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辛棄疾
【原文】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
天邊的月亮升起來,將棲息於枝頭的喜鵲驚飛了;夜風清涼,好像將遠處的蟬鳴聲吹了過來。人們在稻花香味中談論著豐收的景象,耳邊聽到青蛙的陣陣叫聲,似乎在為豐收而喜悅。天空有幾顆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過去的茅店還坐落在土地廟邊的樹林中,轉過山路便看到溪流小橋突然出現在眼前了。
【創作賞析】
辛棄疾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在早期他寫過很多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詞,但因為當朝的政治混亂,他壯志難酬,所以漸漸在詞中多出了悲憤之情。除了愛國詞之外,田園詞風也是辛棄疾的特色之一,因為他在晚年時受到其他官員的排擠,最終失去了官位,所以退隱于田園,自然其犀利、沉鬱之風格又變得豪邁而不失細膩起來。
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正是辛棄疾被罷官之後,回歸田園之時所作的詩。當時他經過江西上饒的黃沙嶺,此地距他所去的上饒縣有四十裡路,嶺勢極高,而且深而寬敞,嶺下有兩個泉,能對周邊的田地進行澆灌。如此風景優美又有利於耕種的地方,對辛棄疾來說是上好的歸隱居所。所以,他居於上饒十多年,多次到這裡來觀景、遊覽。而這首詞便作於此段時間之內,當然其間辛棄疾還作出了其他《生查子》《浣溪沙》《鷓鴣天》等詞,都是表達自己對此處風景喜愛,對田園生活嚮往的作品。
此詞雖只是對日常風、月、鵲、蛙等平常之物的記敘,但因為自然而常見的緣故,更加突出田園之樂、之美。尤其是那句「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不但帶有撲面而來的田園之風,更有從田野轉向空間的聯想,將作者內心與人民同歡的情緒表達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