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藥物「零加成」降藥費 一張感冒處方12元

2020-12-23 騰訊網

肥仔哥哥 (微博)畫

為何到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就醫的人多了

基本藥物「零加成」不僅降低了藥費,還改變了城鄉居民的就醫理念和習慣

70歲的趙爺爺患有高血壓20多年,需長年服藥。從他所住的深圳蓮花北小區走到三甲醫院深圳北大醫院只要5分鐘,而走到雨田社康中心要8分鐘,可他卻捨近求遠每月都來社康中心看病取藥。他選擇社康中心的理由有三:藥費便宜很多、排隊時間短、和醫生交流時間長。

深圳福田區2008年率先全省在社康中心試行基本藥品「零加成」做法,帶來的不僅僅是藥費減低,更是居民就醫理念和習慣的轉變。

根據衛生部的要求,到今年底廣東省要有60%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基本藥物制度對我們的就醫意味著怎樣的改變?首批試點中,新興的「山區版」和福田的「都市版」是否具有可複製性?近日記者深入到這兩個縣區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康中心去一探究竟。

■名詞解釋

基本藥物

這個概念,由世界衛生組織於1977年提出,指的是能夠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保證供應、基層能夠配備、國民能夠公平獲得的藥品,主要特徵是安全、必需、有效、價廉。2009年8月18日中國正式公布《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以及管理辦法和目錄,這標誌著中國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正式實施。發改委制定基本藥物全國零售指導價格。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實行零差利銷售,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並達到一定的使用比例。基本藥物實行省級集中、網上公開招標採購並統一配送。

【新興模式】一張感冒處方12元

實行藥品「零加成」銷售,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關鍵環節。從2010年2月起,新興全縣12家鄉鎮衛生院實行藥品零加成銷售。

記者在六祖鎮衛生院看到,這裡基本藥物已有400多個品種,在門診中的使用高達90%。骨科醫生梁培根告訴記者,醫生們很快熟悉了新的藥品目錄,工資也沒有因為取消加成而受到影響。

作為醫生他能感覺得到,基本藥物的價格確實更便宜了,也更安全了。一張感冒處方已由原來的15元降到12元,對於偶爾來看一次病的村民對這樣的變化可能感覺不明顯。可對於像高桂英這樣患糖尿病的慢性病人感覺就很明顯了,她以前每月的藥費要400多元,現在只要300元左右就可以了。

從目前運作8個月的情況看,12家鄉鎮衛生院出院者平均費用由原來的1926.5元下降到1786.5元,與上年同期下降了140元,降幅7.8%。門急診均次藥費由47.8元下降到了44.6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2%。省衛生廳巡視員張壽生評價說,對於新興這樣的地方,能降7%很不容易,別人出一分力,他們可能要出五分力,甚至十分力,如果新興能夠做到,其他地方也應該能夠做到。

零加成補償三七開

基本藥物「零加成」的一個挑戰就是,大部分鄉鎮衛生院主要依靠藥品收入維持運營,也就是俗稱的「以藥養醫」。一旦這些鄉鎮衛生院的運營經費和經費補貼不到位,那它們將無法生存下去。補償的錢誰來出,補多少,補償的錢能否及時到位,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

新興縣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

新興地處粵西中部,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山區縣,總人口46萬,農業人口約37萬,低收入人口尤其是農村貧困人口眾多。

改革一開始便面臨「兩難」選擇:如果僅按國家規定的15%藥品加成率給予補償,與鄉鎮衛生院藥品的實際加成差別較大,群眾得到的實惠十分有限;如果按實際取消的加成給予補償,由於各地差異很大,補償和標準都難以操作。據了解,許多鄉鎮醫院實際的加成為20%-30%,外省一些地方甚至可達50%-80%,但上報給行政部門一般只說加成15%。

最後他們還是決定按實際取消的加成進行補貼。

考慮到縣財政緊張,藥品差價資金的補償,70%由醫保基金解決,30%分別由省、市、縣按照「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的辦法給予補助。

醫保基金需要承擔70%,長此以往會否「透支」?新興縣有關負責人回應說:基本藥物「零加成」實施8個月以來,以補償500萬元,今年新農合預計結餘資金1000萬元,再加上城鎮居民醫保取一部分,目前是綽綽有餘的;不過如果大醫院也開始實行「零加成」恐怕有難度了。

相關焦點

  • 150家村衛生室「零利潤」賣藥
    150家村衛生室「零利潤」賣藥 2013年06月27日  來源:齊魯晚報
  • 零加成倆月多數駐濟醫院總收入下滑 便民門診排長隊
    取消藥品加成後,他一次再拿相同的四五種藥,能省下50多元。「一個月省下的錢,差不多夠再拿一次藥的了。」袁先生說。  有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到內科就診的患者對於就醫費用下降感覺非常明顯,「以腫瘤患者為例,主要是反覆檢查和放化療,檢查費用和放化療藥物價格的下降,能大幅降低他們的就醫費用。」但是對於外科手術患者而言,此消彼長,很可能總體費用有所升高。
  • 公立醫院全部實行藥品「零加成」
    同時,該負責人表示,我市已下定決心,一步到位解決大醫院「以藥補醫」的弊端,做全國醫藥分開改革先鋒,第一步就從取消藥品加成開始。取消藥品加成切斷利益鏈條市衛人委有關負責人在談到改革的背景時表示,由於我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費標準長期以來低於醫療服務成本,為彌補這一現狀,國家允許公立醫院既看病又賣藥。
  • 藥品零加成讓藥師丟飯碗?一線藥師有話說
    十堰市人民醫院藥師柯靜:有壓力也有收穫零加成之後,醫院的藥品在性價比上有了藥店不可比擬的優勢,除了保證品質之外,價格比市場上的藥店還要便宜很多。零加成的實施,直接帶來了窗口藥師調劑工作量的大幅增長,來院購藥的患者明顯增多。十堰市人民醫院在零加成之後每月的工作量相較於取消加成前增長了1/3。
  • 武漢一名醫3年僅開過一張門診輸液單:不該開的藥堅決不開
    楚天都市報11月30日報導,感冒咳嗽看門診打幾天吊針,無論是在大醫院還是小診所,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對於今年60歲的陶曉南教授來說,儘量不給門診患者開輸液處方,是他堅守了22年的紅線。陶曉南教授是武漢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過去3年,他只開過一張門診輸液單,而且還是事出有因。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 醫師因一張處方箋被警告 只因開了6種藥
    醫師因一張處方箋被警告《處方管理辦法》有相關規定,「開具西藥、中成藥處方,每一種藥品應當另起一行,每張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品」。處方所開藥品越多,越容易發生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其實這也屬於藥物相互作用的範疇,只不過是發生在體外,而且多指注射劑的配伍變化。由於不同注射劑所含藥物性質不同,在不同pH 值的情況下可能發生沉澱、變色、分解、聚合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物理或化學變化,從而影響藥品療效的發揮或產生藥品不良反應。
  • 【藥物】糖尿病友感冒能吃感冒藥嗎?
    現在由夏入秋,有些免疫力的低的糖友,就會患上感冒。按理說,感冒了吃點藥就好,可有糖友發現自從吃了感冒藥或止咳糖漿後,血糖值卻明顯升高了。那感冒藥糖友到底能不能吃?吃了感冒藥還能吃降糖藥嗎? 糖尿病友感冒了可以吃藥嗎? 糖尿病友感冒是可以吃藥的,但是食用感冒藥是格外需要注意的。
  • 央媒怒懟常用藥大漲價,1000治一次感冒,電子處方進醫保或可降藥價
    在集中採購環節,多地藥品集中採購平臺,也相繼對無正當理由漲價、不能保證供應的企業進行了納入不良記錄、拉入「黑名單」等處罰,並結合進口藥降稅降價、帶量採購等集採環節的改革措施,進一步壓低藥價。可以看到,《人民日報》在《常用藥漲價別太任性》的最後還特別提到,期待有更多更管用的辦法出臺,給任性漲價的常用藥劃出紅線。
  • 記者調查發現海口各大醫院處方上仍使用藥物商品名 通用名處方難倒...
    感冒了,讓市民買「泰諾」、「白加黑」、「感冒清」,這很容易;不過,要市民去買「對乙醯氨基酚」,這對幾乎沒有醫學知識的市民來說,卻是一頭霧水。原來「對乙醯氨基酚」正是「泰諾」等感冒藥的通用名。衛生部推行「通用名開處方」舉措,不少人認為此舉可堵商業賄賂和醫藥回扣。
  • 醫師處方不得隨意塗改 每張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由於一些醫院對處方採取密碼式的處方辦法,使患者拿著「天書樣」的處方到院外無法調配。《處方管理辦法》將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每張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  根據規定,處方應將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診斷填寫清晰、完整,並與病歷記載相一致。每張處方限於一名患者的用藥。
  • 到醫院提出要開24種藥? 老年人用藥亟待「聯合處方」
    去年10月,80歲的張老先生(化姓)來就診,接診醫生正是王朝暉教授,老人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條,提出「幫我開上面這些藥。」王朝暉吃驚地發現,紙條正反兩面竟然寫了24種藥物。仔細看完後,王朝暉從藥物種類判斷,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便秘、失眠、前列腺增生等多種慢性疾病和老年病,「抗血小板藥物有兩種,降壓藥有5種,其他藥品如降脂藥、降糖藥、前列腺藥物也存在多種同類藥物成分和相同作用機制的藥品,只是品名不同而已。」「藥太多了,您不能這麼吃」,王朝暉仔細向患者解釋用藥誤區後,划去了很多功效相同或類似的藥物。
  • 臨沂醫改:藥品零差價 做磁共振最多省115元
    慢病患者門診 拿藥省錢最明顯  7月1日上午,在臨沂市中醫醫院門診樓電子屏滾動提醒,「自7月1日零時起,本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引起了不少患者的注意。「聽說今天在醫院拿藥要便宜了,不知道便宜多少?」站在門診樓前觀望的患者陳潔瑩詢問。
  • 基本藥物目錄升級:新增12種抗癌藥,22種臨床急需兒童藥
    總品種數增至685種、增加12種抗腫瘤用藥、C肝治療新藥丙通沙被納入……11月1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正式施行。作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用藥需求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藥品的依據,新版目錄堪稱2012年版目錄的擴容升級版。 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補充了哪些患者急需、臨床價值較高的藥品?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記者展開調查。
  • 江蘇鼓勵藥品拆零 小紙包藥遇成本醫療責任瓶頸
    中國江蘇網12月28日訊 醫生開的藥沒吃完,病就好了,這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蘇北某小學教師王庭輝就有切身感受:感冒後,醫生開了2盒「三九感冒靈」,18小包17元錢,結果只吃了4包病好了;孩子每次感冒,都帶一大袋子藥回來,像退燒藥開的是克感敏,小孩用量一次是吃半片,醫生開的一盒藥15元,只吃了半片,一夜就退燒了,剩下的藥只能束之高閣。  據一項對華東大城市的調查,現在平均每個城市家庭有過期藥215粒,其中30%到40%的藥品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
  • 在網際網路藥店在用一張寵物照片就能買處方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隨著網際網路電商產業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基本上離不開網絡,特別對於那些日常沒有時間購物的朋友的來說,自從有了網絡購物後給這些「忙碌者」節省出屬於自己的時間了。而過去的看病配藥流程複雜的問題現在也解決,自從國家大力懲治整了一批網際網路違規售藥的網站後,為了方便一些沒有時間去藥店購買處方藥的市民能夠買到正規渠道的藥品,國家特設了網際網路藥物經營許可證。而只有拿到這張許可證的電商才能經營此項業務。近日有記者對在網際網路上提供藥品交易服務的第三方賣家進行了暗訪調查,但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 假處方賣真藥喉嚨痛變皮疹
    糾紛經過  前不久,江蘇省高郵市某服裝廠職工黃女士感冒咽喉痛,以為是老毛病了,就去街上某藥店買了一盒阿莫西林。吃了幾天後,黃女士咽喉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皮膚出現了紅腫、瘙癢。於是黃女士跑到該藥店質詢。
  • 4分錢處方引熱議 網友:開便宜藥的多是好醫生
    「本想著得好幾元,結果卻是4分錢!這個處方或許不代表什麼,但的確讓我覺得值得紀念。」在盧先生的印象中,孩子感冒發燒,去一次醫院,至少都得百元左右。因此,當他這次拿到4分錢的處方時,十分感嘆。回到家,孩子吃完藥不到半個小時病就好了,這更讓他對這位醫生充滿了感激,「這種經歷讓我很溫暖,對醫生有了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 廈門:買基本藥物 500元內「免費」|社區醫療|廈門市|服務中心_網易...
    臺海網7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洋欽)廈門市醫改辦昨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更好地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在廈門實施,今年8月1日起,廈門市的醫保參保人員在全市38家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就醫,每人每年享有500元的國家基本藥物藥品費
  • 流感「神藥」奧司他韋幾近賣斷貨 專家:對普通感冒沒效
    昨日,記者在市區走訪了10家藥店了解到,現在藥店主要出售的奧司他韋一共有5種: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15mg×10袋裝)、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15mg×12袋裝)、可威磷酸奧司他韋膠囊(75mg×6粒裝)、可威磷酸奧司他韋膠囊(75mg×10粒裝)、達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75mg×10粒裝)。其中,可威品牌為國產藥,而達菲是進口藥,價格從50元到22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