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崑山國際學校部分教師反映,目前,最初進校的70餘名在編教師,失去了正式編制,退休待遇遠低於正式教師。而崑山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將逐年恢復該校符合條件教師的編制。
崑山國際學校
崑山開發區社會事業管理局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江蘇廣播網訊,近日,崑山國際學校部分教師向本新聞熱線025-96110反映,崑山國際學校創辦至今已有十七年時間,在這十幾年裡,學校幾經周折,從最初的「公辦」轉為「民辦」,又轉成「公有民辦」。目前,最初進校的70餘名在編教師,失去了正式編制,退休待遇遠低於正式教師。而崑山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將逐年恢復該校符合條件教師的編制。
崑山國際學校70多位教師失去正式編制工資只有以前一半
崑山國際學校現擁有高中、初中、小學近兩千名在校學生,教職工400多名,在當地有很好的口碑。該校是由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6年創辦,一份崑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的批文顯示,創辦時該校為全民事業單位,行政上隸屬崑山經濟開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人員編制84名。當時,共有70多位教師從本地和外地進入該校任教。
一位教師說,2003年6月,該校面臨首次改制,公辦轉為民辦,由臺資企業收購了該校。這在當時屬於創新模式,沒有前車之鑑,所以他們對於當年編制會被取消一事並不知情:「當時賣學校時我們所有老師並不是很清楚,賣過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只知道跟公辦待遇是一樣的,大家只是得到這一句話,所以當年2003年轉制時我們一個人都沒走,應該說前幾年來的老師都有編制,然後2003年拿掉編制時沒有人通知我們。」
教師們表示,從2005年起他們發現了70餘名教師編制被取消一事,並開始向多部門反映情況,要求恢復公辦教師身份。2012年,崑山經濟開發區又從臺灣企業手中將崑山國際學校回購,教師們回歸編制的願望更加強烈。
2009年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清理規範工作意見》第四條顯示:規範為民辦的學校,原公辦身份教師原則上應回公辦學校任教,因工作需要一時難以回歸的,可分步回歸;規範為公辦的學校,原自主招聘的教師,具備教師資格的,可由省教育廳組織招聘考試,按規定程序擇優錄用為公辦教師。
失去編制的一位老師說,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在崑山經濟開發區並未得到有效執行,創校初期的教師無法恢復教師編制身份,最明顯的差距是,民辦教師退休工資不及公辦在編教師退休工資金額的一半。
崑山市開發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回應:只有崑山本地教師恢復公辦身份
帶著問題,記者來到崑山市開發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浦建宏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浦局長首先解釋,崑山開發區國際學校在1996年創辦初期屬於「公有民助」辦學模式,實際上是自負盈虧,當時教師的身份曾屬於開發區事業單位編制,教師的檔案關係是在人才市場而不是人事局。針對2003年崑山國際學校轉制為民辦校時,部分老師認為不知編制被收回一事,浦局長對此並不認同:「怎麼會不知道,你想轉制這麼大動作,董事會、監事會、學校章程,人社局領導把所有2003年前進去的老師,每人籤了人事代理協議,一人一張表,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寫清楚不再有編制嗎?)不是呀,進入人才市場了(他們不知編制被收回!)編制收不收回,他們都有一張批覆交給學校,貼在上面都有(公示了?)公示不公示我沒來不清楚,但是你說如果有編制,公辦的你怎麼可能去入股,你怎麼可能分紅,這個不是出事情嗎?」
針對2003年改制前入校的教師要求回歸編制,浦局長介紹,他們已經落實了省政府的文件精神,逐年流動國際學校的老師進入公辦學校,恢復在編教師身份,截至目前累計近四十名教師編製得到了恢復。
但是,恢復公辦教師身份的只能是原來崑山本地調入該校的教師。據浦局長統計,2003年6月份以前進入崑山國際學校的教師有72名,共分三種類型:一是崑山本地公辦學校調入的公辦老師,二是應屆師範畢業生分配入校的老師,三是從外地通過人才交流中心調入國際學校的老師。根據《崑山市中小學、幼兒園教職工流動暫行規定》,目前政策只允許原崑山本地公辦校調入的老師可以回歸編制,其餘兩種類型的老師暫無說法,這也正是許多原外地公辦校老師反應強烈的根本原因,他們認為回歸編制的「門檻」不合理。
教育學者表示崑山對教師不應該分本地和外地來處理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崑山目前設置門檻,只允許2003年轉制前的原崑山本地公辦教師回歸編制,這種做法不合適:「對於崑山來講,如果事先有規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在現有事實下,我們應該對所有原來公辦學校的老師,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應該一視同仁,否則就牽涉到對教師區別性對待,這也是嚴重的問題。所以對於崑山的幾十個老師,如果他原來有公辦身份,應該按公辦身份來處理,這個不應該分本地和外地來處理。」
熊副院長進一步表示,崑山國際學校教師維權一事,核心是編制,他表示目前我國《義務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都明確規定,公辦校與民辦校老師擁有同等社會保障福利待遇,但地方政府未能落實,因此只有取消編制實現兩種性質學校老師同等待遇,才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核心問題其實就是現在的編制問題,編制問題製造了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老師不平等問題,而這個問題其實要解決最主要的是要取消編制體系,真正實現公辦校與民辦校的平等對待,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說民辦校與公辦校在社會福利保障方面有一樣待遇後,讓老師自由選擇公辦與民辦,成為公辦老師按公辦老師要求對待,成為民辦教師按民辦學校對老師管理體系獲得薪酬,這樣一來就不會存在現在這種糾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