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臺灣還有很多必修課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近年來,一連串的自然災害引發全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審思。臺灣《中國時報》13日刊載社論表示,這次日本大地震和海嘯,讓臺灣也有著迫切的危機感。沒有人希望發生災難,然而,面對災難,臺灣還有很多必修課。

 

  全文摘要如下:

  日本時間2011年3月11日下午2時46分開始,日本東北地區出現一陣又一陣天搖地晃,接著引發嚴重海嘯。臺灣時間,下午3點之後,也開始出現緊張甚至恐慌的情緒。臺灣北部沿海區域紛紛提早下班或者下課,花東等地則宣布停班停課。 

  日本國家警察廳12日下午證實,這場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已造成703人喪生,有740人失蹤,另有1040人受傷;傷亡人數很可能會繼續攀升。 

  恐懼尚未結束。東日本大地震除了海嘯引發包括臺灣在內的環太平洋地區進入全面戒備狀態之外,外電報導,臺北時間12日下午四點半左右,福島縣核能一廠的第一反應爐驚傳爆炸,冒出濃濃的白煙。 

  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多起地震。除了1999年9月21日發生在臺灣的「集集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南亞發生芮氏規模9.1的強震,引發大海嘯;2008年5月12日大陸四川北部阿壩州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級大地震;2010年四月墨西哥最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亞州發生規模7.2級的強烈地震;就在上個月,2月22日,紐西蘭基督城才剛剛出現規模6.3的地震,悲痛未了,日本又於前天發生如此驚人的強震。 

  一次又一次的地震引發世人的恐慌。這次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給東北地區的巖手、宮城和福島縣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以地震規模計算,宮城強震相當於臺灣912地震的二十五六倍;大陸氣象專家表示,這起強震的破壞力超過二十個汶川地震。 

  因為海嘯與核能輻射,讓臺灣對這次日本強震,也有著迫切的危機感;所幸在日本引發重大傷害的海嘯在臺灣的後續效應還算小,但是福島核一廠爆炸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目前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同處太平洋環地震帶的臺灣,地震數量多得嚇人,據氣象局的統計資計顯示,臺灣平均每年約發生18500次地震,其中約有一千次是有感地震。地震頻仍,往好的地方想,一是釋放能量,二是當局與民眾理當因此對地震的預防與災變的因應有了充分的認知與良好的訓練,當大難來時,至少懂得怎麼樣趨吉避兇,減少傷亡。日本精良的地震測報系統在這次宮城強震前一分鐘預報,這「一分鐘前」的警訊,讓許多民眾在第一時間迅速逃出大樓。 

  地震發生後,日本國家電視臺NHK不停地播報海嘯預警、預報餘震、指導民眾如何避難。避難民眾紛紛進入學校、體育館等,因為民眾信任這些政府的建築物。大難來時,交通混亂、電力中斷、人心恐懼和憤怒…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狀況,日本也是如此,電車中斷後,人們必須徒步,各大賣場的食物用品被搶購一空,有些地區甚至全城盡毀。但是在大地震過後,日本人留給世人的印象是:滿目瘡痍的大地,擁擠不堪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人群。外國記者甚至觀察到,東京人體認到在重大天災的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渺小到絕對不能再製造人禍,因此人人努力自持,不要讓社會秩序崩潰。這和精準的測報系統一樣,都是長期淬鍊的資產。 

  「那巨大致命的災害,似乎已經靜靜地,從腳底下將他的生活樣貌改變了。」天災給大地、給人類的生命帶來了永恆性的影響,然而村上春樹在為發生於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寫的小說《神的孩子都在跳舞》裡提到,災變迫使人們必須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這不也同樣是災難帶給人們的永恆性的影響?沒有人希望發生災難,然而,一旦遇上了,還是有許多許多功課要學習。誠願日本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走出災變,活出新生的力量。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相關焦點

  • 宮廟政治學為何是臺灣選舉必修課:宗教力量影響大
    臺灣的大小宮廟人群絡繹不絕,這樣的場合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也是不可錯過的機會,可以在此與選民互動,與民眾「搏感情」。可以說,「宮廟政治學」是臺灣選舉搶票的必修課。  面對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到來,候選人們為了搶選票,和選民們多互動,都很重視春節期間到宮廟進香的行程,甚至頗有暗中較勁的意味。比如有意參選臺北市市長的國民黨前「立委」丁守中,春節期間3天造訪22間宮廟,與柯文哲在行天宮的行程幾乎是前後腳。即便是篤信基督教的雲林縣長李進勇,為了選舉所需,也在大年初一至初三期間,馬不停蹄地跑了全縣42間廟宇,展開地毯式的宮廟「拜票」。
  • 臺灣簡體字列「國文」必修課 學生反應不一(圖)
    在臺灣有學校已將簡體字教學列入必修科目,方便兩岸交流。此前兩岸不少人曾提議恢復繁體字被教育部否決,但是「熟識」則給出了另外一種可能。視頻:馬英九現場寫簡體字  簡體字列「國文」必修課 臺灣學生反應不一    據臺灣TVBS報導,馬英九提出「識正書簡」的構想,到底可不可行呢?
  • 《車諾比》:面對災難,請保持冷靜
    然而涉及到他國的悲痛歷史,特別還有冷戰格局的政治批判因素,面對這樣一個沒什麼忌憚的主題,美國創作者顯然可以更為肆意。即使影片中所有蘇聯人都操著一口英語,美術造型和年代感讓烏克蘭觀眾來看也肯定漏洞百出,但大部分全球觀眾不會在意那麼多。
  • 美國又推對臺軍售,只會給臺灣人民帶來災難
    此軍售案無疑將進一步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只會給臺灣人民帶來更大的災難。此次對臺軍售案的內容以及目的是什麼?它是美國為臺灣「愛國者-3」防空飛彈重新認證與測試,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來幫助延長飛彈的使用壽命。對此,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強調「此軍售案符合美國國家安全」。民進黨當局則甚是歡喜,煞有介事地稱,此次軍售「鞏固與美國安全夥伴關係」。
  • 為臺灣祈福!淨耀法師呼籲誦經化解災難
    2016年2月6日早晨3時57分,臺灣高雄發生6.7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一棟17層大樓轟然倒塌。 災難發生後,臺灣佛教界迅速行動,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尋聲救苦,廣作布施。臺灣慈濟功德會、靈鷲山無生道場等紛紛趕赴災區,啟動救援方案,為災民提供最直接的幫助。佛弟子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對眾生的各種苦難,感同身受,誓願救拔。臺灣新北市佛教會第十三屆理事長、臺灣慈法禪寺住持淨耀法師特別撰文說明修藥師經、持藥師咒、念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號的功德及作用。希望大眾誦經祈福,化解災難。
  • 大陸港澳賑災款項湧進臺灣 災難凝聚兩岸人心
    大陸全國臺盟兩岸臺胞民間交流促進會也對於臺灣鄉親遭遇如此慘重的巨大災害,表示深感震驚和悲痛,以及誠摯的慰問。連日來,大陸各地紛紛透過中國紅十字會等管道發起募款,共同協助莫拉克颱風災民。上海市紅十字會13日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臺灣紅十字組織緊急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用於臺灣受災地區同胞賑災救援。與臺灣距離遙遠的寧夏、山東濟南、青島、江蘇崑山、揚州也都透過紅十字會發起捐款。
  • 臺灣日月潭風景區,小學課本的必修課,大家還記得不
    說起我國臺灣日月潭風景區,很多的朋友應該都會很熟悉吧。這個臺灣的日月潭因為太有名了,所以很多方面的雜誌書籍都有它的介紹。特別是在80、90後的那一代人相信很多人都學過《臺灣日月潭》這一篇課文。現在小編給大家看看真實的日月潭到底有何美景,讓無數的向往日月潭的夥伴們科普一下。
  •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死亡教育",我們都欠孩子這門必修課
    家長們往往採取敷衍掩蓋的態度面對孩子對死亡的疑惑,選擇用&34;去美化死亡,是否有想過,當孩子有一天真的理解了死亡的含義,所遭受到的打擊又是否會導致孩子的崩潰?在前不久上映的電影——《小小的願望》,令很多人感觸頗深。
  • 地震滑坡火車翻 臺灣網友調侃蔡英文「很災難」
    地震滑坡火車翻 臺灣網友調侃蔡英文「很災難」 2011年04月29日 14:5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韓國瑜夫人李佳芬:臺灣所有災難都由我們夫妻扛
    韓國瑜夫人李佳芬:臺灣所有災難都由我們夫妻扛 2019年12月23日 15: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2月2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國民黨籍臺中市「立委」候選人林佳新22日晚間在大甲區舉辦林佳新、韓國瑜聯合造勢大會,多名國民黨大咖都到場助講。韓國瑜夫人李佳芬說,很多朋友都笑韓國瑜夫妻怎麼這麼耐罵,黑我們家族、黑韓國瑜,黑家裡掩埋有毒廢棄物,都沒關係,因為這都不是真的。
  • 臺灣南方澳大橋崩塌現場: 宛如上演了災難片
    原標題:臺灣南方澳大橋崩塌現場:車翻橋垮船壓沉宛如災難片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1日驚傳坍塌意外,漁船遭壓並疑似還有多名外籍員工受困,臺海軍駁船將受困船隻拉出,在救難人員協力下,將船隻拉靠岸,救援人員隨即進入搜救。
  • 陳福濱:「專業倫理」是輔仁學生的必修課
    記者專訪了臺灣學者、輔仁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陳福濱教授。 感謝苦難 陳福濱從小是個窮孩子,爸爸拉人力車得了肺病,陳福濱好不容易讀完初中就去麵包廠當學徒養家,之後他去了臺北最大的麵包廠當上了麵包師傅。「爸爸說讀書才能出人頭地。但那時我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我告訴老闆想讀夜間部的高中。」
  • 臺灣小學設閩南語必修課 泉州孩子會聽不會說或丟母語
    在臺期間,當地小學的一個現象引起了記者的關注:臺灣所有小學均設有母語必修課,包括閩南語、客家話和少數民族語言,所有小學生都必須選擇其中一門語言進行學習。而在泉州,作為母語的閩南語卻在漸漸遠離孩子,多數孩子只能聽懂閩南語但不會說,尤其是很多方言俚語,孩子們更是如「鴨子聽雷」,一頭霧水。
  • 和統聲音減弱,蔡英文收到警告:臺灣面臨巨大災難,當心極限爆炸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謀獨」動作不斷。為了推動「臺獨」,民進黨當局除了緊緊貼靠美國外,還在島內大肆推動「去中國化」,製造「反中」「仇中」的氛圍。據央廣網12月22日報導,12月19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出席了「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並從陸美臺三方因素分析了臺海局勢發生的新變化。在他看來,經過最近四年的發展變化,當前的臺海局勢已經到了重大的歷史轉折期。
  • 3D投影再現《面對臺灣的真相》——Vivitek麗訊贊助2010中國臺北...
    在此屆花卉博覽會上,主辦方第一次以臺灣省自然環境為議題,製作了15分鐘的3D動畫《面對臺灣的真相》,配合Vivitek麗訊投影機出色的3D畫面投射效果,令觀影的每一位遊客都宛若身臨其境,很快,這段視頻便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成為本屆花博會開幕前的一大亮點。
  • 「臺獨」急忙從「天佑臺灣」變「一個災難」
    原本已開始彈冠相慶的臺灣綠營政客、名嘴,現在開始變得非常緊張。中國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今天表示,看來民主黨的拜登可能有比較大機會當選,但也沒有十足把握,但不押寶的人相信現在非常坦然,昨晚也睡得好,他只想問,不知道她(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晚睡得可好?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梁平:面對人類公共災難,詩人有寫詩的權利
    疫情發生之後至今,關於疫情帶來的詩歌談論已經有很多了。今天,在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論壇環節,再談這個論題,梁平認為,「也很有意義。我想交流的是,作為一個詩人,一個作家,我的心理狀態。」面對全人類的公共災難,當人類生命受到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詩人群體,該如何反應,作家該如何表達,這是一個面臨很多寫作者的問題。
  • 臺灣媒體人:陳時中若選臺北市長,將是民進黨的災難
    資深媒體人韋安斷言,陳時中如果真的選2022臺北市長,將是民進黨的災難。 陳時中日前被問及此事時,表示「沒想到那邊,光疫情就忙到霧煞煞,還有食安和健保問題,不知道這三支箭能否度得過」。 然而,陳時中日前接受專訪時,主持人謝金河談及小時候喜歡吃豬睪丸炸麻油,陳時中當時笑回,「難怪你現在腦筋很好,體力又贊」。這番言論引來不小風波,陳時中則稱功效是長輩說的「民俗講法」,至於是否失言,陳回應「那就是我的長輩失言?」
  • 臺主持人怒批全臺停電成世界級笑話:蔡英文把臺灣演成災難片
    參考消息網8月17日報導臺媒稱,臺灣電力公司大潭電廠六部機組8月15日跳機,造成全臺大規模停電。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說全臺668萬戶,17縣市大停電,是21世紀的世界級笑話,更是世紀級謊話被拆穿的結果,這個政黨「還有臉執政下去嗎?」
  • 生命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課
    同時,新型冠狀肺炎席捲全球,這場百年不遇的災難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死亡每天都是如此近距離地在我們身邊發生著。如何給孩子解釋死亡,正確認識生命,是擺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一道教育題。在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避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