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是孩子大腦發育的第一步,也是認識世界的最重要一步。有語言障礙的孩子,往往也伴隨著學習障礙。學習障礙泛指一種在發展上和使用聽、說、讀、寫、推理或數學能力上,有顯著困難的症候群。這些異常現象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所引起的,並不是其他障礙狀態或環境因素直接造成的結果。
相關數據顯示,大約15%語言障礙兒童在學習和思維和使用符號上有困難。
學習障礙類型可分為六種:動作、注意力、知覺、符號、記憶和情緒。
通常,學習障礙兒童在學齡前階段可能出現對語言或是書本不感興趣的情況,當這個孩子入學後,教室裡的語言能力需求往往遠高於他/她的口語能力,使得他/她學習落後或表現不佳。
語言學習障礙兒童的語言表現,無論是說和寫,通常都會受到影響,這些兒童在交談對話和使用語言形式及內容上都有困難,推論語言的規則對他們更不易,以致在習得構詞規則和發展複雜語法上發生遲緩的狀況。
因此,他們整體的口語發展可能遲緩,溝通問題也經常發生,因為詞彙提取問題的存在,導致這些兒童在以口語回應時間更長。
2~3歲是孩子語言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
2~3歲語言發展指標
詞彙量可以達到1000多個,知道並能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屬相,能說出一些數量詞以及1~10以內的數字,能夠說出5~6個以上單詞組成的複雜句式,會用語言描述一些物體的外形特徵,能理解並正確回答「誰」「什麼」「哪兒」「什麼時候」「如何」等問題。
2~3歲是孩子語言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進入到掌握最基本的口語的階段。更主動的與周圍的人進行語言交流,大部分孩子都表現的伶牙俐齒,和大人對答如流。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由量的積累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個階段的孩子多數可以流利的說話了,加上他已經有了許多生活的經歷和認識了許多事物,這個時期寶寶能把話說得更完整,更有條理,主要有四個語言特點。
01
逐漸進入語言複合句階段,在大人日常語言和不斷訓練下,已能掌握主賓結構的句式,說話的句子明顯加長,進入語言複合句時,寶寶會說「寶寶吃這個,媽媽吃那個」「我先洗澡,再去睡覺」等。
02
學會用語言表達眼前不存在的事情,如回到家會問:「媽媽,爸爸還沒下班嗎?」「媽媽忘了 買蛋糕」等。此時孩子的語言已開始脫離具體的環境,從具體形象的語言內容向抽象邏輯的語言內容發展,表明孩子已開始進行語言思維了。
03
懂得描述事物或一件事情的細節。如「小狗毛是黃色的」「馬長著長尾巴」等,這是寶寶對日常事物逐漸熟知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語言能力。
04
想像力非常豐富,用一些字句來吸引大人的注意。這時寶寶對自己的語言能力非常有自信,在看到、聽到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平時學到的一些詞運用到不相關的事物上,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當寶寶擁有了對話的交際能力後,說話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越來越具有交際性了。他更願意與其他同齡的孩子說話,而不是大人。所以想發展寶寶的交際語言能力,儘量讓他與同齡的小夥伴相處,這有助於提高他的語言能力。
語言小貼士
很多大人認為,自己說的話孩子聽不懂,所以不注意說話的方式,其實當大人說出有一定深度的話時,孩子會不知不覺地聽進去,某一天,他會在一個恰當的場合,很貼切地說出這句話來,讓父母大吃一驚。所以想要提高寶寶說話能力,家長們多說才是硬道理。
想要更多語言能力提升方案,後臺聯繫小金獲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