零號灣」作為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重要的承載地,對交大創新人才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交大科技園閔行園區在大零號灣T型核心區的作用也能更好地助力上海的科創中心建設,使「大零號灣」成為黃浦江上的新外灘、上海城市的新中心、全球創新創業的新港灣。
在12月30日舉行的上海交大科技園閔行園區年會上,與會代表均表示,大學科技園要恪守使命定位,發揮大學科技園核心功能,提升技術轉移、創業孵化服務能力,支撐學校的創新平臺,建設環交大服務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化園區,要集聚行業頭部企業,打造環校區校企創新平臺和產業創新基地。未來,像霖鼎光學這樣的企業將更多從園區走出,邁向世界。
隨後舉行的合作籤約儀式上,「交大科技園-英特爾微能加速器合作項目」和「交大科技園-亞馬遜創夢孵化器」籤約落地創想600號基地。交大科技園將與英特爾微能共同打造全球機器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機器人關鍵技術突破,發掘優秀項目促進商業轉化。「交大科技園-亞馬遜創夢孵化器」將為科創企業提供緊貼中國高速發展需求及產業全球化趨勢的服務。此外,「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實踐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智能傳播研究院」校外基地也在本次年會中揭牌成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抒靈 實習編輯:龐心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