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前行,提升河畔小區居民人居環境

2021-02-07 澎湃新聞
攜手前行,提升河畔小區居民人居環境

2020-10-23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縣委《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 行動方案》和縣委《迎接國家衛生縣城第三輪覆審工作方案》要求,恩樂鎮茶王社區聯合河畔小區426套公租房(林產品公司、黃金公司、水泥廠)責任保包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縣林草局、縣水務局統籌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 行動和「三城」創建工作,迎接國家衛生縣城第三輪覆審,取得實效。

強化督導指導,推進專項整治。河畔小區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三城」創建工作暨環境衛生整治,得到縣委、政府、縣住建局、團縣委、茶王社區及四家保包責任單位的大力支持。期間,縣委常委副縣長張迪、副縣長張兆輝、縣政協副主席趙世頻、縣法院院長周鑫、縣檢察院檢察長周雲紅、縣林草局局長劉志斌、縣水務局局長吳志昆及恩樂鎮黨委、政府相關領導多次到現場督促指導。

強化政治引領,壓實責任擔當。面對河畔小區公租房居住的全是企業下崗職工,私搭亂建、在小區院場、樓道、房頂散養家禽、種植花草蔬菜、庭院雜亂、生活垃圾裸露堆放等現象較為嚴重的實際情況,發揮好社區窗口引領作用。及時召開部門聯動會,成立以茶王社區黨總支書記王芳為組長,四家責任保包單位聯繫領導為副組長,居民小區長、前期物業公司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確保工作落實。

強化宣傳引導,爭取住戶支持。茶王社區及責任單位充分應用兩微一端、張貼宣傳單和上門宣傳等方式將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三城」創建工作和迎接國家衛生縣城第三輪覆審相關文件、會議精神、重要意義和政策、法律傳導給小區住戶,做到家喻戶曉。對難點戶、釘子戶,用耐心細心和誠心去感化,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做兩次,做二次不行做三次四次無數次,直至住戶的理解和認可。隨著小區私搭亂建拆除、散養家禽、種植花草蔬菜清除和庭院雜亂清理的有序推進,黨員看幹部拆了,群眾看黨員拆了,本小區看到其他小區拆了,1幢的看到2幢的拆了,違建業主和散養戶、雜亂戶看到一視同仁衛生環境整治,紛紛向社區工作人員上報自家車庫位置、種養情況、電話號碼,並自願配合拆除和清理。

強化責任擔當,發揮帶頭作用。茶王社區愛國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社區幹部、社區黨員要起好模範作用,帶頭拆除私搭亂建車庫、清除散養家禽、種植花草蔬菜、清理堆放雜物,掀起「黨員看幹部」「群眾看黨員」,爭當「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的社區幹部。在河畔居民小區居住的社區居委委員王婭、孔有斌率先表態:我是社區幹部,先拆我家的;水泥廠住宿區的黨員郭守崇、金礦住宿區黨員吳彥清主動領著拆遷工人到自家車庫自行拆除。他們說:我是一名黨員,我們會自行拆除起好黨員模範帶頭作用。

經過連續2個月的集中整治,截止2020年10月16日,河畔居民小區共拆除私搭亂建車庫105個、雞圈200餘個、清除小廣告1600餘條、清運垃圾138車(拖拉機)約410噸,志願者參與418人次。目前,河畔居民小區私搭亂建、散養家禽、庭院雜亂、生活垃圾裸露堆放現象均得到有效整治,居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提升。

END

原標題:《攜手前行,提升河畔小區居民人居環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多個部門共同行動助力人居環境提升
    多個部門共同行動助力人居環境提升圍繞「環境清潔周」系列活動,日前,長春市國家稅務局工作人員下沉柳影街道在塞納陽光小區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掃活動,同時街道聯合寬城融匯村鎮銀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發動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
  • 江南區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
    近日從江南區推進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江南區計劃開展25個道路建設項目,同時加快推動一批新建學校、幼兒園項目建設,進一步推進城區人居環境提升。
  • 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宜居嘉陵
    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為目標,紮實推進綠色宜居家園建設,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老城區、路網改造和水環境整治力度,打造路暢城美水清的宜居嘉陵   如何讓老城區舊貌換新顏,讓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嘉陵區在對街道兩旁建築的外立面進行改造的同時,還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完善老舊小區的配套設施。
  • 南昌白水湖管理處:改善人居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全面小康不單是一個經濟指標,也包括人居環境、人民健康等重要內涵。人民健康水平和城鄉環境面貌如何,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南昌經開區白水湖管理處高度重視,採取得力措施,持續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紮實實施十大品質提升項目,努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 河北大城: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來,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堅持改善城市生態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重點抓好市政設施、公園建設、城區綠化等工作,全面優化城市人居環境,切實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打造馬路上的「文化名片」。策劃實施創意彩繪「井上添畫」行動,在對城區雨汙井蓋、公園石墩及水電設備等市政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全面修復的基礎上,招募有美術基礎的幹部職工和美術志願者,對6條街道進行美化提升,為井蓋、配電箱穿上「新裝」。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3000餘個雨汙井蓋及300餘個石墩的彩繪美化工作。實現城區綠化水平新提升。謀劃實施重點部位綠化改造工程,見縫插綠、破土補綠,千方百計增加城市綠量。
  • 鯉城區常泰街道上村社區:改造汙水池提升人居環境 居民期盼新道路
    自籌資金,改造汙水池,明溝改暗溝,修補破損路面;主動拆除菜地和圍欄,配合主幹道硬化施工……近日,鯉城區常泰街道上村社區居民老吳每天都到工地轉一轉,看看社區這些改造項目的施工進度,期待社區基礎設施提質改造之後,人居環境實現大提升。
  • 西河橋社區:做好人居環境「五化」打造智慧社區
    【導語】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黃梅鎮西河橋社區以綠化、黑化、亮化、美化、智能化為目標,全力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創造智慧社區。為了使居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情由「要我做」向 「我要做」轉變,西河橋社區還組織黨員居民志願者,自覺認領負責清掃路段,真正將整治活動提升到全民參與的環境衛生「大比拼」中來。【同期聲】黃梅鎮西河橋社區老黨員 吳樹國我是黨員志願者,這路段歸我管,我經常來看,經常來掃一下,盡我職責。
  • 高新區(城南街道)新莊社區:多措並舉改善人居環境
    今年以來,高新區(城南街道)新莊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緊緊圍繞園區街道黨工委關於人居環境整治的重大決策部署,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整治主攻方向,以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目標,真抓實幹,合力攻堅,穩步推進轄區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衷心擁護。整合力量,同心共治。
  • 嘉陵區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宜居城市
    近年來,嘉陵區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為目標,紮實推進綠色宜居家園建設,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老城區、路網改造和水環境整治力度,打造路暢城美水清的宜居嘉陵。嘉陵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施工設計,耀目路沿街外立面改造後,整條道路沿街建築將以淺咖啡色為主,顏色和形式統一,整體形象將大幅提升。據了解,除耀目路外,近年來,嘉陵區還對陳壽路、火花路沿街的建築物進行外立面改造。如何讓老城區舊貌換新顏,讓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嘉陵區在對街道兩旁建築的外立面進行改造的同時,還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完善老舊小區的配套設施。
  • 黑龍江省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 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綠色生活意識
    《方案》提出以改善城市社區居住環境、提升社區居民綠色生活意識為目標,以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機制為基礎,以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維護、生活垃圾分類、物業服務優化等社區建設管理為抓手,結合城市更新、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綠色建築創建行動等工作,大力推進綠色社區創建工作。
  • 世榮兆業:臻於至善 打造高品質人居環境
    世榮錦繡榮城是世榮兆業革新鬥門人居高度的扛鼎之作。綜合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世榮兆業充分利用黃楊河4條天然河道與周邊的近100000平米人工湖相連,形成大面積水體和綠化;社區內更規劃有國際幼兒園、高級會所、休閒公園、商業步行街等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
  • 威海文登開展「城市菜地」清理專項整治 改善老舊小區人居環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1日訊 老舊小區由於基礎綠化相對滯後,居民在綠化帶內種菜行為屢見不鮮,「城市菜地」不僅損壞了城市形象,還因施肥等造成環境汙染。威海市文登區龍山街道對一批「城市菜地」進行集中清理整治,還轄區居民一片乾淨綠地。
  • 佃戶屯街道辦事處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提升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李繼展 通訊員 姚亞齊 菏澤報導  8月28日,佃戶屯街道辦事處對照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六項要點
  • 達川區著力改造老舊小區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的改造,關係到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更關係到千家萬戶居民的切身利益。本著「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進一步提升老舊樓居住環境,改造居民居住條件,促進新舊居住區均衡發展,達川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鄭新華到農場十一連、三臺南社區督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9月7日,紅旗農場黨委書記 政委鄭新華、農場黨委常委、副場長丁文權到農場十一連牧一隊、三臺南社區居民小區督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家園美麗居民受益
    整治環境衛生修復破損設施   今年以來,青秀區聚焦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查缺補漏、補齊短板,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修復破損設施,全面提升人居環境。   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主生活區是位於建政街道茅橋社區的一個老舊小區,經過整治後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餘女士對小區的變化感觸頗深。她說:「我們小區的環境變化大,在這裡住得也越來越舒心了。」
  • 創造乾淨、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 成都持久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紅星新聞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此活動緊密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圍繞大力開展衛生健康科普宣傳、重點場所環境衛生整治、健康城市建設等愛國衛生運動,目標是創造乾淨、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市民文明健康素養水平,進一步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此活動是如何開展的?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雙流區多個街道、小區和農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居環境整治出新招:居民能「點單」,共建共...
    他說,從去年起社區啟動綜合整治,不僅環境美了,風貌也出來了,「口袋公園,古樹老井,老舊小區漸漸變成了景點!」惠山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建設無錫城市副中心的重要載體,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和城市品質提升。經前期調查摸底,目前惠山2000年以前建成的服務不配套、公共設施落後、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老舊小區共33個、建築面積23.5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507戶。
  • 龍泉驛這個社區顏值再提升!小區居民直呼:簡直來了就不想走!
    龍泉驛這個社區顏值再提升!小區居民直呼:簡直來了就不想走!張代珍(左)嶄新的小區,齊全的設施,張代珍的從農民變成了新市民,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還成為了小區的樓棟長,能夠時常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居民參與決策,社區採納意見,通過共建共享共治,當地居民是過得越來越滋潤。
  • 大研街道:旱廁改造精準發力,助力人居環境提升
    為有效治理旱廁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有力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大研街道結合實際情況,統籌部署、精準發力,按照「戶廁抓提升,公廁抓覆蓋」的思路,紮實推進旱廁改造工作,助力城鄉人居環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