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行高考3+3政策,物理科目被「拋棄」,英語應被廢除?

2021-02-19 同學室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同學室」,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國的高考制度在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中,在最新所推行的高考改革方案,確保能夠促進高考的公平公正,站在考生的角度上思考,給予考生更多的選擇權利。                                                                    
教育部已經出臺了新的高考方案,在高考制度在中國實行的這幾十年裡面,從不完善走到完善,從不健全走到健全,為的就是確保通過高考選拔人才的公平性,在教育部所推行的高考改革方案當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新的變化。高考語文科目難度提升,外語考試可考兩次,不再設文理分科,高考3+3模式也是應運而生。                                        

那麼我們今天主要來聊一聊教育部所推行的高考3+3政策模式,對於眾多的考生來說,到底是福音還是隱形的危機?所謂的高考3+3政策,就是考生們可以在地理,歷史,政治,生物,化學,物理這6門學科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或者是平時考試成績的優劣,從6門科目當中選取三門科目,作為參與高考的選考科目。
高考3+3政策站在考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考生更多的選擇空間,也釋放了考生許多的高考壓力,這也就意味著考生不被強迫去考一些自己不太擅長的選考科目,大大提高了自己高考成功的機率,比如對於不擅長物理科目的考生,就可以乾脆選擇放棄報考物理,不會被物理科目拖了自己的後腿。
在2014年,教育部選擇了上海、浙江等地區作為高考改革的綜合試點地區,在這些地區試推行高考3+3政策,許多考生和家長們的反應也是十分熱烈,紛紛表示支持,但是與之相反的是不少的專家和學者卻為此感到憂心。
根據這些試點地區的報考數據來看,在高考3+3模式之下,有些科目被考生們所「拋棄」,而最為嚴重的就是物理科目,有將進7成以上的考生選擇放棄報考物理,在6門選考科目當中,物理科目被考生們所冷待。考生們普遍認為物理科目考試難度較高,而且實用性不太強,於是乾脆決定放棄報考物理科目。
但是許多專家和學者都認為,高考3+3模式的推行,如果會造成更多的考生選擇放棄報考物理科目,則會造成一定不好的影響,包括下面的這些方面:
(1)對於考生自己來說,放棄報考物理科目,雖然是有利於自己當下考上大學,但也會有可能影響自己的順利升學,甚至影響自己在大學當中的學習效果,物理科目的成績是許多理工科大學在招生的時候非常重視的,而且物理科目是理工科專業的基礎科目,如果考生對於物理科目的基礎知識不掌握,那麼也會造成後續自己在學習其他理工科專業的時候遇到問題,不得不重新回爐再造。
(2)對於國內的高校來說,考生們放棄報考物理科目,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考生的報考理工科專業的人數會有所下降,那麼國內高校對於物理領域人才的培養也會有所淡化,甚至造成國內高校培養物理領域人才的短缺。
(3)對於國家而言,物理科目是跟許多行業都是掛鈎的,特別是跟許多重要的領域,比如化工領域,軍事領域,科研領域,物理科目都是這些領域的發展基礎,考生們放棄報考物理科目,也不利於國家對後續物理領域人才的培養。
因此在國家教育部所推行的高考3+3政策下,我們可以發現這項政策在給考生帶來更多的選擇權利的時候,也埋下了隱形的危機,面對高考3+3政策,有部分的人表示應該廢除英語科目,把物理科目作為三大主考的科目之一,或者是把英語作為選考科目,而非必考科目,這樣就能擺脫高考3+3政策所帶來的隱形危機,也有助於我國對於物理領域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們對物理科目的興趣。
而對於這樣的想法,也許有許多人表示反對,畢竟英語是一門國際性語言,只有懂得英語才能夠走出國門,才能夠與別的國家進行技術以及文化上的溝通,考生學習英語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英語還是應當作為主考科目,而不應該變成選考科目或者廢除。
那麼對於高考3+3模式的推行,造成考生們「拋棄」物理科目的現象,對此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往期精彩推薦:         

教育部新規:體育課將成「主科」體育成績或成升學加分項!

專科不如本科?把握這4點,專科生不輸本科生,越努力越幸運!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廢除英語教數理政策-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馬尼拉7月9日電(記者王傳軍)馬來西亞政府日前宣布廢除實行了6年的英語教數理政策,決定從2012年開始分階段恢復在中小學進行母語教數理。    據當地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副首相兼教育部長慕尤丁昨天向媒體表示,內閣已採納教育部的建議,在各個教育階段提高馬來語的地位和強化英語教學,即國民小學以馬來語教數理,華文小學與淡米爾文小學則分別以華語及淡米爾語教數理。他說,小學將會在一年級和四年級開始恢復以母語教數理,而中學則在中一和中四用馬來語教數理。無論如何,中六和大學預科班將維持用英語教學。
  • 人大代表提案:廢除英語高考科目!教育部的回應可見將來趨勢
    高考可以說是人生的轉折點,很多人的一生最努力最上進的時段就是高中時段。然而,現在的高考越來越難,對於考生來說挑戰越來越大。因此,高考科目的合理性有待探究。語文自然不必說,作為國學科目肯定是要重視的,然而,在三大主科當中,數學和英語常常有所爭議。其中,英語的爭議可謂是最大的。我們母語是普通話,很多人學習了多年英語生活、工作也用不到,相當於就是為了高考而學。那這樣的科目是否有意義呢?
  • 山東高考「3+3」方案敲定 德州選課走班模式穩定推行
    大眾網德州·海報新聞4月25日訊(記者 蔣麗君 通訊員 賈榮耀 範會群)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山東高考綜合改革相關情況,將堅持「3+3」方案不動搖,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新高考方案中,語數外3科成績直接記入高考總分,自主選擇的3科等比例轉換成等級分數記入高考總分,針對自選科目,自去年起,德州市開展選課走班形式。「經過學校的培訓與指導,再結合孩子的興趣與特長,選擇了物化生的組合課程,孩子已經適應了選課走班的形式,對新高考政策下的學習比較得心應手。」
  • 江蘇高考新政出臺,採用「3+1+2」模式,總分由480升為750分!
    近日,關於江蘇省將實行新高考政策的消息出臺,江蘇省常熟中學高一年級選科動員大會視頻在網上發布,視頻中老師介紹新高考採用「3+1+2」模式,總分由480升為750分!先來為大家解釋一下新的模式,「3+1+2」中的3指的是語數外,每科150分,總分450,1指的是考生在歷史和物理科目中任選一門,每科總分100,2指的是在化學、政治、地理和生物四門科目中選擇兩門進行考試,採用等級賦分,滿分100,計入總分。
  • 廢除高考英語?!
    廢除英語高考。純屬無稽之談。不能實現也不可能實現。原因如下。第一,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而全球化帶來的,就是高度統一的語言。全球化需要英語。學英語熱被全球化而推動。英國這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完成工業化革命之後,迅速向全世界擴張,把英式的語言文化習俗輸出到全世界各地。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 山東今年實行新高考政策 青島高中推行選課走班制
      半島全媒體記者 魏海洋 報導  半島都市報2月15日訊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的工作要點,其中特別提到將指導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制訂高考綜合改革方案。今年我省的新高考改革正式啟幕,通過3年的時間,2020年的高考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理清思路是關鍵,你準備好了嗎?
    2021年高考,將有河北、遼寧、湖北、湖南、廣東、重慶、江蘇、福建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3+1+2」模式。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語文、數學、英語3個科目試卷均由教育部考試院統一命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由各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實施。
  • 山東省高考英語或一年兩考 解讀教育部一號文件
    3月1日,教育部今年「一號文件」《關於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首次提及高考英語「一年多考」、中小學教師交流授課、將學生體質健康和家長滿意程度納入學校考評等教改新內容。昨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權威解讀教育部一號文件,及其背後的改革信號。
  • 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如何選科更合理?
    對於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來說,升入高中後,將要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選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進行選科?3+3模式什麼是"3+3"模式?就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考生再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任選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這種模式下一共有20種組合方式。
  • 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如何選科更合理?
    對於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來說,升入高中後,將要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選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合理的進行選科?3+3模式什麼是&34;模式?就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考生再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任選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這種模式下一共有20種組合方式。
  • 山東高考最遲2017年推行新模式 語數外競爭更激烈
    1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兩項政策,為未來的高考指明了道路。儘管目前山東省還未出臺具體細則,但臨沂教育界人士分析,山東省也可能最遲在2017年實行「3+3」的高考模式,也就是說目前臨沂市正在讀七年級的學生,有可能會成為首批採用新模式高考的考生。
  • 跟著國家政策走,高考日語普及起來!
    教育部將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正式列入高考科目,高考填報時考生可以自由選擇。國務院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視多語種外語高考改革,為充分照顧小語種的實際情況,高考命題時小語種試卷難度設置必須比英語容易5至10個百分點,教育部將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在內的外語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範圍,作為學生畢業重要條件。
  • 是時候廢除高考英語了,過度學英語才是優待洋人的罪魁禍首
    是時候廢除高考英語了,過度學英語才是優待洋人的罪魁禍首自從中國轉入防控境外輸入以來,各種對洋大人的超級國民待遇事件屢屢發生
  • 山西省高考政策公布:高考科目實行「3+X」
    國家專項計劃:報考國家專項計劃的考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1)符合2020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具有實施區域(36個縣)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 備受爭議的英語學科,是否應被「踢出」高考?教育部對此給出回應
    文/時代教咖英語,是一門國際化語言,是世界通用語言。所以說,這門學科在高考中也佔了很高的百分比,成為了三大主科之一。而家長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學好這一門外語,有的人甚至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開始主抓這門學科的學習了,生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落後於他人。
  • "老高考"新變化 明年起山東實行"3+3"新高考方案
    今年是山東省現行高考的最後一年,2020年起將實行「3+3」新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實行後,從學生備考到志願填報方面,都會發生變化,到2020年,將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  作為最後一年「老高考」,今年考場紀律堪稱最嚴。
  • 廢除漢字後,韓國又禁止孩童學英語,萬名教師失業
    2014年,為了加強韓國青少年的韓國語教學,韓國教育部宣布韓國公立小學3年紀以下學生不得接受課後英語教育,但是遭到了學生家長的強烈反對,被迫延長到2018年3月實施此條例;近日,韓國教育部又接到了1.2萬學生家長的聯名抗議,要求給孩子開設英語課。
  • 新高考改革:如英語降選修,物理升主科,是否更有利國強民強?
    前幾天,關於英語科目是否應該取消或者降為選科,一度引起了眾多網友熱議!眾多網友表示,英語的確耽誤了一批人,讓80%的人陪讀20%的人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有多少學子因為英語這一個科目,總體成績就下了大滑坡。只因為英語一科不好,就耽誤了中國人才的選拔,這真的值得嗎?
  • 3+1+2新高考模式下,免費師範生政策解讀
    自2007年免費師範生政策實施以來,免費師範生一直受到學生和家長重點關注。尤其對那些成績優異,並一心投身於教育事業的同學,了解免費師範生政策,以及相關院校十分必要!那麼就讓博信教育帶大家了解一下免費師範生政策以及相關院校優勢專業。
  • 教育部將徵意見:高考不統考英語 招生綜合會考成績
    京華時報記者郭瑩>>改革亮點高考時不再統考外語在社會高度關注的高考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在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方面,重點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學好每門課程,並選擇適合自己興趣的課程,充分發展個性潛能和學科特長,同時引導學生參加公益服務和社會實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