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為何如此的落後?

2020-12-17 深圳都市記事本

中國近現代出數學得到長足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數學家,最知名比如華羅庚,陳景潤,蘇步青等等。

陳景潤

可為何中國的古代數學一直那麼落後,而沒有得到發展呢?

數學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原因其實有很多,分析了一下

1.中國古代數學成熟於南北朝時期,此時古希臘已經衰落很久了。

2.比較《九章算術注》和《幾何原本》不管是篇幅和深奧程度,九章都遠遠不如幾何原本,《九章》還停留在簡單基本運算解題,如加減乘除運算和勾股定理,而《幾何原本》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裡體系,從幾個公社少量前提出發,推導出大量結論,更是給後人開啟了數學論證的先河,留下了如窮竭法、分析法、反證法、等各種數學證明方法,這些證明方法我相信任何上過初中數學的都應該學過。

幾何原本

3.最重要的事中國古代沒有圓錐曲線知識,不知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阿基米德螺旋線等為何物,這是致命傷,要知道圓錐曲線是大自然物體運動的普遍形式。

4.中國古代不重視數學,沒有專門記錄前人成果的數學史,也沒有專門從事數學研究的團體,這導致即使偶爾出現一兩個數學天才,他們的成果也基本得不到重視,著作不是失傳就是無人問津,如祖衝之的《綴術》唐朝以來就無人能懂以致失傳,我們今天知道祖衝之圓周率算到後7位的成就還是史官寫的《隋書》告訴我們的,至於他如何算出來的則永遠無人知道了。

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衝之

5.中國古代數學家極少極少,2000年裡能稍微叫得上名字的也就寥寥十來個人,遠遠不如古希臘500年裡出的數學家多。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科學發達?專家:其實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遠遠不如古希臘
    我們一直沉浸在中國偉大的歷史中無法自拔,認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領先於西方的,直到清朝才被超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遠不如西方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根,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人的數學成就相比於中國就已經超前很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到底是怎麼回事。
  • 發達了兩千年的中國數學在近代落後,吳文俊怎麼看
    上世紀70年代後期,吳文俊開創了數學機械化領域,提出了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的「吳方法」,享譽世界。而這項成就源於他對中國古代數學的重新認識,他在涉足中國古代數學史時發現,貫穿中國古代算術的機械化思想,非常符合現代計算機的思想,這促使他想二者合一,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他開始選擇了初等幾何定理證明作為嘗試。
  • 三問中國科學為何落後
    我們有必要通過討論西方科學傳統的整體發展,科學在西方文明大傳統中的核心位置,來審視李約瑟問題的意義,審視中國在近代落後的根源。我們有必要通過討論西方科學傳統的整體發展,科學在西方文明大傳統中的核心位置,來審視李約瑟問題的意義,審視中國在近代落後的根源。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李約瑟問題大家都聽說過,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出現於中國。西方專門研究中國科學的專家席文提出,問這個問題沒有意義。
  • 中國工具機如此落後,為何軍工發展能實現井噴式發展?優勢在哪裡?
    之前很多人都說中國的工具機非常的落後,這一點並不否認,但是就在如此落後的情況下,中國的軍工還能發展得如此迅速,其中又有哪些曲折呢?    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戰鬥機渦扇發動機,其推力至少可以達到十幾噸,所以在工具機上就需要高於民用工具機,這也是為何民航可以並未裝備渦扇發動機的主要原因。
  • 數學界的李約瑟難題:宋元數學高度發達,為何未能產生近代數學?
    我國古代數學成就在宋元時期達到頂峰,著名的「宋元四大數學家」: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代表了我國古代數學的最高成就,更領先於同時期西方水平,但為何近代數學未能在中國產生? 李約瑟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而日本著名數學史家三上義夫對我國古代數學成就的評價更具代表性: 「中國之算學,其發達已有二三千年的歷史,以算學之發達,包含於如此之大文明中而有如此久長之歷史,世界諸國未嘗有也。」
  • 中國古代幾大數學成就,原來古人如此偉大
    說到數學,可能是當今讓小夥伴們最為頭疼的事了,就在今天,小編也剛剛經歷了一場高數測試,至於自我感覺嘛,唉,不忍心說了,真是往事不堪回首那。不過,如果小夥伴們認為小編今天只是想和大家吐槽吐槽自己不忍直視的高數的測試,順便幫大數學家笛卡爾秀一波操作,那就想的偏離軌道嘍,然而實際上,小編今天確實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偉大數學家的極限操作,但是,卻不是像笛卡爾這樣的老外,而是我國的古代數學家,說到我國古代數學家,那也是不輸外人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但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決不止於算術與代數方面, 以幾何而論, 希臘歐幾裡得幾何的拱心石是畢達哥拉斯定理 (語出Bourbaki, [5]) 或即勾股定理. 這一定理我國古代自然也早已有之.到西歐17世紀以後才出現的解析幾何與微積分, 乃是通向所謂近代數學的主要的兩大創造, 一般認為這些創造純粹是西歐數學的成就. 但是中國的古代數學決不是不起著重大作用 (甚或還是決定性的作用).
  • 落後就要挨打並不成立,古代是誰先進誰挨打,中外皆是如此
    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在學習近代史的時候經常用到,我國的近代史就是挨打的歷史。因為清朝的落後,不斷受到西方各國的侵略。可以說落後就要挨打是很多人都認同的話。不過這話只適應在近代,在古代並不適應。古代可以說是相反,先進就要挨打。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國都是這個道理。
  • 中國古代在數學上的成就有多大?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甚大,在世界科技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至唐代時在數學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首先,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個數學專科學校,這就是國子監所轄的六學之一的算學,長安與洛陽各置一所,專門培養數學人才。算學招收學生,置有算學博士等學官,負責學生的教學工作。
  • 中國古代數學:不僅重「實用」,而且有「理論」
    讀書報:據了解,《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的編纂工作早在1980年代後期即已啟動,直到去年才最終完成,為什麼耗時如此之久呢?    郭書春:作為「八五」計劃的中國科學院重大課題的一個子課題,《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是上世紀80年代末啟動的,我是作者之一,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因主編出國,沒有按時完成,卻把經費花光了。
  • 中國數學從什麼時候開始落後了
    中國數學歷史源遠流長,從5千年前的結繩計數,到夏商時期以甲骨文記載大數據,後來由於農耕的需求,幾何算術得到了發展,到宋元時期,許多成果領先於當代。可是到了明朝八股取士的制度一開,中國數學就此一落千丈。日本數學家山上一夫在他的名著《中國算術之特色》一書中寫到:「中國之算術,歷史甚長,且生於偉大的文明系統中,然不能比較豐富發達者,其主因在於中國算學家,多不以算術為專業,此種意見,或亦非過驗」。
  •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與衰落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與衰落 來源:生物谷 2006-09-24 01:24 作者:音語石 數學在中國歷史久矣。
  • 宗教為何在古代中國如此「順從」?
    自此,活躍在中國封建時期的「三教」全部出現,並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漸碰撞融合。要探討中國的宗教發展,就需要重視中國的國情。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從政治上看,絕大多數時期強幹弱枝,中央皇權在法理上擁有絕對權威,在實際操作中也有相當大的權力。
  • 數學史上500年匪夷所思的數學公式&中國古代數學極簡史史
    」丘成桐中國學生基礎好?我們不禁期望,在接下來的80年裡,還將出現更多屬於這一世紀的寶貴的數學思想。數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發展的特點,可以分為五個時期:萌芽;體系的形成;發展;繁榮和中西方數學的融合。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貨物交換產生以後,數與形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仰韶文化時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號。到原始公社末期,已開始用文字符號取代結繩記事了。
  • 魯迅為何用向來如此一詞,表達中華落後的悲哀,以及對國民的無奈
    魯迅為何用向來如此一詞,表達中華落後的悲哀,以及對國民的無奈 中國為什麼會落後?中國為什麼會受到列強的欺辱?中國為什麼從文明變成落後愚蠢的代名詞?每當談論到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有一種涼涼的悲哀湧上心頭,或許會悲憤的說一句:清朝的閉關鎖國和盲目自大。
  • 中國古代傳統數學在明代並未失傳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數學的先進國家,但中國數學史寫到明代,卻似乎出現了異常。1964年,著名數學史專家錢寶琮(1892 1974年)在其著作《中國數學史》中說:「明代中葉以後出版了很多商人所寫的珠算讀本,這些珠算書中雖保存了一些《九章算術》問題,對比較高深的宋元數學只能付之闕如,中國古代傳統數學到明代幾乎失傳。」
  • 「圓」來如此,體味中國古代圓的探究
    (三)勾股容圓,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勾股容圓是通過勾股形和圓的各種相切關係求圓直徑的問題,這是中國數學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例如《歌詞古體算題》記載了中國古代的一道在數學史上名揚中外的「勾股容圓」名題,其歌詞為:十五為股八步勾,內容圓徑怎生求?有人算得如斯妙,算學方為第一籌.當中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這樣的: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邊長分別為15步,8步,試求其內切圓的直徑.現在我們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內切圓有關性質我們計算出內切圓的直徑=6.
  • 中國古代數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在世界古代數學中,古希臘歐幾裡得幾何學的輝煌成就可說是家喻戶曉,為人們所熟知了。但是,對於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人們卻知之甚少,或知之不詳。其實,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同樣是極其輝煌的,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 吳文俊:為中國古代數學「翻案」
    這種10進位制的算術不僅可以表達任意大的正整數,還具有獨到的位值制,為中國古代高度發展的計算技術奠定了基礎,使中國古代計算技術具有了構造性、算法化與可計算的機械化特色。 現代社會所使用的實數系統及其計算方法與規律,中國數學在公元3世紀已經完成。因為中國古代算術著重實際問題的解決,自然導致解方程,即現代意義下的多項式求解。
  • 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孩?原來另有隱情!
    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孩?原來另有隱情!古代的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是因為他們需要妻子為他們生下兒子繼承家業,而且古代因為醫學技術不發達,所以就需要多娶幾房妻子。所以在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這也是大家都知道和理解的,那麼大家知道為何古代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孩?原來另有隱情!在古代,女子15歲才算及笄ji,也就是成人了,因此一旦到了十四五的年紀就要著急嫁人,這並非女子自己的意願,而是父母的安排。首先,古代鼓勵生產,大家族都講究「人丁興旺」一說。一個家庭的孩子越多,就代表家族越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