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辛棄疾的婉約詞,文筆細膩,把相思之苦寫到極致,美到心坎

2020-12-11 每天讀文史

辛棄疾是一位大家都很熟也很喜歡的詞人,他不僅在文學上有著非凡的成就,他還是一位上過戰場、帶兵打仗過的將領,這在古代的文學家中還是比較少見的。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國家的那份赤膽忠心,為了國家的發展,他曾提出了很多戰略方針,但是卻得不到重用,還因此遭受到了排擠,最終只能無奈的選擇回歸田園。所以他便將他的心思都寫進文字,為後世留下了一首首非常經典的作品。

大家也知道,辛棄疾是以豪放見長的,他的傑出作品有很大一部分的都豪放詞,但是,其實他的婉約詞也是有著非常高的水平,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是卻篇篇經典。尤其是《青玉案·元夕》中的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被無數人奉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他的婉約風作品,雖然說並沒有那麼出名,但是卻是一番難得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詞其實是一首"代人賦",也就是說他是代替別人而做,所以這首詞中所提到的主人公也不是他,而是他代寫的那位女子。在這首詞中,他將女子心中的那種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令人心碎。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

作者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其實自身的境遇也不是很好,那時是1181年,彼時的他正因為彈劾而閒居與帶湖,所以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其實他也是在這首作品中幾座了自己沒能實現的那種政治理想的。

在這首詞的開篇兩句中,作者為我們描繪的是那位女子送別愛人回家之後眼前所見的場景。在夕陽之下,那歸巢的寒鴉不禁讓我感到思念,池塘邊的柳樹已經發了嫩芽,先得非常溫柔。有趣的是這兩句一句寫冬,一句寫春,一句寫悲、一句寫喜,但實際上,寫的還是那分別的愁苦。

接下來在第三句與第四句中,作者描寫的則是這名女子受到相思之苦的折磨。女子說,若不是我自己現在正在飽受著這離別的痛苦,不然我真的無法相信在這人間會有人因為思念一個人而白了頭髮的。其實在這裡,作者是用了誇張的寫作手法,但是用此來寫相思,卻是正合適,感染力也更強。

而在第五句與第六句中,作者則是進一步的描寫了女子到底是怎樣飽受相思之苦的,寫得更加生動、形象。思念讓這名女子愁斷腸,眼淚也是流不止,就算爬上那小紅樓也看不到愛人的身影,但是她還是會估值得爬上去。這也就有了最後兩句,就算明知前方的山擋住了視線,但卻仍舊無法自控,靠在欄杆上一直遠望,不肯結束。

其實,經歷過的人都能夠理解在這首詞中那名女子的心情,自古以來,"情"之一字就是最為磨人的,飽受相思之苦的人有很多,辛棄疾用他那細膩的文筆寫出了這樣的感情,當真的是非凡。

相關焦點

  • 溫庭筠的這首詞,短短二十七字,便把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
    而相思無疑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一種思想感情。譬如,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說:「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李商隱在《無題》中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除此之外,有關相思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很多。但是要說把相思之苦寫到極致的還是數唐代詞人溫庭筠的這首詞《望江南》。在這首詞中,他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
  • 淡遠卻又不乏香豔,蘇軾四學生之一,把相思宋詞寫到了極致
    宋代的婉約詞是最值得後人稱道的,尤其對於相思之情的柔媚表達,堪稱是古代詩詞史上的一個奇蹟。尤其是以柳永、周邦彥、秦觀、晏幾道等人為代表的專門寫男女之情的離愁別恨,相思之苦的宋詞,更是代表了那個時代文人們獨特的藝術追求。
  • 李煜最有名的悼亡詞,悽婉悲慟,將對大周后的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
    不僅有沉魚落雁之美,而且能歌善舞,尤其精於彈奏琵琶。而李煜打小鑽研詩詞、書法、音律。儘管二人是李煜父親包辦的婚姻,但婚後諸多的相似愛好,致使兩人經常於月下纏綿,把酒對詩。因為二人感情甚篤,失去妻子的李煜悲痛萬分,日夜思念妻子也曾大病一場,作下了一首最有名的悼亡詞,整首詞悽婉、悲慟,李煜將對妻子大周后的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
  • 宋詞除了豪放派和婉約派,還有什麼分類標準?
    現在一般按風格把宋詞主要分別為兩大流派,即「婉約派」和「豪放派」,宋人本人卻並未如此明分壁壘。 婉約、豪放二詞的發源,是因為明代人張綖說過一句話,叫「少遊多婉約,子瞻多豪放」。
  • 辛棄疾這首詞絕了:我要是寫起愛情詞來,就沒李清照什麼事兒了!
    蘇軾這首詞沒幾人讀過,語言卻美到極致,細膩婉約,勝李清照一籌詩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一門藝術。無論何時,我們心中最美的文化永遠都是詩詞。其中一首詩的語言極其極致,細膩優美。恐怕連李清照也要自卑。這個詞是《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豪放派的溫柔,上頭
    如果不說作者是誰,你能想像到這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的嗎?有著豪邁之氣的詞人竟寫得如此「婉約」,也讓我們看到他溫柔的一面。這是他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應該是他被貶之後,退隱山林時寫的一首詞。這首詞記錄了他在夏夜散步時的情境,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是極其平常的景物,經過他的妙手描述,竟如畫般浮現在眼前。讓我想到兒時,和大人們在樹下乘涼,聽老人們說古。
  • 辛棄疾這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充滿離愁思念,成為千古名詞
    相信大家從小就學習古詩詞,了解不少各朝代的詩詞文人,可是像筆者於前提到過的,究竟有哪些文人墨客側有刀配。想來實在是匱乏,我們竭盡全力學作其人,可是往往難得其就,而我國古代歷來以賢哲教育之,文治武功在其列,故定有豪傑滿足此標準。南宋的嶽飛在「文武雙全」之下應該有一號。其一生龍行虎步,九死一生,「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文|笙離歌人對南宋時期的愛國詞人留下的名篇,我的記憶裡印象最多的也就是辛棄疾,蘇軾等人。他們的詩詞在後人的眼光裡頗有情懷,而像李清照前後期詞心境的變化,讓更多人意識到情字給人帶來的傷痛和悲情。但宋詞裡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喜歡詩的朋友們的概念來說,我今日主要想談下辛棄疾這位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詞人所寫的一首詞。
  • 才女李清照,寫下新婚的銷魂之美,妻子之詞,看得丈夫都不好意思
    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之美,將中國文字之美寫到了巔峰。或許你會認為男人在詩詞天地中佔盡鰲頭,卻不知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才女」也是讓許多男子都是自嘆不如。她的才情不僅沒有幾個女人能超過,就是與他同一時代的男人也是萬萬超越不了的。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辛棄疾就是一個離不開酒的人。辛棄疾,號稼軒居士,是南宋時期有名的豪放派詞人,他與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與蘇軾並稱「蘇辛」。辛棄疾一生胸懷滿志,卻因與當政一派政見不合屢遭彈劾,起起落落,最終歸隱山林,再不問政事。辛棄疾一生投身於恢復中原的事業當中,卻未受重用,滿心宏圖大略不得志。
  • 語文小知識:蘇軾、李清照和辛棄疾中哪個不屬於豪放派詞人?
    答案:C解析:豪放派與婉約派是宋詞的兩個流派。豪放派的詞人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多描寫壯闊的景象,抒發熱烈的情感;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疾等人婉約婉約派的詞人創作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人。
  • 宋朝給了詞的生長環境,蘇軾創立豪放派,辛棄疾讓豪放得到升華
    雖然宋詞起源於燈紅酒綠的場所,給人消遣用,但是發展到後來,詞在宋代可不是什麼市井三俗文化,而是各個階層都非常喜歡的文體娛樂形式,因此,曾經被人看輕,認為來自市井的三俗詞人,到了宋朝,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上層階級的高度重視再加上市場需求量大,詞人身份得到提升,自然有很多人加入到寫詞隊伍裡來。
  • 【走近詩人】豪放派愛國詞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將領,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一生屢遭挫折,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他的詞作多豪放,抒寫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傾訴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 辛棄疾新婚後給妻子寫的詞,96個字用了25種藥材名,太肉麻了
    辛棄疾雖被後世歸為豪放派詩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詞風格迥異,變化多端: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抒情時則"眾裡尋他千百度";想念戰場寫"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想安定下來便"稻花香裡說豐年
  • 李清照水平最高的一闕婉約詞,被譽為千古絕唱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分享過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一詩,那是她為數不多的感時詠史之作。與其詩作相比,其詞風格強調協律,崇尚典雅,不少詞句更是流傳千年,如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完美的詮釋了其婉約的風格,是其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
  • 錚錚鐵漢也有繞指柔,辛棄疾婚後用中藥名,給妻子寫了一首肉麻詞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馳騁沙場的武將,也是著名愛國詩人,被稱為:「人中之虎,詞中之龍」。有人說:辛棄疾真是有才,文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武能橫刀躍馬,馳騁沙場。22歲參加起義軍,後歸順朝廷,荊軻之後,燕趙雄風終於一人一劍。
  • 辛棄疾一首經典詞,開篇氣勢磅礴,寫到最後卻有種無奈的心酸
    辛棄疾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就已被金兵所佔領,所以在他21歲時,就已經開始參軍,為的就是能早一日收復失地,所以也是南宋的官員,將領。
  • 辛棄疾閒來無事,模仿李清照,寫了一首婉約詞,描寫閒暇時光
    辛棄疾的祖父辛贊也曾是宋臣,當時的李清照在北宋可謂如日中天,這位女才人的詩詞大作是絲毫不輸他的前輩蘇軾。因而辛棄疾在年少之時定然已經了解到了李清照的詞;而等到辛棄疾來到南宋之後,對於李清照的仰慕更加強烈。
  • 硬漢柔情 辛棄疾那些柔情和小清新的詩詞
    談起辛棄疾,我想不用過多介紹,著名豪放派詞人、南宋將領,有「詞中之龍」的美稱。他出生於金國,但是和金國有深仇大恨的他少年便抗金歸宋,高舉抗金大旗。儘管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一生以恢復為志,始終沒有改變抗金之志。於是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 第19天:詞中之龍----辛棄疾
    今天第19天,先看看這個大英雄----他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他被稱為「詞中之龍」,他一生以恢復中原為理想。他逝世前還高喊「殺賊,殺賊」。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將豪放詞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他是辛棄疾。早年經歷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