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科普二十一: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2020-09-17 上海校外

從年初持續到現在的全球疫情,目前還沒有消停下來。眼瞅著有望入秋,天天越來越涼,當媽的心裡不由嘀咕:小祖宗,千萬給我消停點兒,咱們吃好喝好別感冒……

嘴上這樣說著,手上卻不知不覺地進行著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事。快來看看,媽媽們的五大「扯後腿」行為——

寶寶的用品過度消毒

身為一個合格的「監護人」,就是要時刻監督保護娃。當看到孩子逮著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時,媽媽仿佛在那一瞬間能清楚地看到寶寶吃下去了多少細菌。尤其是家有1歲以下口欲期的娃,當媽的都會患上消毒「強迫症」。

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

寶寶在出生後,通過接觸各種微生物,免疫系統會在和各種病原體的接觸中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寶寶自身的免疫力。

消毒劑一旦殘留在物品上被寶寶吃進肚子裡,會殺死腸道內的正常菌群。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濫用藥物、抗生素

這兩年,有賴於各大權威媒體不遺餘力的教育,爸爸媽媽們對抗生素多少有了警惕。但看著寶寶生病時的可憐模樣,為了能讓他好得快一些,有些父母希望醫生直接給寶寶輸液或「多用點好藥」。

爸爸媽媽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生病是身體與病菌「搏鬥」的過程,在「搏鬥」中身體會自行找到解決辦法,並記住它,等到病菌下一次來襲,身體就會自動開啟防禦系統來應對了。每生一次病,寶寶的免疫力都會提高一個臺階呢。

小提示:

抗生素不能濫用,也不能不用。如果寶寶被醫院診斷為細菌感染,就要配合醫生用抗生素治療,並且用足一個療程。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關緊門窗,就在家裡玩吧

室外溫度低,為了避免出門受涼生病,老人都喜歡讓寶寶在門窗緊閉、溫暖的家中玩玩具或看動畫片。

首先,適當的空氣流通有助於淨化家中的空氣,防止細菌滋生。其次,運動是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最佳途徑,戶外活動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促進寶寶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大腦氧氣的供應。天氣晴好的時候,出門曬曬太陽還有助於給寶寶補鈣呢~

忽視生活習慣規律的重要性,寶寶睡眠不足

很多爸媽都抱著「放倒這個小東西,我就翻身得解放」的想法哄寶寶入睡,沒想到,遇到的卻是「睡眠5分鐘,蹦躂一整夜」的熊孩子~你一「夜遊生物」,還指望下一代能「日落而息」?

需知,睡眠對寶寶的意義重大,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體充分地自我修復,尤其是在寶寶疲勞或生病前後。而且,寶寶在沒有夜燈的黑暗環境中才能保證褪黑素分泌,從而增加抵抗力。

所以,為了寶寶,爸媽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呀~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水喝得少

有些寶寶不愛喝水,為了不上火,爸爸媽媽只能多給他吃水果,喝果汁甚至飲料來補充水分。

寶寶活動量大,水喝得少不僅使身體缺水,導致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沒有水的滋潤也容易被細菌病毒入侵。

鮮榨果汁、果汁飲料以及其他含糖飲料的含糖量高,長期飲用容易導致寶寶偏愛含糖飲品,增加肥胖風險;而且,寶寶的牙齒也可能因與糖類過度接觸而引起齲齒哦。1歲以上寶寶的最佳「水源」是涼白開;1歲以內寶寶的最佳「水源」當然是母乳,無法母乳餵養的寶寶的最佳「水源」則是配方奶。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美贊臣溫馨提醒:要提高寶寶免疫力,你還可以這樣做

絕大部分人天生就有健全的免疫系統,不僅如此,寶寶出生時,媽媽還會「附贈」有效期6個月左右的抗體,但6個月之後,寶寶的免疫力就要靠自己去「爭取」了,這就是「獲得性免疫力」。

要幫助寶寶提高「獲得性免疫力」,爸爸媽媽除了要避免上面提到的那些誤區,還可以根據寶寶的不同月齡,參考下面這些辦法。

【0-6月齡】

純母乳餵養,並按時接種疫苗。對新生兒來說,母乳中含有的活性免疫成分,乳鐵蛋白等,幫助寶寶提高抵抗力。

【7-12月齡】

按時添加輔食,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果寶寶缺鐵,嚴重的還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增加感染的風險。

【1歲以上】

均衡飲食,不要偏食。蔬菜吃得少會導致維生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只吃素菜的寶寶還會出現鋅缺乏等症狀,營養失衡會使得寶寶抵抗力降低。

總之,除了避開那些可能「拖後腿」的誤區,要想增強寶寶的「獲得性免疫力」,能做的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安排好寶寶的飲食,讓寶寶從日常飲食中獲得充足而均衡的營養。

而這其中,千萬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乳類的作用。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我們知道,母乳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因為母乳中天然含有的乳鐵蛋白能在寶寶體內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為寶寶構築起天生的免疫力。

如果不能母乳餵養而不得不選擇配方奶粉時,建議選擇乳鐵蛋白大於300mg/100g的奶粉,來延續並鞏固寶寶的自身保護力,為寶寶健康成長撐起保護傘。

親愛的寶爸寶媽,看完這篇文章,讓我們收回「扯後腿」的那隻手,在娃構建強大免疫力的時候,爭取助他「一腿之力」~

相關焦點

  • 流感高發期,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眼瞅著就要過年了,當媽的心裡不由嘀咕:小祖宗,千萬給我消停點兒,大過年的,咱們吃好喝好別感冒……嘴上這樣說著,手上卻不知不覺地進行著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事。快來看看,媽媽們的五大「扯後腿」行為——寶寶的用品過度消毒身為一個合格的「監護人」,就是要時刻監督保護娃。
  • 帶娃路上的這7個坑,你是不是第一個就中招了?
    important}導讀:對於很多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父母們來說,帶娃始終是一件孰能生巧的事情,很多時候是要經歷過一些錯誤之後,才會意識到怎樣帶娃才是正確的操作。但是,除了自己和孩子一起摸爬滾打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向旁人吸取足夠的經驗教訓。
  • 冬天帶娃的七大陋習,快看你中招了嗎?
    冬天氣溫寒冷,不少家長冬天照顧孩子都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受寒凍著。很多老人還會根據老一輩的經驗,提出不少的「養生方法」,殊不知卻害慘了孩子。快看下面這幾個習慣你有嗎?1、不讓出門很多家長覺得冬天天冷風大,所以儘可能把孩子「圈」在家中,以為這樣寶寶就不會感冒。
  • 有一種帶娃叫奶奶「假帶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寶媽要妥善處理
    孩子的偏食很嚴重,身體很難健壯,這分明就是給寶媽添亂。另外,有些奶奶的飲食習慣也不是很健康,一天只吃兩頓飯。不過,老人習慣了,身體也算硬朗。可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卻不行啊。小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時候,一天三頓飯要吃的有營養,不能對付。不然,孩子容易抵抗力較差,容易生病。
  • 老人帶娃,這五個誤區不要碰,中招的建議家長委婉告知並糾正
    導讀:老人帶娃,這五個誤區不要碰,中招的建議家長委婉告知並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這五個誤區不要碰,中招的建議家長委婉告知並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爺爺奶奶帶娃是剛需,那你一定要看看這5大原則
    我們當然知道自己帶娃最好,但回歸現實,絕大多數家庭都不可避免,需要老人幫忙帶娃。只要老人帶孩子,那兩代人之間必然會產生教育分歧。如果只體諒老人,得過且過,對孩子的教育極為不利;但如果事事硬鋼,什麼都要抓,不僅自己會被氣死累死,還會把家庭關係搞得一團糟。
  • 1-18歲身高參照表: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都長不高,別中招了
    1-18歲身高參照表: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都長不高,別中招了!可以說,現在的人都喜歡高個子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長得高就是優勢,特別是到了談戀愛或找對象的時候,沒有理想的身高,往往多遭「白眼兒」。所以,總是很多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身高,並且也總是擔心照顧不周而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 1-18歲身高參照表: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都長不高,別中招!
    1-18歲身高參照表:別中招,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都長不高可以說,現在的人都喜歡高個子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長得高就是優勢,特別是到了談戀愛或找對象的時候,沒有理想的身高,往往多遭「白眼兒」。所以,總是很多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身高,並且也總是擔心照顧不周而影響了孩子的身高。據說,前兩年曾有一個孩子,由於早熟,剛剛10來歲,骨骼就開始了提前發育,並迅速地超過了同齡人,父母與熟悉的人都以為這孩子會長個高個子,可是卻沒想到,孩子的發育期過了之後,骨骼就提前閉合了,身高再也沒有增長,如此幾年之後,這孩子的身高居然比同齡人的平均值,還矮了一大截。
  • 老人帶孩子真存在這5個問題,家有奶奶或姥姥帶娃的,爸媽要謹慎
    實際上,很多孩子被自家的老人帶了之後,爸媽才會看到弊端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老人帶孩子存在的5個問題,希望家裡有奶奶姥姥帶娃的爸媽一定要了解一下,謹慎對待這個問題。一、最明顯的問題-護理問題生下孩子後,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娃健健康康的,其實老人也不例外,但他們經歷的年代,和我們不同,在他們的老觀念裡,孩子白白胖胖才是最棒的。
  • 老人帶娃時的這4個習慣,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導讀:老人帶娃時的這4個習慣,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時的這4個習慣,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要警惕「立秋病」,一人中招全班遭殃,別讓「它」傷害寶寶
    秋天來臨,炎熱的酷暑終於過去,我們在欣喜涼爽到來的同時,也要警惕「立秋病」。孩子們在換季的時候很容易增加流行性感冒的風險。這種感冒流行性和傳播性都很強,一個娃中招,就可能導致全班孩子跟著遭殃。剛立完秋,豆豆從幼兒園回來,媽媽就感覺他說話囔囔的,然後還有點流鼻子的症狀。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也是,孩子的暑假也過去一半了,是時候帶出去撒個野,看看祖國美麗的河山了。夏天嘛,還是要去大海邊上玩玩~年年暑假帶娃出去,今年帶孩子去爬山!一趟旅遊下來,娃倒是一臉興奮,可寶媽不僅沒休息到,還熬得身心俱疲,這才發出了「千萬別帶娃旅遊」的感慨。
  • 一個班10多個娃咳嗽發燒!警惕:你家的娃中招的可能是這個病毒!
    近段時間,氣溫多變,不少抵抗力差的孩子出現不適,據深圳衛健委,深圳羅湖還有學校一個班十幾個娃扎堆感冒、咳嗽、發燒!要隔離停課嗎???淡定!你家娃中招的,可能是這個病毒!話說各位爸媽不用太緊張,深圳市羅湖區疾控中心的醫生早已出動,對生病的娃進行檢測。真相也實錘了,這幫孩子感染的不是新冠病毒,而是——鼻病毒(HRV)。說白了,就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
  • 女人離婚,千萬別要孩子,3個帶娃的單親媽媽說出了實情
    一打聽,原來都是獨自帶娃給鬧的。離婚前家裡人分擔了帶娃的工作,她可以安心的在職場發揮,可如今,離婚了,沒有人幫忙帶孩子了,她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突然發現帶娃佔據了她大部分的時候,吃飯喝水上廁所都只能牙縫裡擠出一點事情去完成,更別提工作了。
  •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以下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哦~自主的生活習慣孩子放假在家,「獨享」老人的溺愛,許多應該由他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大人包辦代替,孩子本在幼兒園養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全部歸零。2.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舉止,在睡覺這件事上也是如此,想讓孩子早睡,家長首先就應從自身做起,發揮表率作用,和孩子一起安靜入睡。3.睡前給孩子泡個腳、喝杯牛奶、播放舒緩的音樂,這些都可以幫助他上床後快速入睡。此外,溫馨的親子共讀也是非常不錯的睡前活動哦!
  • 冬季寶媽帶娃這4個習慣,容易讓孩子免疫力低下,怪不得總生病
    很多寶媽一到冬天就頭疼,因為孩子跟大人不一樣,只要裹得嚴嚴實實就不怕凍感冒,而孩子就不一樣了,各個方面不照顧好,就很容易感冒生病。不少寶媽帶娃的時候,有一些習慣並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比如下面四個帶娃習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免疫力低下,以致於孩子總生病。
  • 一定要看的七個讓娃養成看書好習慣的套路
    培養娃看繪本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不能太著急。要說套路還真有,說經驗不敢當,說幾點我總結出的心得給各位寶爸寶媽們參考。我們可以逐漸延長給娃看繪本的時間,千萬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強迫寶寶看繪本。對於小寶寶來說做任何事都是興趣最重要,他們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只做喜歡的。我們要把繪本變成他們喜歡的樣子,當寶寶不想看的時候就不看。
  • 男人不能生孩子,但一定讓他參與帶孩子,爸爸帶娃的好處要知道
    雖然她和丈夫都在儘自己的責任,一個在家帶娃一個工作養家,但兩人的話題卻越來越少,甚至有好幾次,丈夫下班之後一句話都不說,吃完飯後就自顧自地玩手機,根本都不看孩子一眼。最終小劉忍無可忍,這段時間積攢的情緒在瞬間爆發出來。在爭吵中,丈夫對小劉說道:「我平時只需要掙錢就好了,帶孩子這些事不都是你來處理的嗎?」聽到丈夫的真實想法,小劉這才明白,自己當時決定在家全職帶娃就是個錯誤的選擇。
  • 獨自帶娃的7個坑,第一個你是不是就中招了?
    簡介:對於許多初次成為父母的人來說,帶孩子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在許多情況下,在意識到如何正確帶孩子之前要經過一個個錯誤的嘗試。 但是,除了自己摸索外,從他人那裡學習足夠的教訓更為重要。這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帶娃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坑。當然,一些奇怪的育嬰方式也是一個坑,許多父母也因為聽信而被坑。因此,父母仍然需要仔細區分一些建議與老人建議以及其他建議,以便正確地撫養孩子。今天,編輯將向您講解帶娃路上的七個坑,有很多父母第一個坑就中招了。
  • 李玫瑾:娃有這3個壞毛病家長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改正,千萬不要覺得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等孩子真的長大了,這些壞習慣就改不了了。孩子的壞脾氣是可以改的,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正確方法,我的親身經歷讓我知道,想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要給孩子選擇一套適合他的情緒管理書籍,教他學會管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