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個「小毛病」,千萬別催孩子改,保不齊是個寶藏小孩

2020-10-04 糖果媽媽

幼兒心理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堅持性較弱,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管教是否得當。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能歌善舞,能寫會算,再看看自己家「作天作地」的小神獸,許多家長都會哀嘆,同樣是孩子,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小朋友們年紀尚小,不要輕易下結論,小時候有些舉動,儘管在媽媽們看來是不可理喻的小毛病,卻暗示了孩子在智商方面有很大潛力有待開發。

媽媽眼中的「壞孩子」,實則是個「寶藏小孩」

小秦和我抱怨,她因為四歲的兒子脾氣變得很暴躁,我讓她慢慢說,小秦和我舉例子,有時候孩子在一邊玩玩具,叫他吃飯他也不應,總要朝他大吼才磨蹭過來。

本來立志做個溫柔媽媽,結果孩子就像偏要和人作對似的,每天家裡充滿了小秦的吼聲雞飛狗跳。

看著氣急敗壞的小秦,這個傻媽媽還不知道,這哪裡是個「壞孩子」,這分明就是個「寶藏小孩」呀。

孩子不被理解的行為,正是智力超群的體現

儘管父母都是從孩子的年紀變成了成年人,但是大人通常都沒有辦法理解孩子的童真世界。

小朋友有些行為真的不是想和媽媽作對,而是優秀的思維促使他們做出了一些不同於尋常孩子的舉動,在媽媽眼中的「小毛病」,卻是孩子智力超群的體現。

孩子有這三個「小毛病」,千萬別催孩子改

1. 屋子亂

屋子亂的孩子智商高?是的你沒聽錯,這是不是能給那些根本收拾不過來的媽媽一點安慰呢?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大腦神經元數量更多的孩子在凌亂房間總會感到更舒適,喜歡零亂環境的孩子要比喜歡整潔環境的孩子更具有創造力。

有些孩子願意隨意擱置物品並不是出於懶惰,因此在培養孩子整理物品的習慣的同時,媽媽最好對孩子寬容一點。

2. 做事時聽不見別人的話

有些孩子玩拼圖、讀繪本時,達到一定專注狀態後,會進入「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狀態。媽媽的催促甚至還會把孩子嚇一跳。

許多媽媽認為,孩子這是故意和自己作對,實際上這是孩子小小年紀就擁有強大專注力的表現。

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人類大腦中能夠處理信息的區域面積沒有太大差別,但專注力強的人在處理信息的效率上要明顯佔據優勢。

3. 喜歡獨處

許多媽媽曾抱怨,幾歲的孩子正是最愛玩的時候,為什麼我家孩子並不熱衷於尋找夥伴?

對於一些心思細膩的孩子來說,和小夥伴玩耍固然開心,但也意味著需要調整自己去適應他人。

喜歡獨處大於群體玩耍的孩子,如果在語言表達上沒有問題的話,很可能只是覺得自己獨處的狀態更舒服,長大後往往會有豐沛的情感和獨特的想法。

發掘孩子的潛力,媽媽需要注意這幾點

1. 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動畫片、電視劇雖然很好看,特定情節卻容易使孩子陷入思維局限,限制孩子想像力的發展。如果孩子有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媽媽可以多和他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2. 給孩子一定選擇的權利

當孩子表現出一些與眾不同時,只要孩子的整體狀態沒有異常,各項能力不受影響,媽媽應該允許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對於孩子特殊愛好的顏色、物品、行為給予更多尊重。

3. 多帶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儘管幼年時看過的風景、接觸的事物在長大之後印象會逐漸模糊,但是不論是視覺刺激還是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大腦得到充分發育。

糖果媽媽叮囑:別忘了孩子也是獨特的個體,不要總是想讓孩子按照大人喜歡的方式去做一些事。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你的女兒是否有這三個「缺點」?千萬別抹殺,它們都是「寶藏」
    導讀:你的女兒是否有這三個「缺點」?千萬別抹殺,它們都是「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的女兒是否有這三個「缺點」?千萬別抹殺,它們都是「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這三個「小毛病」,可能是專注力強的表現,看你家娃佔幾個
    很多時候孩子會有一些家長無法理解的行為,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是「壞毛病」。但是,如果孩子有這三個小毛病,家長別急著糾正,可能是孩子專注力強的表現。來看看這三個小毛病,你家孩子佔幾個?,所以所看待的事物就會產生兩種不一樣的想法,當孩子在一個地方停留久的時候,家長就會以為這孩子怎麼是慢性子,走個路也那麼慢,而在孩子的眼中,這個時候正是孩子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動腦思考,善於發現的時候。
  • 孩子有這幾個缺點家長不要煩躁!這都是小孩聰明的表現!
    大多小孩都調皮搗蛋,這與小孩愛玩的天性有很大關聯,但是小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依然讓很多父母頭疼不已。其實,如果父母知道,小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是自身智商高的一種外在體現,也許父母就不會這麼煩心了。1、「臉皮厚」的孩子這類小孩大多自信、快樂、勇敢,有著良好的心態,接受挫折和打擊的能力更強,在社交,以及展示自我方面更具有天然優勢。因此,這類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在社會立足,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 孩子幼年有「三個小毛病」,將來多半聰明有出息,父母好好培養
    應該有很多的人在懷孕的時候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可以健康又可以聰明吧,確實,這是很多人的願望。但是,孩子的智商除了先天的遺傳之外,後天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培養得當,也能彌補先天的不足。如果後天不好好培養,那麼先天的優勢再好也會埋沒。
  • 孩子小毛病太多?有這3個特點的孩子,大多高智商,父母別瞎管教
    文/育兒全明白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不斷改變,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越來越關注孩子身上的小細節。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身上有一些「小毛病」是不需要改正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過許許多多的階段,父母眼中孩子的「小毛病」,有的時候卻是孩子智商高的證明。孩子喜歡拆玩具,父母責怪,幸好被親戚阻止王女士有一個3歲的兒子,孩子生得虎頭虎腦,非常惹人喜歡。
  • 孩子小毛病太多?有這3個特點的孩子,大多高智商,父母別瞎管教
    文/鵬爸育兒經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不斷改變,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越來越關注孩子身上的小細節。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身上有一些「小毛病」是不需要改正的。,父母眼中孩子的「小毛病」,有的時候卻是孩子智商高的證明。
  • 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有可能是天賦所在,家長千萬別扼殺在搖籃裡了
    養孩子本來就很累了,如果再攤上這些事,承受能力弱點的父母不崩潰才怪呢。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些所謂的"闖禍",或者一些讓父母覺得不耐煩的小毛病,又何嘗不是一種天賦呢?比如表姐的兒子把拖鞋當成魚,就是非常具有想像力的表現。
  • 批評孩子,千萬別挑這3個時間,再氣也得忍著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不分時間場合批評孩子。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是家庭交流感情特別好的機會,爸爸媽媽千萬別把餐桌當講桌。小孩低著頭,旁人只能看見她通紅的耳朵。生活中這樣的情景特別多,中國有個詞叫「人前教子」,意思是父母教育孩子沒有人前人後的概念,從不會避諱場合。
  • 李玫瑾:孩子的3個「小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不要瞎制止
    李玫瑾老師相信許多家長都有所了解,別看她是我國公安大學的心理教授,但是在育兒方面有自己的看法。此前,李玫瑾老師曾公開表示:越是聰明的孩子越淘氣,家長越難帶,還會出現這3個小毛病,不過,大多數家長卻對其進行制止,其實是不正確的。
  • 農村孩子為什麼早婚早育?
    上班匆匆忙忙,休息補覺逛街,工作之餘參加各種飯局,衣服收拾的也比較有品,偶爾去周邊旅旅遊,安排的也是多姿多彩。想想老家的小孩,早早退學,過早接觸社會,有心儀的姑娘就開始戀愛,加上老家的相親文化,不想開始找媳婦都難。丙叔用老家的話也是幹的不瓤,四十不到,過完年就要當爺爺了,現在家裡的小孩結婚都早。丙叔家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家裡蓋了兩棟樓,外面承包的有澡堂。
  • 十個孩子九個「拖」:三個方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經常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愛磨蹭」,十個孩子九個「拖」。然而,有時候孩子的拖拉磨蹭,可能是家長的方式不對。面對孩子的」拖字訣」,學會時間管理尤其重要。那麼面對孩子的這個小毛病,我們該怎麼做呢?怎樣才能引導孩子高效自主地做事呢?
  • 別用這「五個不」熄滅了孩子的成長之燈!
    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都是需要呵護的。不管孩子做什麼,父母都想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想讓孩子更好更優秀,千萬別用這「五個不」熄滅了孩子的成長之燈!1、&34;滅了孩子的創造冒險之燈很多時候孩子對某玩具或者某些物品感到好奇,總會想拿下來或者拆開一探究竟。家長擔心孩子把物品弄壞,而阻止孩子。2、&34;要乖點!」滅了孩子與人溝通交流之燈孩子都有調皮搗蛋的時候,父母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
  • 「媽媽,別催啦!」:為什麼你越急孩子越慢?來試試這5個方法
    別小看了孩子在小的時候喜歡拖延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時改變,將會極大地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拖延症」的孩子消極被動,容易受制於人:如果孩子不懂掌控時間,就常常在等待、拖延中消耗時間。「拖延症」的孩子普遍成績不好:有調查顯示,班級裡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有拖延症的問題,在學習上用了很多時間,實際上卻是在很低效地學習,導致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 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婦產科醫生說出了三個字……
    前幾天茉莉媽媽在花粉群裡和大家聊天,突然有個新手準媽媽問到:「要是像電視劇一樣出現意外,你們會保大人還是保孩子?」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媽媽也跟著回復。「當然是保大人!一定記得,不管孩子是不是男孩,也要保我」。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會看到,產婦醫生和助產士簇擁下被推進產房,不一會兒醫生神色凝重的出來問著急等待的家人,到底是要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問題。但其實現實生活,真的會出現這種「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事情嗎?聽聽專業的婦產科醫生怎麼說!「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別被電視劇給騙了!
  • 孩子吃飯的舉動,關係到長大是否有出息,有這三個習慣儘早改
    一開始老公把思思安排到有幾個小朋友的座位上,思思還挺高興,想著氛圍肯定很融洽,結果整個席間,她著實被嚇到了。有這幾個孩子摳完鼻子不洗手的、上菜前用筷子敲碗的、吃飯吧唧嘴的,思思看得直皺眉思思的心根本不在吃飯上,只想回家以後好好教兒子基本的餐桌禮儀,當媽媽的不覺得孩子有什麼不對,可落在外人眼裡,這都是沒家教的表現。
  • 孩子總是摳手,如何改掉各種小毛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橙子,我娃3歲4個月,這一個月來每天每天頻繁摳手指,手指甲,指甲邊緣的皮,指甲摳的都快流血了,依然不改,她自己會不停地重複我不會再摳手了
  • 孩子有這3個小毛病,媽媽不要頭疼要欣慰,這是寶寶智商高的表現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聰明的寶寶。高智商的孩子在學習上會很輕鬆,也很容易取得好成績,從而把人生過的更好。「三歲看老」,兒時的一些表現確實能看出孩子的性格和智商。孩子的「小毛病」讓父母又愛又恨,其實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雙雙的寶寶2歲多了,長得白白嫩嫩的很可愛,寶寶會跑了,也總是喜歡咿咿呀呀的說話。讓雙雙又愛又恨的點是,寶寶太愛模仿別人了。
  • 慢性子孩子不能催,不然會越來越慢,主要是這三個原因
    前言:若是針對孩子的性格做個問卷調查,想必所有的家長都會首選性格活潑,而且做事有條理不磨蹭的孩子。因為慢性子的孩子,生活中總是讓家長無比著急,而且還為此操碎了心。重要的是,天性慢性子的孩子性格多半都內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無數次的催促。
  • 帶娃科普二十一: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所以,為了寶寶,爸媽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呀~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我們知道,母乳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 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習慣你會怎麼做呢?我相信肯定會有家長會慣縱著孩子。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坐動車時,有一個「熊孩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剛上車這個孩子就很吵一直在大聲講話,把周圍的乘客都吵得不能好好休息。因為是個小孩子,並沒有人去開口讓孩子安靜點,只是任由孩子吵鬧,而這位孩子的家長也並沒有管孩子,應該是習慣孩子這種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