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為了加強韓國青少年的韓國語教學,韓國教育部宣布韓國公立小學3年紀以下學生不得接受課後英語教育,但是遭到了學生家長的強烈反對,被迫延長到2018年3月實施此條例;近日,韓國教育部又接到了1.2萬學生家長的聯名抗議,要求給孩子開設英語課。
各國保守派均以堅守民族主義為政治活動根基之一,韓國的保守派也是如此,不過他們的理念卻是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中極其罕見的----他們極力清除外國文化,許多時候與沙特等封建王朝制度國家很相似:無論外國文化是否優秀,韓國的總是最好的。1979年韓國廢除漢字,強行推行本國幾百年前強造的文字。使用「強造」的文字目前在人類歷史上,韓國獨一家。
但是這對韓國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導致韓國出生在70年代以後的這批人在語言上時常產生混亂。日本專家甚至認為,取消漢字40年的時間,不健全的語言影響了韓國人的思維,韓國人均智商下降五分之一左右。韓國60年代初曾一度生成長起來一大批企業家、科學家,但是70年代以後出生的韓國人,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樣的能夠對世界產生有利影響的人物。倒是韓國年輕人拍攝的影視作品,極度適合各國低智力人群消費。
韓國語的使用帶來諸多不便,許多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政府一度將學習漢語看作「賣國」、「叛族」的情況下,反抗無果的韓國人轉而大量學習英語。目前10--40歲年齡段的韓國人,99%的人口在國內交流中都會遇到韓語無法表達意境的情況,他們通常改用英語單詞甚至整句英語交流,韓國也成為了世界上英語水平最高的非英語國家。
但是2014年韓國保守派執政時期,認為韓國的英語學習氛圍嚴重影響了韓國的民族自豪感,根據此前禁用漢語的經驗,他們開始禁止較幼小的孩童學習英語,強推韓國語讀寫,3年時間已經造成近萬名英語教師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