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加快民眾科創園建設
5月14日上午,華夏幸福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產業新城集團總裁趙鴻靖一行到訪民眾鎮,共商民眾科創園建設事宜,加快建設進展。民眾鎮領導李磊堅、張峻峰、顧湛寬以及民眾園產業平臺公司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會上,華夏幸福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事業部中山民眾區域負責人匯報了民眾科創園整體工作進度概述、2020-2021年重點項目發展目標和2020年重點項目工作計劃。會議還就民眾產業新城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就如何加快民眾產業新城建設,雙方共同明確了下一階段發展方向。
-
全面推進中山科技大學建設
筆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中山將加快推進28所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學校項目如期建設,以及推動中山科技大學(暫名)、香山大學(暫名)、電子科技大學中山中德工程學院、中瑞合作酒店管理職業學院項目等高等教育建設項目儘快落地建設。 3月21日上午,中山市召開2019年教育和體育工作會議。
-
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今年1月,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明確把中物院光子科學中心、中科院低溫技術研究中心兩個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布局南區,打造中山科技創新園。這既是對中山無大科學裝置現狀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南區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新突破。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市委、市政府以大決心、大格局、大手筆引入兩大科學裝置,深層次目標在於重塑城市創新生態、提升中山創新能力、打造中山「科技中心」。
-
澳門科技大學落戶珠海!中山:加快推進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辦學!
珠海校區將沿用澳門科技大學成熟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法,實行獨立管理,彌補澳門校區辦學和科研空間的不足,著重在提升學習環境、產學研對接方面做好配套,解決產、學、研中,澳門地區產業單一、空間不足的短板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踐條件,為教研人員的技術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提供配套和支持。
-
中山市市長危偉漢:已啟動建設中山科技大學、香山大學
在「雙區驅動」的背景下,中山如何抓住機遇、加快創新發展?1月16日上午,在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記者會上,中山市長危偉漢表示,在深中產業拓展走廊等方面已作出部署,已啟動建設中山科技大學,以及與澳門合作的香山大學。
-
白雲|加快重點創新項目建設,高標準打造「一園一城一示範區」
記者從會上獲悉,白雲區將全力參與「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利用一流高校科技資源,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實驗室、創新中心、科研平臺;加快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北大科技園、哈工大大數據集團、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等重點創新項目建設;高標準打造「一園一城一示範區」等重大發展平臺。
-
中山科技大學選址定了!省教育廳:將全力支持加快建設!
省教育廳: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全力推動中山高水平大學加快建設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4日,市委書記拜會省教育廳:懇請將中山科大建設擺在高位。據廣東《中山日報》報導,11月4日,中山市委書記賴澤華到廣州,拜會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匯報中山有關工作情況及申請支持事項,懇請省教育廳大力支持中山高等教育發展和高水平大學建設。
-
堅持「三個面向」戰略方向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太原、桂林、深圳等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制定多項診療指南和技術規範,有力支撐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提升。2018年,國產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核磁共振成像儀(PET/MR)獲批上市。首個植入式人工心臟臨床試驗成功,已救治9例終末期心衰患者。成功開展國際首個全長牙髓再生的臨床研究。
-
中山人民醫院新院區另有選址!南區原選址將建科技創新園
根據草案,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山迫切需要完善科創產業鏈,保障高端科研企業落戶,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質量產業發展區,馬嶺片區作為高水平產業空間落戶的載體,迎來了新的發展訴求。控規調整後,片區將打造為集高端裝配製造、創新研發孵化、生活休閒於一體的戰略科技創新基地、高端人才培養高地。
-
中山奮力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
總的來說,我們將加強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全面、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力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按照省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奮力將中山建成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支撐點、沿海經濟帶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推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努力交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中山優異答卷。
-
加快推進澳門科技大學項目!澳門特區代表團到中山考察,將全方位合作!
在推動經濟復甦的同時 澳門正抓緊推動 大健康、現代金融及科技 三個產業的發展 澳門特區政府將充分學習借鑑中山在公共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政務改革等方面的經驗,並在前期交流基礎上,與中山共同完善梳理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合作重點,推動合作更加深入有序開展。 ◆澳門將在政策上支持中山中醫藥產業發展,引導企業「上臺唱戲」,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更多中藥產品進入市場;
-
中山科技大學籌建辦揭牌成立
缺乏高水平大學支撐,一直是中山在創新集聚與吸引人才方面的短板。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籌備省市共建中山科技大學,堅持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大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以籌建中山科技大學為支點,中山通過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吸引全球產業、資本、技術、人才等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邁向高質量發展。一幅新的藍圖正在打開。
-
中山科技大學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這些高質量發展元素與中山息息相關
,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和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其中,中山既是珠三角核心區成員,又屬沿海經濟帶城市。省委賦予中山「三個定位」——建設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沿海經濟帶的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充分體現了中山在區域協調互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五甲萬京(赤峰)信息科技創新園盛大啟城
副市長張恩惠代表市政府向五甲萬京(赤峰)信息科技創新園開工建設表示祝賀,他希望五甲萬京集團公司搶抓發展機遇,科學規劃,高標準、高起點實施好項目建設,為赤峰市信息科技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也希望和要求松山區委、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對五甲萬京(赤峰)信息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建設加強指導,大力支持,全方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努力把該園區建設成為高科技示範園區。
-
即墨科技創新園加快打造工業園區人才「新高地」
近年來,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發展服務中心以「廣納人才,薈萃群英」為支點,「撬動」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變速器」,「源源不斷」為產業鏈核心動力輸送「新生力量」。以「一攬子」政策、「一條龍」服務尊賢禮才,聚心聚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出「強企優營」科技發展的人才「新高地」。截至目前,園區70%規模以上企業通過人才引進、嫁接實現了「科技移民」。找準「精準滴灌」方位,實現「創新+幫扶」聚人。實施「人才興園」計劃,制定專家團隊和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採取創新性引進和柔性引進方式,推動企業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
-
全面加快「頭號工程」建設!這一產業平臺,如何引領中山南部崛起?
賴澤華到三鄉鎮大布村黨群服務中心、三鄉鎮初級中學、琅環湖科創園、曼秀雷敦(中國)藥業有限公司,調研村「兩委」換屆和美麗鄉村建設、疫情常態化防控、科創園產業平臺建設、美妝產業創新發展等情況;到坦洲鎮七村、富蘭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區原新人民醫院位置「易主」,將打造成中山科技創新園!
▲官方公告文件表示,由於原人民醫院新院區已有選址,南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也能滿足區域需求,中山科技創新園核心區落戶原選址處,佔地面積高達33.67萬平。▲調整備註此次文件的調整即是針對該地塊,調整之前的商業用地與醫療用地為科研設施用地。
-
集聚「中科系」創新資源,麒麟科技創新園未來可期|探尋南京高新...
位於南京主城東部的麒麟科技創新園,地處紫金山、青龍山的生態廊道之上, 擁有運糧河、上壩河、百水河三條河流,是重要的城市生態走廊,超級「綠肺」,也是一片祥瑞和諧之地2019年,作為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的核心區,麒麟科技創新園通過集聚「中科系、高校系、海外系、總部系」四大創新資源,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二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三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
推動「三區、三園、一體」建設 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吳曉山 攝) 2月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指出,任何工作、任何政策如果缺乏平臺、抓手和載體的話,往往落實不下去,所以今年一號文件特別注重抓手、平臺和載體的建設。主要體現為「三區、三園、一體」: 「三區」就是糧食生產的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的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的優勢區。糧食生產功能區是為了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包括稻穀、小米、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