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平草書作品 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2021-01-16 藝術國際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譯文對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胡維平:九三學社社員,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CAID研究所所長。藝術國際平臺負責人,昆明現代美術館館長。長期從事藝術設計理論教學和書法教學的工作,長期從事書法藝術創作的工作。指導過64名藝術類碩士研究生。多年來,發表論文七十多篇(其中51篇分別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檢索),出版過多本書法作品集。

相關焦點

  • 今日詩詞賞析: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期間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即是其中一首,也是辛詞中難得的閒逸之作。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豪放派的溫柔,上頭
    如果不說作者是誰,你能想像到這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的嗎?有著豪邁之氣的詞人竟寫得如此「婉約」,也讓我們看到他溫柔的一面。這是他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應該是他被貶之後,退隱山林時寫的一首詞。這首詞記錄了他在夏夜散步時的情境,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是極其平常的景物,經過他的妙手描述,竟如畫般浮現在眼前。讓我想到兒時,和大人們在樹下乘涼,聽老人們說古。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知識點詳解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知識點詳解,一起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知識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詩人罷官之後,回歸田園之時所作的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宋·辛棄疾【原文】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人們在稻花香味中談論著豐收的景象,耳邊聽到青蛙的陣陣叫聲,似乎在為豐收而喜悅。天空有幾顆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過去的茅店還坐落在土地廟邊的樹林中,轉過山路便看到溪流小橋突然出現在眼前了。【創作賞析】辛棄疾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在早期他寫過很多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詞,但因為當朝的政治混亂,他壯志難酬,所以漸漸在詞中多出了悲憤之情。
  •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 品讀釋疑
    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時,上闋抓住「明月」「清風」「鳴蟬」「蛙聲」等詞語推測詞人描寫的時間和表現的意境。下闋抓住對偶句,體會驟雨初來時的景象,抓住「忽見」一詞,體會詞人喜出望外的心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詩人在黃沙嶺道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描寫黃沙嶺夜裡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情景,想到了農田的大豐收。2.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突出了詩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 人教版六下《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良師試講模板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過程與方法:反覆誦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1.重點:藉助語言文字,充分展開想像,感悟詞中靜。
  • 看文武雙全辛棄疾的《夜行黃沙道中》,感受田園風光聽取蛙聲一片
    如果大飛魚能穿越到不同朝代,和蘇軾、李白、王維、孟浩然、辛棄疾這些詩人做朋友,要問我最喜歡誰,我會最迷辛棄疾。我們今天講的就是他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蘇軾與辛棄疾,一個生活在北宋,一個生活在南宋;一個科舉出身,文滿天下;一個行伍出身,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與蘇軾一樣遭遇相同,此時的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在這裡辛棄疾一呆就是15年,這首詞便在這十五年某一晚的月下所作。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得生動有趣,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後期的辛棄疾儘管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可是始終沒有忘記國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經典名篇,例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西江月·遣興》等等,那都是難得的經典名篇,每一首都令人驚豔。
  • 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有人愛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就有人愛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悲壯;有人愛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中的深情,就有人愛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絕美。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西江月,美到純粹,多讀幾遍能治癒心靈
    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棄疾因為受到排擠而被迫免官,開始到上饒地區閒居,誰知道這一住,便是十多年。在這十多年中,雖然有過短暫的復出,但是卻很快又被免職。在這閒居的十多年中,辛棄疾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優秀詞作。
  • 宋詞巔峰對決:蘇軾與辛棄疾失眠各寫《西江月》,千年來不相上下
    宋詞巔峰對決:蘇軾與辛棄疾失眠各寫《西江月》,千年來不相上下我們在學習豪放派古詞的時候,常常聽人們把蘇軾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蘇軾和辛棄疾雖然分別處於北宋、南宋兩個朝代,而且二人年齡相差百餘歲,但是卻都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
  • 辛棄疾《西江月》入課本多年,有高手卻認為其中7字有錯,有理嗎
    這一次針對的是辛棄疾的《西江月》,此詞是兩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入選課本多年,我們先來讀一讀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這首詞寫於公元1181年,當時辛棄疾因讒言被排擠,離開朝堂。想他一生才華,武能馬上定乾坤,文能提筆抒衷腸,卻沒有用武之地。
  • 豪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小清新詞作,詞中有畫,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說起辛棄疾的詞,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慷慨悲壯、沉雄豪邁之作。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辛棄疾筆力渾厚,善用前人典故,常發議論,在作詞技巧方面對後世貢獻很大,與蘇軾並成為「蘇辛」。但就是這樣一位豪邁不羈的詞人也有小清新的詞作。
  • 【走近詩人】豪放派愛國詞人——辛棄疾
    他現存的詞作有600多首,代表作有《水調歌頭·盟鷗》《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暮春》《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21歲那年,面對金人的殘暴統治,辛棄疾聚集了2 000多人,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加入了起義軍隊伍。次年,他作為起義軍代表渡江南下,與南宋政府洽談合作,結果起義軍裡出現了叛徒,還把統帥耿京給殺了。
  •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一首短詞眼睛一亮,作文訓練好教材
    上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我讓學生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理由是這首詞描寫的夜晚田園風光很有趣味,讓人遐想。有的學生說:我們整天學習到深夜,但是好像從來就沒有聽到蟬在枝頭鳴叫,青蛙在稻田裡鼓譟。
  • 2019年春節,自娛自樂,閒暇時刻,按照格律寫一首《西江月》
    唐詩宋詞說起《全宋詞》中大家熟悉的詞牌,《西江月》應該是其中的一個選擇。今天我們按照《西江月》的平仄格律,填寫一首自己的《西江月》,而且剛好是春節假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自娛自樂的寫一些自己喜歡的遊戲之作,請大家多多批評!《西江月》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西江月》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叶韻。另有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叶韻,五十一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因為這首詞,是用了《西江月》的詞牌,我們這就也大概說一下這個詞牌。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這以柳永詞《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叶韻。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_柳永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棚。春睡厭厭難覺。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辛棄疾的這首《書博山道中壁》人人會背,長大後才讀懂其中的真意
    辛棄疾的一生,創作過無數經典詞作,大體分為兩類。一種是渴望金戈鐵馬徵戰沙場,但報國無門的慷慨惆悵之詞,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還有一種是辛棄疾閒居江西上饒後的純粹描寫的鄉野之詞,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