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清:中小企業融資貴不是大問題 但融資難問題仍未從根本上解決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8月28日,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六屆夏季高峰會「大考下的中國企業」在青島召開。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出席並演講。

陳四清表示,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是國家綜合實力重要的象徵,國家影響力通過商業版圖得到體現,大國的博弈也往往在企業的談判桌上完成。我國的企業特別是我們的民營企業經過改革開放這40多年的發展,由小變大,由弱到強,成為推動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全球經濟舞臺上重要的參與者,我們的民營企業如何應對這次大考,並在後疫情時代實現更大的發展,也成為我們大家關心的課題。

「我們要認真地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的民營企業,12個字需要我們反覆思考。1.存得下。2.站立得住。3.行得穩。4.走得遠。」陳四清談到。

陳四清指出,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尚未結束,將繼續通過外貿、外資產業鏈、供應鏈等渠道對我們的企業造成影響,不少企業面臨需求不足、訂單不足、流動性不足、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利潤空間被壓縮,有的企業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我們看到各地方、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支持市場經濟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多措並舉,全力服務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企業家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自救與互助的行動,尤其是不少大型的企業運用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積極發揮帶動作用,確保上下遊企業不斷鏈、不斷流,積極發揮帶動作用。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現金流的難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陳四清說。

不過,陳四清也直言,現在中小型企業融資貴不是大問題,但融資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相關焦點

  • 陳四清:中小企業融資貴不是大問題 融資難仍未從根本上解決
    我國的企業特別是我們的民營企業經過改革開放這40多年的發展,由小變大,由弱到強,成為推動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全球經濟舞臺上重要的參與者,我們的民營企業如何應對這次大考,並在後疫情時代實現更大的發展,也成為我們大家關心的課題。「我們要認真地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的民營企業,12個字需要我們反覆思考。1.存得下。2.站立得住。3.行得穩。4.走得遠。」
  •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探析_會計實務_中華會計網校
    儘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力度,積極引導並協調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但根據數據統計顯示,貸款的增加與企業的發展明顯不同步,甚至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長低於貸款的平均增長率。比如,2000年青島市貸款增長20.8%,而中小企業中的個體及私營企業的貸款僅增長18%。可見,多數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融資難仍然是當前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 國開行原副行長劉克崮:完善貸款制度安排 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難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完善貸款制度安排,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作者:劉克崮、劉紅燦、趙小廣、高慧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以來,各級政府和金融部門密集出臺政策,融資難融資貴明顯緩解。這種反差說明,融資難融資貴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應梳理痛點堵點問題,並從制度安排上探尋根源,在此基礎上對症下藥,精準施策,從根本上破解民企融資難題。
  • 現代融資理論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光明日報-光明網
    融資順序理論強調信息對企業融資結構的影響,這比各種使用均衡方法尋求最優融資結構的理論有所進步,但它仍是針對一般企業融資結構的探討,並未涉及企業的規模和信用條件等因素。近期的研究發現,由信息不對稱產生的交易成本對企業融資決策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規模相關,上述融資選擇順序在大企業中表現得並不明顯,它更適用於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業。
  • 黃奇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不僅是金融企業的問題,企業基本面...
    、融資貴的問題談四點看法。第二,中國金融的問題,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的問題不僅是總量性、周期性的問題,更多還是結構性的、體制機制性的,貨幣政策是總量性政策,對周期性問題有效,對結構性問題效果不太大。凡是結構性問題、體制機制性問題主要還要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靠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解決。要把中央這方面的政策、措施、戰略性的要求落實好。
  • 淺析中小企業融資概況及融資難原因
    目前,儘管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落實的問題(如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決定》,《中小企業促進答》中也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推進和組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
  • 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闡述宏觀政策基調時,明確提出「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要求。1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支持,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信心,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2019年金融系統要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大力氣,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厚樸供應鏈金融公司探索中小企業融資難解決之道
    厚樸供應鏈金融公司探索中小企業融資難解決之道 該公司旨在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由皖新傳媒、中潤集團等8家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共同打造,是北京唯一一家在天津東疆開發區拿到商業保理等拍照的金融創新企業。  保理是基於企業在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帳款,由商業銀行或商業保理公司提供的財務管理、貿易融資、信用風險控制與壞帳擔保等服務功能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 劉向東訪談(上篇):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戰疫迎新機
    這表明要加快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並提高其下達效率,解決基層和民生受疫情影響後的燃眉之急問題。建立資金直達基層直達民生的機制,其意義在於有效推動中央財政政策措施儘快見效落地,確保中央下達資金直接惠企利民,滿足非常時期的救急紓困,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幫助基層低保、失業、養老和貧困人口緩解基本生活壓力。
  • 上海交大教授吳文峰: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本質是「融資難」而不是...
    5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與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的融資難融資貴與利率雙軌制安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金融MBA項目主任吳文鋒教授在報告環節中提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本質是「融資難」而不是「融資貴」,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關鍵在於推進利率雙軌制並軌
  • 前沿徵信技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誠信融資E網通平臺上線8個月...
    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記者吳麗華 孟俊蓮 北京報導一直以來,中小企資難、融資貴都是備受關注的問題,但由於銀企信息不對稱、信貸風險預警難、銀行防控壓力大等原因,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緩解。不過,最近由中誠信開發的江蘇泰州企業徵信融資E網通平臺,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較好的樣板。2017年8月21日,由中誠信開發的泰州企業徵信融資E網通平臺正式上線後,訪問量和用戶註冊量節節高升,線上貸款金額持續增加,至2018年4月24日,歷時8個月,平臺線上貸款金額突破100億元。
  • 黃奇帆談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或因實體經濟信用不到位
    實體製造的上市公司的融資和回報都比不上金融公司,更別提沒有上市的中小企業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以來都是問題,銀行更願意把錢給大企業,而不是沒有足夠資產抵押的中小微企業,而拋開個人消費金融業務,螞蟻集團可取之點就在網商銀行利潤不及傳統銀行一個零頭,卻解決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用網際網路帶來的新的信用體系服務中小微企業。
  • 央視:政府補償難單獨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風險
    圖片02:中國銀監會福建銀監局副局長黃邦鋒認為,在當前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就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去辦事,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大、成本高,那麼通過政府的一部分風險補償資金,可以彌補銀行在中小企業貸款中的損失。  圖片03:在中國銀監會銀行監督一部主任楊家才看來,目前各地出臺的利益補償機制和風險補償基金政策,僅僅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種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 商業匯票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利器
    政府牽頭,全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動中小微企業商業承兌匯票籤發量,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一是央行應鼓勵企業使用商業承兌匯票,從再貼現、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方面支持中小微企業使用商業承兌匯票,特別是要加大再貼現支持力度,對於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給予較低資金成本的再貼現支持,盤活中小微企業資產。銀行保險監管部門根據中小微企業現實情況,給予差別化監管。
  • 人民日報新論:中小企業融資難如何破題
    中小企業數量佔比大,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力軍。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金融實際上並沒有很好地服務於中小企業。要讓金融回歸本源、結構優化以及服務實體經濟,中小企業都是繞不過的。   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首先就要解決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源,除了制度供給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問題。
  • 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靠金融科技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大家都關心中小企業,都說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哪?靠金融科技的發展如何解決?科技投入不斷加大對於銀行來說,金融科技就像一個升級加速器,成為未來技術迭代、場景拓展的保障。在李民吉看來,以四大行為代表的銀行,對金融科技發展已經從人、財、物、各方面進行重大投入,在金融行業起到了帶頭作用,效果也非常好。
  • 以制度創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麥克米倫缺口」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在吸納就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經濟下行,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困難,其中融資難、融資貴更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而,即使中小企業能提供可靠擔保品,在籌措日常所需資金時困難仍然很大。此時的市場不再是最優的資源配置,市場的力量無法促進資金配置到中小企業,也就是說,「麥克米倫缺口」實質是一種市場失靈。既然是一種市場失靈,那麼就需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通過政策性金融加以引導和支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怡亞通副董事長陳偉民:供應鏈金融能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
    在此次論壇上,新華網獨家專訪了怡亞通副董事長陳偉民,陳偉民副董事長針對供應鏈金融方面的問題分享了諸多見解。  陳偉民表示,中國的中小企業很多,普遍存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他們給大企業做供應和採購銷售的環節程中,大企業對他們有很多要求,特別是在結算周期、墊付資金方面的壓力會很大。
  • 白名單讓中小企業不再等「貸」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成討論焦點
    9月23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以下簡稱《二審稿》)進行分組審議。審議中,如何化解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仍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
  • 周亞飛:解決民企融資問題 要從根本改變歧視民企的機制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如何看待中小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解決民企融資問題,要從根本上改變歧視民企的機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為解決民企融資的問題,多位監管人士和相關部門提出了「盡職免責」的說法。比如,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會議提出,提高民營企業授信業務的考核權重。同時強調,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對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項目,可免除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