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8月28日,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六屆夏季高峰會「大考下的中國企業」在青島召開。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出席並演講。
陳四清表示,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是國家綜合實力重要的象徵,國家影響力通過商業版圖得到體現,大國的博弈也往往在企業的談判桌上完成。我國的企業特別是我們的民營企業經過改革開放這40多年的發展,由小變大,由弱到強,成為推動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全球經濟舞臺上重要的參與者,我們的民營企業如何應對這次大考,並在後疫情時代實現更大的發展,也成為我們大家關心的課題。
「我們要認真地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的民營企業,12個字需要我們反覆思考。1.存得下。2.站立得住。3.行得穩。4.走得遠。」陳四清談到。
陳四清指出,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尚未結束,將繼續通過外貿、外資產業鏈、供應鏈等渠道對我們的企業造成影響,不少企業面臨需求不足、訂單不足、流動性不足、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利潤空間被壓縮,有的企業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我們看到各地方、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支持市場經濟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多措並舉,全力服務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企業家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自救與互助的行動,尤其是不少大型的企業運用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積極發揮帶動作用,確保上下遊企業不斷鏈、不斷流,積極發揮帶動作用。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現金流的難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陳四清說。
不過,陳四清也直言,現在中小型企業融資貴不是大問題,但融資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