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繼續教育弊端多,收效甚微,何時能改革?

2020-09-04 敏試教育

繼續教育已經施行了很多年,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初衷很簡單,為了提高學校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學校整體師資的素質,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連老師們都覺得這像個「笑話」。

培訓方式單一且缺乏驅動力

所謂的繼續教育線上和線下兩種是常見的培訓方式,不管怎樣,不參加的老師就沒辦法參與評優和評職稱,很多老師處於「被培訓」狀態,本身學習動力不強,就算有教材課本,有空翻一翻僅此而已,更不要說線上形式,一大堆的視頻課程,花點時間動動手指點滑鼠就結束了,如果不是前面評職稱推著,估計沒多少老師願意去學。

內容對不上老師們的實際需求

再者培訓內容,很多都是陳舊的理論,泛泛而談如空中樓閣,提不起老師們的興趣,沒有任何興趣可言,走個流程愛聽不聽,不聽也沒人管。其實,老師們的學習能力都不差,他們也有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繼續教育內容沒有針對老師們切實情況需求,導致實效性太差,最後變成相互老師學校相互欺騙的遊戲而已。

繼續教育資源區域不平衡

前面是有培訓但是實效性差,費錢費力最後流於形式,可是在鄉村,很多老師幾乎沒有接受這類培訓的機會,一年一次兩次,時間也不固定,也可能沒有,有也很難讓所有老師都能參與,因為名額有限,可能每次都沒有你的份。

這種情況讓鄉村教師僅有能提升自己的機會也沒了,和城裡的老師們相比,更加不具備競爭優勢,嚴重影響到鄉村教師今後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城裡老師們覺得沒營養的培訓課程,對鄉村老師而言又是一種奢望。


繼續教育其實缺失的東西有很多,大部分老師缺動力,鄉村老師們缺機會,都是繼續教育今後改革應該參考的因素,要求老師們提升自己多學習也應該多聽聽老師們的心聲。繼續教育應該讓老師們熱愛教育守住初心,而不是流於形式本末倒置,最後儼然成了一個笑話。

這裡是 為大家提供教師招考、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和教育相關文章發布,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原來應試教育又這麼多弊端?快點推進素質教育!但老師心累啊
    正是因為應試教育有諸多弊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出了素質教育,可以說,素質教育就是相對於應試教育提出來的教育觀。到了2010年,制定的《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更是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如今,到了2020年了……我們的素質教育依然在路上,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雖然一直遭受批評,但「應試教育」依然屹然不動、穩如泰山。
  • 精彩問答3:應試教育弊端的改革不難!教育強,中國更強!
    精彩問答3:應試教育弊端的改革不難!教育強,中國更強!《中小學辛苦,大學輕鬆,後果:中小學生厭學,大學無法出傑出人才》的教育爭鳴,希望教育改革廣泛爭鳴,共同找出中國教育改革的新路子!——————————————————————————確實教育改革者要有作為才可以,問題他們長期懶於到教育和學生中調查研究教育問題和弊端!因為造成盲和無法精準的根據教育實際情況和教育規律,創新地去提出改革措施!
  • 智能時代,讓教師只想刷學時的繼續教育不能再繼續了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提出教師培訓應該進行改進和轉變。集權為主、分權為輔,指的是教師繼續教育的政策、制度等都來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本地區範圍內製定落實中央政府的措施;壟斷為主、市場為輔,指的是教師繼續教育統一由政府掌管,政府委託各培訓機構實施政府認可的教育項目,教師參加什麼項目多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行為。
  • 讓教師只想刷課的繼續教育不能繼續了
    暑假開始後,學校就通知,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安排,每個教師都要趁假期完成網上繼續教育課程。坦率地說,作為教師,我很多年對繼續教育都提不起興致。早些年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都是集中培訓,幾乎每個主講教師都是照本宣科,聽講的教師個個懨懨欲睡。我經常讀書看報上網,發現那些培訓內容沒一點新鮮的,真不如讓教師們自己在家翻翻教育報刊或者上教育網站瀏覽。
  • 教育產業化,那個時代的產物,是否有必要繼續進行下去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教育產業化,教育產業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實行的被稱為「單純財政視角的教育改革」,即在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背景下,為彌補經費短缺,圍繞著學校創收、經營、轉制、收費、產權等問題,以增長和效率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
  • 教師職稱迎來「改革」,各位老師怎麼看,這次改革是動真格的嗎?
    ,裡面有不少改革是針對現在教師職稱的頑疾,若是能落地實施,會深受一線教師們的歡迎。教師職稱改革,在核心的教育教學能和業績上不能打折扣。目前的職稱評審,確實有這樣的現象,誰的學歷高、誰的年齡大、誰的官大、誰的論文數量多、誰做的項目多,誰就可以優先評職稱。在一線的教育工作中,大多數老師都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準備論文,比官大的話,一線老師們更是比不過行政人員,在評職稱的時候克服上述傾向,也是老師們共同的呼聲。
  • 方法改革與當代教育改革的困局破解
    三、扭轉行政化手段及收效甚微的改革局面  改變平庸、提高質量、追求卓越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主題。二戰以來,教育質量滑坡始終是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發展中的一個棘手問題。無論是提高課程的難度、深度,還是加強基礎、基本知識的傳授,都沒能扭轉教育的平庸局面。
  • 職稱外語考試 改革何時「動真格」?
    原標題:職稱外語考試,改革何時「動真格」? 一個多月來,這位38歲的出版社編輯買參考書、上培訓班,甚至每天都要經受莫名電話、簡訊推銷「保過密卷」的騷擾,只為了能儘快解決掉這隻堵在她職稱評定路上的「攔路虎」。
  • 教師繼續教育缺什麼?來聽一線教師的心聲
    教師繼續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教師的發展、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關鍵作用。往小了說,繼續教育是教師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是提升學校競爭實力的需要。往大了說,教師繼續教育是優化區域教育質量的需要,是增強國家國際影響力的需要。反觀當下,對於繼續教育,廣大教師反映最突出的就是培訓方式陳舊、單一,培訓形式化、針對性差。
  • 教育部關於「十五」期間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
    各級各類師範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面向21世紀高師院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項目全面推進,培養專科學歷小學教師的專業建設有所突破,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各級教師進修院校以多種形式開展了以信息技術和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培訓,大規模地開展了國家、省、地三級骨幹教師培訓,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為依據,各地加強了繼續教育制度建設。
  • 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弊端明顯,不合理!教育部:2019年將要改革
    教師待遇近些年來爭議不斷,眾所周知,教師工資水平普遍較低,教師職稱評聘不公平現象也日益嚴重,這種種負面現象嚴重影響教師隊伍建設,因此國家頒發了《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要向一線教師傾斜,並且廣泛的徵求一線教師意見。
  • 繼續教育是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渠道
    中小學教師作為學生早期人生路上的引路者,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能,不僅包括道德層面和知識層面的水平,還需要適宜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繼續教育也成為了建設當今中小學師資隊伍的重心。中小學教師的在職繼續教育被視為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加大了對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改革力度。
  • 教師資格證成績查詢_2020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考試成績何時可查?
    2020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成績何時公布?   (四)有關教師資格考試的相關政策規定,請登錄安徽教育網查詢《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安徽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實施細則>的通知》(皖教師〔2013〕9號)。
  • 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他介紹了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助力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實踐探索,繼續教育實現了三個轉型:即二級辦學向一級辦學的體制轉型、學歷教育向非學歷培訓的結構轉型、合作辦學向自主辦學的主體轉型。繼續教育工作圍繞學校發展目標和規劃要求,強化自主辦學理念,強調規範管理措施,突出「教師教育」特色,服務上海基礎教育,服務上海城市發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支持中西部發展,參與扶貧與鄉村振興,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 中國教育看常州,狙擊教育資本化弊端的舉措
    有這種教育和文化底蘊的常州怎麼可能教育要完蛋?我們不能簡單的看高分數的人數,舉幾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問:民國為什麼出大師?答:因為民國文盲率99%,認識幾個字的都能稱為大師!問:印度頂尖人才比中國厲害?答:印度只有2億人!!
  • 由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說開去
    之前,教師工作給人的主要印象是穩定;而今,隨著「縣管校聘」改革的深入推進,末位淘汰制和輪崗制將打破這種「穩定」。按官方的說法,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主因。其本質含義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 事業單位改革:教師正面臨身份變革,教師能否繼續成為「鐵飯碗」
    01事業單位改革:教師正面臨身份變革,教師能否繼續成為「鐵飯碗」?近年來,事業單位改革成為「鐵飯碗」領域中熱度最高的話題,可以說這項改革牽扯著太多人的利益,包括醫生、教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等,涉及的人員範圍之廣、利益之大、影響之深,這都是史無前例的,更是當前事業單位領域中最大的變革。
  • 顧明遠剖析中國教育六大弊端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師大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是當今中國教育研究領域的大家。他不僅在學術研究成果卓著,而且對許多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都有獨到思考和重要觀點。他參與了關於國家教育改革的相關調研和方案論證,近年來不斷呼籲提高中小學教師地位,廢止「三好學生」評選與反對強迫孩子參加「奧數」培訓等,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影響。
  • 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將要落實教師職稱、津貼、車補?
    2017年高校教師編製取消已經過去兩年多了,事業單位改革也快要接近尾聲,年底即改革完成。那很多中小學老師就會有一個擔心,高校老師都沒了編制,中小學取消編制還會遠嗎?一、教師津貼補助主要有教齡跟班主任等機制專屬性教師津貼,隨著教師薪資福利的落實,國家先後提出中小學班主任津貼不低於500元的要求,目前已經有多個省份實施。提高教齡津貼標準,相信也快也能惠及到其他省份,不妨期待一下。
  • 師範生將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改革來了!「扎堆」報考現象或將改善
    教師資格證作為教師上崗的必備從業資格證書,一直以來都在左右著畢業生的就業與擇業。目前師範類畢業生在畢業之前也是需要參加統一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而非師範類畢業生要想未來從事教師職業,也必須要參加考試拿證。從最近幾年的報考情況來看,人數是越來越多,2019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更是達到了590萬人,全年報考人數將近900萬人,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