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豪放派的溫柔,上頭

2021-01-16 邢素愛生活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如果不說作者是誰,你能想像到這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的嗎?有著豪邁之氣的詞人竟寫得如此「婉約」,也讓我們看到他溫柔的一面。這是他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應該是他被貶之後,退隱山林時寫的一首詞。

這首詞記錄了他在夏夜散步時的情境,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是極其平常的景物,經過他的妙手描述,竟如畫般浮現在眼前。讓我想到兒時,和大人們在樹下乘涼,聽老人們說古。

眼前的東西皆是尋常景物,而在他的手下又變得不尋常,仿佛被什麼點化了似的,一切都活了。明月驚醒了小鵲,清風送來了蟬鳴,連稻花的清香,青蛙的叫聲,都給人愉悅的感覺。他的心情是愉快的,他的感受是香甜的,是對來年豐收的期待,是對安寧生活的讚美,在這裡沒有案牘之勞形,沒有朝堂之爭鬥,做個散淡閒人也是不錯的。

夏季的天,小孩兒的臉,轉眼間就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眼前的一切看得他怡然自得,陶醉留戀,竟沒想到一場雨即將到來, 依稀記得土地廟附近有一座茅屋,怎麼不見了呢?拐了一個彎,那座小茅屋就突然出現在了眼前。

辛棄疾的詞大多慷慨激昂,自帶一股英雄氣,因他親眼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離,發誓要恢復中原,保家衛國。 他是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是一名帶兵打仗的軍人,曾深入敵軍生擒叛賊。他有報國之心,可惜南宋朝庭無雄起之心,他多次向皇帝進獻抗金謀略,都被閒置一旁,他的有一腔熱血,最終付與了詞。南宋失去了一位將軍,卻成就了他的詞。

他把滿腔的愛國之情與雄心都訴諸筆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壯志難酬,英雄暮年,歸隱山林,有多少無奈與痛苦。

之所以喜歡《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是因為他不僅有錚錚傲骨的英雄氣質,也有寄情山水的閒散氣質,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歌頌美。普普通通的田園生活,鄉村裡的花花草草,在他的筆下好像有了靈氣,清新秀麗,活潑可愛。

辛棄疾文武雙修,武有戰略眼光,文能書寫文章,又有愛國情懷,可惜生不逢時,良駒沒遇到伯樂。面對南宋的軟弱與退讓,他的壯懷激烈,雄心壯志,只能化作一首首詞,也只有在夢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相關焦點

  • 胡維平草書作品 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譯文對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九三學社社員,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CAID研究所所長。藝術國際平臺負責人,昆明現代美術館館長。
  • 今日詩詞賞析: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期間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即是其中一首,也是辛詞中難得的閒逸之作。
  •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 品讀釋疑
    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時,上闋抓住「明月」「清風」「鳴蟬」「蛙聲」等詞語推測詞人描寫的時間和表現的意境。下闋抓住對偶句,體會驟雨初來時的景象,抓住「忽見」一詞,體會詞人喜出望外的心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詩人在黃沙嶺道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描寫黃沙嶺夜裡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情景,想到了農田的大豐收。2.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突出了詩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知識點詳解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知識點詳解,一起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知識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詩人罷官之後,回歸田園之時所作的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宋·辛棄疾【原文】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人們在稻花香味中談論著豐收的景象,耳邊聽到青蛙的陣陣叫聲,似乎在為豐收而喜悅。天空有幾顆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過去的茅店還坐落在土地廟邊的樹林中,轉過山路便看到溪流小橋突然出現在眼前了。【創作賞析】辛棄疾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在早期他寫過很多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詞,但因為當朝的政治混亂,他壯志難酬,所以漸漸在詞中多出了悲憤之情。
  • 【走近詩人】豪放派愛國詞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將領,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一生屢遭挫折,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他的詞作多豪放,抒寫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傾訴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 人教版六下《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良師試講模板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過程與方法:反覆誦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1.重點:藉助語言文字,充分展開想像,感悟詞中靜。
  • 看文武雙全辛棄疾的《夜行黃沙道中》,感受田園風光聽取蛙聲一片
    如果大飛魚能穿越到不同朝代,和蘇軾、李白、王維、孟浩然、辛棄疾這些詩人做朋友,要問我最喜歡誰,我會最迷辛棄疾。我們今天講的就是他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蘇軾與辛棄疾,一個生活在北宋,一個生活在南宋;一個科舉出身,文滿天下;一個行伍出身,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兩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雖然兩人都屬於豪放派,但是在詞風方面上還是有所差異的,今天就來說兩首詞,這兩首詞都名為《西江月》,都是二人在人生艱難時期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
  • 宋詞巔峰對決:蘇軾與辛棄疾失眠各寫《西江月》,千年來不相上下
    宋詞巔峰對決:蘇軾與辛棄疾失眠各寫《西江月》,千年來不相上下我們在學習豪放派古詞的時候,常常聽人們把蘇軾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蘇軾和辛棄疾雖然分別處於北宋、南宋兩個朝代,而且二人年齡相差百餘歲,但是卻都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硬漢柔情 辛棄疾那些柔情和小清新的詩詞
    談起辛棄疾,我想不用過多介紹,著名豪放派詞人、南宋將領,有「詞中之龍」的美稱。他出生於金國,但是和金國有深仇大恨的他少年便抗金歸宋,高舉抗金大旗。儘管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一生以恢復為志,始終沒有改變抗金之志。於是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 豪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小清新詞作,詞中有畫,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說起辛棄疾的詞,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慷慨悲壯、沉雄豪邁之作。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辛棄疾筆力渾厚,善用前人典故,常發議論,在作詞技巧方面對後世貢獻很大,與蘇軾並成為「蘇辛」。但就是這樣一位豪邁不羈的詞人也有小清新的詞作。
  • 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有人愛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就有人愛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悲壯;有人愛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中的深情,就有人愛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絕美。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
  • 閱讀達人· 經典誦 | 在宋詞中沐夏
    點擊視頻,欣賞二年級六班唐若笑同學帶來的宋詞朗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心,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西江月,美到純粹,多讀幾遍能治癒心靈
    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棄疾因為受到排擠而被迫免官,開始到上饒地區閒居,誰知道這一住,便是十多年。在這十多年中,雖然有過短暫的復出,但是卻很快又被免職。在這閒居的十多年中,辛棄疾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優秀詞作。
  • 蘇軾失眠寫下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寫下同名詞,水平高低難辨
    宋朝出了兩位豪放派的詞人,北宋蘇軾,詞開豪放一派,南宋辛棄疾,人稱詞中之龍,兩人合稱"蘇辛"。雖然都為豪放派,但是由於兩位詞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社會地位和人生經歷的不同,兩者風格是不同的。多年以後,辛棄疾寫下了一首同名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得生動有趣,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後期的辛棄疾儘管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可是始終沒有忘記國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經典名篇,例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西江月·遣興》等等,那都是難得的經典名篇,每一首都令人驚豔。
  • 辛棄疾《西江月》入課本多年,有高手卻認為其中7字有錯,有理嗎
    這一次針對的是辛棄疾的《西江月》,此詞是兩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入選課本多年,我們先來讀一讀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這首詞寫於公元1181年,當時辛棄疾因讒言被排擠,離開朝堂。想他一生才華,武能馬上定乾坤,文能提筆抒衷腸,卻沒有用武之地。
  •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一首短詞眼睛一亮,作文訓練好教材
    上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我讓學生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理由是這首詞描寫的夜晚田園風光很有趣味,讓人遐想。有的學生說:我們整天學習到深夜,但是好像從來就沒有聽到蟬在枝頭鳴叫,青蛙在稻田裡鼓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