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寫春聯,「花式」字母不倫不類,只有一個字保留漢字的神韻

2020-12-23 明說文史故事

越南人寫春聯,「花式」字母不倫不類,只有一個字保留漢字的神韻

國家有邊界,但是文化卻是沒有邊界的。自古以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直吸引著世界各地人慕名前來。而越南古稱安南,自古就受漢文化的影響。早在西漢末年,漢字就傳入越南,成為官方語言。至此以後,寫漢字、過春節、端午節,早就成了越南人的文化習俗。

可見,在越南還叫安南的時候,漢字早就在那裡流通,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後,隨著中國的不斷衰落,法國人乘虛而入。越南逐漸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為了減少越南與中國的聯繫,法國人開始限制漢字在越南的流通。漢字從越南的官方文字,變成少眾文字。

1945年,越南正式廢除漢字,在越南民間使用漢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看起來像「麻花」的蝌蚪文。對於,越南正式廢除漢字,脫離「漢字圈」,很多國人其實是抱著一種「被背叛」的遺憾感的。

其實,廢除漢字,對越南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損失呢?下面我們看看,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人寫的春聯是什麼樣子?

在制度設計者看來,廢除漢字之後,帶有漢文化色彩的春聯、春節、紅包、龍舟等文化元素,就會在越南退潮,甚至是銷聲匿跡。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漢字並未在越南退潮,相反,春節還很紅火,紅包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春聯更是必需品,家家戶戶在春節時都要張貼。

只不過,在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人的春聯,確實有點醜。若是有幸春節去越南旅遊,你會發現,在越南的鄉間集市之中,用越南文寫的春聯琳琅滿目。上面的字,有的長出一個「長辮子」,有的留出一個「掃帚尾巴」,看起來像是道士畫的符文。確實是醜出了天際。

但文化是割不斷的。即使是你不懂上面的蝌蚪文,但是你也能感受到,春聯背後的喜慶和祝福。這可能就是文化的力量。

越南廢除漢字,已經快75年了。這已經是2代多人的時光。目前越南人已經習慣了無漢字春聯的存在。對於,春聯上的拉丁文,看起來像是麻花的存在,越南人早就適應了。即使是這位看起來上了年紀的滿是白髮的老者,也深入其中、自得為樂。你看,他正在寫著誇張的「美術字」,看起來很享受。

目前,越南的年輕人,已經對春聯上的漢字,完全不明就裡。他們開始追求用「越南文」寫春聯。這也就是所謂的越南書法----用漢字在春聯、宣紙上寫拉丁文。在我們看來這是非常不倫不類的,但是在很多越南年輕人看起來,卻很享受這種狀態。不過,看著越南年輕人拿著毛筆寫字母,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違和感!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目前在越南網絡上,這種「越南書法」還很流行,很多年輕人甚至玩起了接力,上聯、下聯不斷地接力,自得其中。這可能也是漢字在越南被廢除之後,產生的一種文化變異吧!

目前看來,越南對漢字的廢除很徹底。但是,無論是怎麼廢除,怎麼禁止,有一個字也是禁止不掉的。所以,即使是越南春聯「滿篇都是蝌蚪文」,但有一個漢字卻是無法更改的,也萬萬不能更改的。

這個漢字就是福。

唯一被保留下來,且被越南接受的漢字是---福。寫春聯,可以用不同的上下聯,但是中間的福字卻是不能改變的。正是這個福字有著特殊的含義,所以,它被自發地保留下來。不僅在春聯中,在很多越南家庭,福字也被裝裱,以書法作品的形式被收藏。寓意著幸福、吉祥。這也是越南人傳播度、認可度最高的漢字。也是唯一保留下來的漢字元素。

漢字在越南被抵制,其實也是一面鏡子,足以說明越南人站位的小,以及漢文化強大的輻射能力。而別人越是抵制,我們就更要珍惜。珍惜我們的文化習俗、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

目前,一些聖誕、情人節等洋節日,正在悄然無息間侵蝕我們的文化基因,對此,我們是不是也要做些什麼呢?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一面是鼓勵我們接納外界的文化。但另一面呢?如果我們自己不保護自己的文化,又何談將它推向世界舞臺呢?

相關焦點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反而是用漢字寫的春聯他們壓根不認識啥意思,而用字母寫出來的麻花狀「書法」在他們看來就是正宗的「越南書法」,所以在越南的知名書法家其實就是「用毛筆秀字母」。甚至還有一些華人小夥「倒插門」到越南去的,也接受了這樣的字母春聯,他們在網絡上和越南媳婦一同秀出了剛寫好的「字母麻花式春聯」。
  • 越南不再使用漢字,春聯用字母代替,但有一個字始終還保留著
    越南不再使用漢字,春聯用字母代替,但有一個字始終還保留著越南的古名叫「安南」,這個國家一直延續的都是我國的漢文化,以前上期使用的文字也是咱們的漢字,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的漢字文化,越南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都無法記錄下來。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越南文字的演變,從漢字到喃字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漢字傳入越南,到了西漢時期漢字在越南被大規模使用,據史料記載,那時候的越南把漢字稱為「儒字」,而且越南的上層社會把漢語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後來越南又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並且與日本、韓國只保留漢字的古漢語發音不同的是,越南甚至還保留了聲調。
  • 亞洲此國全盤廢棄漢字,寫春聯用字母代替,但有個字卻始終改不掉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 多年前越南卻實施措施,全盤廢棄漢字,連春聯也改用字母來代替,似乎是想要脫離「中華文化圈」,但是有一個漢字,越南卻始終不願改動,也改不掉,那麼這個字是什麼呢?
  • 越南人寫的春聯,有點像漢字又不是漢字,為什麼我們看不懂?
    越南和中國一樣,全國人過農曆春節,習俗也差不多,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越南人寫的春聯,有點像漢字,但是仔細一看又不是。那麼,我們為什麼看不懂越南的春聯呢?如越南許多寺廟裡有漢字碑文、楹聯,不少人家裡也掛著漢字書寫的中堂、對聯等。所以,過年的時候,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越南人寫春聯和中國類似,都是把美好的祝福語言寫在春聯中,然後貼在房門兩側,祈求未來一年,風調雨順,生活美滿。越南人也愛在家裡貼上「福」等字樣和福、祿、壽星的畫像,還有各種傳統年畫,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與嚮往。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字母寫,唯獨這個字始終改不掉
    但是,在他上臺之後,立馬就廢除了漢字,開始使用所謂的國語。但他們還是保持著過年寫春聯的傳統,可卻用字母代替了漢字,然而,可能當時的胡志明也沒有發現,唯獨這個字他們始終改不掉。」改得了語言,卻改不了一個字我們在前面也提到過,從秦朝的時候開始,越南就是我國的一個省,或者說,是當時的一個藩屬國。所以,越南的史書一直都是用漢字記載的。而且,他們至今還保留有很多我國的傳統,比如說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就是春節。
  • 春節奇聞:越南廢除了漢字後,越南人又是如何去寫春聯呢?
    圖為百年前越南人過年寫漢字春聯。與中國人過春節類似,越南人在春節期間也會置辦好年貨,在除夕夜當天齊聚一堂,團團圓圓過大年,當然,越南人為了表達辭舊迎新,也不會忘記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越南對此有這樣的描述「每逢桃花開,總見老學研。鬧市人群間,磨墨擺紅紙。眾人聘代筆,異口贊才華。
  • 越南歷史上使用漢字幾千年,現在搞出個不倫不類的字母書法
    馬上春節就要來臨,在東亞國家中國、韓國、越南等地都有貼春聯的習慣。一般都是漢字書寫,但近年來在越南越來越多的漢字春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南羅馬拼音春聯。圖為越南歷史使用漢字的情形圖為越南民俗畫中漢字書寫的喜慶話越南歷史上自由歷史記載以來都是使用漢字,使用漢字歷史表達兩三千年(自秦徵南越至1945年),直到1945年才被越南國語字羅馬拼音取代。但是傳統習俗上如結婚和春節對聯喜慶用字還是漢字。圖為越南宗祠上使用的漢字對聯,雖然越南已經不使用漢字,但在傳統習俗上如結婚和春節對聯喜慶用字和正式場合還是漢字。
  • 胡志明上臺廢除漢字,春聯都用字母寫,唯獨這個漢字始終改不了!
    越南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危急的時刻,中國曾經是越南堅實的後盾。然而越南國家領導人胡志明上臺之後,立即將漢字廢除,就連春聯都必須用字母書寫。儘管越南費盡心思擺脫漢字的影響,可是有一個漢字越南始終無法改變,那就是福字。
  • 鄰國為「去漢化」強行廢除漢字,春聯用字母代替!只一個字保留著
    作為我們的鄰國,越南這個國家在很多方面與我國高度相似,甚至在一些發展以及歷史風化上,都是效仿我國的。還有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周邊國家,曾經在很長時間都是使用過漢字作為官方語言的。特別是越南,這個國家曾經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長達1100年,但是後來越南卻廢除了漢字。雖然越南在語言和漢文化方面都做了巨大的改變,但是在民間習俗方面,仍然還延續著漢文化的方式。
  • 越南廢除漢字後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麼他們用什麼文字寫
    越南人自古以來認為,過年和立春是一體的,是春耕的開始,如果過年沒有春聯就沒有辭舊迎新的感覺,而元旦張貼春聯的習俗在越南也有很久的歷史。圖為百年前越南人過年寫漢字春聯。   在越南由於會用毛筆字寫漢字或者寫書法的人並不多,所以也衍生出一個代寫書法和春聯的行業,這些人被稱為圖翁。
  • 越南廢除漢字後依舊要寫春聯,可他們用什麼文字寫呢?
    越南廢除漢字後依舊要寫春聯,可他們用什麼文字寫呢?不知不覺2018年已經向我們揮手告別,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我們就要迎接全新的2019年了。中國作為亞洲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其自古以來傳承發展的春節,可是能夠影響其他亞洲國家和部分歐美國家的偉大存在。
  • 越南人不使用漢字後,過春節時春聯上怎麼寫?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歷史傳承非常悠久的國家的。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有了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傳承到今天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之一。而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無疑是最受大家重視的。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回到自己的 家鄉和親人團聚。春節也意味著一家的團團圓圓。
  • 當越南和韓國廢除漢字後,寫春聯怎麼辦?看他們是如何寫春聯的
    過年的時候,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同時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的民俗,那麼在越南和韓國廢除漢字以後,他們是如何書寫春聯的呢?是否還在用漢字來書寫春聯呢?今天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說一說春聯的起源。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越南語的演變,從漢字到喃喃自語早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傳入越南。西漢時期,越南廣泛使用漢字。據史料記載,當時越南將漢字稱為「儒家文字」,越南上層社會則將漢語視為一門高貴的語言。後來,越南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與日本、韓國只保留古代漢語發音的漢字不同,越南甚至保留了聲調。
  • 漢字學習潮,越南居然取消漢語,改用字母,無法脫離正道?
    漢字潮中,越南居然取消學習漢語,改用字母,即使這樣也不可能脫離正道。其實啊說到越南,這還真是一個有趣的國家,太有意思了,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如果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是「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想著廢除漢字,這給國人的第一感就是要脫離中國而獨立。
  • 越南廢止漢字75年,當地春節寫春聯該怎麼寫?看到成品國人都笑了
    越南曾經屬於漢字文化圈,漢文化影響嚴重人們總喜歡將一個地方相似文化作為一個「文化圈」標註,而在亞洲就有一個「東亞文化圈」,裡頭包括了朝鮮半島的兩個國家,越南,日本都是如此。而這些國家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當中。
  • 越南韓國兩國廢除了漢字,漢字都沒法看懂,後續如何寫春聯?
    過春節不只是中國人民特有的節日,在國外也特別暢行,像以前學習過中國文化的日本、越南、韓國等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其中越南和韓國更是以漢字書寫春聯,散發出濃濃的漢韻味。可是後來,越南和韓國相繼廢除了漢字,但貼春聯的習慣還是被延續了下去,可是如何書寫春聯也變成了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其實春聯年年都有,只是漢字以這種方式表達了。早知道古代貼春聯可不是從一開始就用紙張的,尤其是紙剛被發明出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為原料有限。
  • 越南早已徹底廢除漢字,可他們寫春聯時,有一個漢字始終無法避開
    以漢字為例,它曾對韓國、日本和越南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度成為官方文字。可我們發現,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筆者重點來給大家介紹了一下越南廢除漢字的故事。越南在歷史上與中國頗有淵源,秦始皇徵服百越後,在這裡設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隸屬象郡管理。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自此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一部分。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因此在這裡依然會有祠堂族譜祭祀禮儀、傳統新年也依然會貼上春聯……那,改用字母七十五年之後曾經的交趾安南如今怎樣呢?比如說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呢?字母書法還有個問題就是書法的傳承也開始消亡,沒了漢字卻又想留住藝術和傳統,因此他們開始在春聯嘗試字母化創作,儘管這種字母書法不倫不類但好歹也算是毛筆墨汁寫出來的,所以如今在他們那裡只要是能拿著毛筆舞幾個字母的人都可以當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