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美食的器物
「我認為較出眾的作品有為Ercuis銀器設計的七星燭臺和刀具Rocaille系列,靈感源自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時期所推崇的自然主義。」
資深餐具設計師Olivier Maillefer:從事餐桌藝術設計銀具巴黎Ecole Boulle實和瓷器30多年,畢業於用美術學院並持續專攻銀器雕刻藝術,此後在Christofle-Orfevre練習雕刻並擔任Puiforcat的磨具製造師。
一家餐廳要想贏得顧客芳心,除了食物的美味特色之外,在餐具上下下功夫,也許能事半功陪。在古代,餐飲器具一直被視為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是當時廣集眾美的烹調愛好者,他寫的《隨園食單》中就專列了「器具須知」一節。他主張,菜餚出鍋後,該用碗的用碗,該用盤的用盤,「煎炒宜盤,湯羹宜碗,參錯其間,方覺生色」。無疑是對美食與美器關係的一個精練總結。而作為Fine Dinning的鼻祖,法國餐具的精美講究也是值得關注和欣賞的。
熟知法餐的老饕也許要反駁,法餐多用白色瓷盤,簡單大方,並無花哨之處。這話沒錯,不過如今越來越多注重細節和專業度的大廚們也開始在餐具上動腦筋,餐盤的顏色為了不搶鏡食物還是保持潔淨素雅的主流,不過在形態上已經有各式各樣的突破,其相關的創意也是為了襯託食物擺盤效果的特色,講究的廚師會根據自己創意彩色的需求和設計師溝通來定製餐具,季節性的設計元素是比較受喜愛的選擇。不可否認的是,法國的瓷器、銀飾卻以其精緻華美為人津津樂道,取下一隻瓷杯,再倒一杯熱茶,法國人的藝術天賦也在這舉手投足間的器皿中顯現出來。
餐具配用無可厚非地要考慮到菜餚的點綴、美化。在全民「掃毒」的當下,用心考慮菜餚的點綴、圍邊將採用何種形式也許會很快吸引一批擁躉。擺盤這門藝術可是大學問。西餐的擺盤比較注重藝術感。分食制的飲食傳統導致它獨特的擺盤效果,圓柱擺盤、立體式擺盤、混合式擺盤是最主流的方式。這也要求了餐具的形態。高檔餐具採用骨瓷呈現,盤子受熱能保持長時間的溫度,保證菜餚的享用效果。乾淨光潔的盤面也是廚師擺盤時最好的」畫布「
歐洲不乏低調奢華的瓷碟品牌,這些精緻的磁碟初看平平無奇,但是其工藝絕對,例如知名奢華品牌Raynaud,把它立起來看,不需要刻意對著光,都可以發現它原來是半透明的。這種技術是品牌專屬,被富賈貴胄視為含蓄低調的象徵。它是現時法國Limoges地區內少數最能發揮以往工藝技術,同時做出漂亮時尚餐具的瓷器公司。同美酒的命名道理一樣,Limoges就是指用Limoges附近StYvieix-la-Perche的優質高嶺土Kaolin所做,並以傳統手制方法出品的瓷器才可稱為Limoges。一隻Limoges杯子就涉及三十多個工序,十多日的工作時間,用的全是法國手工技術。因此相對英國骨瓷茶具、德國的雪白瓷器的簡潔優雅,法國的Limoges Porcelain散發一股國王級的懾人氣派。除了瓷器、刀叉、冰桶、調味瓶都是精美藝術大作文章的地方,用一把曲線優雅的銀叉取下牛排,其中美妙的滋味,也只有享用者自己可以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