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同步作文詳盡講解。
詳盡的講解堪比教案,共1226個字,全是乾貨,耐心讀完,寫作如魚得水。
一、我要來審題
你的家鄉有哪些風俗習慣?請你介紹一種風俗,或寫一寫你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
①介紹家長的風俗習慣(說明文)
②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記敘文)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講自己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
二、我要寫什麼
1、寫作範圍
家鄉的風俗多種多樣,我們把風俗的範圍縮小到「節日風俗」。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孩子們從這幾個節日中,選擇一個節日來寫風俗。
2、素材選擇
①即便只寫某一個節日,它的風俗習慣也是很多的,孩子們挑選一到兩個重點來寫。
以《北京的春節》為例,課文寫了從臘月初旬到正月十九,北京人過春節的活動。但作者並沒有把每一種習俗都介紹一次,而是詳細介紹人們如何過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②要注意,所選擇的風俗要有代表性,就是說別人一看你寫的風俗就知道你寫的是什麼節日。
若寫元宵節風俗,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耍社火、舞獅子……
若寫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飲雄黃酒、佩香囊……
若寫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祭月、飲桂花酒……
三、我要怎麼寫
1、寫作順序
我們依舊參考課文《北京的春節》,課文從臘月初旬寫到正月十九,很明顯是「時間順序」。我們學習課文,不僅僅是認識生字,積累詞語那麼簡單,還在於跟著課文學習寫作手法。
因此,這篇習作也按照「時間順序」來寫。
2、素材安排
孩子們,不要忘記了,這篇習作要寫「自己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其實,就是要寫「事」。寫參加風俗活動中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心裡感受到的內容。
⑴一家人品嘗美味的元宵,寫寫元宵的餡料,元宵的味道,家人吃元宵時說什麼、做什麼、臉上的表情,心裡的感受如何。
⑵家人逛燈市,寫寫燈市熱鬧的氛圍,花燈的形狀,自己和家人猜燈謎的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臉上的表情,自己心裡的感受。
四、三種作文開頭
①諺語開頭
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在我的家鄉,每逢某某節日,人們都會……
「風俗差距大的諺語」:
離家三裡遠,別是一家風
三裡不同俗,五裡改規矩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把帶引號的句子中關於風俗的諺語替換成其它三條中的任意一條,都是可以的。
②來歷開頭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關於春節的來歷,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以上是模板,關於某個節日來歷,孩子們查查相關的資料或者是問問家裡的長輩,找到資料後,簡單的概括一下就好。
③古詩開頭
每個節日都有其相關的古詩,用合適的古詩做開頭,注意,可以不用一整首古詩開頭,選擇恰當的一句詩開頭就好。下面給孩子兩個例子: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新的一年到了,人們放鞭炮、喝屠蘇酒、貼對聯,歡天喜地迎新年。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元旦這天,燈火輝煌,街上人流湧動,大家一起看花燈、猜燈謎,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