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過了5000年歷史的沉澱,許多周邊國家都會效仿我國的歷史文化。作為我們的鄰國,越南這個國家在很多方面與我國高度相似,甚至在一些發展以及歷史風化上,都是效仿我國的。還有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周邊國家,曾經在很長時間都是使用過漢字作為官方語言的。特別是越南,這個國家曾經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長達1100年,但是後來越南卻廢除了漢字。雖然越南在語言和漢文化方面都做了巨大的改變,但是在民間習俗方面,仍然還延續著漢文化的方式。
在去除了75年的漢字之後,新一代的越南人還堅持寫春聯發紅包等漢文化的習俗。不過略有不同的是,他們在春聯上寫的「字」不再是漢字,而是「毛筆字母」。雖然對聯還是那樣的對聯,都有喜慶祝福的寓意,但是對聯上的文字已經改成了字母。如今越南已經對這種字母對聯,形成了一種習慣,可以說無漢字的環境已經讓他們在遠離漢文化的影響。事實上,越南人的無漢字環境已經至少歷經了三四代人,如今字母春聯就是他們的春節傳統。
如果還有越南人寫著漢字春聯的話,估計他們越南人也是不認識的,畢竟隔得太久遠,已經沒有人再去傳承它了。據了解,春聯在越南的集市上還是頗受歡迎的,也非常的搶手,每年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購買幾副字母春聯。待到春節時,越南人便將字母春聯貼到自家的門上,也算是在過一種傳統的節日。然而即使漢字已經被越南徹底去除,但是在春聯上還有一個字卻保存了下來,這個字就是「福」字。在我們國家一般到的時候都會貼一個倒置的「福」字,寓意福到了。
而越南也保存了這唯一的一個漢字,而且,這個福字不僅是過年時貼的,就算是平時,越南人也會將"福"字裝裱,作為寓意吉運的藝術品掛在家中,所以他們對這個字都是認識的。總體來說,漢字的去除已經讓新一代的越南人開始忘記了漢文化時代的歷史。他們極力的想要「去漢化」,為的就是讓自己更加獨立。然而,這場文化的改革卻並不徹底,要求去漢字、去漢語,這些越南都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文化而做的改變,但是換湯不換藥,春節、春聯沒有一塊改了,這算什麼文化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