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聖故裡 文韻瓜州|瓜州縣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書法作品...

2021-01-17 瓜州視界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著力打造張芝文化品牌,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快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舉辦好瓜州縣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面向全國公開徵集書法作品。具體事宜如下:

主辦單位

酒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瓜州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

酒泉市書法協會、瓜州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瓜州縣文聯、瓜州縣書法協會

主要內容

以「草聖故裡、文韻瓜州」為主題向全國徵集書法作品,年滿18周歲以上的中國公民及海外華人書法愛好者均可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實姓名。作品規格、作品內容、書法形式不限。投稿使用照片方式(JPJ格式,高清像素1920*1080),作品必須畫面平整,不得有摺痕,且完整表現作品藝術風格和水平。截稿日期為8月25日。

投稿聯繫人:杜瑞婷

聯繫電話:15101712656

郵 箱:1132128432@qq.com

作品評審

8月26日-30日期間,由主辦方聘請專家組成評審組,評選出200幅入選作品,從入選作品中評選出50幅獲獎作品。入展作品、獲獎作品由酒泉市文聯、瓜州縣人民政府、酒泉市書協頒發獲獎證書,作品在「草聖故裡」虛擬展館永久展示。獲獎作品作者及其親屬在2021年12月31日前在瓜州旅遊,鎖陽城旅遊景區、草聖故裡文化產業園景區、紅西路軍安西戰役紀念館景區、玄奘文化博物館四個旅遊景區門票全免,入住指定酒店(三星級以上)實行半價優惠。

作品公布

自9月2日——9月5日,在瓜州文旅、瓜州發布、視聽甘肅、新甘肅、新華網公布評選出的200幅入展作品名單;9月10日——9月15日,在書法網、中國書法報公布評選出的50幅獲獎作品名單。

瓜州縣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組委會

2020年8月10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今天就跟你們嘮嘮我們瓜州
    這裡歷史文化悠久瓜州縣在歷史上因其生產蜜瓜獨具特色,在春秋時期就謂之瓜州。2006年2月8日,民政部(民函[2006]31號)批准:同意將甘肅省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這裡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瓜州是甘肅旅遊資源大縣,全縣境內現有不可移動文物點保護單位464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鎖陽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
  • 中國書法藝術第一高峰?張芝草書作品匯總
    張芝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被後世稱為「草聖」,他的出生年月不可考究,大約死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張芝早期比較擅長章草,後期則很少有章草的作品,有專家分析,張芝應該在某個特殊的時間點蛻變了,褪去了過去以往的舊習慣,將章草的點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減省,化繁為簡為「今草」。
  • 李宗瑋:草體、草書兼論草聖張芝
    在這個熱潮中,時代造就了草聖,於是張芝出現了。因此,張芝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張芝(?~約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他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座高峰,張芝的草書影響了整個中國書法的發展,為書壇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生機與活力。張芝獲得「草聖」的殊榮,一方面是時代背景呼喚草書名家問世;另一方面是張芝勤苦努力的結果。
  • 瓜州:厚植文明沃土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今年,瓜州縣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契機,成功舉辦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慶祝建黨99周年文藝晚會、2020年端午節龍舟賽、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農民籃球賽等群眾性節目,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好評如潮。
  • 他是「草聖」,王羲之自愧不如,草書飄逸灑脫
    在中國書法史上,「書聖」只有一個就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也有「天下第一行書」,但是「草聖」卻有好幾位,歷史上,張芝曾被稱為「草聖」,唐代的草書名家張旭和懷素也同時被稱為「草聖」,明末清初的王鐸被日本人稱為「草聖」,近代的書法名家林散之先生又被稱為「當代草聖」。
  • 2019龍崗區第八屆社區·客家文化藝術節開幕
    5月16日晚,龍崗區第八屆社區·客家文化藝術節正式拉開啟動儀式帷幕。深圳新聞網5月19日訊(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謝紹花  朱輝祥  胡南星)5月16日晚,龍崗區第八屆社區·客家文化藝術節正式拉開啟動儀式帷幕。本屆藝術節期間,各式競技比賽、展示、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四大類18項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將陸續展開,歷時7個月,為市民打造一場親民惠民的社區客家文化嘉年華。
  • 《上火ING》入選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中國稅收單元」優秀作品
    近日,「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徵集評選結果公布,由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製作報送的微電影《上火ING》入選「中國稅收單元優秀作品」。  最終,在一次警稅聯合執法行動中,搗毀了假發票窩點,王有才被一舉抓獲……最後導致了他的悲催愛情結局和坑爹之旅……  據了解,亞洲微電影藝術節自2013年落戶雲南臨滄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目前,該藝術節已逐步成為亞洲區域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微電影盛會。
  • 港城小學舉行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繪畫書法作品展
    學生觀看書畫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彭筱飛 煙臺報導  近日,煙臺市芝罘區港城小學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美術書法作品展覽如期而至本次展覽既是學校美術與書法教學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時也是體現港城小學教育特色化、多樣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經美術教師和書法教師的精心籌備,最終展出來自全校學生的作品100多件。這是他們半個多月的傾力創作,為大家獻上了一份視覺盛宴。雖已近寒冬,本次展覽卻如星星之火,溫暖著整個校園,它把同學們創造的天性和自信的品質點亮得酣暢淋漓。
  • 榆林二中王萬龍副校長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幕辭
    在這美好日子,我們懷著對文化藝術的渴望和崇敬之情,迎來了我校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學校祝老師和同學們節日愉快!並向精心組織、認真籌備此次藝術節的老師、同學們表示衷心感謝!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是我校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並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
  • 洛陽丁丁作品入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5月21日上午,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約610件。其中,中國畫作品入選206幅,包括特邀作品96幅(作者60歲以上),全國社會公開徵集作品110幅。
  •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徵稿啟事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徵稿啟事為充分展示近年來中國書法篆刻創作的優秀成果,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的鮮明特色和時代風採,推動全國書法篆刻事業繁榮發展,文化部將於2016年10月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這是文化部首次將書法篆刻展覽納入中國藝術節主體活動內容
  • 四川省第八屆少數民族藝術節將於本月23號在宜賓舉行
    經濟網訊 四川省第八屆少數民族藝術節午將於10月23到27日在長江首城宜賓舉行。10月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藝術節將以「最炫民族風竹韻蜀鄉情」為主題,是全省主要少數民族歌舞節目的一次集萃,也將是民族精品服飾的一次集中展示。
  • 黃庭堅的一幅神級草書,如今成了日本國寶,稱他為「草聖」不過分
    這裡面的「張」便指的是第一位「草聖」張芝,王羲之曾經這樣比較過自己與張芝的書法:「吾書比之鐘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意思是我的書法跟鍾繇比起來,水平差不多,跟張芝也差不多,但張芝比我更加精熟,倘若我的書法有張芝的功夫,未必會輸給他!
  • 2017年「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作品徵集正式啟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2017年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作品徵集已正式啟動。文化藝術節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舉行,將面向大陸各地各高校以及臺灣地區高校大學生徵集作品。  文化藝術節以突出「向上·向善」主題,詮釋心繫祖國、敬業奉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
  • 草聖張芝在東漢引領了學草書的狂潮,詩賦家趙壹寫文章斥責他寫醜書...
    張芝塑像東漢辭賦家趙壹針對當時許多讀書人如痴如醉的學習張芝的草書,寫了一篇《非草書》的文章,批判讀書人臨習沒有實用價值的草書,是東施效顰。這篇文章卻從側面真實的反映了草字擺脫實用提升為書法藝術給讀書人帶來的狂歡。
  •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林散之是一位書法大家,這是不用懷疑的。但是當代草聖的名號,卻有比較大的爭議空間。因為草書能成為聖者的,大約有三位,漢代張芝,唐代懷素與張旭。除此三位,人們很少能在發現草書的賢者聖功。
  • 「問道雲林」——首屆雲林故裡書畫大賽作品展徵稿啟事
    精山水,擅書法,詩文超群,在園林、美食等方面造詣頗深。其繪畫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開創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畫風。其書法從隸書入,有宋晉風度。倪瓚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其繪畫及理論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被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列為世界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