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北歐神話邊上:詩之蜜酒

2021-01-10 鹹魚讀書

詩之蜜酒

北歐神話裡有所謂「詩之蜜酒(Mead of Poetry)」,只要喝一口,就能成為詩人。

這種「詩酒相連」的設定在古代中國也有。

《世說新語》記載了王恭的一段名言:

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之所以大家都覺得酒和詩更配,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喝酒會醉。

醉了就能物我兩忘,陶淵明在《飲酒二十首·其十四》裡寫: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醉了就能通大道,李白在《月下獨酌四首·其二》裡寫: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古希臘也有類似對酒當歌的套路。

尼採在《悲劇的誕生》裡說,希臘文化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碰撞,後人對酒神精神的繼承不夠。

所謂日神精神,是理性、冷靜、克制,酒神精神則是感性、激情、放縱。

而按羅素在《西方哲學史》裡的說法:

人類成就中之最大者,大多包含某種醉態,包含某中以激情蕩滌審慎的過程。缺乏這種酒神精神,生活便會無聊;有了它,生活又會有危險。審慎與激情貫穿全部歷史,與對待其他衝突不同,我們不應偏袒任何一方。

猴兒尿

在詩之蜜酒的故事裡,有一個小插曲。

當時,化身為鷹的奧丁,帶著詩之蜜酒回米德加德,結果被蘇圖恩一頓追。

為了甩開蘇圖恩,奧丁就開始向後排洩,噴出一些詩之蜜酒,模糊蘇圖恩的視線。

前面說了,詩人是喝了詩之蜜酒的。

而按這個傳說,寫歪詩的人也喝了詩之蜜酒,只不過他們喝的是洩殖孔裡噴出的那些。

這故事和《紅樓夢》五十四回賈母說的那個笑話有些神似。

一家子養了十個兒子,娶了十房媳婦兒。惟有第十房媳婦兒聰明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成日家說那九個不孝順。這九個媳婦兒委屈,便商議說:「咱們九個心裡孝順,只是不像那小蹄子兒嘴巧,所以公公婆婆只說他好。這委屈向誰訴去?」有主意的說道:「咱們明兒到閻王廟去燒香,和閻王爺說去,問他一問,叫我們託生為人,怎麼單單給那小蹄子兒一張乖嘴,我們都入了夯嘴裡頭?」那八個聽了都喜歡,說:「這個主意不錯!」第二日,便都往閻王廟裡來燒香。九個都在供桌底下睡著了。九個魂專等閻王駕到,左等不來,右等也不到。正著急,只見孫行者駕著筋鬥雲來了,看見九個魂,便要拿金箍棒打來。嚇得九個魂忙跪下央求。孫行者問起原故來,九個人忙細細的告訴了他。孫行者聽了,把腳一跺,嘆了一口氣,道:「這原故幸虧遇見我!等著閻王來了,他也不得知道。」九個人聽了,就求說:「大聖發個慈悲,我們就好了!」孫行者笑道:「卻也不難:那日你們妯娌十個託生時,可巧我到閻王那裡去,因為撒了一泡尿在地下,你那個小嬸兒便吃了。你們如今要伶俐嘴乖,有的是尿,再撒泡你們吃就是了!」

這個故事裡,口齒伶俐、不說好話的媳婦,喝了孫悟空的尿。

不過這個故事沒交待,口齒伶俐、與人為善的人是怎麼來的。

相關焦點

  • 諸神之死:為何北歐神話如此受流行文化青睞?
    恰如兀爾德紡織生命線,貝露丹迪拉扯生命線,詩蔻迪剪斷生命線,這就是世間萬物的命運,無可更改。相信看過《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後,不會再有影迷覺得北歐神話是小眾題材了。當然,對遊戲迷來說,看到《戰神》中奎託斯的兒子還有另一個名字時的驚愕,已經足以讓他們對北歐神話產生極大的興趣。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比如系列美劇《權利的遊戲》,改編自馬丁大叔的神作《冰與火之歌》,光是看這個名字,便不難聯想到其北歐神話的影子;又比如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以及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裡面的精靈和矮人,也都是脫胎於北歐神話;更不用說漫威系列裡的《雷神》,更是立體影視化了北歐神話裡最有名的三大主神: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以及火與惡之神洛基。
  • 從「天地創造」到「諸神黃昏」|《北歐神話》:冰與火的交響曲
    不管是漫威系列,還是近幾年大火的《冰與火之歌》,都與北歐神話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而跳脫出來看,北歐神話豐富綺麗,不是簡單的幾個人物、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今天,就讓我們在茅盾先生的《北歐神話》一書中體驗原汁原味的神話故事吧。
  • 北歐神話3——眾神之王
    北歐神話中的主體是阿薩神族,(因為阿薩神族是偏向戰爭的信仰,在北歐蠻子的劫掠下傳播更廣泛,被基督教滲透的更徹底,因禍得福有更完整的記錄和描述)按照阿薩神族的起源,北歐神話理應出現地位相近的三位神王,就像希臘那邊的三個種馬一樣,但實際上,除了殺死霜巨人之祖尤彌爾和創造人類外,三兄弟中的威利和菲就這麼悄然消失在記錄之中
  • 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
    :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方形貓火卷首語:《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自「玫瑰戰爭」,但維斯洛特世界魔法的一面仍然有北歐神話的影子。託爾金筆下的精靈,原型來自於北歐神話近年來直接描述北歐神話的作品也有所增加,例如披上了超級英雄外衣的《雷神》系列,但即使是歐美地區,大部分人對於北歐神話的認知還停留在《詩體埃達》所描述的神話時代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茅盾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我們都讀過他寫的《子夜》、《春蠶》等著名作品。茅盾對中國神話學也頗有研究,由他所編寫的《中國神話研究初探》,至今仍被推薦為系統了解中國神話的三本書之一。(另外兩本分別是袁珂的《中國神話傳說》、丁山的《古代神話與民族》)除此以外,矛盾對很多人了解甚少的北歐神話也頗感興趣,為此,他潛心研究相關的重要文獻書籍,從而梳理出北歐神話的總體脈絡,並深入淺出地寫就了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讀物——《北歐神話》。
  • 神話故事為什麼如此吸引人?——細品多萊爾《北歐神話》
    《北歐神話》一、讓人著迷的神話翻起《北歐神話》的時候,我腦海裡一直徘徊著這樣一個問題,單不說多萊爾夫婦復古的石板印刷術作畫的風格,不說夫妻二人合作的默契。「為什麼我會如此喜歡神話而且為它著迷不已?」這種著迷給了我多大的力量呢?我這臉盲人名盲的人,為了弄清楚故事脈絡,人物關係,將好玩的線索,細細碎碎隨手一畫,居然就輕鬆列了十一頁。
  • 【No.7】《北歐神話》茅盾
    答案是肯定的,作為一位中國的作家,又如何去編寫一部講述北歐神話的故事呢? 不得不說,茅盾先生實在是知識淵博,先不談神話的特殊性,本來就是在口口相傳和吟遊詩人的歌聲中傳承下來的,能夠找到資料和原文的情況少之又少,再加上時代變遷之快,很多事情傳著傳著也就變了,有宗教和階級的參與,神話的原味本就很難覓得。
  • 茅盾的《北歐神話》:人會孤獨而死,精神卻會永遠傳承
    高曉松深度遊完北歐,寫了篇文章,《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文章爆火。他在文中說:「在丹麥和瑞典待久了,我越來越覺得,這兩個國家真的很有意思。這裡的人不聊金錢,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讀過什麼名校。」北歐成為人們心中的桃花源,似乎到了那裡,心靈都跟著變美麗。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脈,現代文學與影視作品、遊戲故事受到北歐神話的普及性覆蓋,迪士尼動畫電影《馴龍高手》、漫威電影《雷神》之類的現代文藝作品,有過北歐神話閱讀基礎的或許會想到那些關於冰霜巨人、侏儒、北歐諸神的故事。
  • 透過電影《貝奧武夫》,淺析北歐維京人的飲酒文化,最愛蜂蜜酒
    這其實是因為這部與《羅蘭之歌》(法國)、《尼伯龍根之歌》(德國)並稱為歐洲文學的三大英雄史詩,雖然內容講的是武士貝奧的不朽傳奇的故事,但穿插的卻是北歐神話與維京人的各種生活習俗。想要理解電影中人們的行為,便需要先了解北歐維京人的飲酒文化。
  • 《北歐神話》:絢麗悲壯的奇幻之境,冰與火鬥爭中的毀滅與重生
    其中,北歐神話異軍突起,與「浪漫的抒情詩式」的希臘神話大為不同,北歐神話自誕生起,就與惡劣的自然環境相關聯,人們看到和聯想到的是冷峻和悲涼,是冰與火、善與惡、憂鬱與光明之間直接的矛盾對立,這在眾神之間無休止的殺伐鬥爭裡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因此,北歐神話更具「悲劇性」,帶有其悲壯的色彩。
  • 《北歐神話》與華德福學校四年級主課淺析
    一年全日制華德福研修班旅程結束,我選擇《林則徐》戲劇和《北歐神話》與四年級主課探討,作為我的畢業展示和論文。很早之前,在讀到施泰納給德國斯圖加特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四年級主課教學的建議:給孩子講《北歐神話》,這樣讓我產生對此神話極大的興趣,想要研究這部神話究竟為何適合且滋養四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
  • 薩克索:第一位丹麥歷史學家 關於北歐神話記敘幾乎全部源於冰島
    船隊維京人,12世紀中葉在中世紀,關於北歐神話傳說的記敘幾乎全部源於冰島,並用冰島語寫就。《詩體埃達》和《散文埃達》( 又稱《老埃達》和《小埃達》——譯者注)這兩部著作確實都是在北大西洋島嶼上寫就的。在9世紀,冰島上的定居者主要來自挪威。在冰島人的起源神話中,他們自稱是生而自由的貴族的後人,不願接受國王金髮哈拉爾的暴政,於是遷居於此。移居到這個新拓居地的,還有其他一些來自不列顛諸島上的盎格魯- 斯堪地那維亞屬地的斯堪地那維亞人,奴隸則從凱爾特地區被運送而來。
  • 北歐神話中的超美女生英文名,這樣起名你也是女神
    freya芙蕾雅freya來源於挪威語,在北歐神話體系中是掌管感情的戀愛之神,非常的美麗名字也非常的浪漫溫柔。freya這個名字寓意著春天與希望,冰雪消融,明鏡如水,給人溫暖,和煦如春風之感。Skuld詩蔻蒂Skuld是北歐神話中命運三女神之一,Skuld寓意「責任與義務」看守世界之樹,將未來的罪惡預告諸神。Skuld是命運女神中最小的一位,常常帶著面紗,非常的神秘。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北歐神話與南歐的希臘羅馬神話一樣一直是歐洲文學、繪畫、建築、音樂乃至影視藝術的源泉之一。20世紀後受到好萊塢青睞,掀起了北歐神話熱潮。國內對北歐神話認識相對零碎,研究處於起步階段,對北歐神話的界定模糊,大多局限於細節,對其體系及發展的整體研究不足。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北歐神話裡的少女,針管筆黑白作品 by/藝術家...
    蜜多時, 北歐神話裡的少女,針管筆黑白作品 by/藝術家Annie Stegg Gerard。
  • 茅盾《北歐神話》:奧丁,是如何成為北歐人心中的眾神之父?
    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真、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有幸讀到這本《北歐神話》,不僅讓我對茅盾先生有了新的認識,他既是出眾的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
  • 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
    世界之樹又稱為「宇宙樹」或「乾坤樹是指北歐神話中的樹,在北歐神話中,這個巨木的枝幹構成了整個世界北歐神話中主神奧丁(Odin)的長槍岡格尼爾(Gungnir)就是用此樹的樹枝做成。所謂「尤克」表示令人害怕之意,也是主神奧丁的另一個名字。
  • 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
    在人類文明之初,對世界、自然的好奇,催生了各式各樣的神話,不同文明之間雖然風格不同,但卻也有很多普遍相似的地方,比如說,各大文明神話普遍有雷神信仰,並且地位非同一般。所謂雷神,就是掌控雷電之力的神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中,雷神基本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那雷神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這麼受先民們青睞?今天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一、託爾。