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找到工作啦!」
大學才畢業的表弟前天剛來廣州,昨天上午出去找工作,下午回來告訴我找到了——他,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秒男」?
我細問了一下,發現他找到的工作跟他的專業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也不是他喜歡的,換句話來說就是他隨便找了個工作先做著,還美其名曰「先賺到錢再說」。
我問他:「你很急嗎?」
表弟:「趕緊找工作賺錢啊!」
我給他轉了2000塊錢,並且很嚴肅地跟他說:「這錢不用你還,吃住我全包,你給我慢慢找,至少找夠一個月的時間,直到你找到真正喜歡的、適合你的工作為止。」
我當然不是錢多燒得,我只是很清楚找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不認真對待而隨便瞎找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找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的話,也許一輩子都得賠進去。
在我看來,要找到好工作,一定要做好這3點準備,才能有備無患。
01、至少提前準備兩個月的生活費
有人可能要說了,「兩個月的生活費?如果有這些錢,我幹嗎要急著找工作?就是因為沒錢,所以才找工作嘛!」
這話聽起來好像挺對的,邏輯自洽,似乎無可反駁。但是,如果你是因為沒錢被逼著去找工作,你肯定會急於擺脫這種現實的壓力而降低自己找工作的標準——
或許你本可以進一個大公司的,但你急著選了一個小公司;或許你本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但你急著挑了個自己討厭的工作;或許你本可以追求一下未來的發展,但你急著只看眼前能賺錢就行。總之一句話,你本可以很牛B,但因為你隨便找了個低標準的工作,你將會變得越來越你二B!
所以,當你找工作時,一定要保證自己至少有兩個月的生活費——哪怕是找人借來的都行。只有當你手頭有錢了,不用擔心交不起房租吃不起飯了,你才能安心找工作,才不會急於求成,才有餘暇去做選擇,你才可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02、一定要明確自己想做什麼
很多人的問題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至於原因嘛,一般就以下兩種:
1、面臨的選擇太多了——「這個好像很賺錢,那個好像很輕鬆,咦,另外一個又好像特別自由……挑著挑著,眼睛就花了,」
2、不夠自信——「我雖然想做這個,但我好像能力不夠啊,要不換那個吧,要求特別低,我妥妥能行啊!」
這兩種,都不可取!作為成年人,我們一定要搞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用餘生去持續追求和提高,才有可能更快地獲得成功。
而要想明確自己想做什麼,方法其實很簡單,排除即可!
你肯定會從很多途徑知道許多工作的類型,可能是父母建議的,可能是親戚道聽途說的,可能是朋友的經驗,可能是學長酒後的吹牛逼等等。我們把所有這些工作都列出來,然後一個一個的排除——
排除你討厭的,排除你天生不擅長的,排除你查證後認為不行的,排除未來發展前景不好的……當你全部排除這些幹擾選項之後,你就更容易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了。
堅持這個目標,不要動搖,你總得找到合適的工作的——就算真的時運不濟,你也可以找到相關的工作,再謀而後動。
03、人靠衣裝馬靠鞍
當你找到了工作,並不代表你就已經擁有了這個工作,你得通過面試才行,而這才是找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試,除了考驗專業能力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第一印象,也就是傳說中的「人靠衣裝馬靠鞍」。這裡,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簡歷
很多人對簡歷不以為然,覺得隨便下載個模板,往裡面填一下信息,再列印出來就OK了。
恭喜你,這很可能就是你面試失敗的原因!
簡歷,的確可以用模板,但你不能只用模板,太千篇一律了,HR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寫這張簡歷時花了不到5分鐘,那他看你的簡歷時或許連5秒鐘都不給你。
另外,簡歷一定要寫豐富一些,曾經的工作或者參加過的任務項目,不論大小,往上填就是了,不用覺得不好意思,這都是加分項。
最後,千萬千萬不要只是一頁簡歷!哪怕你真的沒東西可寫,你也要湊齊至少兩頁來!
2、形象
面試時,你一定要搞好自己的形象,至少要讓人看著舒服。
你不一定非要做個髮型,但你至少要把頭髮弄乾淨整齊;你不一定非要噴香水,但你至少要保證自己的身上沒有異味;你不一定非要西裝革履,但你至少要穿得像個正常人,而不是大褲衩子加拖鞋就去了。總之一句話,挑選你最好的衣服和鞋子去面試,就像你第一次跟自己暗戀的男神/女神出去看電影時那樣穿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