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與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的融資難融資貴與利率雙軌制安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金融MBA項目主任吳文鋒教授在報告環節中提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本質是「融資難」而不是「融資貴」,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關鍵在於推進利率雙軌制並軌,增加商業銀行貸款比例。
(吳文峰在做報告,圖片來源:安泰與經濟管理學院)
吳文鋒表示,商業銀行往往處於風險控制等原因不願意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更傾向於貸款給大型企業或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小微企業從商業銀行獲取融資難,只能轉向融資成本更高的民間金融尋求資金,進一步提高了其綜合融資成本,導致融資貴。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平均貸款利率為6~7%,但來自民間的非金融機構融資成本已達到20%。
相比之下,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是社會平均融資成本的1.56倍,「如果商業銀行能進一步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解決融資難問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微企業對高利率民間金融的依賴,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吳文峰指出。
那麼如何增加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呢?
吳文鋒分析認為,推動解決「融資難」問題,要推動利率並軌,減少商業銀行放貸約束,增加商業銀行放貸積極性,進一步能降低中小微企業對高利民間金融的依賴,最終解決「融資貴」。
吳文鋒在發言時指出,當前利率雙軌制中,大型商業銀行面對貸款利率和額度約束,有著很高的負債成本,在「低利率中小微企業貸款政策」要求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意願較低。面對央行的存款利率隱性約束,小型銀行難以通過提高存款利率來吸收存款,擴大存款規模,這進一步阻礙了小型銀行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
2013年,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2015年10月24日起,人民銀行取消金融機構等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但還存在著「窗口指導」等隱性限制。
「利率市場化的關鍵在存款端,只有商業銀行負債端市場化才能真正實現利率市場化,放寬對存款利率的管制,讓商業銀行有更多意願給中小微企業貸款,能根本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編輯: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