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泛濫 商場特賣會成監管盲區

2020-12-24 環球網

商場涉嫌出售假冒Under Armour(以下簡稱「UA」)的事件持續發酵。UA官方工作人員近日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遠洋未來匯購物中心舉辦特賣會的企業所持授權書為偽造。近幾年,商場特賣會售假事件頻發,商場外租區不但成為不法商家售假「寶地」,似乎更成為「法外之地」。業內人士提醒,特賣會高達70%的售假率應該引起商場的重視,消費者也應該擦亮雙眼,減少損失。而對於被侵權的品牌來講,打假之路任重而道遠。

授權證件均系偽造

繼本報8月15日獨家報導《大商場UA假貨3折就賣》後,遠洋未來匯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了特賣商家進駐時所提交的安德阿鏌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德阿鏌公司」)稅務登記證、商標註冊證、營業執照和授權委託書等證件。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安德阿鏌公司授權的是一家名為「北京春亮商貿中心」的公司在銷售代理公司產品,有效期為今年3月15日至2017年3月14日。所有證件均加蓋安德阿鏌公司、上海市國稅局、上海市地稅局、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上海市工商局的公章。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該店購買時,商家POS機籤購單商戶名稱顯示「北京品牌折扣」。而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春亮商貿中心是由個人經營的公司,經營者為韓春亮,經營範圍包括銷售服裝、鞋帽、建築材料、化妝品、體育用品等。由於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北京春亮商貿中心已於今年7月8日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

北京商報記者隨後致電UA公司,官方客服表示,UA暫未授權其他公司經營特賣商品,也不會在特賣會進行銷售。目前已有其他地區的多家商場向UA核實授權情況,並向品牌出具授權書,但經過UA核實均系偽造。

山寨泛濫已引起品牌方重視,該公司稱已反饋至法務部門進行處理。UA官網顯示,目前北京地區共有9家UA零售店,位於大悅城、北京SKP、卓展等大型購物中心內。

商超售假 見怪不怪

百貨、購物中心特賣會售假,乍看令人匪夷所思,但實際上已屢遭媒體通報。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2013年至今,全國多地曝光多起商超售假事件。Nike、Adidas、Paul Frank(大嘴猴)和New Balance等「洋品牌」最容易「受傷」。

早在2013年,北京華聯商廈公益西橋店就因銷售假冒Paul Frank品牌服飾被曝光。消費者表示,該商廈內專櫃的店面裝飾、衣服布料、商標吊牌均與正規專櫃不同,同正品相比,店鋪Logo多了「mix」字樣。

Paul Frank中國區代理商明確表示,在北京華聯商廈公益西橋店未設專櫃。

北京商報也曾於2014年對凱德MALL疑賣假New Balance進行跟蹤報導。凱德MALL西直門店相關負責人表示,該New Balance專櫃為特賣性質,屬於短期合作,已責令該店閉店。不過,除西直門店外,凱德MALL太陽宮店及翠微路凱德晶品內也有類似的New Balance特賣會,吸引大批消費者購買。

今年4月,海澱工商分局執法人員在聯想橋的物美大賣場外租攤位以及公主墳一商戶查獲了大量假冒Adidas、Nike等品牌的涉假運動鞋和服裝。涉假商品僅賣200-500元不等,而正品價格高達上千元。銷售人員無法提供進貨票據和發票,稱只給消費者開小票。

另有報導稱,以商場特賣會出售的侵權商品為線索,江蘇秦淮警方近日搗毀了一個專門在商場裡售假的特大團夥。與遠洋未來匯情況類似的是,不法商家靠假授權書打著促銷的招牌在全國各地商場租場子賣假貨,一年總營業額超千萬元。

吸金利器 公開秘密

假冒產品「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商場信譽,也給品牌方帶來不小的損失。但是,百貨、購物中心特賣會售假似乎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商場人士介紹,目前北京大部分商場都會定期舉辦特賣會,而在這樣的特賣會購得的商品,質量很難得到保障。「消費者對於低價商品有極高的需求,商場舉辦特賣會,一來可以滿足消費者購買廉價商品的需求,二來可以吸引大量客流。」這位人士還透露,目前商場特賣會中所售商品70%-80%均為假貨。

分析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引入UA特賣會將提高商場品牌豐富性。該人士介紹,相比於附近朝陽大悅城等更大體量的購物中心,遠洋未來匯總體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影院佔比近三成,其餘基本為餐飲,顧客的消費內容相對單一。引入特賣會可提高商場零售業態的豐富度,吸引更多顧客,但吸納毫無資質的代理商無異於開門揖盜。

此外,來自北商研究院的觀點認為,也有不少商場是通過特賣會的形式「試賣」某品牌商品,以便對消費者的品牌認可度進行摸底。同時,在商場挑選品牌的同時,品牌也在挑選商場。部分經營規模較小、區位條件不利的商場,無法引入較為高端的國際品牌,只能通過特賣會「下手」,滿足消費者及其自身發展。

監管盲區 誰為假貨負責

商場售假,到底打的是誰的臉?豐臺工商分局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面對猖狂的售假者,工商局、商場和消費者方面略顯被動。「消費者可以通過商標、做工以及價格等細節決定是否購買特賣會商品,但商場方面和工商部門沒有資格通過這些要素定義商品為假貨。工商部門定期對商品進行抽檢,也僅能對其質量和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進行認定。」

這就意味著,打假的關鍵在於品牌方,也就是商標持有人。「市場上出售假冒產品的行為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一般是由商標持有人聯合工商局進行處理,除了沒收侵權商品外,還要進行法律上的處置。」上述人士建議,品牌方應該定期聯合工商部門進行打假,維護自身權益。

不過,該人士同時強調,對於商場來講,被動不等於無過錯。商場和市場的主辦單位因未儘管理職責,發生商戶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產品的問題,將負連帶責任,會受到工商部門的處罰。「商場在與代理商合作時應擦亮雙眼,儘量與有資質的大型代理商進行合作,避免代理商偽造授權信息,損害商場名譽與形象。」

商場對參與特賣會的廠家和商品監督力度嚴重不足,也是造成假貨不止的重要原因。「售賣UA的櫃檯為特賣性質,屬於短期合作,經營時間約為1個月。」遠洋未來匯相關負責人解釋,商場對長期合作的商戶會進行定期抽查,短期合作的不過多幹涉。

對於消費者,業內人士提醒,不法商戶依託大商場銷售假冒商品,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對於假貨,消費者缺乏辨識能力。不過,消費者可以通過索要票據等方式加以辨別,如果屬於正規商場銷售產品一般統一由商場收款,並且出具商場的統一票據。如果直接向商家付款時,商家拒絕提供小票、發票等,消費者應拒絕購買商品。

消費者一旦購買假冒偽劣商品,可以向商場提出無理由退換的要求,或要求當地工商部門進行調解,部分商場已有消費維權綠色通道,可幫消費者調解或維權。對於低於市場價格的商品,消費者應多加小心,並保留購物憑證。

相關焦點

  • 說法|商場無假貨?不料「特賣會」竟成「售假會」...
    說法|商場無假貨?不料「特賣會」竟成「售假會」......「特賣會」通常是商家為了處理庫存商品舉辦的打折活動以較低的售價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與此同時不少不法分子也利用消費者認為商場無假貨的心態趁機大量銷售假貨近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對犯罪嫌疑人杜某某批准逮捕
  • 「特賣會」全是假貨,商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這一犯罪團夥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各大商場開展「特賣會」,售賣假冒偽劣「大牌」服飾。警方在抓捕現場,共繳獲上千件假「阿迪」「耐克」。民警告訴記者:這些被查到的東西,除了POS機,其他都是假的!(6月11日《經濟日報》)「大牌」特賣會並不新鮮,許多商場都舉辦過此類活動。特賣會常常以「換季降價」「清理庫存」的名義,銷售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品牌產品。
  • 商場裡的「特賣會」有假貨?警方破獲一起團夥案
    現在,不少商場 都會舉辦「大牌特賣會」 知名品牌、超低折扣 再加上商場背書 「特賣會」仿佛成了質優價廉的代名詞 但一些不法分子卻打起了
  • 遠洋未來匯UA假貨3折就賣 商場稱短期特賣不幹涉
    大商場UA假貨3折就賣  曾遭遇山寨風波的Under Armour(以下簡稱「UA」),在開拓中國市場時面臨重重阻礙。近日,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投訴,在遠洋未來匯購物中心購買的UA產品疑似假貨。北京商報記者進行調查發現,該商場售賣的UA產品價格折扣極低且粗製濫造,也不能提供購物發票。此外,淘寶網上也充斥著價格不一的UA產品。
  • 商場裡的「特賣會」有假貨?警方破獲一起團夥案→
    現在,不少商場都會舉辦「大牌特賣會」知名品牌、超低折扣再加上商場背書「特賣會」仿佛成了質優價廉的代名詞但一些不法分子卻打起了張鴻漸介紹,在兩個月內,該團夥的足跡遍布南京市六家商場。張鴻漸:我們在抓獲犯罪嫌疑人之後,經過梳理它的一些帳本,我們發現他這些特賣會在一個商場呆的時間不會很長,短則十幾天,長則也就一個月左右,屬於那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那種。據我們統計,他除了在我們江北新區開過特賣會之外,他還在我們南京市的其他區的商場內也開過特賣會,一共有開設過有6家特賣會。
  • 商場「特賣會」賣的可能是假貨
    商場「特賣會」通常是商家為處理庫存商品舉辦的打折活動,以較低的售價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消費者認為商場無假貨的心態,趁機大量銷售假貨。近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對犯罪嫌疑人杜某某批准逮捕。
  • 商場大牌特賣會多是假貨?工廠直銷2折買就上當,警方已出動打假
    商場裡的特賣會、快閃店,下次看到請繞道,因為那裡買的衣服,可能都是假貨!近日,江蘇常州警方摧毀了一夥以「工廠直銷」的名義,在各大商場中開設特賣會等形式,進行高仿、假冒服飾售賣的犯罪團夥。據警方透露,這其中的貓膩其實很簡單,就是嫌疑人這邊會把偽造好的合格證和要售賣的服飾一起打包好,發給各個商場。然後由商場導購在每天開售前把合格證貼到商標牌後面就行了,而正規的正品衣服則是在出廠前由廠家貼好合格證在進行出廠。
  • 一場特賣竟有4種"阿瑪尼" 趕特賣會別想得太好
    一場特賣竟有4種"阿瑪尼" 趕特賣會別想得太好 2008年12月26日 10:34 來源:新聞晨報 4種不同標識「阿瑪尼」 -商家:外貿生意不好專靠特賣「轉內銷」  新年前夕,各類特賣會在本市先後登場,並從一些商場開進五星級酒店。
  • 海外代購,假貨泛濫依舊
    代購假貨的藏身地代購的假貨有時候還藏身國外。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從2018年4月起,有市民投訴多倫多北部萬錦著名的太古廣場的一家商場售賣假冒產品,警方著手調查。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區警方確認,警方2018年6月從多倫多著名的華人商場、位於萬錦市的太古廣場查獲的數千商品,證實為假貨。約克區警方發布的聲明中說:「假冒產品,無論是走私進入加拿大的,還是在加拿大本土生產的,都對合法商業造成經濟損失,也對政府和納稅人造成損失。
  • 商場特賣全場2-5折!小心,這些大牌可能都是假貨!
    你在商場「特賣會」上買過東西嗎?前不久,江蘇常州警方摧毀了一個利用在商場舉辦特賣會形式,打著「工廠直銷」的幌子,進行假冒服飾詐騙的團夥,查獲的假冒服飾1.5萬件,涉案金額達2000多萬元。民警:據嫌疑人交代,他們會把合格證和服裝一起打包,發到相應的商場裡,然後由商場導購在每天銷售之前,將合格證貼到商標牌後面,而正規的合格證在出廠的時候就由廠家貼上了,從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涉案嫌疑人對自己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是主觀明知的。
  • 在商場辦「特賣會」賣假耐克 1.5萬餘件假貨被查
    8月30日,湖塘派出所接到報案,武進某商場一走道內有人在銷售假冒「冠軍」品牌的服飾。 根據線索,武進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聯合湖塘派出所迅速出動,在目標商場內查獲數百件假冒品牌服飾,當場抓獲涉嫌銷售假冒品牌服飾的工作人員張某。通過審查,民警獲悉這些假冒名牌服飾來源於一名在南京做生意的男子陳某。
  • 商場特賣會,耐克冠軍2—5折?你買到的大牌,可能都是假的
    事情是這樣的……無論是哪裡的商場,你都可以發現場內至少有1個商品特賣會,標有的折扣力度之大,讓愛佔小便宜的不在心之所向,興衝衝地跑去一家champion特賣會。先來說說champion的價格。不同的款價格不一樣,一般來說女款及合作款是400+起,遇到打折會便宜很多,像最近雙十一搞預售貨送,折後到手價200+就能有一件。
  • 商場過道中的「特賣會」 或是大型售假現場
    現在,不少商場都會舉辦「大牌特賣會」,知名品牌、超低折扣再加上商場背書,「特賣會」仿佛成了質優價廉的代名詞,但一些不法分子卻打起了,「特賣會」的歪主意。 這些假冒偽劣商品 是怎麼大搖大擺地走進商場? 售假者不到一個月就撤店 買到假貨的消費者該怎麼辦?
  • 淘便宜│光顧這些商場特賣會,用超高性價比買冬衣
    近日,多家商場開啟品牌秋冬特賣會,保暖冬靴、毛呢大衣、純棉內衣品種全折扣多,此時下手囤貨正是時候。◆ 復興門百盛Sioux品牌特賣會1954年,Peter Sapper於德國西南部的威爾漢姆市創立了Sioux品牌。
  • 臺灣收藏家揭露:上海私人博物館假貨泛濫
    文匯報報導,日前,我國寶島臺灣收藏家曹興誠在上海對私人博物館假貨泛濫現象進行了揭露。曹興誠不久前去南方某省參觀了幾家私人博物館,其中一家博物館上下兩層擺的全是假貨。藏品雖然標的年代多為商代、周代、漢代,但一眼就能看出是現代仿品,而且手段相當拙劣。曹興誠直言,假的東西登堂入室是混淆歷史事實,誤導後人,汙染民族文化。
  • 山寨產品泛濫 亞馬遜真的無法解決假貨問題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假貨泛濫於電商平臺,對於所有消費者而言都是災難。雖然各大電商也都在持續打假,但是假貨卻屢禁不絕,難道問題真的無法解決嗎?《華盛頓郵報》以長篇報導對亞馬遜的假貨問題進入了深入解剖,指出問題的根源很可能正在電商巨頭自身的利益。
  • 「雙11」海淘化妝品、名牌包假貨泛濫 拼多多成重災區
    原標題:「雙11」海淘化妝品、名牌包假貨泛濫 拼多多成重災區   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對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後服務的調查結果。從整體商品質量上看,「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均集中在化妝品、鞋類及箱包類。從涉及平臺上看,拼多多出現問題次數較多。
  • 化妝品是真貨還是假貨? 官方APP掃一掃可驗真偽
    面膜、水乳、精華、潔面……即將到來的年中購物節,又讓不少愛美的女孩挑花了眼,可是在各大電商平臺泛濫的假貨問題,又把無奈的現實推到了消費者面前:面對以次充好魚目混珠的網購化妝品,究竟該如何正確分辨真假?
  • 進口尿不溼市場假貨泛濫,你用的是正品嗎?(附花王尿不溼真假鑑定...
    事實上,即便日本生產的尿不溼全部供給我國,也不足以滿足我國所有消費者的需求,這也就「倒逼」各平臺使用假貨充量。  因購買假尿不溼而導致嬰兒健康受損的新聞頻出,這其中不乏各大知名電商平臺。據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約4成購買過假尿不溼,阿里巴巴也曾自爆識別並清退的全球購賣家多達3萬家,跨境假貨已成為打假新戰場。如何避免購置假貨尿不溼?以下兩點可供參考:了解產品知識,通過細節鑑別真偽。
  • 「特賣會」竟成「售假會」 涉案金額21萬嫌疑人被批捕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24日電(俞馨兒)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