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金融淘寶」正式上線,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2020-12-23 北京海澱官方發布
海澱區「金融淘寶」正式上線 聶蕊攝影

前不久,馮先生接到了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醫院改造項目的訂單。馮先生經營的是一家醫療設備生產銷售企業,面對訂單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沒有運轉資金,「融資難」「融資貴」讓他隨時會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問題。和馮先生有過一樣境遇的企業並不少,海澱區有2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今年受海外疫情、貿易摩擦、訂單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很多中小微企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12月15日,海澱「金融淘寶」正式上線,這是海澱區新搭建的財金協同平臺,為企業家在「銀企對接」提供更多技術支持,是海澱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放出的一個大招。今後,不管企業需要什麼樣的金融機構或產品,都能自由到「金融淘寶」上去挑選。海澱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梁爽參加了當天的啟動儀式並致辭。

自海澱區被財政部認定「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起,海澱區在「資金支持」「技術支持」「政策扶持」三方面進行了探索試點,打出一套「組合拳」,用「三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資金招融資暖流溫暖創業人

就在馮先生愁眉不展之時,上個月,海澱區「銀政擔園共同體」融資擔保基金設立了,馮先生一次性申請到了255萬元政府採購流動資金貸款,不但成功接下了訂單,利息也出乎他的意料——僅為4.35%。「比我自己去貸款低了5%,成本少支出10多萬元呢!」馮先生喜出望外。

海澱區財政局副局長於志偉介紹,「銀政擔園共同體」融資擔保基金是為了向民營及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充裕的資金支持而設立的,在全國範圍內屬於首創。9月3日,正式在北京市場監管局海澱分局完成工商登記。基金總規模為20億元,首期10億元,由海澱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中信銀行、中技擔保公司與華海恆泰共同出資設立,委託首創擔保公司具體運營管理。基金採用對擔保公司擔保貸款進行風險補償的方式,來充分調動銀行、擔保機構、科技產業園區各自的優勢服務中小微企業。

該基金擴大了銀行和擔保公司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支持力度,貸款擔保品种放寬為股權質押、智慧財產權質押、應收帳款質押等信用類貸款擔保,有效緩解金融機構在現有業務框架下給民營和中小微企業放貸的難題,擴大服務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的數量、增加貸款規模、降低融資成本,分擔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損失。

據介紹,海澱區財政局通過對銀行、擔保公司、科技園區等相關單位多方調研,創新性地提出了設立「銀政擔園共同體」融資擔保基金,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統籌作用,調動銀行與融資擔保公司、科技園區等各方積極性,「用市場化的手段,破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於志偉說。

技術招企業家上「金融淘寶」隨意挑

除了資金支持,海澱區還搭建了海澱區財金協同平臺,以創新的服務模式、運營模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快速便捷的融資服務,這次是首次面向社會公布。「『財金協同平臺』就像一個『金融淘寶』,企業需要啥樣的金融機構或產品,可以自己去挑。」於志偉介紹。

助力中小微企業,關鍵是要做好銀企對接工作,財金協同平臺則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目前,平臺已有十多家銀行以及多家擔保公司和股權投資機構入駐,中小微企業可以像「淘寶」一樣挑選適合自己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這些入駐機構和金融產品都是經過海澱區財政局嚴格篩選和把關的。而且在操作模式上,無論是在手機端還是電腦端,中小微企業都可以線上辦理貼息申請,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對接等業務,十分便捷。

據介紹,財金協同平臺被打造成「為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多元化信息融合的企業金融服務平臺」,該協同平臺將開啟「線上+線下」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與「政策扶持+數據+金融」的多維服務創新模式,實現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信息的融通,整合優質金融資源,集合銀行貸款、股權融資、政策貼息、融資擔保、企業融資需求線上發布等多個業務功能板塊,採用「多元服務+科技創新」的特色運營模式,縮短流通環節,形成「企業一次需求,多產品解決,全流程服務」的融資新模式。

「海澱區財金協同平臺將有力推動海澱區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形成規模效應,為海澱區民營和中小微企業開拓多方位融資新渠道。」於志偉介紹。

政策招真金白銀給貸款貼息

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進一步降低轄區內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還出臺了《海澱區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政策》。

據介紹,海澱區委區政府對符合支持範圍和條件的企業,按比例給予貸款貼息補助,貼息補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實行總額控制。具體實施方式為當企業已經向貸款銀行支付利息後,海澱區財政部門按季度辦理貼息補助,提高補貼時效性。企業最高可獲得銀行基準利率的20%貸款貼息補助,原則上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

海澱區財政局局長程培衡表示,無論是融資擔保基金的設立,還是財金協同平臺的搭建,以及實實在在的中小企業貸款貼息政策的出臺,海澱區政府三位一體的新舉措,在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就是要讓海澱中小企業融資更容易、更便宜。作為財政部確定的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將有更多中小微企業在「海澱溫度」與「海澱速度」中茁長成長。

作者:聶 蕊

相關焦點

  • 江山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提「智」增效
    「多虧政府推出銀租智改新模式,不僅免費給設備實施智改,還讓原先不易抵押貸款的生產設備融資500萬元,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陳祥虎說。江山現有工業企業2000多家,其中多數是像億美達這樣的中小微企業。「受今年疫情影響,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但廠房等已作抵押,又苦於沒有其他合適的抵押物,融資難成為我們小企業智改的最大難點。」
  • 「營商下午茶」冬日送暖 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中小微企業融資有了一個好平臺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營業管理部徵信管理處處長鄂永利一開場就介紹道:瀋陽市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應用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採取人民銀行瀋陽分行營業管理部與瀋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雙牽頭」模式,以發改委為主協調政府相關部門的數據採集,以營管部為主進行平臺建設、協調金融機構
  • 朱立秋:加快"新三板"流動性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裴小閣/攝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苗蘇)「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如何破解融資難題呢?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鵬遠企業集團董事長朱立秋3月8日做客中經在線訪談兩會報導特別節目時說,擴大新三板融資規模同時加快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 上海交大教授吳文峰: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本質是「融資難」而不是...
    5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與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的融資難融資貴與利率雙軌制安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金融MBA項目主任吳文鋒教授在報告環節中提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本質是「融資難」而不是「融資貴」,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關鍵在於推進利率雙軌制並軌
  • 財金協同發力 企業迎「及時雨」
    成立融資擔保基金、發布財金協同線上平臺和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政策,被財政部確定為「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海澱區,12月15日密集發布了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三大實招,打出政府和金融機構協同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一整套
  • 北京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政策2.0版 提升「首貸率」、無還本續貸佔比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在疫情防控工作向常態化轉變的背景下,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4月17日北京市在此前「支持中小微企業16條」的基礎上,發布《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保持平穩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指出,要提高不良容忍度,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小微金融債券,持續提升中小微企業
  • 蘇惠通產業金融平臺正式啟動,將覆蓋蘇州40多萬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1月8日上午,騰訊雲與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國發」)合作共建的蘇惠通產業金融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依託騰訊雲金融科技優勢和蘇州國發的金融服務資源,能夠為蘇州市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服務。
  • 寧夏:「寧科貸」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然而,「廠房破爛、設備老舊、人員缺少」等問題,成為企業創新發展之路上的「攔路虎」。  「小企業融資渠道窄、風險大、成本高。要是沒有『寧科貸』,就不會發展這麼快,也可能會錯失機遇。」白雪峰說。  白雪峰所說的「寧科貸」,是寧夏為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由自治區科技廳、財政廳聯合有關市縣、金融機構開展的科技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貸款。
  • 北京小微企業金服平臺正式上線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記者從北京金控集團獲悉,作為北京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1+8」措施之一,由北京金控集團打造的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下稱「小微金服平臺」)9月24日正式上線。該平臺通過開展「助貸」「助投」「助保」「助扶」等功能,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中信銀行助力海澱融資擔保基金成功發布
    12月15日,由海澱區委區政府主辦,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北京分行承辦的「財金協同、互利共贏」海澱融資擔保基金、海澱區財金協同平臺、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政策發布會在中關村(000931,股吧)東升科技園成功舉辦。海澱區委常委、副區長梁爽,海澱區財政局局長程培衡,中信銀行業務總監兼北京分行行長劉紅華及相關部門人員共同出席了活動。
  • 如何解決疫情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全國工商聯回應
    4月16日,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林澤炎在發布會上介紹,為解決疫情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國工商聯會同100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助微計劃。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推出大概兩個多月的時間,但已經服務了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806.33萬戶,累計發放貸款3258.31億元。
  • 【如何解決疫情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全國工商聯回應】全國工商...
    【如何解決疫情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全國工商聯回應】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林澤炎介紹,為解決疫情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國工商聯會同100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助微計劃。截至目前,服務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806.33萬戶,累計發放貸款3258.31億元。同時,推動地方工商聯,創新金融服務。
  • 最不賺錢的網商銀行,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但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正成為困擾小微企業的最大問題,國家更是出臺了大量的政策力求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其實,仔細研究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很多人都從很多角度去討論,但是其實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之所以產生這和中國商業銀行的根本矛盾是密切相關的。
  • 郵儲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該產品是基於有效行為記錄數據,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向小微企業發放的短期線上全自助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實現了小微企業申請、審批、支用、還款的全流程線上化,有效打破了傳統金融產品在時間、地域、信息上的限制,為廣大小微企業解決了普遍缺乏抵押物、融資難的問題。
  • 平安數字口袋以數字金融服務優勢,持續賦能中小微企業
    在這個談錢傷感情的年代,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申請一筆銀行貸款來解決資金困境,現在金融業競爭越發激烈,已經倒逼傳統金融開始變革,小微金融也成為一個行業焦點。  作為數位化轉型發展的領跑者,平安銀行以數字金融服務優勢,持續賦能中小微企業。近期,平安銀行「口袋財務APP」正式升級為「平安數字口袋」,多方位釋放優勢,以諸多精選金融產品都帶來強勁支持。
  • 為企業找錢,幫銀行把關,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上線一年放款750...
    對於企業發展來說,資金就是命脈,中小微企業發展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去年3月份,河南悄然上線了省級金融服務共享平臺,一年多以來,平臺梳理1.4億條核心數據,為17524家企業放款750.44億元,用大數據為中小微企業「解渴」。
  • ...民生銀行石家莊分行探索中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
    但長期以來,融資難問題一直是中小微企業發展桎梏。由於產業鏈中的中小微企業信用級別較低、固定資產等抵押擔保品少等原因,導致其很難通過傳統渠道獲得融資支持。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嚴重製約了中小微企業的創業和持續發展。為此,民生銀行積極創新,推進「網際網路+」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融合與提升,探索出了一條更好更快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新模式。
  • 江西銀行「稅e融」讓中小微企業輕鬆貸
    國際在線消息: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破解融資難題,江西銀行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業務模式,在省國稅及地稅的指導與幫助下,於2016年已籤署「銀稅互動」全面合作協議,並創新開發專門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貸款的「稅e融」產品,這是江西省內首款全線上操作的稅銀合作產品——「稅e融」,使企業快捷實現以稅易融。
  • 央行等八部門聯合發文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帳款融資效率
    央廣網北京9月22日消息(記者蔣勇)為做好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精準服務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央行、工信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發文規範供應鏈金融發展,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帳款融資效率。  供應鏈金融,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遊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
  • 部門解讀 - 【部門解讀】《繁昌區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改革實施細則...
    現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一、起草背景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最後一公裡,2017年蕪湖市正式開啟中小企業信用貸試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