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原館址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孔廟。作為北京市「十五」期間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於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經國家發改委報國務院批准實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興建。

    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5年12月開始試運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並躋身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經典的建築

    首都博物館的建築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以文物為本,為社會服務」,強調「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代、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首博建築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現代美於一體的建築藝術品,既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巨大的屋蓋繼承了中國傳統建築深遠挑簷;通長的石質幕牆象徵著中國古代城牆;廣場起坡傳承古代高臺建築風格;在大廳北門外地面上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有明代牌樓,體現出中國傳統建築平面中心軸線特點;橢圓形的青銅展館斜出牆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青銅、木材與磚石的大量運用更顯一種歷史的久遠。北廣場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產於自古以來為營造北京城供應石材的房山地區;方形展廳的外裝飾,採用北京最常見的榆木;橢圓形展廳的外裝飾,採用青銅材料,並飾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紋樣。

    鋼結構棚頂、玻璃幕牆等表現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順應了當代建築的國際流行趨勢。

    新館建築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築,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情調的環境。

    博物館建築一經落成,即得到國內外各界人士一致讚譽。

    豐富的展陳

    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鑑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

    2000年首博新館建設啟動之時,展陳大綱的編寫工作隨即開始;展覽大綱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社會科學院等學術機構的多位學術權威的指導,力求體現已得到學術界公認的最新成果。展覽設計力求運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突破傳統的、枯燥的展陳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展陳技術和手法,營造不同類別的陳列氛圍,給觀眾以體驗式的參觀經歷,具備形式上的親和力、趣味性、互動性,做到雅俗共賞。

    首都博物館的定位決定了首博展覽的構成:基本陳列、精品陳列和臨時展覽。

    基本陳列有《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是首都博物館展陳的核心,表現了恢宏壯麗的北京文化及不斷遞升並走向輝煌的都城發展史,成為創建國內一流博物館的品牌陳列。

    精品陳列有精品陳列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書房珍玩精品展》。這七個館藏精品展覽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對北京文化展現的補充和深化。

    以上展覽共展出館藏文物5622件。

    不斷更新的臨時展覽是研究與觀賞北京文化與其它地區文化、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關係的舞臺。

    先進的技術

    收藏、展示、研究是博物館三大主要任務,首博新館充分吸納和採用了當今世界博物館建設的先進技術,在這三方面達到了國內一流的水準。

    智能化工程——展廳安裝智能化控制溫溼度的空調系統,保證展廳內觀眾活動的空間是舒適的溫溼度,而展櫃內保持利於文物保護的溫溼度;在文物庫房則是根據不同材質的文物庫區提供不同的溫溼度。

    館內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含停車庫管理和燈光照明控制)、消防監控與自動滅火系統(含應急廣播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音響燈光聯動控制系統,全面實現智能化;其中自動滅火還針對文物易損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設計。

    文化遺產與博物館信息集成應用體系的建設——該項目是全國文物博物館領域的創新工程。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由四個大部分構成:(1)文化遺產信息採集項目(包含全面數位化的攝影、攝像、掃描等採集設備及軟體系統);(2)數位化博物館系統工程;(3)多媒體展示工程(60多個展示項目);(4)圖書及宣傳品出版。

    這四大部分涵蓋了文化遺產和博物館信息的採集、加工、管理、存儲及應用的完整流程、完整體系,這一完整體系建立的意義在於:為博物館的展覽收藏、學術研究、行政管理、觀眾服務提供了一個一體化、完整、高效的服務平臺、服務工具。實現了基礎設施網絡化、信息資源數位化、辦公智能化、展覽展示多媒體化。使信息資源高度整合,使工作流程簡捷、高效,使相關專業崗位協同作業,提升工作質量,實現單一資源或成果在多種領域的應用,為廣泛地向公眾提供知識傳播服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四大部分中,文化遺產信息採集工作完全採用國際最先進水平的數位化攝影、攝像和掃描設備,從而保證可以獲得最高質量的文化遺產影像數據,為文化遺產的研究與保護、傳播奠定了基礎。

    數位化博物館系統工程包含文化遺產信息管理系統、多媒體展示後臺管理系統等11個子系統,依據博物館的功能,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遺產為本的原則,將文化遺產信息數位化保存、文化遺產信息資料庫建設、文化遺產業務研究活動、博物館行政管理、觀眾現場服務與網絡服務等多項應用系統,集成為一個綜合系統。

    多媒體展示項目——在展覽必要位置設置多幕投影(在國際博物館領域首次採用)、幻影成像、虛擬實境影像、數字影片等多種多媒體展示項目,以強化展覽效果,深化實物展品信息的傳達,打破了以往教科書式展陳的乏味與單調,使知識的傳達生動直觀。

    環保、節能——採用蒙皮式非晶體柔性太陽能發電板,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太陽能電源的博物館和文化場館。館內還採用節能燈具、膠體電池EPS應急電源;館內裝飾材料和展櫃等展覽用品均為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環保產品。

    文物修復——引進成套先進的文物保護和修復設備,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護與修復水平,使首都博物館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

    完善的功能

    首博新館不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北京地區文物保護、文物研究、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歷史及科學知識的基地,還是北京市舉辦禮儀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人民群眾旅遊和休閒的理想去處。

    中央禮儀大廳——面積2000餘平方米、高度34米,其裝飾中國文化特徵突出、現代氣息濃鬱,是舉行禮儀活動和大型文化活動的理想場所;

    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於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於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餘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臺。智能化溫溼度控制系統、安防消防系統,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文物庫房——面積充足、分隔合理;安防消防設施先進、完備;擁有10噸液壓電梯,文物運輸車可從地面運到地下二層庫房,目前為中外博物館所獨有。

    多功能會議廳——具有多語種同聲傳譯、數字電影播放、會議表決系統、會議廳專用網站等國內最先進的設施。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解析度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輝煌的北京》;今後將製作立體數字影片。

    優質的服務

    首都博物館以完善先進的設備設施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原則,為廣大公眾提供了多種優質的服務。

    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諮詢、物品寄存櫃、公共飲水臺、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並為殘障人準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準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臺特殊人群使用的觸控螢幕。

    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控螢幕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採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

    中央禮儀大廳大屏幕——採用目前國際上最高解析度的全彩色大屏幕,播放介紹首博展陳、臨時展覽和北京歷史名勝的數字影片;採用雙基色大屏幕以文字方式播放展陳與服務信息。

    教育與互動式服務——館內常年舉辦專題講座、少兒主題活動、動手體驗項目、互動多媒體項目等。

    休閒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首都博物館作為一座現代化的綜合博物館,必將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為首都北京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最該帶孩子去的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說到博物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幾乎都是故宮博物館,故宮博物館館藏豐富、展品眾多,的確是一個好去處。但是,若你是帶孩子去參觀,我想,故宮博物館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最好的選擇應該是: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1953年開始籌建,1981年第一次對外開放,它與故宮博物館最大的不同,便是它的建館目的並非為了收藏,而是為了考古研究及文化教育。首都博物館地上五層、地下兩層,暢覽其中,如暢遊於歷史長河,濃濃的歷史氣息,淡淡的文化之香,不自禁就沉入其間。
  • 2020首都博物館開放時間一覽
    2020首都博物館開放時間一覽  答:首都博物館將於5月1日恢復開館啦!  一、首都博物館暫定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6:00(15:00停止入館)。「五一」假日期間,5月4日(周一)正常開放。周一閉館,暫不安排周六延時開放。
  • 你對一座首都博物館有什麼期待?
    但是,首都博物館數次推出的關於都市的文化展覽卻往往無法引來文博界的關注、共鳴和評論。的確,我們了解到的大部分首都城市博物館多是年輕博物館,館內收藏並不像國家級博物館那樣擁有重量級收藏與明星藏品。無疑,開館於上世紀80年代的首都博物館的館藏,是無法與600年的故宮的180萬件藏品相比,江戶東京博物館之於東京國立博物館也是如此。位於首都,這是博物館的弱勢。
  • 北京語言大學與首都博物館籤約 開啟博物館合作新篇章
    【環球網綜合報導】4月26日,北京語言大學崔希亮校長與首都博物館白傑書記在首都博物館籤署《語言文化交流合作協議》,這是該校首次與博物館籤署相關協議。2016年,北京語言大學與首都博物館合作舉辦了「第三屆中法語言政策與規劃國際研討會」及「中法語言文化交流與合作」成果展等多項活動,在海內外產生影響。
  • 2019首都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2019首都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一、望郡吉安  展覽時間:2019年3月3日-6月23日>  開館時間:0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三層D展廳  展覽類型:免費
  • 2019首都博物館十一國慶展覽匯總
    首都博物館十一展覽  山河•家國——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12日-10月31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O展廳(水景庭院)  展覽類型:免費  展覽詳情:點擊查看  園說——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8日-2019年11月3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  展覽類型:免費  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7日-2020年2月16日  展覽地點
  • 北京文博|首都博物館連接你和我
    >博物館人說首都博物館保護科技與傳統技藝研究部 傅萌觀眾說今年博物館日期間首都博物館繼續舉辦各種活動服務觀眾傾聽觀眾的想法和意見這是首都博物館恢復開館以來舉辦的第一次線下活動。本次分享會以 「我和博物館」為主題,邀請了北京西山大覺寺管理處書記、主任何沛;北京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祁慶國;《中國星空》紀錄片導演謝群;首都博物館志願者講解員唐立馨;首都博物館陳列部首席設計師李丹丹;培新小學三年級1班林天雨;首都博物館黨委委員、宣教部主任楊丹丹共同參與。
  • 隨筆:從首都博物館和臺灣歷史博物館 看文化傳承之美
    我是臺灣的學生,暑假期間來到北京實習,有幸參觀了首都博物館,發現首都博物館與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灣史博館)有幾分相像,同時也感受到兩者建築風格迥異,藏品數量和內容差別,文創產品設計思路不同。我記錄和總結了一些資料,對比兩者的異同,讓大家了解一下兩岸博物館特色與差異性。
  • 參觀首都博物館 了解厚重北京歷史
    順義區沿河中學師生參觀首都博物館。圖為活動現場。學校供圖首都博物館展示了北京從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的過程。同學們跟隨講解員有序參觀,講解員老師耐心細緻的給同學們講解了關於遼朝(契丹),突出了燕雲十六州的地位,而北京就是燕雲十六州中的」燕「。隨著歷史的演進,北京又進入了金朝時期。簡短描述了金朝崛起和遷都北京的歷史,尤其強調了1153年,金朝海陵王遷都燕京,從此北京成為了中國半壁江山的首都。
  • 首都博物館建新館 2005年將開放
    磚木結構的古城牆,3000年前的青銅器和一塊巨大的不鏽鋼頂組成的首都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文化公益設施。  首都博物館新館位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上,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工程預算投資7.8億元。  據介紹,首都博物館文物藏品十分豐富,現有25萬餘件(套)文物和70萬件古錢幣以及大量文獻等。
  • 首都博物館公眾號(預約通道)
    首都博物館預約入口、首都博物館公眾號、首都博物館預約門票、北京博物館預約點擊下方藍色字體進入預約首都博物館預約入口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是個綜合性博物館,原館址是「北京孔廟」,現址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
  • 首都博物館網上體驗館線上參觀入口及介紹
    首都博物館網上體驗館/zlxx/wstyg.htm  首都博物館網上體驗館介紹:  首都博物館網上體驗館是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對首都博物館在網絡上的真實再現,參觀者可在首都博物館進行漫遊,通過文字、圖片、視頻、三維展示等方式了解主要展項,並具有實時互動及其個性化的功能,獲得生動的參觀體驗。
  • 首都博物館藏品將電子監控
    首都博物館聯盟將啟動三個數字平臺建設   「5月4日,在故宮博物院翊坤宮,一遊客徒手擊碎了展室的窗戶玻璃,致使臨窗陳設的一座清代鐘錶跌落受損。故宮文物的安防條件之脆弱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更多市民開始關心博物館藏品的保存條件。首都博物館聯盟開發「博物館藏品監控平臺」,將加強對展品的監控和保護。」
  • 2020北京國慶首都博物館展覽匯總(時間+地點)
    2020首都博物館國慶展覽匯總  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788041346854289489)  ➤2020國慶北京首都博物館開放時間:  首都博物館官方暫未發布國慶期間開放時間調整公告  首都博物館決定自5月1日起恢復開放。          開放時間暫定為每天10:00-16:00 (15:00停止入館),周一例行閉館,暫不安排延時開放。  開館期間社會車輛進館時間為9:30-15:00。
  • 海昏侯文物今日亮相首都博物館(圖)
    今天上午9時,由國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將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同時《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開幕。屆時,海昏侯墓墓主身份也將揭曉。  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記者從同時召開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活動攻略(時間+地點+預約入口)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活動攻略  1、「天下福」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  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時間:2020年1月17日-2月24日(1月24日休息,每周一閉館)  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  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門票:免費需預約
  • 2020首都博物館9月展覽盤點(時間+地點)
    2020首都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  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788041346854289489)  ➤「和你在一起——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日—10月8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方廳三層
  • 陽光下的羅馬首都博物館參觀後啟示
    近日,我重遊十年前到過的羅馬,一位義大利朋友大偉問我想看什麼,我說想去看一個陳列著石雕的人頭像和一些斷手殘腳的博物館,因為我曾經在圖片中看到過這個博物館,陽光下,那些白色的大理石雕刻殘件一直給我有某種震撼的感覺。 [ 難以忘懷的石雕殘件 ]大偉真把我帶到了這個博物館,原來它叫首都博物館,坐落在坎皮多利奧山坡上,是現今羅馬市政廳的所在地。
  • 首都博物館:為青少年定製「讀城」大展
    今天要帶大家走進首都博物館,在那裡,年度大展「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在停展百天後於這個暑假重新開放。隨著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恢復開放,「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再次亮相。首都博物館讀城項目內容策劃 白樹軍:每一個建築點都會有這樣一個翻板,就是我們對即將要介紹的建築,我們提供了兩到三個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然後再獲取答案。
  •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廟會活動有哪些?附預約入口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廟會活動有哪些?  「天下福」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還可獲取首都博物館春節活動有哪些,首都博物館春節開放時間、交通指南等信息推薦    》》相關推薦: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廟會攻略(時間+門票+地點)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開放嗎?附開放時間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廟會活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