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銀行半年給155萬小微商戶放貸 科技讓金融能規模化觸達線下小微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47歲的張師傅是杭州市西湖區一位提供上門維修空調服務的個體經營者。來杭州4年,修理了近3000臺空調。11月一場大雨,杭州的氣溫驟降,找張師傅修空調的訂單一下子多起來。配件需要補貨,張師傅卻一下子籌不出這麼多錢來。這個時候張師傅一直使用的支付寶收錢碼幫上了忙。經常使用收錢碼收款,讓張師傅擁有了2萬元的「多收多貸」貸款額度,從網商銀行獲得了貸款。這筆款好似「及時雨」,讓張師傅抓緊了生意難得的爆發期,還上貸款後,算算帳還賺了不少。

網商銀行是由螞蟻金服(支付寶的母公司)發起成立的民營銀行。截至11月底,已經有超過155萬像張師傅這樣的「碼商」(通過二維碼做生意的商人)獲得了網商銀行的貸款。

二線城市小商戶最活躍 6個月155萬小商家獲貸款

線下的小微經營者不用購置掃碼槍等機具,只要一張「碼」就擁有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入場券,路邊的包子鋪、菜市場的小攤主,小微經營者們形象地將自己稱為「碼商」。

「碼商」能享受到的不只是行動支付,還有以前只有大企業才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務。

今年6月,網商銀行依託支付寶的收錢碼平臺,推出專為線下小微經營者提供的「多收多貸」貸款服務,讓小攤主、個體戶也能通過手機1秒貸款。僅僅6個月,已經有超過155萬線下小微經營者獲得了網商銀行的貸款。

網商銀行數據顯示,目前,網商銀行的線下小微經營者貸款服務已經覆蓋全國32個省342個城市,其中武漢、杭州的貸款戶數最多,且排名超過北上廣深。二三線城市的線下小微經營者對貸款的需求普遍旺盛,鄭州、蘇州、溫州、成都位列全國前十位。

筆均7615元,不良率僅0.78%「販夫走卒」很講信用

與大企業滿額貸款慢慢使用不同,小微經營者更為精打細算,為了節省利息,只有必要時才申請貸款,並且儘快還款,有需求再貸,「小、急、短、頻」的特點明顯。網商銀行數據顯示,線下小微經營者筆均貸款金額僅7615元,平均資金使用時長為50天,6個月內貸款超過3次的經營者卻達到35%。

從行業看,網商銀行服務的「碼商」主要以服務行業的經營者為主,其中服裝店、超市便利店、菸酒雜貨等零售商家佔19%,餐飲、教育、美容、維修、家政等純服務性商家達81%。

無擔保、沒抵押、缺風控數據,是阻礙傳統金融方式服務線下小微商家最重要的原因。用「碼」實現線下商家的網際網路化後,網商銀行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突破了這些限制,徹底了改變金融風控模式。

「傳統的信貸風控理念往往先把人預設為壞人,但網商銀行從不預設任何一個壞人,我們把每個人首先看成是好人,然後用大數據的風控技術把其中少數的『壞人』挑出去。」網商銀行行長黃浩表示,這也是網商銀行能夠在短短半年服務這麼多線下小微商家的原因。

網商銀行資深總監胡曉東表示。網商銀行及其前身阿里小貸,已經服務小企業10多年時間,積累了10萬多個指標體系、100多項預測模型和3000多種風控策略。截至11月底,網商銀行線下經營者貸款的不良率僅0.78%,99.15%的商家都能做到按時還款。

缺錢是常態?貸款幫助服務業提升

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仍然十分顯著。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服務業發展的不充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產業的產值佔GDP的51.6%,而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則超過70%。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認為,第三產業大量的個體戶、小企業得不到貸款的支持,是中國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的最重要的原因。

網商銀行則有望通過網際網路技術讓貸款惠及更多服務業的小商家。黃浩表示,網商銀行積累的服務線下小微經營者的經驗和能力也將向更多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幫助在更大層面上解決線下小微貸款的難題。

業內人士預測,中國線下具有經營性質的小微商家及個體戶總量可能有1億戶,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以及隨之而來的數據積累,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科技平臺跟金融機構開放合作的加深,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貸不到款的現象會走向歷史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網商銀行開闢線下市場半年155萬小微經營者獲貸款
    證券時報記者 裴晨汐隨著線上貸款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網際網路銀行也被迫謀求新出路。網商銀行在走向線下市場6個月後,日前公布了一組重要經營數據,即逾155萬線下小微經營者獲得了網商銀行的貸款,每筆平均貸款金額為7615元。
  • 幫助線下小微商戶發展與成長網商銀行推出「口碑貸」_網際網路金融...
    10月12日,網商銀行正式推出一款面向線下實體商戶的貸款產品——口碑貸,以幫助線下的小微商戶發展與成長。這意味著,哪怕一家路邊的小餐館,也有可能點幾下手機或滑鼠,就能快速拿到貸款,以解決經營中遇到的資金周轉問題,無需抵押,也無需繁瑣的申貸手續。
  • 行動支付普及將破線下小微企業貸款難題?
    行動支付不僅讓「碼商」收款便捷,更幫助線下商業實現數位化升級,基於二維碼商業場景和數據,還能讓線下經營者享受到更多維的綜合金融服務。  今年6月,網商銀行依託支付寶行動支付,從服務線上「網商」延伸到了服務線下「碼商」,推出專為線下小微經營者提供的「多收多貸」貸款服務,讓小攤主、個體戶也能通過手機貸款。
  • 支付寶:6個月155萬「碼商」獲網商銀行貸款
    根據網商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截止11月底,已經有超過155萬像張師傅這樣的「碼商」獲得了貸款,二三線城市的線下小微經營者對貸款的需求普遍旺盛,其中武漢、杭州的獲貸人數最多,且排名超過北上廣深。今年6月,網商銀行依託支付寶行動支付,從服務線上「網商」延伸到了服務線下「碼商」,推出專為線下小微經營者提供的「多收多貸」貸款服務,讓小攤主、個體戶也能通過手機1秒貸款。僅僅6個月,已經有超過155萬線下小微經營者獲得了網商銀行的貸款。在科技的助力下,金融服務首次規模化觸達了這批最小微的線下經營者群體。
  • 網商銀行線下小微經營者貸款半年報:不良率0.78% 筆均7615元
    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金嘉捷)自2017年6月推出「多收多貸」服務至今,網商銀行針對線下小微經營者的貸款業務已運營近半年。網商銀行最新披露的半年運營數據顯示,6個月內,超過155萬線下小微經營者獲得了網商銀行的貸款,筆均貸款金額為7615元。截至11月底,其不良率為0.78%,99.15%的商家能按時還款。
  • 網商銀行推出信任付 為小微企業提供帳期金融服務
    網商銀行推出信任付 為小微企業提供帳期金融服務 2016-04-25 11:46: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蔣妍尤其是小微企業,流動性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造成這種局面的很大原因在於,小微企業在應收應付的經營環節中,面臨著上下遊企業賒購賒銷的現象。本來手頭資金就不充裕的小微企業,很多都被各種各樣的應收應付帳期拖累,無法擴大經營,甚至被拖垮。  1688平臺提供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商家交易當中,超過30%的商戶要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收到銷售回款,還有10%左右商戶的帳期長達半年。
  • 最不賺錢的網商銀行,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則成為最大的黑馬,其服務小微企業的相關數據在所有銀行中明顯領先:截至2018年末,累計放款2萬億元,其中2018年新增1萬億元;截至2018年末服務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1227萬戶,截至目前已超過1500萬戶。在服務小微企業總數這個數據維度上,網商銀行高達其他已公布信息的民營銀行的20倍以上,約為建設銀行的5.5倍。
  • 泉州銀行:攜手金融科技 服務小微企業
    在探索金融科技發展新模式方面,各家城市銀行機構可謂不遺餘力。兼有國有和民營資本背景的泉州銀行,也積極擁抱數位化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網際網路+大數據+金融」的服務,使普惠金融服務「觸手可及」。
  • 掃碼即可得額度,網商銀行發票貸你值得擁有
    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巨大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5600萬家小微企業中,只有11.9%的中小企業能獲得銀行貸款,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利率大多在13-15%,小微企業總的融資缺口達22萬億。其實,稅務信息一直是金融風控裡重要的因子,但在以往,小微企業卻很少利用稅務信息來為自己獲取貸款,因為要列印提交稅務信息並不便利。網商銀行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發票貸推出後,即使一個小微商戶以前沒有在阿里體系內沉澱數據,也可以從網商銀行獲得貸款。
  • 100家銀行無接觸小微授信 聯合貸款行動開啟
    昨日,全國工商聯聯合網商銀行發起一項「無接觸貸款」計劃,將推出十項相關舉措,擬在半年內,支持全國約1000萬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農戶等復工復產。計劃一推出,100家銀行迅速集結加入。網商銀行方面表示,政策性銀行、六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各地的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都參與了這一計劃。「無接觸貸款」是在線申請、無需人工接觸的數字貸款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用科技手段讓資金需求方,足不出戶合法合規獲得貸款。
  • 掃一掃發票就能獲得貸款,網商銀行新推「發票貸」背後的野心有多大?
    用支付寶掃一掃來掃描一張增值稅發票,小微企業就可以獲得網商銀行的貸款,這一新服務將在廣東、浙江等9省試行,一次性可覆蓋3000萬小微商家。此舉或將使得網商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數量再上一個數量級。據悉,網商銀行已經累計服務1700萬小微商家及個人經營者,這其中有80%從未從銀行渠道獲得過貸款。
  • 奶茶店的金融服務應該怎麼做?
    早在今年3月,網商銀行副行長金曉龍就曾公開表示,要做「路邊攤」金融,「我們希望未來3年內,能讓中國所有的個體戶、路邊攤都能貸到款。」以奶茶鋪位代表的小型餐飲行業中,「喜茶」等網紅品牌早已擺脫路邊攤格局,但更多依然是以零散的業態分布在大街小巷中,以個體戶、夫妻店的形式經營,流動性強,沒有可抵押的資產,財務不透明,經營風險大,但依然有越來越多想做B端小貸業務的金融科技企業,將目光瞄準了餐飲行業的小微信貸。「餐飲行業的線下流量,具有不可替代性。」
  • 網商銀行五周年:加大扶持嶽陽樓區小微企業發展力度
    網商銀行五年計劃已完成,未來還將加大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力度。推進發展普惠金融,將普惠金融作為自身使命,依託網際網路技術以及阿里雲計算,助力解決更多小微企業融難以及農村缺乏金融服務的難題。促進農村、小微企業的發展。
  • 支付寶破解小微之痛
    根據網商銀行數據顯示,線下小微經營者貸款平均資金使用時長為50天,6個月內貸款超過3次的經營者卻達到35%。 慶幸的是,官方數據顯示,小微企業貸款正在得到改善。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全口徑小微貸款餘額33.49萬億元,佔各項貸款餘額23.81%。
  • 微眾銀行小微企業貸餘額增長150%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扎堆進入小微金融?
    網商銀行雛形是2010年阿里雲旗下牧羊犬項目,其根據商家交易行為判斷授信額度並發放貸款,網商銀行前行長胡曉明曾經對此描述:「我們項目是很簡單的,就是我們這些賣家在淘寶上做生意,發出了貨,但錢在支付寶帳戶上,我只能說能(讓商家)提前3天,提前7天,提前10天收到錢。」也就是典型意義上的應收帳款融資。
  • 網商銀行試水發票貸款 廣東、浙江等9省...
    「這一新服務將在廣東、浙江等9省試行,一次性可覆蓋3000萬小微商家。」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稱,而在發票貸背後,該行打通了「稅務」這一大動脈。   據介紹,在使用這一新貸款方式後,9省小微企業的額度平均將大幅上漲3倍,其中有優秀稅務記錄的小微企業,在授權並提供稅務信息後,額度上漲會尤其劇烈,平均可上漲8-10倍。
  • 刪繁就簡、化難為易——數字金融科技何以紓解小微企業融資之困
    記者近日在調研中發現,數字金融科技在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上有所突破。融資難,成為擺在小微企業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廣州市西遇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曉華,作為一家主營鞋類產品的小微企業主,融資時走過傳統金融行業的老路,也走過數字普惠金融的新路。
  • [獨家]網商銀行APP低調問世:暫只對部分小微企業開放
    此前,網商銀行行長俞勝法對《第一財經日報》明確了網商銀行APP上線的時間點。本報記者發現,網商銀行APP已經低調於2016年3月16日正式上線。但是本報記者作為個人使用者在註冊環節受阻。無論是通過新用戶註冊還是通過支付寶帳戶登錄,APP均會顯示「目前只對部分小微企業開放,未來敬請期待。」字樣。
  • 蘇寧金融科技「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助力小微便捷融資
    無風控,不金融。針對小微企業信用弱、融資難的痛點,蘇寧金融科技打造「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運用大數據、AI、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實現小微企業貸款智能營銷、智能審批、智能預警、智能處置等全流程服務,目前已應用於零售、物流、電商、納稅、發票等十多類交易場景,助力銀行線上信用貸,服務數十萬小微企業。
  • 國際清算銀行發布論文:金融科技可減弱「金融加速器」效應
    9月1日,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以下簡稱BIS)在官網上發表的工作論文指出,以螞蟻集團「310」信貸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模式,可以平滑房地產價格及經濟周期對貸款的影響,讓信用優良的企業可以隨時貸到款,促進金融安全及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