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全時便利店公眾號發布停止營業告知函,稱旗下北京門店將於2020年5月20日結束運營。隨後這份告知函被刪除,而就在前不久,全時便利店天津門店也曾傳出關店的傳聞。
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自停止營業告知函發布後,全時便利店的熱度開始攀升,並在11日14時達到峰值,熱度均值為25.98。
從關鍵詞雲中可以看出,「全時」「便利店」「停止營業」成為核心焦點,而「天津」等地門店關停的傳聞也引發外界關注。此外,「資金鍊斷裂」「戰略」「調整」等可能導致停業的原因也備受關注。
據了解,全時便利店成立於2011年,在開始階段主打北京市場,對標7-11便利店。截止到2018年7月,全時不光成為北京便利店行業的「龍頭」,而且已拓展至南京、天津、長沙、重慶、武漢等10餘個城市,門店數量將近800家。但在風頭正盛時,全時因母公司被爆出P2P爆雷事件導致資金鍊斷裂,隨即面臨解體分拆。2019年2月,全時由兩個新東家全面接盤,位於北京、天津、成都、廊坊4個城市的500家全時便利店由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收購,位於華東、重慶地區的門店則由羅森便利店接手。
數據統計顯示,在近一個月內,全家便利店以19.9的熱度居於首位,而處於危機中的全時便利店熱度排在第三。此外,對於全時停止營業,「淚」「失望」成為網友在評論轉發過程中使用的熱門表情。可以看出,部分網友對全時仍存有不舍之情,網友@-貓咪森林 稱:「哇嗚嗚嗚嗚嗚嗚嗚!我的午飯伴侶!我喜歡的店又倒閉一家」!
對於全時便利店所面臨的營業危機,「燃財經」認為,「對供應鏈、資本的依賴極大,一味模仿日系便利店,忽視本地化,且主打寫字樓商圈的便利店市場空間有限」是全時便利店面臨停業的主要原因。而此次全時更是為其餘便利店品牌敲響了警鐘,如何在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上,積極求變,打造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成為首要思考。如此,才能在下次「黑天鵝」來臨時,如如不動。
微熱點數據說明:本報告由微熱點撰寫製作,數據來源於微熱點、新浪輿情通、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本報告,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