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評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每位考生都有名校情結,都希望將來能讀一所985或211大學,這是人之常情,畢竟這些院校實力強勁,辦學歷史悠久,畢業生發展前景光明。
目前985大學數量為39個,可謂在我國千餘所高校中屬於佼佼者。但有2所985院校經常被網友吐槽,甚至被懷疑學校的實力。這兩所大學分別是上海交大和中國科大。
一個人做一百次好事,沒人會記得人;一旦做錯了一件,就會被扣上壞人的帽子。
學校也一樣,如果有一件事情被揪住不放,那麼曾經的輝煌就會轉瞬即逝,被吐槽不說,弄不好還會被黑。
上海交大創建於1896年的南洋公學,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
儘管後期由於歷史原因,學校被分為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但絲毫沒有影響上海交大的實力。真的驗證那句「越挫越勇、越來越強」。
目前的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都是C9聯盟的成員,其實力是部分上下的,但從地理位置來看,前者更具優勢。
中國科大,創建於1958年,坐落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該校曾經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等一大批老一輩的科學家,真可謂各位大咖雲集,這也為中科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科大的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排在全國前列,而且中科大是最早成立高考少年班的高校,這足可以說明中科大在南方的重要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很多時候,人出名了,往往會遭人妒忌。不是風水輪流轉的規律,而是人為強加的結果。
這兩所實力超群的985高校為何屢遭「吐槽」,難道真是被人妒忌嗎?其根源在於C9聯盟的問題上。
C9聯盟,顧名思義,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於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學、西安交大共9所高校。
在很多人眼裡,成立這種聯盟毫無意義,名存實亡。
但有一點,就是清華、北大、浙大排名前三的地位,是公認的,沒有任何爭議的。復旦和南大作為華東5校前兩甲,排在全國第四、第五的名次,也沒有人去懷疑。
但是上海交大和中國科大,就比較尷尬了。在自主招生時,到底是以C9聯盟的身份,還是直接以學校的牌子還招呢?
清華、北大、浙大僅靠名字招生,就會收到大滿貫的優質生源,畢竟人家是頂尖的高校。
如果再回到上海交大、中國科大身上,這種情況就不好了。看上去視乎搭上了C9聯盟的末班車,但超過這兩所學校實力的學校卻擺在面前。
後來者居上的學校也不在少數。比如山大、天大、南開大學,這三所學校雖沒有超過這兩校,但也表現出強力的後勁。
至於哈工大、西安交大、中山大學、北航、同濟等大學,也都是國排名前十五的名校,也就說除清北、浙大、復旦、南大等C9聯盟成員外,至少還有近10所名校與其競爭。
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高校不僅爭恐先後搶優質生源,還為自己貼標籤,因此,C9聯盟的成立,實際上名校競爭的產物,沒有一點實際價值,名存實亡。
每網絡上都會出現各大高校的最新排名,不同的版本,排名的次序也不一樣。這是因為依據的標準有差別。
但C9聯盟的成立,純屬掐尖優質,令人匪夷所思。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為我國頂的9所大學單列清單。
當然,很多未列席內的高校顯然並不認可,清北、浙大、復旦、南大、哈工大、西安交大基本沒有問題。矛頭就是集中在上海交大和中國科大兩所大學身上,這也是為遭到網友經常性吐槽的根源。
名校之所以稱為名校,不只是有光環的存在,更是實力在起決定作用,這一點,上海交大和中國科大都是有目共睹,完全有這個能力躋身全國前十。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吐,還是民間的議論,都無法阻礙名校發展的腳步。
反觀整個高等教育,這兩所大學一直後起直追,未來幾年的發展一定會更加明顯,我們都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小羽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