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為我國首個農業示範區,楊凌如何以創新驅動塑造發展新優勢?記者近日走企入園,感知這座城市的創新脈動。
在位於楊凌示範區自貿大街火炬創業園的陝西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全國著名飼料生產企業江蘇銘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50噸活化酶和解毒酶,這批產品將被添加到雞豬牛等畜禽幼崽的飼料當中,可以有效提高畜禽出生階段的營養吸收,增強抵抗力,減少激素用量。正是因為陝西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斷創新才能一次性加工這麼大量的生物飼料添加劑。
「現在能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源於我們工廠擁有兩個關鍵核心技術。」陝西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法人兼總經理于洋向記者介紹道。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廠內,工業化生產的發酵罐和別的工廠裡的發酵罐子並沒有什麼區別。
于洋向記者解釋道:「別小看這些罐體,我們的核心技術是通過技術不斷優化和篩選,使菌種純化。同時,通過不斷研究,我們掌握了從小室發酵一直到工業化發酵的放大工藝,將菌種可以從3升的小瓶子放大到30噸的大罐,從作為工業化角度來講,目前市場上還只有我們一家掌握了此技術。」
如今,作為掌握了工業放大技術的行業領先科技型企業,德冠生物在楊凌示範區創新驅動政策的推動下日益壯大,專心生產與技術研發,不斷開拓市場領域,從8月份正式生產以來到年末,預計產值可達到800萬。
和德冠生物一樣,楊凌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迅猛發展也得益於楊凌示範區大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我們做的疫苗,相比傳統疫苗的效果會更好,更安全,質量更可控,價格會更低。」楊凌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恩岐自豪地說道。楊凌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圍繞國家重大項目,重點產業,瞄準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致力於動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發。
從去年建成投產到如今,在享受到了示範區租金補貼、場地、甚至一些融資渠道等方面優惠政策的同時,通過區內高校,解決了產業專家的問題,短短一年時間,凱瑞生物的收益便突破了千萬元大關,他們的科研團隊均為從大學裡走出來的博士或碩士。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日前,楊凌示範區正通過加大力度引進高層次科創團隊,為企業與專家搭建合作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孵化活動,基地建設優化服務等方式,重點打造農業特色鮮明的「全域化」科創基地,用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截至目前,楊凌示範區創新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共累計孵化企業1000家以上, 同時,還正式啟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兩所科技園,入駐大學生創業企業超過200家,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區校融合,科技創新,在科技和農業等領域建立了具有鮮明楊凌特的科創模式。
「下一步,我們還要把楊凌的科創模式向外輸出,同時加強對專家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工作力度,打造專業化的園區和平臺,實現楊凌示範區創新創業的進一步提升。」楊凌示範區創新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米強說。
記者:李培安 賀承光 李泉林
編輯:趙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