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生活在農村,讀了描寫農村勞動生活畫面的詩詞,就會令人嚮往起農村的生活來。在今天的人們厭倦了鋼筋水泥的桎梏和城市的喧囂後,那種「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美好畫面就會瘋狂地在頭腦中滋生,回歸自然,回歸田園,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時候,這些想法只能在夢中實現。那麼,就讓我們在這些詩詞中去感受那夢中的桃花源吧。
1、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託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與繁忙。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讚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的喜愛,對勞動生活的讚美之情。

2、清平樂 村居
宋 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詞中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詞人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詞人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

3、歸園田居
魏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月夜歸耕圖!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反映了詩人歸隱後的生活和感受,抒發了詩人辭官歸隱後的愉快心情和鄉居樂趣,表現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作為勞動者的喜悅。同時又隱含了對官場黑暗腐敗的生活的厭惡之感。

4、過山農家
唐代 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詩人依次攝取了山行途中、到達農舍、參觀焙茶和曬穀的四個鏡頭,層次清晰地再現了訪問農家的經歷,傳神入微地表現了江南山鄉焙茶曬穀的勞動場景,以及山農爽直的性格和淳樸的感情。格調明朗,節奏輕快,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5、四時田園雜興
宋 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描寫了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6、遊山西村
宋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人在這首詩裡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圖,洋溢著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的喜悅、摯愛的感情。詩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中,有感於這樣的民風民俗及太平景象,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情感。也流露出詩人愛國、愛民、愛生活、愛自然的高尚情操。

7、過故人莊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詩中寫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8、春中田園作
唐 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這首詩寫出了春天的欣欣向榮和農民的愉快歡欣,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徵,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敏銳的感受以及田園生活的熱愛,表達了遠行者對鄉土的眷戀。全詩健康活潑,清新醇樸。
9、四時田園雜興
宋 範成大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這首詩寫秋天收穫後,農民打穀子的場景,展現了農民豐收後的喜悅和農村勞動生活的樂趣,抒發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讚美之情。

10、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描寫黃沙嶺夜裡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情景。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描寫,寫出夏夜的山村風光,表達了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