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新材IPO將上會 第一大供應商已歇業 1.94億採購支出存疑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9月3日,重慶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新材)IPO申請將上會。公開資料顯示,四方新材是以商品混凝土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同時生產建築用砂石骨料的建築材料製造商。

為滿足生產需求,四方新材將對外採購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骨料(包括碎石、河砂、機制砂)、外加劑(主要為減水劑)等。

在梳理招股書時,公司大供應商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引起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2018年、2019年均處於歇業狀態,且社保繳納記錄為0。然而根據招股書,2018年、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為四方新材第一大供應商,採購的金額分別為1.36億元、5849.37萬元。

第一大供應商已歇業

2016~2018年,四方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07億元、9.28億元、14.52億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長分別為31.26%、56.47%;同期淨利潤分別為5287萬元、6586萬元、14388萬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長分別為24.57%、118.46%,利潤增長迅速。

根據招股書介紹,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以及重慶萬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拓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重慶市知名建築企業。

四方新材一方面向這些建築企業銷售商用混凝土,另一方面則對外採購水泥、砂石骨料(包括碎石、河砂、機制砂)、外加劑(主要為減水劑)等。

2019年上半年,四方新材的前五大供應商分別為: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重慶小南海水泥廠、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海格雲輝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度,四方新材的前五大供應商分別為: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重慶小南海水泥廠、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恆路實業有限公司。

在梳理上述供應商信息時,供應商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引起了記者的注意。2018年、2019年上半年,四方新材向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採購河砂、機制砂、碎石,金額分別約為1.36億元、5849.37萬元,為第一大供應商。

不過,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披露的2018年、2019年年報顯示,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在此期間為歇業狀態,員工的社保記錄為0,且該公司並無子公司。

記者就相關問題,曾試圖聯繫四方新材,但電話無人接聽。

還有供應商涉非法採礦

如上文所提及,砂石骨料(河砂、機制砂、碎石)為四方新材的重要原材料,且採購數據顯示,其採購金額之和常年位居原材料採購金額榜第二。

記者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除了向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這樣的大供應商採購河砂、機制砂外,四方新材也在向小供應商採購河砂。

案號為2018渝0116刑初438號判決書顯示,在明知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龍鬚沱長江河段屬于禁採區,並在未取得長江河道採砂許可證的情況下,重慶市巴南區生源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大剛非法抽採河砂,非法抽採的河砂共計8190.98噸,其中7381.15噸河砂被銷售至四方新材,另有809.83噸尚未銷售的河砂被當場查獲。

經重慶市渝中區價格認證中心認定,餘大剛非法抽採的河砂每噸價值35元,總價值為28.67萬元,證據包括四方新材計量憑證複印件、入庫單、統計表。

判決書進一步顯示,公訴機關認為,餘大剛違反礦產資源法規,無採礦許可證和河道採砂許可證,在禁採區、禁採期內擅自採礦,應當以非法採礦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最終判決結果顯示,餘大剛自願認罪認罰,主動退出違法所得,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雖然有供應商陷非法採礦罪,但四方新材在招股書裡強調,公司自身是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

相關焦點

  • 美瑞新材IPO:董秘履歷或存疑 與萬華化學牽扯多 離職員工搖身一變...
    伴隨著美瑞新材ipo即將上會,仔細研究發現,公司仍然存在諸多待解問題,比如離職員工是其大客戶;董秘履歷存疑;短期債務承壓,近一半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與萬華化學牽扯多…與萬華化學牽扯多,離職員工還是大客戶美瑞新材的IPO還牽扯出另一家上市公司――萬華化學。
  • 集美新材IPO:第一大供應商持續舉債經營 應收款逾期佔比不斷攀升...
    第一大供應商舉債經營將對發行人未來經營帶來重大影響;公司留不住人才又何談上市?深圳市集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集美新材」)擬創業板上市,方正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據悉,本次公司擬募集資金2.41億元,擬投入1.85億元用於醋酸纖維素板材智能工廠建設。上述項目實施主體為發行人全資子公司集美東莞。集美新材表示。
  • 美瑞新材IPO疑點:萬華化學既是公司競爭對手,也是第一大供應商
    已經成功過會的美瑞新材,仍需重視原材料採購價格上升、毛利率低於同行、邊募資邊分紅以及與供應商關係複雜等問題。3月19日,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34次會議召開,審核結果顯示,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瑞新材」)過會成功。
  • 三力製藥IPO:高新技術企業身份存疑,第一大供應商或為「空殼」
    然而我們深入研讀招股書後發現,公司或存「研發投入及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存疑」、「生產人員薪酬存疑」、 「主要供應商存疑」等諸多問題,恐怕會成為公司此次上會的實質性障礙。然而,公司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為281.09萬元、270.00萬元、686.33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之比不足1%。和上述公司披露的研發投入可謂是相去甚遠,若按照如此研發支出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恐怕是毫無機會了吧。那麼招股書中披露的研發投入與研發費用為何相去甚遠呢?
  • 美瑞新材「二戰」IPO終過會 募資用途曾多次變更
    .834779)的首發申請,美瑞新材正式過會,踏上了IPO最後的旅程。證監會對於其財務高管離職的事項也顯得格外在意,在美瑞新材的過會會議上,證監會在向美瑞新材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中便有這樣一條:「2016年以來,發行人三任財務經理離職的原因及合理性。
  • 犇星新材IPO:驚現廣州浪奇8.98億「農藥扇貝」跑路作俑者王健
    #廣州浪奇近6億存貨不翼而飛#犇星新材IPO:驚現廣州浪奇8.98億"農藥扇貝"跑路作俑者王健 毒死蜱數據存疑庚子怪事多,今年9月,廣州浪奇發現自己存放在倉庫的大批物資和扇貝和甲魚一樣跑了,公開資料顯示,這些」農藥扇貝「跑路的始作俑者為廣州浪奇佔股25%的江蘇琦衡農化,控股人為江蘇如東王健(不是海航在法國跳崖的王健),而凌通社閱讀犇星新材IPO說明書發現,這家公司也出現了王健的影子
  • 美瑞新材謎團:與供應商萬華化學亦敵亦友 大客戶真實性存疑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劉雨辰 美瑞新材即將過會,下遊大客戶存在的合理性遭受質疑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3月19日,美瑞新材將會迎來上會。供應商和客戶的謎團《每日財報》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的供應商高度集中,2016-2019上半年美瑞新材對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金額各年度採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74.77%、81.33%、85.2%和83.71%。
  • 德威新材13.8億應收票據「迷霧重重」(上):有供應商時任負責人是實...
    應收票據陡增:去年計提壞帳近3億,今年逾期未兌付已超4億今年,德威新材實控人周建明的日子不好過。德威新材控股股東德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威集團)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凍結,且幾乎全部質押。因為德威集團股票質押違約,無力履行購回義務,部分持股還遭遇司法拍賣。11月6日,德威集團被司法拍賣的2581.4萬股已經完成過戶登記。
  • 京源環保IPO:涉嫌虛假宣傳核心技術 與供應商交易數據真實性存疑
    公司(下稱「京源環保」)科創板上會  與供應商交易數據真實性存疑  根據招股書,新疆昊天鑫盛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昊天鑫盛」)是京源環保2018年的第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3,353.45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重為19.54%。
  • 新瀚新材申報材料隱瞞董事長行賄案件,被交易所抓個正著
    如下圖所示,即中研股份2017年至2019年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情況。2017年,新瀚新材是中研股份的第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1412.35萬元,佔中研股份採購總額的比例為42.61%,幾乎是其DFBP的唯一供應商。
  • 四方光電與惠泰醫療器械通過科創板IPO審核
    兩人分別通過佑輝科技、智感科技、武漢聚優、武漢蓋森合計控制四方光電78.94%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並在本次發行完成後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此次上會,四方光電的市場前景、政策因素等問題受到科創板上市委的問詢。
  • 四方新材IPO:以技術創新滿足各類建築結構所需
    9月3日,重慶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新材」)首發申請將上會。公開資料顯示,四方新材是以商品混凝土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同時生產建築用砂石骨料的建築材料製造商。四方新材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技術研發,設立有技術部和研發部,技術和研發人員擁有優秀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公司通過長期的研發和生產實踐,形成了自身的技術優勢。
  • 龍利得IPO疑雲:詭異的「非終端銷售」 供應商資質規模存疑
    來源:時代在線作者:鄧宇晨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後,此前多次闖關IPO折戟的龍利得(300883.SZ)終於在9月10日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印刷包裝業註冊制第一股。龍利得公開發行8650萬股,募集資金4.01億元,發行後總股本為3.46億股。
  • ...與萬華化學關係糾纏不清,IPO過會的美瑞新材招股書多處矛盾仍待解
    萬華化學是美瑞新材第一大供應商,美瑞新材實際控制人及多名董監高人員曾經在煙臺萬華任職。萬華化學在業務上也與美瑞新材存在重疊,且公司體量遠大於後者。可以說,美瑞新材的生產經營,高度依賴於「競爭對手」。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多次致電美瑞新材,並按照公司要求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並未獲得公司主動回應。而萬華化學董秘辦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記者獲得的公司董事郭興田電話,目前已停機。發審委還要求公司說明新冠疫情和原油大跌對公司經營的影響,以及公司物流供應商和三任財務總監的變動問題等。
  • 新瀚新材再闖IPO:業績連年喜人,產量步步倒退,董事長行賄未披露
    新瀚新材本次發行股數不超過2000萬股,擬募資4.04億元,保薦機構為中泰證券。即便成功過會,但新瀚新材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風險因素,除了被深交所揪出的董事長行賄未披露一事,還有輔導券商曾持股、專利發明人署名不合法規、曾因員工突發死亡被告上法庭等各種被市場關注的因素。
  • 【IPO速報】重慶百亞「衛生巾第一股」夢碎 發審委質疑VIE架構
    尤其是在公司控制問題上,由於VIE架構公司實體的股東沒有控制權,存在無法參與該公司經營以及控制經營管理等問題。重慶百亞的股權結構顯示,復元商貿持有該公司46.06%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而復元商貿由馮永林全資設立,因此其實際控制人可視為馮永林。
  • 光弘科技:應收帳款居高不下供應商真實性存疑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2013-2016年上半年應收帳款不斷增加,分別為1.36億元、1.55億元、2.31億元、2.51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分別為22.94%、19.95%、30.64%和29.24%。同時存貨的堆積也在遞增,分別為1315.42萬元、1511.74萬元、1606.95萬元、1629.28萬元。雖然公司表示,報告期各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增長主要系銷售收入增長所致。
  • 美瑞新材「二進宮」:團隊出身於萬華化學 多起交易公允性存疑
    然而,美瑞新材仍然存在諸多待解問題,如毛利率波動較大、募集資金用途成謎、實控人及核心人員出身於萬華化學恐存競業限制、關聯交易公允性存疑等等。而公司近九成營業成本為直接材料,以致於2016-2018年其營業成本不斷升高,由2.69億元增至4.81億元。來源:環球聚氨酯網未來,若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成本高居不下,公司將如何維持毛利率及業績的穩定性呢?
  • 隆基、晶澳採購額佔37%的背板廠明冠新材很快IPO,中來、賽伍...
    (上圖為明冠新材近年來客戶名單之一)這家即將進入科創板的企業第一大客戶就是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對明冠新材而言同樣非常重要,其採購額的比重也很高。2019年,這家組件巨頭向明冠新材採購了高達1.24億元的背板材料,2018年也觸及1.59億元的採購額。明冠新材近三年(2017年至2019年)以來的核心客戶還包括:協鑫集團、LG、韓華新能源、環晟光伏等,它們均進入了該背板廠商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
  • 深度解讀雙星新材:被低估的三星供應鏈贏家
    2020年雙星的供給量佔三星需求量的30%,大約匹配6500萬臺;其次是雙星對LG的供貨量,約為三星的1/2(約為3250萬臺);再次是對TCL的供貨量,約為對三星的1/3(約為2167萬臺)。三星電子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三星四季度顯示屏的銷量可能會較第三季度大幅提升,為光學膜廠商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雙星也將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