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民營經濟
是杭州的特色和優勢
為扶持小微企業成長
杭州出了不少實招、大招
今年是
杭州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
收官之年
服務小微企業成長這件事
杭州一做就做了六年
成效如何?
今天一份滾燙出爐的成績單顯示
過去三年時間
杭州新增小微企業27.41萬家
累計給小微企業減免稅費247.04億元
杭州小微企業成長指數
連續五年全省排名第一
杭州小微企業活力指數
連續三年全省排名第一
今天下午,杭州市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工作總結暨2020年小微企業成長服務月啟動活動舉行,活動全面總結了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的成果,同時通過銀企對接、經驗分享多個環節,謀劃如何助推小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勞新祥出席會議並致辭,他表示,作為民營經濟大市,無處不在的小微企業是杭州經濟鏈條上最為活躍的群體,也是杭州經濟的特色和優勢所在,要實現杭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支持和助推小微企業高質量成長。
自2015年以來,杭州市已實施兩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成績斐然。六年來,杭州構建了一整套「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協同」的公共服務機制。他希望杭州的小微企業都能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把企業做大做強。
01 杭州小微企業發展情況總結
今年作為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的收官之年,過去三年杭州小微企業發展如何?一份成績單滾燙出爐。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馮世聯解讀了這份成績單。
他透露,過去三年,杭州的小微企業提檔升級邁上新臺階。2018年1月-2020年11月,全市新增小微企業27.41萬家。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在冊市場主體總數138.91萬戶,其中企業73.24萬戶,小微企業為63.53萬戶,較2017年末第一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收官時分別增長40.09%、42.05%和60.03%,小微企業佔比從76.96%提高到86.74%。
通過暢通渠道、減免稅費、推動智慧財產權發展、深化商事改革、升級園區建設、搭建銀企平臺、構建人才體系建設等多措並舉,杭州為小微企業鋪就發展道路。
馮世聯透露,2021年杭州將開展第三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重點聚焦國內經濟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助力小微企業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小微企業在更優資源環境中實現更高質量、更強競爭力、更為健康、更可持續發展。
02 媒體園區採風活動啟動
現場,「尋創新動能 看小微蝶變」小微園區媒體採風活動正式啟動。
該活動由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杭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發起。今年小微企業成長服務月期間,在杭媒體記者們將分批走進各大小微園區,考察、了解園區內標杆企業的發展歷程,展示、宣傳第二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的成果。
03 銀企對接
對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為此,活動特設了銀企對接環節,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便捷融資的渠道和平臺。
融資渠道分享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小微辦/杭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施韜解讀了小微企業「首貸戶」政策。他提到,他們做過統計,發現小微企業在首次獲得貸款之後,獲得第二次貸款的比例約76%,這意味著,對於小微企業來說,解決「首貸」非常重要。因此,他們設定了三年行動方案,通過信用貸款、擔保貸款、設立首貸戶專項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方式,為小微企業服務。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民營經濟發展服務處)洪逸君介紹了浙江省小微企業雲平臺「信用寶」。他透露,浙江省「小微企業」雲平臺經多年打磨,已積累了小微企業的大量數據,通過信用評分模型、風險指標和預警模型等幹預,目前他們已為全省各地接入的2千餘家各銀行分行、支行對接了11萬家小微企業。
杭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銀行保險處特聘僱員陳小軍介紹了「杭州e融」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他提到,小微企業在融資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在於信息不對稱,所以「杭州e融」平臺由小微企業、金融機構、政府、平臺運營方四方入駐,可為企業和資本牽線搭橋,為企業提供融資撮合、政策查詢兌現、統計分析、融資擔保等服務。
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經理錢麗英透露了一組數據:截至11月末,杭州農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達到2.1萬戶,貸款金額達435億元。為服務小微,他們建立了一系列小微企業服務優惠和減費讓利政策,並在超160家網點配備了專門的團隊服務小微。
杭州銀行總行小微金融部微貸業務部副經理金鑫透露,杭州銀行堅持抵押、信用和數據「三駕馬車」,推出了以稅定貸和以房定貸的稅金貸產品和雲小貸產品,小微企業只要依法納稅或有商品房,就有可能獲得貸款。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部總經理彭義介紹,泰隆銀行27年來專注服務「小微企業」,信用及保證障類的貸款佔比高。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通過人品、產品、押品「三品」及水錶、電錶和海關報表「三表」為小微企業貸款。
杭州高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芬芬透露,他們專注服務科技型企業,自2006年成立至今,他們已為2700家企業提供124億元的擔保。基於「不以盈利為目的」這一原則,他們從2010年開始擔保費已經降到最低1%,今年受疫情影響,他們推出優惠措施,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享受免擔保費的優惠措施。
04 經驗分享
在經驗交流環節,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華旦天使投資董事總經理、灣西加速器創始人張潔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對於目前的創業形勢,她給出了幾個判斷: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下半場,如今創業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機會可能沒以前那麼多了,但是創業的基礎設施非常完備;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正在快速崛起,杭州的電商基因能夠賦能品牌的成長;把握多層次市場機會,瞄準某一個特定的消費群體,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提升效率和數據智能,用數位化技術為產品與服務提質增效。
她提到,如果想做C端,符合幾個特性就有可能成為爆款,即剛需(使用頻率高)、用戶樂於分享,或者像拼多多一樣追求性價比;做B端,則要考慮能否在一年內找到一定數量的客戶,每個客戶都能貢獻穩定的利潤,讓你足夠養活團隊。
作為小微企業的優秀代表,蔚復來(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於物聯網平臺,為政企單位提供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解決方案;成立兩年來,項目已在11個省份39個城市落地運營。企業聯合創始人、董事聶文分享說,小微企業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應重視自身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積極申請專利與商標,提升自身軟實力。同時,蔚復來在創立之初就是一步到位的股份公司,為融資奠定了良好基礎,並利用企業信用貸款、專利商標擔保貸款、雛鷹專利商標利息補貼等多種融資渠道,助力企業快速發展壯大。
在以「雙循環下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圓桌論壇環節,華旦天使投資董事總經理、灣西加速器創始人張潔,浙江蘭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亞軍、浙江極鋁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宇宇、啟迪之星(杭州)副總經理張卉文開啟了頭腦風暴,共同探討在「雙循環」格局下,小微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為小微企業將面臨的挑戰給出實招。
胡亞軍說,蘭帛家居本以外貿出口為主,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他們積極順應「雙循環」格局開拓國內市場,線上線下同步,實現轉型發展。目前企業正在探索將傳統的家居產品融入智能家居,並結合助眠音樂改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
與蘭帛家居挖掘國內市場不同,浙江極鋁新材料有限公司則聚焦新材料的進口替代,搶抓雙循環機遇。董事長張宇宇介紹,極鋁新材經過七年的苦心研發,為鈧鋁合金廣泛應用於民用領域創造條件。「新材料的研發周期很長,投入資金很龐大,實現產業化應用更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這些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作為孵化器代表,啟迪之星(杭州)副總經理張卉文則認為,目前的「雙循環」新格局,對於小微企業來說更是新機遇,但不少企業在政治敏感度與政策信息獲取上,都存在滯後性,需要創業機構與政府多加引導。同時,在生產要素、人才培養、創新機制等多個方面,小微企業都略顯劣勢,未來需要各方更多的關愛與扶持。
張潔對於小微企業如何融資給出建議,她說,企業要明確資金需求與用途,由CEO本人制定計劃並且推進,因為只有CEO才能決定企業要往什麼方向走。融資也不能什麼都想要,你想快速拿錢、融到更多錢、還是想要估值更高,這三者要排一排優先度,有舍有得。
本次活動由杭州市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每日商報社、杭商全國理事會承辦。
杭州市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推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和聯絡員,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領導和處室負責人,各區、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領導和業務科室負責人,浙江省「民企百強」杭州上榜企業負責人,杭州市小微企業代表,杭州市金融機構代表等近300人參加會議。
值班編輯 :侯惠惠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