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愈加成熟,支付市場的競爭也愈加激烈。港版微信支付和711便利店再次攜手,鞏固微信支付香港業務橋頭堡。
撰文 |王別鬧
出品 |支付百科
騰訊旗下流動支付平臺WeChat Pay HK(港版微信支付)10日宣布與香港最大便利店商戶7-Eleven香港(711便利店)進一步加深合作關係,即日起,香港用戶可於全港711便利店直接以港版微信支付消費付款,享受方便快捷的流動支付體驗。這是711便利店繼2017年為港版微信支付提供現金支付增值服務、支持微信支付(內地人民幣錢包)後合作再次升級。
港版微信支付與711合作升級
香港居民的使用習慣和大陸有所不同,香港的社會環境更加認可現金支付或銀行卡,認為把錢放在手機裡不安全,對行動支付認可度比較低。而且香港的電子商務沒有大陸發達,在線支付發展緩慢。雖然香港本土有自己的支付習慣,但香港還是購物天堂,是內地人最愛去購物的城市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上適合內地人的消費場景,香港註定是支付公司的香餑餑。但要想牢牢佔據香港市場,僅靠內地用戶境外消費這一個場景是遠遠不夠的,微信支付除了布局公共運輸等支付場景,也瞄上了711便利店。711便利店於香港發展出超900間店鋪,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門市網絡,能幫助微信支付覆蓋香港本地用戶,可以方便他們體驗流動支付服務,養成行動支付習慣。香港711便利店能夠為微信用戶提供毋須任何手續費的現金增值服務以及支援微信支付(內地人民幣錢包)的付款服務,其中現金增值服務的充值路徑為:餘額、增值、門市增值,即可用獲得的QRCode完成現金充值服務。這樣,盤貨用戶手中的現金就簡單多了。顧客可以隨用隨充,降低了使用門檻;充值後還可獲得門市增值,對於消費而言有吸引力。順帶一提,除了支持便利店充值外,港版微信支付的某些功能與內地微信支付還有些其他區別。港版微信支付餘額提現無需綁定銀行卡,還可通過跨境匯款免費轉帳至微信好友帳戶,目前支持人民幣、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盧比3個幣種。這次微信支付加碼和711便利店的合作,香港用戶可於全港711便利店直接以港版微信支付消費付款,消費過程變得更加簡潔,也是對香港居民跳過現金直接使用行動支付的一次挑逗。
本土強敵八達通
行動支付的發展也加劇了行動支付的競爭,在內地支付行業發展趨近成熟後,支付商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準了香港,內地兩大支付巨頭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推出了香港版。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對手——八達通。2016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布了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TNG、HTK Payment和八達通五家機構成為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獲得者。首批持牌機構運營範圍包括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帳以及實體卡等四個方面,支付寶僅可以開展線上支付,微信支付可以開展線上支付和P2P轉帳,但是八達通四個業務均可以開展。在香港居住多年的王先生對「支付百科」表示,在香港除了現金和信用卡,剩下就是八達通。每年開學季,經學校審核過後學生能獲得一張個人專屬的八達通,有的學校還有八達通點名系統。有些小區的門禁卡、停車場月租卡也是用八達通,簡直像另外一張身份證。八達通早在1997年就已經出現,是基於公共運輸系統發展出來的,逐步拓展到包括商場、便利店、超市、連鎖快餐店等在內的不同支付場景,成為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使用範圍十分廣泛。除此之外,八達通支持綁定信用卡,能實現自動充值。與內地公交卡充值需要去機器上充值不同,八達通卡內沒錢後即時就從銀行卡中扣250元充值到餘額。八達通在香港支付市場中根深蒂固,對於習慣使用八達通的香港人來說,新的行動支付方式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當支付寶HK和港版微信支付進駐香港後,試圖用燒錢大戰打動消費者。但燒錢補貼雖然能引入流量,但若想保持用戶粘性還是需要從支付場景入手。在支付寶HK推出了無現金街市和的士付款系統後,港版微信支付也升級了一系列功能,包括大小商戶行動支付、個人、報刊、茶餐廳、超級市場收付款等。2017年支付寶和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和記實業是李氏家族企業,旗下產業包羅了香港人衣食住各個方面,搶佔了一部分線下支付場景中的實體門店。兩者也都加緊了對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的布局,試圖在被八達通盤踞的支付領域深耕出一片空地。面對兩大行動支付巨頭,八達通也沒有坐以待斃,推出了自己的電子錢包O!ePay。「支付百科」認為,香港老牌支付巨頭八達通推出自己的電子錢包,和支付寶、微信支付、Payme在香港搶佔市場不無關係,八達通顯然也不想留下行動支付這個空白,也可以看做是對行動支付方式的認可。就像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曾說過的那樣,香港市民習慣使用八達通卡這一功能強大的支付手段,其行動支付實際上走在了前列,而且香港擁有強大的IT能力和金融管理能力,在行動支付領域擁有巨大的潛力可供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