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賺錢的網商銀行,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2020-12-1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江翰視野

4月29日,瞭望智庫發布了《銀行業服務小微實踐調查:誰是"最小微"的銀行?》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則成為最大的黑馬,其服務小微企業的相關數據在所有銀行中明顯領先:截至2018年末,累計放款2萬億元,其中2018年新增1萬億元;截至2018年末服務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1227萬戶,截至目前已超過1500萬戶。

在服務小微企業總數這個數據維度上,網商銀行高達其他已公布信息的民營銀行的20倍以上,約為建設銀行的5.5倍。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著中國經濟的焦點,眾所周知,大企業強國,小企業富民。

幾乎世界各國都在重點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從國際看,美國、德國、日本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左右,對就業的貢獻率大約為60%—70%。

從中國來看,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可見中小微企業對於抵禦外部經濟風險,激活中國經濟內需,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就業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正成為困擾小微企業的最大問題,國家更是出臺了大量的政策力求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

其實,仔細研究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很多人都從很多角度去討論,但是其實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之所以產生這和中國商業銀行的根本矛盾是密切相關的。小微企業作為中國經濟主體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小、亂、快"的顯著特點。

一是小微企業真的小。

根據傳統統計口徑來看,中國微型企業的的僱傭員工普遍在20人以下,營業收入小於300萬元,截至2017年末,我國小微企業法人約有2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是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由於小微企業規模較小,註定了小微企業難以通過中國傳統商業銀行所採用的抵押貸款方式融資,讓中國小微企業的融資只能夠採用內源性融資。

根據國際金融公司(IFC)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小微企業內源融資佔所有融資的平均比例為91%,其中經營年限短於5年的小微企業內源融資比例在90%以上,經營期達到10年的小微企業內源融資比例為83%,想要從外部獲得資金難度巨大。

二是小微企業財管管理亂。

由於小微企業規模較小,其財務體系往往相對比較綜合,財務制度不規範,增加從外部機構獲得融資的難度。特別是不少小微企業由於人員數量太少,往往從企業創建之時起,就沒能建立起較為規範的財務管理制度。

再加上很多小微企業往往會採用隱瞞收入、編造支出、偷逃稅款的方式來增加收入,從而導致了其較為混亂的財務管理,在申請銀行等進入機構資金支持的時候,產生了較大的困難。

三是小微企業金融需求快。

根據《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顯示,在有借款的企業中,63.3%的借款期限在 1年及以下,融資需求具有短期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信貸周期較短。借款規模在 50 萬以下的企業佔比超過 50%,其中 10-50 萬規模的企業佔比最高,達到 37.2%。

但是商業銀行對於小微企業的信貸審核卻是始終不變的,這讓小微企業往往因為一小筆資金就需要非常複雜的信貸審核,這種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相當突出。

所以,小微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橫亙著完全難以調和的矛盾,一方面,小微企業規模較小,抵押物不足,財務管理混亂但卻資金使用額度小、頻率高;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卻用較為原始的方式進行信貸審核,不僅成本高昂、流程冗長,更缺乏動力給小微企業提供融資。

一個最不賺錢的銀行怎麼破除融資難?

其實之前已經有媒體報導過,網商銀行是最不賺錢的商業銀行,數據顯示網商銀行服務了高達1500萬戶小微企業,但卻是賺錢能力最墊底的銀行。2018年,網商銀行的淨利潤僅有4.04億,比不上工建農大行以及中等銀行,甚至和微眾銀行(14.48億)也差距頗大。

1500萬戶佔到了中國小微企業總數的16%還多,並且在網商銀行的用戶當中有超過80%都沒有從其他銀行貸到過一分錢,那這家賺不到錢的銀行到底在幹什麼?難不成賠本賺吆喝

我們仔細分析網商銀行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一是用支付交易作為大數據風控的基礎。

小微企業無擔保、缺抵押、沒有風控數據讓傳統金融機構難以對其展開服務,但是作為小微企業來說有一項業務是其難以造假的,這就是小微企業每天的支付流水。原先,在現金支付狀態下,中小企業每天的交易情況是難以被度量的黑箱,但是在行動支付市場,依託"小微企業收款碼"等行動支付創新產品,小微企業每天的交易情況變成了可量化統計的對象,小微企業從原來無法識別的黑箱轉變成為可量化、可分析的明確模型,讓網商銀行可以對其風險進行有效的計量,從而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的信貸問題。

二是用線上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商業銀行由於其網點費用、人工成本、風險控制成本等多重成本壓力,以致每一筆貸款的成本都在千元左右。而網商銀行所採用的模式更為簡約,用網際網路取代傳統信貸客戶經理,用智能模型取代銀行網點,用芝麻信用取代繁瑣的信貸審核,從而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讓原先耗費在人工上的成本被計算機與人工智慧所取代,不僅提高了效率,更讓小微企業不必為交易成本擔負過高的資金和時間成本。

數據顯示,網商銀行"310"(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0人工介入)全流程線上信用貸款模式具備網際網路的規模擴張效應,而其依託於螞蟻金服的大數據風控體系,可將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具備商業可持續性。

三是用金融科技消除信息不對稱。

小微企業因為數量眾多,其信息呈現差異化與異質化的特徵,使商業銀行難以有效的獲取企業信息,從而使得小微企業的信貸發放受阻。但是,以支付寶為代表的行動支付工具已經成為了數據的天然信源,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大數據挖掘及分析系統、雲計算服務體系、人工智慧分析模型等等,從而更好地分析目標客戶特徵,從而讓銀行與企業之間的隔閡被打破,讓信息流通更加順暢,進一步增強了銀行與企業的互信關係。

四是用移動網際網路破除獲客障礙。

通過虛擬化的移動網際網路銀行操作,配合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手段,不僅完成了傳統商業銀行需要海量人力進行處理交易的過程,更實現了對交易流程的網際網路再造,從而極大消除了排隊困擾,並且依託於新媒體模式更好地發現潛在客源,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商業銀行的獲客成本,讓客源成為了持續不斷的客戶夥伴。

通過行動支付構建長期穩定的數據來源,用線上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用金融科技消除信息不對稱,用移動網際網路破除獲客障礙,這樣的網際網路銀行模式無疑能用最高效、最低廉、最快速的方式給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就是網商銀行的深層業務邏輯,只是網商銀行壓縮自己的成本,降低信息不對稱的行為讓網商銀行也陷入了一個困局,這就是他成為了中國服務企業最多,卻也是最不賺錢的銀行。

結論

這樣海量的服務量和如此低的盈利來看,網商銀行賺錢能力也許較差,但是用較低的利潤水平去服務最龐大的用戶,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普惠金融最顯著的體現。其實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看,金融服務絕對不是高高在上的富人遊戲,而是真正惠及普羅大眾的普惠服務,小微企業本身的業務規模也註定難以支撐更高的融資成本,這就需要商業銀行真正俯身下去,從小微企業自身著眼,從降低自己的成本下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根源上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在這個層面來看,像網商銀行這樣的民營銀行正在成為傳統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將有可能成為為中小微企業發放普惠信貸的有力載體。

從目前來看,網商銀行所服務的1500萬小微商戶只佔中國9000萬小微企業的16%,但是這個模式如果能夠推而廣之的話,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並不是無解之局。

【鈦媒體作者介紹:江翰視野,上遊財經專家顧問,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

相關焦點

  • 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闡述宏觀政策基調時,明確提出「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要求。1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支持,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信心,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2019年金融系統要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大力氣,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信用貸」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繁貴」
    資金是小微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小微企業發展雖迅速,但融資「難繁貴」問題卻制約著企業發展。能否通過方便、實惠的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輸血」「造血」,讓小微企業貸得到、貸得快、貸得起?小微企業融資「難繁貴」,是個「老頑疾」,河南是如何巧妙拿出「治本之策」的?
  • 郵儲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該產品是基於有效行為記錄數據,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向小微企業發放的短期線上全自助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實現了小微企業申請、審批、支用、還款的全流程線上化,有效打破了傳統金融產品在時間、地域、信息上的限制,為廣大小微企業解決了普遍缺乏抵押物、融資難的問題。
  • 緩解小微企業、「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舉措——財政部有關...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題:緩解小微企業、「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舉措——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讀《關於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新華社記者申鋮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
  • 中信銀行房抵經營貸破解企業融資難
    中信銀行房抵經營貸破解企業融資難來源:溫州網發布時間:2019-12-13 10:54:14字體:大 中 小  小微企業主M先生因資金緊張欲申請貸款這樣,M先生通過辦理中信銀行房抵經營貸業務,既滿足了日常經營資金的周轉需要,又實現了資金急用之備的目的。  據中信銀行工作人員介紹,房抵經營貸是中信銀行為從事實體經營、具有良好資信狀況的中小企業主、私營業主、個體工商戶提供的快速便捷的融資產品,主要助力小微企業發展與個人創業。
  • 網商銀行五周年:加大扶持嶽陽樓區小微企業發展力度
    網商銀行五年計劃已完成,未來還將加大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力度。推進發展普惠金融,將普惠金融作為自身使命,依託網際網路技術以及阿里雲計算,助力解決更多小微企業融難以及農村缺乏金融服務的難題。促進農村、小微企業的發展。
  • 商業銀行破解融資難路徑選擇:模式創新才是王道
    在很多的網絡調侃段子裡,銀行被安置在小微企業的對立面,然而《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地銀行和小微企業發現,在監管政策給力、銀行創新產品以及小微企業增信的多重帶動下,小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痼疾正在朝著好的方向演變。
  • 大數金融CEO柳博解讀小微融資難的破解之道
    作為國內金融科技公司的領先者,大數金融創始人兼CEO柳博受邀出席、並以「第三代小微貸款技術破解『不可能三角』」為題發表主旨演講。柳博表示,小微信貸是小銀行可以同大銀行競爭的最後領地,但是銀行開展小微業務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風險不可控、運營成本高、難以規模化」的問題,到底是否有可行的技術路線破解這個"不可能三角"?
  • 網商銀行推出信任付 為小微企業提供帳期金融服務
    中新網4月25日電 25日,網商銀行對外宣布,上線了一款叫做「信任付」的產品,面向小微企業提供賒購賒銷、短期融資等帳期金融服務。  網商銀行的產品經理表示,信任付就是為了解決小微企業在交易當中應收應付帳期不匹配、流動性緊張等問題,選擇信任付之後,買家、賣家可以延期付款、提前收款,讓小微企業的信用成為「流動」起來的財富。據介紹,小微企業使用網商銀行信任付之後,可以享受最長90天的延期付款時間。
  • 台州:改革進行時(二)「小微金改」破解企業融資難
    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除了自有資本之外,企業往往需要通過外部資金補充流動性,來保證企業的平穩安全運行。台州有眾多的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往往缺少可擔保資產,很難從大銀行獲得貸款,如何為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渠道和工具,是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關鍵。
  • 工行金華分行打好「組合拳」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有了工行的傾心相助,企業今年又新增了1.6萬平方米的車間,目前正在進行自動化技術改造,技改完成後,口罩日產量預計可從200萬隻增加到600萬隻。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企業來說如此,對銀行來說亦如此。
  • 兩會熱議如何化解小微融資兩難?百乘金科賈鵬:金融科技改善這些...
    作為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小微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如何解決小微企業「兩難」的問題,又成為今年兩會熱議話題。雖然傳統金融機構支持小微融資的力度不斷加大,一些新型的金融科技平臺藉助技術不斷提升融資效率,但為何小微還是普遍覺得融資很難?對於金融科技平臺來說,未來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來服務好小微融資?隨著監管的不斷趨嚴,2019年互金行業又如何前行?
  • 出口小微企業融資新模式:中信銀行結算+百信銀行百興貸
    「沒有大企業不穩,沒有小企業不活」,中國經濟要生龍活虎的發展,離不開小微企業。但是一提到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流程長、跑斷腿」的問題始終是其發展的瓶頸。近日國務院公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各路媒體霸屏,成為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系列化政策的最新利器,人民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多方面合力,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模式在不斷升級演化,在融資難上主要圍繞風險識別難的問題下手,在融資貴上主要圍繞風險溢價高的問題下手。近期中信銀行與百信銀行聯手推出的「中信結算協同百信融資」全線上金融服務,就為外貿出口型小微企業融資難支了一個新招。
  • 北京海澱:「金融淘寶」正式上線,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馮先生經營的是一家醫療設備生產銷售企業,面對訂單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沒有運轉資金,「融資難」「融資貴」讓他隨時會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問題。和馮先生有過一樣境遇的企業並不少,海澱區有2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今年受海外疫情、貿易摩擦、訂單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很多中小微企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 如何撬動小微企業應收帳款融資?
    小微企業融資難,總是與高企不下的應收帳款相伴而隨的。這是因為,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是在由核心大企業主導的供應鏈生態中生存的,一旦出現諸如當前對未來經濟環境不樂觀預期的情形,大企業就有可能憑藉其實力迫使小微企業接受對自己有利的信用條件,促使小微企業不得不將部分回流資金無奈地「沉澱」在應收帳款上。
  • 南京設立10億元「寧創貸」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
    我市設立10億元「寧創貸」,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創新政銀合作,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  南報網訊 今年4月1日,我市正式實施《南京市創新創業貸款實施辦法》,設立「南京市創新創業貸款」資金池規模10億元,用於鼓勵合作銀行向我市各類小微企業發放
  • 微眾銀行小微企業貸餘額增長150%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扎堆進入小微金融?
    今日頭條產品聲量不大,且僅針對福建企業主,或許今日頭條暫時無意布局小微企業金融業務,該產品推出可能與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出身福建省有關。難賺錢!而中國銀行業協會在銀行業服務報告中指出,2019年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36.9萬億元。無疑,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是萬億市場。但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世界性難題,這與小微企業缺乏標準流水、易受外部影響、風險高等原因有關,有銀行員工開玩笑稱:「不怕你拿貸款去買房,就怕你真的去做實業」。
  • 多措並舉,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12月21日,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查斌儀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現場,全省13個設區市的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全程在線參與,就如何甄別貸款機構資質、如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網貸風險、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等方面問題回應群眾訴求。
  • 對九城59家企業的調查:破解融資難 還需齊用力
    此外,這種貸款嚴格執行基準利率,無其他費用,企業融資成本被有效降低。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在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領域,仍有不少難題是銀行和企業無力解決的,客觀上加劇了融資難、融資貴現象,迫切需要政府這隻「手」相助。除了直接出錢,銀行和企業還希望政府部門在解決信息不對稱方面加把力。
  • 刪繁就簡、化難為易——數字金融科技何以紓解小微企業融資之困
    新華社福州5月6日電 題:刪繁就簡、化難為易——數字金融科技何以紓解小微企業融資之困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6日在福州開幕,如何利用數字金融科技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成為與會者們探討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