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後,晚清政府軟弱無能的暴露在列強眼中。在各種不平等條約的庇護下,教會學校誕生了。圖為教會學校的學童們。
西方列強們認為,教會學校能更好地控制或影響中國社會未來的變化,於是,被送進教會學校的,往往是一些孩子們。圖為孩子們在學習。
到了1900年,在華的每一所重要的傳教中心,都會開設這樣一所學校,從流浪兒童到富家子弟,不論男女,他們都會招收進來。圖為展示盔甲。
在來華開辦教會學校的教會和傳教士中,來自美國的最多,英國次之。圖為教會學堂的飯堂。
在這樣一所學校裡,中國的儒學受到了重視,與宗教課程相結合,「半日教西學,半日讀儒書」,是這裡的主要教學內容。圖為教會學校在上課。
19世紀60年代初,教會學校便開始開設外語課程。此外,孩子們還會學習數學、歷史、物理、化學、音樂、美術、法律、醫學、邏輯學等知識,有的學校還有專門的化學實驗室。圖為那個時代的「土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