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農學子社會實踐:參加實踐勞動,調研防疫與生產

2020-08-28 武漢大城小事

大城小事報導(通訊員 劉嬡樺)隨著疫情的逐漸平穩,許多工廠都已經返工進行產品生產,為深入了解疫情對工廠的影響,以及工廠是如何在人群密集的情況下進行正常生產,7月27日至8月3日,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生劉嬡樺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為期八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初到大德科技,劉嬡樺便跟隨大德科技公司總經理一起參觀了企業的兩處車間,一處為鋼化玻璃處理車間即無塵車間,一處為CNC車間負責鋼化玻璃的切割。其中CNC車間也是當地的一處扶貧車間,當地會有家庭比較貧困的人員在這裡工作,劉嬡樺也不經感嘆:「原來扶貧不僅只是在農村會有,也會出現在工廠裡。脫貧之花已經盛開出在中國大地了!」

在參觀途中,劉嬡樺看到進進出出的工人,便詢問了工廠裡這麼多人是如何有效進行防疫的,總經理這樣解釋到,要做到邊生產邊防疫肯定是困難的,但是政府會支持企業發放防疫物資,而我們能做到的便是盡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去保證每一個人的安全,例如減少外出避免與外界接觸、進出車間消毒、吃飯一人一桌等。而就疫情對工廠銷售的影響,總經理這樣說道:「主要是國外疫情導致了出口訂單下滑80%以上,反觀國內市場看似消極,但由於市場龐大,並未受到較大影響。」同時,他表示政府會對企業免費提供防疫物資,國家在稅收和物流方面也做了一些補貼,這些都是國家對企業進行復工復產的支持以及鼓勵。

之後的幾天,劉嬡樺便進入了無塵車間參加實踐勞動,進入無塵車間的最低標準便是需要穿戴好無塵服和口罩,經過消毒後才可以進入。她主要負責的工作是取鍍膜後的鋼化玻璃,雖然工廠已經做到半自動化,但仍需人員在鍍膜機器旁取放鋼化玻璃。雖有中央空調,但是機器的運轉、全副武裝的無塵服都使得環境乾燥、悶熱,劉嬡樺體會到了工作人員的不易,同時在生產實踐中發現,雖然進出很複雜,但工廠仍然在有序地進行產品生產。

如今的疫情逐漸好轉,城市、工廠等地區也重新按下了「播放鍵」,正是因為國家的各種防疫措施以及幫扶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掃除障礙,才使得企業更加有信心回歸正常生產軌道。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劉嬡樺也感概頗深:「防疫與生產同行是矛盾並且困難的,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我深入了解國家是如何較好的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此次疫情雖然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但是及時有效的復工復產以及國家政策的幫扶,都讓我們大學生甚至國民更加有信心、有動力地去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相關焦點

  • 2020年暑假期間「手機斷奶·社會生產勞動實踐」活動方案
    (特別說明:本文為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七中學1904班2020年暑假期間「手機斷奶·社會生產勞動實踐」活動方案,活動已經結束,效果十分好。經方案起草人李明春老師授權「嫩黃瓜作文」發布。未經「嫩黃瓜作文」同意,不得轉載。
  • 中北大學學子開展暑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暑期實踐內容豐富,以在崗實踐、志願服務、社會調研、科技幫扶、就業見習等形式,引導中北廣大青年學子開展了積極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或深入扶貧工作,真正地將扶貧轉化為實際行動;或探訪一個個革命故事,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或加入志願服務工作,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或深入生產一線,以青春力量助力復工復產。青年學子們於實踐中體驗社會、於研究中「讀懂中國」。
  • 高校實踐育人怎麼做?華農獸醫學院創新「兩個課堂」
    大賽全方位考察選手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答辯水準,展示獸醫學子的專業風採。  獸醫學院以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構建起實踐育人的第二課堂,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一展所長,把育人成果寫在南粵大地上。創辦每年一次的「華南獸醫杯」獸醫臨床技能大賽、「豐強杯」豬病診療技能大賽,強化學生對動物診療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應用,並遴選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本科)專業技能大賽和全國「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  形式多樣的比賽為獸醫學子提供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相結合的機會,培養並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在比賽中成長,在實踐中成材。
  • 首批440餘名託普學子外出參加集中勞動教育,整裝待發奔赴企業
    「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見識,磨練我們的意志,增進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能培養我們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優良品質,從而提升我們的綜合素養。」學院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在經過反覆探討、調研、論證後,《關於貫徹落實勞動教育的方案》和《勞動教育管理辦法》相繼出臺。根據《方案》,學院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必修課程,由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組成,其中,實踐課程包括日常勞動教育、集中勞動教育。此次出徵的就是學院首批參加集中勞動教育的學生。
  • 投身社會實踐 奉獻青春力量 ——新鄉醫學院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紀實
    日前,隨著秋季開學,新鄉醫學院返校學子帶來的不僅有激動的心情,還有投身暑期社會實踐的滿滿收穫:宣教總結、調研報告、成長日記、影像記錄……一項項資料記載著他們投身基層參與實踐、奉獻青春力量的風採。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新鄉醫學院圍繞團省委「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 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的社會實踐主題,組建團隊及個人項目共217項。
  • 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服務隊赴基層走訪調研
    為積極響應「三下鄉」社會實踐號召,引領青年學生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強化時代責任擔當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錘鍊品德修為,深入了解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背景下各地區基層組織的疫情防控工作舉措,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 35名本科生組成 「深入基層調研,弘揚抗『疫』精神,堅定製度自信」調研服務隊 , 8
  • 華農學子社會實踐赴青島 現場答疑普及滸苔知識
    齊魯網7月28日訊(記者 邰靜靜 實習記者 董靜怡 通訊員 劉鵬)  26日下午,青島石老人海水浴場上,一群舉著「華中農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旗大學生格外引人矚目。這些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的學生將利用暑假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向在海灘上遊玩的市民發放宣傳滸苔知識的手冊,並向市民宣傳滸苔知識,幫助市民正確認識滸苔。  大學生實地調研 解答市民疑惑  近年來,青島近海屢遭滸苔侵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雖然經努力滸苔已漸漸在青島近海消失,但滸苔給島城市民帶來的疑惑和恐慌並未因此消退。
  •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實踐調研團成功舉辦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009年暑假期間,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實踐調研團深入農村和基層,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新農村建設以及林權改革方面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8月6日至12日,應共青團福建省委的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會俞賀楠、趙陽、高慶鵬三位博士研究生赴閩參加了「華夏學子看海西」社會實踐活動。
  • 假期來參加社會實踐吧
    來源:淄博新聞網淄博新聞網訊 7月26日,淄博日報社(淄博晚報社)社會實踐中心正式成立,開始接受社會報名。淄博日報社(淄博晚報社)社會實踐中心首個社會實踐基地落戶位於周村區方達智慧產業園區的夢想小鎮項目,首批參與社會實踐的高中生可參與包括視頻製作、跨境電商培訓、智慧黨建、路演及圖書管理、社區公益活動等12個項目,在豐富假期生活的同時,高質量完成社會實踐。
  • 536名河北邯鄲籍大學生返鄉參加社會實踐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艾利娜)近日,邯鄲團市委在全市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536名邯鄲籍在讀大學生返回家鄉參加社會實踐。邯鄲團市委按照「因需設崗、按崗招人、雙向選擇、屬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則,組織大學生到縣鄉基層單位開展政務實踐。
  • 知行合一 投身實踐——甘肅省高校「三下鄉」實踐團來我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民樂縣南豐鎮中藥材種植基地,對中藥材生產新技術及生物質能源利用情況開展調研活動。調研期間,他們參觀了河西製藥廠的生產車間,觀摩了藥物製劑的生產流水線,了解了藥品生產的整個流程。在民樂縣南豐鎮萬畝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同學們通過現場觀摩、聽取講解、實地查看等方式,對民樂縣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一體化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 上海交大1233支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交大學子在實踐中立體感知扶貧脫貧的偉大成就,以實際行動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刻認識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行動和中國經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通過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湧現出了一批優異的實踐團隊,在各級賽事中,取得耀眼的成績。
  • 社會實踐:南開學子投身強國偉業勇擔當
    南開學子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重要講話精神,以迎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深入學習「四史」,在嚴格遵守當地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的前提下,以家鄉所在地為主就近就便開展活動,紮根中國大地,把小我融入大我,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南開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21世紀的社會需要複合型的人才;21世紀呼喚一專多能的人才;21世紀等待能「指點江山」,也能「腳踏實地」的人才,作為一個肩負祖國未來重任的中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辛,體驗勞動的快樂,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寒假裡,我就參加了這樣的勞動——到江油「森林雨」火鍋城打了五天短工。雖然只是短短的五天,但是我相信它會給我留下終生的意義。
  • 高校學子社會實踐收穫滿滿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本報記者 劉俊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很多大學生藉此機會參加了社會實踐,馬上就要開學,省會多所高校的學生紛紛表示假期收穫滿滿,他們早已準備好返校迎接新生活。「為期4天的實踐活動讓我深刻領悟到,紡織行業是傳統支柱產業,其重要性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
  • 天津首家|清華大學河北區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
    8月17日下午,河北區與清華大學正式籤署共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並舉行籤約掛牌儀式。河北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子英,清華大學團委書記張婷出席並共同為基地揭牌。清華大學校團委、河北區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及清華大學「基治津城」實踐支隊全體成員參加儀式。
  • 這些暑期社會實踐好處多!然而學生很少參加,『』學生去哪兒"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準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零花錢。暑期社會實踐引領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切實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 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支隊來德陽調研
    11月27日下午,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支隊一行到我市調研產業發展和工業建設情況。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鴻陪同調研。「讓清華學子考察調研國家民族工業發展壯大的歷程,了解大國重器,在同學們的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大家投身到祖國需要的行業。德陽市作為清華大學研究生必修實踐基地,未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深化人才合作,為地方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清華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師張子健說。
  • 田野車間成課堂 社會實踐成為湖南師大附中學生必修課
    來源:華聲在線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湯雪如 下到田地裡親身體會插秧、收割稻穀;走進生態農業區學習蟲害防治、苗木嫁接;走進醫藥實驗室、生產車間,近距離觀摩試驗操作和生產過程……這個暑假,湖南師大附中的學子們紛紛走出家門,以田野車間為課堂,開展了形式內容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 山東145所高校學子奔赴全省16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我省145所高校學子奔赴全省16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青春在建設家鄉中熠熠閃光2020年山東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啟動以來,在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指導下,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山東145所高校學子充分利用暑期,奔赴全省16市,聚焦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