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從什麼時候開始落後了

2020-12-17 小周侃生活

中國數學歷史源遠流長,從5千年前的結繩計數,到夏商時期以甲骨文記載大數據,後來由於農耕的需求,幾何算術得到了發展,到宋元時期,許多成果領先於當代。可是到了明朝八股取士的制度一開,中國數學就此一落千丈。

日本數學家山上一夫在他的名著《中國算術之特色》一書中寫到:「中國之算術,歷史甚長,且生於偉大的文明系統中,然不能比較豐富發達者,其主因在於中國算學家,多不以算術為專業,此種意見,或亦非過驗」。

他講的並不錯,翻看中國數學史典籍,隨便舉出一個有名的數學家,比如唐朝有名的天文歷算家一行,他是密教五祖之一,他並不是專研數學,花在佛學的時間就多於數學時間。

南宋大數學家秦九韶,是在當官時發現軍事部署、財政管理、建築工程如果不會進行計算會造成「財蠹力傷」,而且計算的失誤「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對公私部會造成損害,從而精研數理以便「通神明,順性命」」,並利用他來「經事務」

1955年,毛子水先生在《中國科學思想》一文說到,中國科學的落後有以下五點原因。

(一)政治方面-中國自秦以來,大半時間是天下統一。一個統一的天下,人們就會因襲故常,不會想出奇技淫巧以相尚。和歐洲各國的聯繫很少,便要出齊制勝相競爭,有競爭就有進步。

(二)社會方面-中國社會是農業社會,人民樂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所追求的不過是牛羊膘肥,工具也止於精良的犁耙,容易滿足現狀。而科學的發展追求與不斷的創新,永無知足的時候,所以中國社會的結構,也是不利於科學的發展。

(三)考試制度方面-中國的科舉考試是士人唯一途徑,而考試的範圍卻沒有科學的科目在類,自然打擊讀書人在科學上的興趣,即使唐代考試中有明算,但程度淺易。

最重要的是,整個考試制度都是以考經史類,自然科學在這種情況下,永無出頭之日。

(四)教育制度方面-西方的學校和專業學會,正是孕育科學的地方,而這些機構在民國以前50多年是不存在的。

中國的學校只教導「修己治人之方」,注重的是道德修養、處世之道,至於研究自然事物的學問,是比不上西方的。西方的各種專業學會,更是中國一直沒有的,所以自然科學不發達。

(五)經濟方面-科學的研究是基於兩個方面,一是需要,二是人類的好奇心和求進心。日常生活中有這種那種的需要,我們就會發明這種那種的東西滿足需要。好奇心則是人人皆有,中國人也不例外,四大發明也莫過發明與此。

可是科學研究精於求精,更有賴於充實的經濟基礎,辦學校要錢,搞研究也需要錢。

中國近代也建立了不少大學,科學的研究工作也付出了不少的汗水,但當時中國處於內戰連連,外患不斷的時期,政府的財政入不敷出,對教育的經費自然不足,經濟不能健康發展,自然科學也就慢慢落後於西方國家。

點個關注,再走唄。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數學為何如此的落後?
    中國近現代出數學得到長足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數學家,最知名比如華羅庚,陳景潤,蘇步青等等。陳景潤可為何中國的古代數學一直那麼落後,而沒有得到發展呢?數學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原因其實有很多,分析了一下1.中國古代數學成熟於南北朝時期
  • 近現代中國落後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數學不好
    總結起來,西方實證科學將數學作為認知世界的基本工具,在此基礎上順理成章地產生了量化、標準化和模塊化,順應了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分工協作,歷次工業革命都發生在西方,最近一次的信息革命也起源於西方。而中國沒有將數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基本工具,這樣國人就缺乏量化思維,缺失了標準化和模塊化,只能停留在農耕和手工業階段。
  • 中國數學是什麼時候與世界接軌的?國際通用數學符號體系的採用
    數學的運算、推理過程中會有一些反覆重複的表述,為了運算和推理的簡便,人們開始採用一些符號來代替那些重複的表述。尤其是近代以來,數學的新思想、新概念被引入,出現了新的運算、結構關係,基於此產生了大量的數學符號。
  • 數學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紀錄片裡面所探訪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從存在開始就沒有和外界有過交流的部落,紀錄片主要探討的是人類的語言能力是否天生存在於我們的基因裡,但正因為沒有和外界交流過,在他們的語言裡是沒有數學的,同樣也沒有用於詳細計數的語言,所以這個部落的父母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個孩子,因為即便有5個孩子站在父母的面前,他們只知道許多這個詞。如果問他們有多少個孩子,只會回答自己有許多的孩子,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害怕數學
    整個初中階段我的數學都說得過去,但始終談不上喜歡。後來,我還被選拔去參加奧數比賽,周末要到學校上輔導課。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在數學上有天賦,在這個輔導班裡也比較自卑。我們的中年女教師是個性情中人,毫不掩飾對幾個她認為聰明的男生的喜愛,也時常談起往屆數學王子的軼事,說起這些的時候臉上泛著光。有一次她布置了一道難題,讓大家解答。
  • 發達了兩千年的中國數學在近代落後,吳文俊怎麼看
    上世紀70年代後期,吳文俊開創了數學機械化領域,提出了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的「吳方法」,享譽世界。而這項成就源於他對中國古代數學的重新認識,他在涉足中國古代數學史時發現,貫穿中國古代算術的機械化思想,非常符合現代計算機的思想,這促使他想二者合一,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他開始選擇了初等幾何定理證明作為嘗試。
  • 美國學者:中國理解知識就是力量,美國開始落後了
    近日,美國學者湯姆·沃特金斯發文:China's not waiting while we fall behind on education(在我們落後於教育的同時,中國不會等待)。而這位美國學者看到中國近幾年的人才發展,中國高校近幾年世界排名逐漸向前列不斷逼近,他則開始擔心起了美國人的教育問題。文章寫道,我饒有興趣地閱讀了消費者能源公司執行長帕蒂·波普在等待返回中國的飛機上對教育的評論。她的觀點是:相信學校整合可以為課堂教學和支持教育工作者騰出更多資金。她是對的。
  • 在線數學思維訓練,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最好?
    而數學作為重要學科,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剛上小學就給孩子報班在線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培訓孩子的數學思維,那麼在線數學思維訓練,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最好?對於這個問題,國內優質小學數學在線輔導平臺麥斯數學認為,數學思維訓練並不是越早開始越好,因為孩子成長有自己的規律,在線教育需要遵循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 著名數學家談中國數學落後原因:很少涉及新領域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談中國數學落後原因  30年來很少涉及新領域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第五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17日在北京開幕。大會主席、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數學與世界高水平有較大差距,原因就是30多年來中國數學界很少涉及數論、幾何等數學新領域。  丘成桐是世界著名華人數學家,曾獲得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 很多人把中國近代以來落後挨打歸咎於元清,其實宋明就開始落後了
    這位歐洲人,是一位義大利籍的天主教耶穌會士,當時的身份是天主教耶穌會中國傳教團的負責人,名叫利瑪竇。利瑪竇在明朝後期來到中國向中國人推開了一扇面向歐洲和世界的窗戶。1552 年10 月6 日,利瑪竇出生在義大利的山城馬切拉塔。1571年,他成為耶穌會見習修士,開始接受神學、古典文學以及自然科學方面的訓練。
  • 在這件事上,中國落後西方2500年
    上學的時候,歷史教科書上會告訴學生很多讓我們自豪的歷史知識。它的模式就是,在某某科技上,中國領先西方多少百年。舉例子:《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鬥」,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600多年。
  • 有必要把新的數學傳入中國的教育鏈,以免又落後他國一步
    借 Voevodsky 的革命性的「新」的數學基礎為例子提出這樣的問題:要設立什麼機制使得「新數學」是經常的、連續的溶入大、中、小學的數學課程。這裡不是指十年一次那種天翻地覆的大改變。在工業技術上國外企業重視知識鏈的高速傳遞。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國外企業重點投入新原理、新技術的創造與應用。
  • 三問中國科學為何落後
    我們有必要通過討論西方科學傳統的整體發展,科學在西方文明大傳統中的核心位置,來審視李約瑟問題的意義,審視中國在近代落後的根源。我們有必要通過討論西方科學傳統的整體發展,科學在西方文明大傳統中的核心位置,來審視李約瑟問題的意義,審視中國在近代落後的根源。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李約瑟問題大家都聽說過,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出現於中國。西方專門研究中國科學的專家席文提出,問這個問題沒有意義。
  • 阿拉伯數字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又是什麼時候在世界普及的?
    中國古代的計算方式:我國古代是用小寫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來進行計算的,但這種數字方式容易被修改,後來為了防止人們修改票據和帳冊上的數字,在明朝時期就採用了大寫的「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 孩子討厭數學,成績落後怎麼辦?3個方法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長期這樣下去,很多孩子開始討厭數學,成績也越來越落後,急得家長團團轉。其實大多數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對數學還是很喜歡的,但是越到高年級,甚至初中後,就越來越討厭。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學數學真是要有天賦?如何快速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呢?01 為什麼學生要學數學?
  • 澳洲學生閱讀和數學教育皆落後國際平均?斥巨資全無效果,政府急了
    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中國)相比,澳大利亞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水平低了大約一年半,在數學能力方面低了大約三年半,在科學素養低了大約三年。 即便與國際水平相比,澳大利亞學生在數學上也落後了整整一個學年,在閱讀和科學上也落後了將近一個學年。
  • 中國數學五千年
    《中國數學史大系》終於問世了。這是中國數學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大系》自上古至清末,全書共計10卷,400餘萬字,是一部全面論述中國傳統數學歷史發展的巨著。為什麼要編寫這麼大一部中國數學史呢?中國傳統數學源遠流長,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體系與發展途徑。它持續不斷,長期發達,成就輝煌,呈現出鮮明的「東方數學」色彩,對於世界數學發展的歷史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一些西方學者由於持有「歐洲文化中心論」的偏見,錯誤地認為中國古代數學是受西方數學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而實際上,從遠古以至宋、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直是世界數學發展的主流。
  • 「中國科技或許會倒退20年」,為什麼數學大師會這麼說?
    但是著名的數學大師丘成桐對國內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中國的教育如果一直按照現在這個水平進行發展,那麼中國的科技將會倒退20年。近幾日中國著名的數學大師丘成桐說:中國目前的數學教育過度的誇大古代知識,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很多人都不了解如今數學是如何發展的。如果中國繼續這麼發展教育,誇大古代教育的知識,那麼中國教育的發展將停止,甚至倒退幾十年。
  • 數學思維訓練,不妨從玩遊戲開始
    剛出生的嬰兒,其實相互之間的數學思維是相當的,都為零.而第一次出現差距是在小學,孩子之間的數學思維就會拉開明顯的距離.第二次是中學,差距就更明顯了,到了高中就更大了.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差距呢?很大部分原因是孩子的啟蒙時期,數學思維要從小開始培養.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日前公布了一個驚人的研究結果,5歲的兒童,他們竟然能自己掌握數字抽象概念和算數法則.請別讓5歲的天生數學家,到了10歲,就變成了數學落後分子!
  • 高考衝刺階段,如何拯救落後的數學和英語成績?逆襲黑馬支招
    數學和英語那些數學和英語成績都不好的同學,內心是怎樣一種體會可能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今年的高考備考已經進入了衝刺階段,面對成績落後的這兩大科目,高三學生還有沒有可能抓住最後的時間實現可能的提升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位過來人給有同樣境遇的同學們提供的建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數學和英語成績都不好?高考衝刺這樣做,成績絕對讓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