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成績理想時,是不會去系統地思考孩子的學習體系的。一旦孩子成績出現下滑,家長就束手無策,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大多數的家長採取的措施就是補課,一旦補課看不到效果,家長就會對孩子產生責難,孩子又處於青春期,最後導致親子矛盾升級。這樣,學習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又出現了親子關係的危機,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甚至輟學在家。大多數來諮詢的家長都是在孩子出現了極端厭學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只會讓我們的家長不斷地去亡羊補牢,孩子不斷地去補漏洞。
很多初三的學生和家長覺得中考考不好,是因為初三衝刺階段沒複習好。其實不然,初一初二是基礎,初三是綜合運用,如果基礎沒打好,初三怎麼可能會得心應手呢?所以啊,初一初二的同學可以根據本文對照一下自己哪個部分還沒有學好,趁著現在趕快查缺補漏哦!影響初二英語成績下滑的因素
初一考試的內容比較簡單,大多數是考察教材中的原詞、原句的比較多。所以,只要孩子能把課文背誦下來,基本上都可以得高分。而且,初一的短語量比較少,孩子們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掌握的很好。所以,孩子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障礙。因此,初一時無論是知識本身還是學習過程中的情緒都處於良性循環中。到了初二,考察的單詞量大幅度大增,尤其是短語和固定搭配。考試過程中「相近詞組的差異化」測試內容開始增多,之前單純靠背課文取勝的學生開始出現障礙,相近的詞組之間的差異性用法,需要精準化的記憶和分析。這時,他們就很難在大量的變化題型的測試中得到高分。
初一英語可以單純靠語感勝出,而初二的語法知識倍加:
總之,複雜的語法讓孩子暈頭轉向。尤其是詞性變換以及從句的結構,各種語序的要求。這時很多孩子會認為英語太難了,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
初二英語會有很多主觀題是需要精準的掌握語法知識來完成的。很多孩子的選擇題是全部正確、滿分的,但到了主觀題時,他們基本上得不到幾分,大多家長和老師會認為是孩子學習不認真。其本質原因是選擇題會把相近的答案一起呈現出來,孩子們需要去辨別就可以了。在選擇題的測試中,考察學生大腦中是否有要考察的知識點。但是,在主觀題中不僅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在知識運用中是否學會了系統思考。也就是學生是否能夠同時思考兩個以上的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個知識點上,並且在沒有任何知識可以參考和提示的情況下,要精準的呈現出答案。這對那些靠小聰明學習的孩子來說得分率極低,因為這類孩子大多數都思維不嚴謹,很難全面考慮問題。
初一的閱讀理解,句子比較簡單,大多數是單句,很少有重句出現,而且出現的句子大多數都是生活中常用句子,很少帶有專業性的內容。因此,孩子依靠自己小學階段的知識積累基本上可以讀懂文章。到了初二,文章篇幅增加。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上、下文建立聯繫。由於缺乏閱讀大量篇幅文章的基礎,導致很多孩子無法用「短時記憶」,把文章裡完整的信息表述出來,因此,理解、應用做題時就出現了障礙。而且「從句」的出現,導致了很多孩子無法掌握核心句子。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法理解文章的詳細內容,常常會出現似懂非懂的情況。而且,閱讀中生單詞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很多孩子無法利用上下句消化生單詞。因此,閱讀理解的問題就障礙重重,讓孩子們無力面對。
1、 海量的單詞是閱讀的支撐,豐富的知識面是閱讀的基礎
學生的單詞量增加,會減少閱讀理解的障礙。因為,任何一個句子都是由單詞構成的,一旦一個句子中超過5個單詞不認識,就會引發學生的焦慮情緒。反過來,情緒障礙又會減慢學生們對信息的思維加工速度,最後導致學生會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2、嚴謹的語法邏輯為英語學習保駕護航
理解一個句子,除了單詞作為基礎外,更關鍵是要區分主、從句,抓住主句的主要成分來理解句子。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語法邏輯,而且能夠系統的運用。不僅可以讀懂複雜的句子,而且還需要會運用複雜的語法來完成句子的構建。這樣,不僅可以在閱讀中佔有優勢,而且在主觀題:任務型閱讀、漢譯英、寫作中都可以實現高分。
3、 精準的短語搭配,為學生抓取高分
如果說單詞是樹葉,語法是骨架,那麼精準的詞組搭配是連結樹幹和樹葉的小樹枝。如果沒有這些樹枝,葉子不可能牢固地豐滿整個樹冠,這棵樹就很難長出完美的外形。所以,精準的短語搭配,需要短時記憶和不斷練習、複習,並且要區別相近詞語之間的用法。
4、豐富的知識底蘊作為英語學習的知識儲備
無論任何一個學科,豐富的知識底蘊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底蘊作為儲備,在學習的路上一定是越走越枯竭。豐富的知識底蘊猶如庫存的能量一樣,這些能量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供應給孩子,讓孩子能夠持續發展。比如,隨著英語閱讀理解內容的豐富,單純的生活內容越來越少,科技、文化及創新的內容會不斷地出現。具有豐富的知識底蘊的孩子,往往可以超越生僻單詞的制約來理解文章,因為這類孩子會讀過相關內容的中文資料。知識學習的過程需要觸類旁通的能力,豐富的知識底蘊是這個能力基本要素,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前行的路上越走越有力量。
這裡我們主要是從知識的角度,來分析孩子的英語成績下滑這一現象的。孩子的學習是一個科學的系統,單一維度的調整不足以真正給孩子的學習帶來質的飛躍。因此,我們家長們要從孩子的情緒狀態,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及自我管理能力這五個維度來綜合調整,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讓孩子在積極的情緒下科學的學習,開啟孩子良性循環的成長系統。中考很難嗎?
根據往年的中考情況分析可知,中考各類題型按照難度比大概是3:5:2(易、中、難)(各地區不同,有的地區5:3:2,有的7:2:1)。也就是說,80-90%的題目屬於簡單題和中等題,真正的難題只有10-20%左右。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一個學生肯學,願意努力,找準方向,是完全可以拿下基礎分和中等分的。在眾多考生當中,尖子生所佔的比例畢竟還是比較小的,絕大多數學生的分數是從基礎分和中等分中來的。那麼,中考時基礎分抓不到,是因為你在初一初二時忽視了哪些問題呢?概括來說,初一主要在適應和轉變,初二主要注意分化問題。初一要注意適應和轉變
初一的同學和家長,先來看看初中和小學有哪些不同:
01 課程設置和要求的不同
在課程設置方面,初中增加的課程會更多,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繫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像力的要求,對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題目的難度與小學相比也加大了許多。應對策略
初中課程增多,難度加大,所以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初中階段的學習是系統的學習,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02 課時安排不同
初中課堂教學中,用於複習鞏固的時間比小學少,課內作業練習時間少,鞏固知識的方法與小學也不盡相同,初中更多地需要學生課後不斷思考總結與提高。相對於小學,初中的作業是多樣的,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只是當作課程的鞏固或第二天的預習,但是中學知識的綜合性,要求初中學生必須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才能跟上步伐。應對策略
要學會自己整理知識,學會對知識進行歸類和綜合;課聽懂、作業會做僅是初級階段,還要追求融會貫通和熟練運用。03 老師講課方式不同
小學老師講課形象生動、活潑,他們比較重視使用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手段,孩子們只要跟著老師走,掌握知識完全沒有問題。可升入初中後,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老師往往注重引導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並且更注重講清概念,課堂上分析演示較多。應對策略
平時多提問,不斷地提出質疑與困惑,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並學會獨立思考,適應更具挑戰的學習。04 學生學習方式不同
初中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老師不可能再天天盯著孩子,而是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自覺性、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應對策略
學習成績的好壞關鍵取決於課堂45分鐘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逐步做到「三會」:會預習,能夠在預習的時候畫出重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疑問。會聽課,能夠集中注意力,並根據老師所講的內容做筆記。會複習,課後要能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做個小結,整理筆記,理解並掌握所學內容,然後進行練習和錯題訂正。05 學校作息安排不同
初中生課外作業的難度比小學生的大,時間比小學長,為了讓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家長要指導孩子制訂一套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快速適應初中生活。
應對策略
必要的時候,家長與孩子一起每天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核查。一般說來,制訂作息時間和計劃應注意四點:
(1)根據用腦規律,科學安排時間。比如說,背誦英語和語文最好在起床後半小時或臨睡前半小時進行;
(2)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
(3)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時間,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4)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和睡眠時間。
初二注意成績的分化
有句話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大家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成績滑落下去了呢?1.思維未能及時轉換
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如:學習方式屬於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等。學習的實質並不在於知識量,而在於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初二的學習內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於是就被分化下來了。應對策略
(1)改善學習方式。肯動腦筋,善於思考,善於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識面要儘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3)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學生的成績分數,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2.缺乏意志力
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於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之前學得很輕鬆,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兩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由於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採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於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苦受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紮實,分化下來就是必然的了。應對策略
首先,要正確認識「會玩才會學習」「快樂學習」。「會學習才會玩」,「學習快樂」。其實,只有會學習的學生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第二,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奮。若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不勤奮學習是不可能的。明白要成才非學不成。任何的機遇都是勤奮勞動獲得的,只有拼奮鬥,才是通往成才的橋梁。現在初中學生學習成績好壞主要不是取決於智力因素(智商),而主要取決於非智力因素(情商)。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意志、毅力、興趣、體力,還有習慣等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每個人的學習終身受益,也是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學習習慣具體指上課習慣、自習課習慣、做作業習慣、預複習習慣、考試習慣、記憶習慣、出考題的習慣、反思的習慣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就要看每個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難時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然而,小學生、初一學生中,一部分學生貪玩好耍成性,不思進取,學習習慣非常糟糕。應對策略
要養成細緻、紮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對聰明但容易驕傲、貪玩好耍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多的誇獎,應讓他感覺到刻苦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是自己的本分,本就應該這樣。4.青春期煩惱
初二學生一般剛進入青春期,心理起伏較大,體驗深刻。特別是女生,比較關注自己生理的變化,造成學習不專心。有的學生開始對異性特別關注,注重穿著打扮,與異性交往過密,出現分心。應對策略
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使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坦然迎接挑戰。父母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出現青春期生理不適的學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從而解除孩子心裡的包袱,專心學習。5.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一些內向而不善於交流的同學,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不好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有的因人際上孤獨而出現心理疾病,有的會交壞朋友,有的會從不良書刊、遊戲和網絡上尋找寄託。應對策略
正確處理與親人、與老師、與同學的關係。一般來說,成天對他人意見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較狹隘、偏激。家長應教導他學會「換位思考」,去緩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愛心、寬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友好相處。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為他人服務,多幫助他人,多與人交流,多交朋友。心裡有事要向朋友向師長傾述。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思想動態,及時給予開導。必要時,可以帶孩子看心理醫生,接受專業人士(醫生)的指導。6.家庭因素
家庭關係不和睦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孩子上初中的階段,應儘量保持家庭生活狀態的穩定。如果在這期間出現大的生活變故,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值發育期,生理上的變化也讓他們更需要個性發展,更希望讓父母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就是「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較重,反叛的行為比其他年級更明顯」。應對策略
儘量保持家庭的和諧、穩定,儘量不改變生活狀態。如:不發生父母離異、父母不長期遠離孩子、不讓孩子知道大喜大悲的事情等。如果非改變生活狀態不可,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力,或提前與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孩子最不喜歡的家長的共同特徵就是「居高臨下」。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一定要平等,以營造和睦的親子氛圍。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而不是堵塞的方法。家長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如果與孩子起了語言上的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決不能激化矛盾。中學階段的孩子容易衝動,家長是成年人,應該理智。應立即主動採取適當方式停止爭辯,但決不放棄。等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一定會好得多。7.社會的影響
初二時期,媒體和同伴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甚至超過父母和老師。有時候,父母、老師的一千句,還抵不上他同伴的一句。一個很好的孩子,因為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網、痴迷遊戲、談戀愛、與社會上的「哥們兒」交往,可能會一落千丈。應對策略
家長對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網、痴迷遊戲、交壞朋友、談戀愛、看黃色書刊影視等情況要密切關注。要儘可能地避免正處於初中階段的孩子受不良影響。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時就與孩子講清道理,說透危害,「約法三章」。出現這些問題的苗頭時,及早發現,早做工作。附:小升初英語(小學六年級英語)的教學大綱
接下來是初一英語教學大綱(教材go for it )
第二張圖中,用紅筆標註的地方是七年級上學期重要的語法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在孩子六年級參加過課外英語培訓時,老師已經講過了。孩子在六年級時已經進行了超前學習。故而在學校英語考試中能取得115分(滿分120)的好成績。此時會讓家長覺得孩子的英語成績非常好,不是孩子成績真的好了,而是七年級上冊的英語難度不高。一般過去時這個時態會在小學英語書中出現,但是小學英語老師不會做重點講解。想學好過去時態必須建立在現在時態這個語法知識點的基礎上。小編接觸的很多新初一學生,在七年級上學期英語考試成績都會很好。而從七年級下學期開始,單詞量增加、語法知識點難度加大後,英語考試分數就會大打折扣。而整個初二英語幾乎都圍繞著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過去現在時、過去完成時等各種語法知識點進行講解。孩子憑著小學六年級和七年級學的英語基礎「皮毛」,根本無法應對考試中的中、高難度題型。於是成績徘徊在及格線左右。
要想英語成績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絕對不是單靠花錢出去上好課,找名師學一對一那麼簡單。在認真聽講的同時,一定是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後續支撐。
初中的孩子們都處在青春期,需要父母的關懷和幫助!
每天花15分鐘的時間,和您的寶貝像朋友一樣聊聊天,堅持下來,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收貨的~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全外教】4-6歲兒童新班推薦🎉
史迪克兒童英語預備級系列提出了顛覆性的英語教學理念,讓英語學習從「純語言」開始還原兒童愛玩的天性。讓遊戲即學習,活動即學習,生活即學習,創設外語學習環境的多樣性,注重幼兒發展、成長的全面性。☎17853195220金老師
【2+1中外教課程】口語一冊
🎈上時課間:六周上午 9: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