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皈依三寶,受持皈依戒,就應當守持皈依戒所要求的學處,否則就會失壞皈依戒。我們當中無有一人未皈依三寶,但很多人尚且不知道自己應斷除的、應修學的學處,這就成了恰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中懺悔支裡所說的,雖然受了皈依戒,卻不知道應該守持的學處。所以,我們應該按願文所要求的對不知道學處的罪過今做懺悔。
所斷的三種學處:
一、皈依佛,不應把外道天神如大自在天、遍入天等,自身還未從輪迴解脫者作為永恆皈依處。世間神祇如地祇等雖有大力量,但不能依止他們作為永恆皈依處。
如果把外道的導師或天神如大自在天、遍入天等,甚至一些地祇、山神等作為永恆皈依處,就會失壞皈依戒。雖然有些山神或地神傳說是八地菩薩或十地菩薩,但實際情況不太清楚。如果把這些大力天神、龍、山神、地神等作為暫時成辦事業、斷除違緣的所依,進行供養是允許的。密續中也說,應該對世間天神做一些供養,對他們交付事業,但是不能作為永恆皈依處。
二、皈依法,應該斷除損害哪怕一下劣有情,比如蝨子,即使在夢中也不應損害有情。
皈依法以後,不用說打罵有情,即便小蟲、螞蟻或者身上長的蝨子等,也不能損害;即便在夢中也不能損害有情。例如,夢到遭受其他有情損害時,在夢裡也不能進行報復。如果我們在心上不能對治,那麼在夢中就會做損害有情的事。如果在夢中出現犯戒的情況,在別解脫戒中不形成墮罪,但是菩薩戒以心為主,因此也是違戒的。
三、皈依僧,應斷除與外道為友。
印度外道有勝論派、數論派、裸行外道等。在藏地,蓮師以前已經把不許外道入境的使命交付給十二永寧地母,所以外道不會真正進入藏地。但是,這也難講,當今時代,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已經見到其他教派的教徒,我們不應和他們為伍。現在也有些佛教徒長期與外道徒為伍,最終導致捨棄皈依戒。如果捨棄皈依戒,那麼皈依不但不能帶來好處,反而使捨棄皈依戒的人下墮地獄受苦。
雖然不是真正的外道,但是誹謗謾罵自己的上師和法,誹謗仇視甚深見行的友伴,也不應與其伴行。
雖然不是真正的外道,但是對自己的上師,對任何顯現為佛教徒的人,以及自己所學的法有邪見,誹謗、謾罵的那些人,如果和他們長期為伍,那你也會變成具邪見的人。他們在一起誹謗上師和時,你也難免會說一、二句接近誹謗上師和法的話,所以,不要和這些人伴行。對甚深見行,例如空性正見,還有密宗的很多甚深行為,也有人不理解而誹謗、仇視,我們受過皈依戒的人也不能跟他們伴行。一般凡夫人的心,七上八下,極不穩定,如果跟本來就有邪見的人在一起,自己的心就會被他們所轉。
契經云:「誰皈依佛陀,即學佛居士,於其他天神,不應再皈依。」
經典中說,誰皈依了佛陀就是佛的弟子,不應該再把別的天神、外道,例如大自在天、遍入天等,作為自己的皈救處,否則就已捨棄皈依戒。
「皈依於正法,應斷損害心。皈依於僧眾,不與外道友。」
——龍多仁波切《開啟深道門扉講記》
開示集錦 | 龍多仁波切:對上師三寶生起真實的信心
開示集錦 | 龍多仁波切:明確皈依的目的
開示集錦 | 龍多仁波切:為什麼要皈依?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